1、A.0.4 *** 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顶管工程) 内容提要: 专业工程特点 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要点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执业印章): 日 期: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
2、制 一、专业工程特点: 污水管道工程,检查井W1-1至W1污水管道为穿328国道段,采用顶管施工。顶管管材为III级钢筋砼管、管径为d=800 mm,坡度i=0。0008,水流方向由南向北,柔性接口滑动胶圈钢承口,承口为耐腐蚀不锈钢,板厚不小于6mm,接口做法参照标准图集06M201。污水管道工程采取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械施工方式,管道处于稍—中密、粉砂层中. 混凝土管的内径D=800 mm ,壁厚t=80mm ,管外径D1=0.96m ,每米管的重力ω=5。42 KN /m ,土的容重γ=18 KN / m3 ,内摩擦角 =15º,土的内聚力C= 10 Kpa ,管与土的粘着力C′
3、 10 Kpa , 标准贯入数 N = 4 ,复土深度平均H = 6 m ,平均顶程L = 80m 。 二、监理工作流程 见下图:顶管工程监理工作流程图(1) 检查井施工监理工作流程图(2) 闭水试验质量监理工作流程图(3) 顶管工程监理工作流程图(1) ·顶管前准备工作与材料设备检测 ·顶管施工方案 ·顶管段长度与接长措施 ·排水降水措施 ·工作坑与导轨 顶管开工申请 承包人 不同意 监理工程师审批
4、 同意 ·工作坑与导轨安装 承包人 监理旁站 现场检查与试验测试 现场监理人员 监理旁站 承包人 下管开始顶第一根管 返工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 承包人 不同意 同意 顶管、接口质量验收报验单 承包人 专业监理工程师 抽检 试验测试 试验监理工程师 现场监理员 现场检查 返工
5、 不合格 承包人 合格 签认顶管中间交工证书 监理工程师 检查井施工监理工作流程图(2) ·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方案 ·材料检测 ·排水降水措施 检查井开工申请单 承包人 监理工程师审批 不同意 同意 检查井施工 承包人 试验抽检 现场检查 试验监理工程师 现场监理工程师
6、 填写检查井质量验收报验单 承包人 监理工程师审批 返工 审批结果 不合格 承包人 合格 签认检查井浇灌中间交工证书 监理工程师 顶管工程闭水试验质量监理工作流程(3) 闭水方案 准备工作 闭水试验申请单 承包人 监理工程师审批 不同意
7、 同意 填写闭水试验验收报验单 闭水试验申请单 现场检查 返工检修 现场监理员 不合格 合格 签认中间交工证书 监理工程师 三、监理工作要点 3.1 测量放样质量控制监理工作要点 3。1.1 检查承包人的测量人员对图纸的熟悉状况,测量所需用的有关数据是否正确。 3.1。2 复核性检查临时水准点闭合差,导线方位角闭合差. 3.1.3
8、检验倒挂井、管道中线的控制点、中心桩、中心钉高程、坡度设置位置与高程。 3。1。4检查管道与原有管道衔接高程. 项目监理部收到施工测量报验单及相关测绘文件后,委派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与施工单位测量技术人员一并赴实地测量复核工程项目水准点、闭合差及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其精度要求必须控制在允许值范围内: 3。1.4.1水准点闭塞差±12√L(mm),式中L为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km. 3。1.4。2 导线方位角闭合差:±40√nn ,n为测站数。 3.1.4。3 直接丈量测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直接丈量测距的允许偏差 序号 固定测桩间距(m) 允许偏差 1、 <200
9、 1/5000 2、 200~500 1/10000 3、 >500 1/20000 3.2、工程材料质量控制监理工作要点 3。2.1、项目监理部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及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掌握好监理工作的依据.为了高标准、严要求、快速度的完成本次的监理任务,制定一套严格的控制措施。对进场原材料实施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现象,严格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对关键工序、重点项目实施旁站监理,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使进度计划更加趋向合理化、科学化。积极主动的协调好各方关系。项目监理部按照监理合同规定的职责权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监理规范,及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到尽心尽力,
10、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3.2.2、工程所用材料检验: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如钢筋、水泥、管材、各种成品或者半成品等材料,必须有产品出厂检验证明、质保单、产品合格证,并经现场监理试验人员检查验收各项外观质量指标合格后,由监理、承包人、供货单位三方共同签字认可,才批准允许进场,不合格材料必须立即退出施工现场。用于工程的进场材料均需按照规范规定数量与频率,经过检测合格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后,才能进场使用。工地材料自检试验由承包人进行,但应有现场监理试验人员签字认可方能有效.监理试验人员要按规定频率自行检验。 3.2。3、对机械设备的检查。机械设备必须有检验合格证书,性能满足本工程要求,若
11、无合格证书或不能满足工程使用要求,监理人员有权拒绝不合格机械的进场和使用。 3。2.4、监理抽检:试验监理人员应对承包人的各种抽检频率、取样方法及试验工程进行检查,在承包人工地试验室按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全频率抽样试验的基础上,按有关部门的规定要求频率独立进行抽检试验,以鉴定承包人的抽样试验结果是否真实可靠。并将试验周计划报业主. 3.2。5、监理工程师在检查承包人自检体系时,首先检查承包人质量保证落实各项工程的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考察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其次是审查承包人试验室,检查其设备类型、规格是否符合合同文件中有关试验标准的规定,要求承包人对试验设备进行标定;落实试验设备的数
12、量,分析是否满足合同文件规定的试验项目;以及在施工高峰期试验设备的数量是否满足工程检验的需要。与此同时,还应审查承包人试验人员的素质,要求他们持证上岗、业务熟悉。 3.2.6、监理工程师要掌握承包人材料的来源,在开工前进行各种材料标准试验、平行试验、验证试验和抽检试验,为正式开工做好试验准备。在这项工作中,监理试验工程师将深入材料产地进行考察,注意厂家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原材料的质量和产品质量自检体系,必要时可亲自进行抽检,确保质量良好稳定的料源。同时尽量避免同种材料采用过多厂家品牌的产品,这样就能减少材料检查、检验、试验的重复性和保证产品的质量一致性. 3.3顶管工程施工监理要点 3.3
13、1审查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承包人的人员、材料、机具进场情况,现场施工条件,审批开工申请单. 3.3.2检查工作坑开挖时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基坑排水和边坡支护。检查工作坑平面位置及开挖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处理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3.3检查工作坑加封土夯实情况,其密实度是事符合设计要求。 3.3.4检测顶管后背施工质量、主要包括垂直度、水平线和中心线的偏差等. 3.3。5检测导轨高程及其中线位置,审查导轨安装是否牢固。 3。3。6检查顶管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其主要内容有: 3.3。6。1顶管设备是否按施工方案配置状态是否良好。 3。3。6。2
14、顶管设备能力是否满足计算的要求,千斤顶安装位置、偏差满足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3.3。6.3检查对降低地下水位、下管、出土、排泥等工作是否按施工方案准备。 3。3。6。4当顶管段有水文地质或地质不良善时,沿线附近有建(构)筑物基础时,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准备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3.3.7检测第一根管的就位情况,主要内容为:管子中线、管子内底前后端高程、顶进方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确认无误并检查穿墙措施全部落实后,方可进行顶进。 3。3。8顶进过程中应勤监测、及时纠偏,在第一节管顶进200—--300MM时,应立即对中线及高程测量进行监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以后的顶进过程中,应在每
15、节管顶进结束后进行监测,每个拉口测1点,有错口时测2点;在顶管纠偏时,应加大监测频率至300MM一次,控制纠偏角度,使之满足设计要求,避免顶管发生意外。 3.3.9顶管时,应监测地下水位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3。3.10检查顶管管材自身的材质,外形尺寸、出厂合格报告等内容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3。11检查顶进方法是否与施工组织设计相符,当采用管前挖土,干式顶进时,应监控管前挖土量,管子底部土体在1350范围内不得超挖,当采用工具管水下顶进时,应监控顶进速度与出泥量的平衡,严禁超量排泥. 3.3。12当管道超按或因纠偏而造成管周围空隙过大时,应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处理措施并监督
16、执行。 3.3。13顶进过程中应监控接口施工质量,当采用砼管时,应监控内涨圈、填料及接口质量、当采用钢筋时,应控制焊接、错口质量. 3.3.14当因顶管段过长、顶力过大而采取用中继环、触变泥浆等措施进,应监控中继环安装及触变泥浆制作质量 3.4检查井监理工作要求要点 3。4.1审批承包人开工申请,主要内容是人员、机具、材料进场情况、现场施工条件是否具备、准备工作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中提出的施工方案。 3.4。2监测材质、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4。3监测检查井形状、尺寸及相对位置的准确性,预留管及支管的设置位置、井口、井盖的安装高程. 3.4.4砼检查井应检查现场施工
17、砼配合比,具体要求同建筑工程中的砼工程。 3。4.5砼检查井应检查施工模板、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检查井施工工艺、平面尺寸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4。6检查雨季、冬季施工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 3.5 管道闭水试验监理工作要求要点 3。5。1 审查承包人申报进行闭水试验的方案、措施,准备工作是否满足进行闭水试验的要求。 3.5.2 检查试验管段堵口封闭质量,管道、井身有无因明显缺陷而形成的漏水或严重渗水的部位。发现有上述缺陷时,应通知承包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直到满足验收要求为止。 3。5.3 监测闭水试验全过程,检查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闭水试验,参与测定30min渗水量,评
18、定渗水量是否满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6顶管工程质量检测方法与允许误差 顶管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应采用各种检测检查方法,按照有关规范规定的标准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将各项施工数据控制在允许偏差 范围内,确定工程质量得到保证。顶管工程质量检验方法与允许误差数据列表如下: 1顶管工作井质量检查方法与允许误差 序号 项 目 允 许 误 差 检 测 频 率 检验方法 检查程序 认可程度 备注 范围 点数 1 工作坑每侧宽度、 程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每座 2 挂中线用尺量 监理在场,承包人检测,填报表,由监理员签署评语及姓名 须经监理工程师书面认
19、可 2 后背 垂直度 0.1% H 每座 1 用垂线与角尺 水平线与中心线的偏差 0。1% L 1 3 导轨 高程 +3 mm~0 每座 1 用水平仪测 中线位移 左3mm 右3mm 1 用经纬仪测定 2顶管质量检查方法与允许误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测频率 检验方法 检查程序 认可程度 备注 范 围 点数 1 中线位移 50 每节管 1 测量并查阅测量记录 监理在场,承包人检测,填报表,由监理员签署评语及姓名 须经监理工程师书面认可 2 管内底高程 D<1500mm +30 —40
20、 每节管 1 用水准仪测量 D≥1500mm +40 —50 每节管 1 3 相邻管间错口 15%管壁厚,且不大于20 每个接口 1 用尺量 4 对顶时管子错口 50 对顶接口 1 用尺量 3检查井质量检查方法与允许误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 检测与认可 备注 范围 点数 检验方法 检查程度 认可程度 1 井身尺寸 长、宽 ±20 每座 2 用尺量,长宽各纪一点 监理在场,承包人检测,填报表,由监理员签署评语及姓名 须经监理工程师书面认可 直径 ±20 每座 2 用尺量 2
21、 井盖尺寸 非路面 ±20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路面 与道路的规定一致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3 井底高程 D≤1000mm ±10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D>1000mm ±15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4污水管道闭水试验质量检查方法与允许误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渗水量 检 测 频 率 检验方法 检查程序 认可程度 备注 范 围 点数 1 △倒虹吸管 不大于表2—5-77的规定 每个井段 1 灌水 监理在场,承包人检测,填报表,由监理员签署评语及姓名 须经监理工程师书面认可 2 4
22、△D<700 mm 每个井段 1 计算渗水量 3 △D700~1500 mm 每3个井段抽检一段 1 4 △D>1500 mm 每3个井段抽检一段 1 5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质量监理表(部分) 序号 管径(mm) 允许渗水量 检验程序 认可程度 备注 球铁管 砼管 m3/d.km L/min.m m3/d。km L/min。m 1 600 2.76 1。91*10—3 30.6 0。0213 监理在场,承包人测定30分钟实际渗水量,由填报表,由监理员签署评语及姓名 须经监理工程师书面认可 2 800 35
23、35 0。0245 3 1000 39.52 0。0274 4 1500 48.4 0。0336 5 1800 53 0.0368 6 2000 55。9 0。0388 四、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4.1。监理工作方法 4。1。1“三大”管理:围绕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目标以及安全文明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环节的“三全”监理,保证工程建设得到全面监督、控制。 4.1.2 坚持做好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的事前、事中、事后三控制,使工程建设始终受控于监理的监督之下,确保监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4.1。3 六种监理
24、手段(现场观察分析、旁站、巡视、抽样量测、测量、试验)贯穿施工全过程,强化过程质量控制. 4.2 监理措施 4.2.1目标规划 制定质量、进度、投资目标规划,特别应制定关键工程、工序的质量目标,分解目标,落实到人,监督实施. 4。2。2组织措施 完善职责分工,落实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的责任,建立健全控制、协调制度. 4。2.3技术措施 4.2.3。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事前控制措施 a. 熟悉掌握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验规程等); b。 审查施工单位(含分包单位)资质及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 c.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专业方案; d.
25、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仪器的质量进行检验控制; e. 审核施工单位执行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工程管理办法; f。 审核施工单位工程定位轴线、工程标桩及基坑开挖的几何尺寸、标高; g. 完善质量报表及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4.2。3.2施工阶段质量事中控制措施 a。 旁站、巡视检查,严格监督施工单位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b。 强化执行施工技术措施,标列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纳入受控状态,做好工序交接检查,保证每道工序质量,特别要加强对主要部位及关键工序的监督、控制、检查; c。 设置质量控制点,跟踪监理,重点指导; d.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在施工单位自检、专职检、初验后,进行旁站量测检查,专业监理工程师按规定频率抽检验收,严格质保体系,把好质量关; e. 行使质量监督权,下达暂时停工令;(业主认可) f. 建立质量监理日志,记录有关工程质量动态及影响因素,进行动态管理; g. 每周一次工地例会由总监主持,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难点。 5.2.3.3竣工验收阶段质量事后控制措施 a。 严格按设计图纸、质量标准、验收规范进行中间验收,为竣工验收奠定基础; b. 工程初验、竣工验收必须按规范进行检测,确保检测数据准确,验评依据可靠,真实反映工程质量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