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在这样的时代(国)王只是诸多政治实体的共主,或者说是联盟领袖。”这一政治现象形成的主要缘由是A 实行了宗法制度B实行了分封制度 C实行了郡县制 D推行了郡国并存制2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亲热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3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出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
2、氏的分野渐渐消逝,平民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A郡县制度的进展 B以“孝道”治天下 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4传奇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打算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诞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 “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主要说明白A中心集权 B规范法度 C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5“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A刚刚开头设立 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C渐渐干预地方行政 D渐渐失去其作用 6“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
3、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符合这一评价的制度是A世袭制 B禅让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7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确定制约8 “(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
4、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主要说明清代军机处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 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9某外国学者在争辩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出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争辩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争辩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需详加考辨10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行不略知也。”为达到
5、这种效果,秦始皇实行的措施是 A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C设立丞相,挂念皇帝处理政事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把握11雅典民主“这种专政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气,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确定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材料认为雅典民主A是真正的自由和公正 B是一种直接民主 C易形成集体暴政 D是少数人的民主12全球文明史提到:“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当是不断进展的,要用法规和客观的判决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 材料反映了A罗马法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B罗马法是维系帝国统一的工具C罗马法反对君主专制
6、 D罗马法是调解社会冲突,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13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供应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全部权并不移转。”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A疼惜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疼惜物品全部者的私有财产权C限制贵族的特权,维护平民的利益 D已经进展到罗马法的成熟阶段14“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把握把握者的方法。”这里的“方法”具体是指A发动宫廷政变 B确立“法律至上”原则C实行民主共和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1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
7、条文的意义在于A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共和制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C平民可直选法国总统 D毁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16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B“皇帝是国家元首”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17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进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进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
8、化的历史渊源不同18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民族独立和富强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扶清灭洋 D建立社会主义19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依据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 上述条约内容表明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B列强已把握中国司法大权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峻破坏D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201911年12月日本
9、朝日新闻刊登的一封信写到“一旦共和政府建立起来,人民的捐税负担会比现在更重。甚至就这一点而言,共和政府也不行能统治中国。中国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筹措外债使国家免于破产。”材料表明 A中国政治民主化缺乏经济基础 B日本为干涉中国内政制造舆论C实业救国是共和政府必定的选择 D中华民国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21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一文中宣称:“我们要仿照你们的政府而缔造我们的新政府。”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 C“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D“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
10、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22在清政府打算利用义和团反帝之后,清廷主管外交的大臣许景澄、袁昶联名上书道:“今朝廷方与各国讲信修睦,忽创灭洋之说,是为横挑边衅,以天下为戏。团民非义民,不行恃以御敌,无故不行轻与各国开衅”。对这份上书最精确的理解是A义和团运动凸显了民族冲突的加剧 B两人反对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C清政府内部关于是否开展反侵略斗争冲突尖锐D两人反对清政府支持义和团运动“灭洋”23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大了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A马关条
11、约及协商关税条款 B马关条约及“利益均沾”原则C南京条约及“利益均沾”原则 D南京条约及“最惠国待遇”条款24日本右翼教科书篡改甲午战斗起因:“清不想失掉最终的朝贡国朝鲜,开头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斗,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这段历史的真实状况是朝鲜农夫起义威逼到日本的平安 清军帮忙朝鲜镇压农夫起义威逼到日本的平安 明治维新后,日本军事实力上升,制定了侵略中国的政策 日本蓄意挑起战斗,攻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 A B C D252008年8月8日北京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其实早在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就提出了“奥运三问”:中国何时派运动员参与奥运会?何时能夺得奖牌?何时能在中国举办奥运会?100年前“奥运三问”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 A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尚未开展 B清政府尤其重视体育事业C中国闭关锁国,中外沟通困难 D人民对国衰民弱的现状猛烈不满参考答案15BDADC 610CDCDA 1115CDBBA 1620BAACA 2125CDBCD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