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蓟州区上仓中学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三 教师: 张利文 授课时间: 2018、3、14
教学内容
散文阅读之概括内容要点
复
习
目
标
1.了解近几年天津卷散文阅读概括内容要点类试题常见题型及命题规律。
2。掌握散文中概括内容要点的基本方法和审题答题的规范。
3。试题精练,提高概括能力。
考
点
分
析
地位:热点题型,天津卷几乎每一年都会以不同的设问方式考到此考点。
重点:掌握散文中概括内容要点的基本方法和审题答题的规范.
难点:运用概括内容要点的基本方法阅读答题.
学情分析
在此类题型上,学生概括不全面,
2、有偏差,不准确。
教法模式
讲授与合作交流
媒体运用
多媒体
备注
教 学 过 程
知 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以前压缩语段、下定义、提取关键词等考点中涉及到概括能力的考查,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近几年天津卷散文阅读中这个考点的考查情况。
二、高考试题回顾,了解概括题在近几年天津卷中的考查情况。
1。2017年《挺拔之姿》19题(1),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3分)
2。2016年《在母语的屋檐下》18题,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8分)
3。2015年《云和梯田》17题,
3、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4。2013年《胡杨人家》19题,请概括老代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4分)
三、明确《考试说明》对该考点的要求及常考题型:
1.《考试说明》规定“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属于“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C。
2。易考题型:特点、表现、认识。
四、展示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探究概括散文内容要点的基本方法和审题答题的规范.
2。运用方法,提高概括能力。
五、研读文章归纳方法
1.《根河之恋》1题,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课前预习作业)
2。、小结解题方法:
1。划定区间
4、
2.理清层次:要对信息集中的段落仔细阅读,划分层次,分层提取要点,保证要点不遗漏。
3。摘取原文:需要归纳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可以利用的标志性词句包括文章的标题、重要的词语、段落中心句、首括句、概括句、总结句、过渡句等等。
4留主舍次: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故需要对次要信息和同类信息进行舍弃.
5。合并要点:把每层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6。整合概括:对某些关键词语的组合,换个角度的转述,用一个更“上位"的词加以概括;有的则需要自己挖掘概括。记住:全用原文的话太呆板,全用自己的话太危险,原文
5、的话与自己的话相结合最保险。
7。注意:①要求概括内容的表达方式;②树立“因分赋点"意识;③养成“分点说明"的习惯。
六、运用方法修改答案
《根河之恋》2题,文章叙写了玛利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请分别概括他们各自根河之恋的表现。(6分)
七、巩固方法,拓展提升
《云和梯田》2题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八、总结:这节课我们练习概括能力,由段到篇,按照划定区间、理清层次、摘取原文、留主舎次、合并要点、加工整合等方法进行答题,希望大家把概括贯穿到日常语文学习之中.
八、特别关注:
《根河之恋》和《云和梯田》都涉及到了传承文化这一主题。对于传统
6、文化的和人性人格之美的关注是近几年天津卷在选题上的一个特点,从《胡杨人家》《云和梯田》到《在母语的屋檐下》以及《挺拔之姿》,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它们往往选取一个形象,从这一形象特点出发,体现作者的思考与认识.这也提醒我们要关注这类传统文化传承类散文。
跳出阅读,我们平时也应该多读这类散文,如果加强这方面的积累,并且把它作为素材运用到作文之中,定会增加一定的深度,成为亮点,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幻灯片显示
幻灯片显示
组织学生交流答案
适时点拨
师生互动
板书方法
幻灯片展示问题
幻灯片展示问题
幻灯片展示
了解
了解
讨论交流
纠错总结
得出方法
积极思考
7、
认真总结
1.速读原文,运用方法整理答案
2。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1。审题
2.阅读思考作答
3。展示答案,评价答案
了解关注
开门见山导入主题
引导学生关注高考题型,认识这一考点的重要地位,激发学习热情。
让学生了解能力层级和考查重点。
明确学习目标
在练习中思考,探究归纳方法。
练习运用方法解题
检验方法的掌握情况,提高做题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高考命题的倾向,加强语文积淀,提升语文素养。
板
书
设
计
散文阅读之概括内容要点
解题方法:
1. 划定区间
2. 理清层次
3. 摘取原文
4. 留主舍次
5. 合并要点
6。 加工整合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