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基限时练(十一)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具有肯定的自净力量,因此,向大气中排放废气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转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 C.大气污染都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 D.大气污染表现在大气中O2和水汽的含量增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同学对大气污染含义的理解。大气的自净力量是有限的,一旦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的数量超出大气的自净力量,就会造成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就是大气中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大气中增加了有毒有害的物质,并产生了各种危害。大气污染的形成既有自然缘由,也有人为缘由,主要缘
2、由为人为缘由。 答案 B 2.美国洛杉矶曾消灭过“光化学烟雾”。造成这种污染的最直接的缘由是( ) A.城市人口太稠密 B.大量汽车排放的尾气 C.工厂烟囱排放出大量浓烟 D.城市绿色面积不够 解析 光化学烟雾是由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形成的蓝色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尾气造成的。 答案 B 欧洲、北美和中国是世界三大酸雨区。据此回答3~5题。 3.上述三大区域多酸雨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 A.农业发达 B.地形平坦 C.降水较多 D.受中纬西风带的影响 4.下列名胜受酸雨影响不明显的是( ) A.埃及金字塔 B.四川乐山大
3、佛 C.纽约自由女神像 D.巴黎埃菲尔铁塔 5.防治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A.回收利用酸性气体 B.优化能源结构 C.禁止用煤炭做燃料 D.削减能源的利用 3~5.解析 第3题,三大区域形成酸雨的共同点为降水多。第4题,埃及金字塔位于热带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受酸雨影响小。第5题,削减酸性气体的排放是防治酸雨的根本措施,故应优化能源结构。 答案 3.C 4.A 5.B 6.2021年1月,北京患病4次雾霾天气。关于北京雾霾的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 A.关闭高耗能工业 B.中心区汽车禁行 C.停止燃煤供暖 D.加强监管,污染物达标排放 解析 北京
4、雾霾的治理的措施是加强监管,污染物达标排放。 答案 D 霾是大量极微小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消灭浑浊的现象。我国一般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难性天气的预警,称雾霾天气。自2021年1月上旬开头,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发生大范围雾霾天气。据此回答7~10题。 7.与雾霾形成无关的是( ) A.能源消费结构 B.城市化进程 C.臭氧层破坏 D.特殊天气条件 解析 臭氧层破坏会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到过多紫外线的照射,从而造成皮肤灼伤或视力受损等,与雾霾的形成无关。 答案 C 8.当雾霾掩盖时,下面哪一个自然现象消灭后雾霾可能会加剧( )
5、 A.强风 B.下雪 C.暴雨 D.降温 解析 降温会导致气流下沉,大气更加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集中,从而加重雾霾;而强风会吹走污染物,下雪、暴雨会使大气中的颗粒物随雨雪沉降到地面,从而减轻雾霾。 答案 D 9.哪一天气系统的消灭会使我国雾霾天气从南向北开头消退( ) A.冷锋 B.暖锋 C.反气旋 D.气旋 解析 暖锋为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移动的锋面,我国的暖锋,受暖气团影响,从南向北推动,从而使雾霾天气由南向北消退。 答案 B 10.能够减轻雾霾天气的根本措施是( ) A.增加水平运动的气流吹散雾霾 B.人工增雨减轻雾霾 C.消退逆温减轻雾霾 D
6、.把握可吸入性悬浮颗粒物的排放 解析 雾霾天气是由大气中颗粒细小的悬浮颗粒物形成的,故减轻雾霾天气的根本措施是把握可吸入性悬浮颗粒物的排放 答案 D 为了过滤大气中的PM2.5(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中又细又粘的物质,有高校生创造了PM2.5补集装置(如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大气中PM2.5浓度上升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A.危害人体健康 B.加剧自然灾难 C转变水资源分布 D.制约城市化进程 解析 大气中PM2.5浓度上升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危害人体健康。 答案 A 12.该补集装置能广泛运用于( ) ①工业炉窑 ②家庭厨房 ③大型船
7、舶 ④蔬菜农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该装置能广泛运用于有大量细小颗粒物排放的场所,如工业炉窑、大型船舶,这些场所会燃烧大量化石燃料,排放出大量悬浮颗粒物。 答案 B 能见度能反映雾霾天气状况。读2021年2月某时北京能见度空间分布图,完成13~15题。 13.据图示信息可知( ) A.北京西北部雾霾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 B.北京东南及城区能见度低 C.城区和东南地区可能是霾天气影响最为轻的地区 D.北京西北部能见度最低 解析 能见度越高,能看到的距离越大,说明霾天气越轻,由图可知,北京城区和东南地区能见度最低,受霾天气影响最大。
8、 答案 B 14.下列关于治理北京雾霾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坚持清洁能源进展战略,严格把握煤烟型污染 B.有力把握机动车污染排放,逐步淘汰老旧车 C.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深化工业污染治理 D.冬季鼓舞居民个人燃煤供暖 解析 冬季居民个人燃煤取暖会增大污染物的排放,加重雾霾天气。 答案 D 15.当雾霾天气发生时,下列市民行为对健康有损的是( ) A.雾霾天气少开窗 B.外出戴口罩 C.早晚坚持户外熬炼 D.饮食清淡多喝水 解析 早、晚时分易消灭逆温,污染物不易集中,此时雾霾较重,此时进行户外熬炼,会增大微小颗粒物的吸入量,有损身体健康,应在太阳出来以后或
9、雾霾较轻以后再进行户外活动,雾霾天气时应尽量削减户外活动。 答案 C 二、综合题 16.读图,结合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伦敦曾被誉为“雾都”,大约在20世纪60年月以前,伦敦市区烟囱林立,燃煤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在空气中分散为浓浓的雾粒,1952年12月5日一个高气压中心移至城市上空,并持续四天之久,造成4 000多市民死亡,成为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大事”。 (1)图中三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全球大气中CO2含量变化的是________。 (2)20世纪50年月以来,大气中的CO2含量________,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3)因CO2猛烈吸取________辐射,故使大气温度________,全球气候有________趋势。由此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燃煤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高压的把握与这次“烟雾大事”有关? (6)伦敦历来多雾,除了环境因素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 (1)c (2)增多 工业进展,大量燃烧煤炭等能源,放出大量CO2,同时植被破坏严
11、峻 (3)地面红外线长波 上升 变暖 海平面上升,各地降水、干湿状况等发生变化,从而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4)烟尘、CO2、SO2、NOx等 (5)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污染物不易集中。 (6)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多。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阴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极微小的干尘粒等颗粒物,使能见度小于 10千米的大气现象,阴霾天气正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冬春季节的一种常见天气。PM2.5是阴霾的主要成份之一。 材料二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来源广,主要成分有硫酸盐、有机碳化合物、硝酸盐、
12、铵盐等。这种细颗粒物粒径越小,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越长,可以输送的距离也越远。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去解决PM2.5的问题,是一个难题。 材料三 据广东有名阴霾专家吴兑介绍,虽然近年来广州空气质量和其他内地大城市相比较好,但在细颗粒物中,附着在上面的有毒物质却比北方多,其中含氮有机颗粒物就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而且近十年来始终增长较快。 材料四 珠江三角洲遥感图及PM2.5主要来源漫画。 (1)我国重工业城市的大气中,PM2.5主要成分是有机碳化合物和________;广州大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________。 (2)北方沙尘暴天气也为阴霾供应了大量的浮尘。我国沙尘暴天气一般起
13、源于________(填国家或地区)。与阴霾不同的是沙尘暴属于________(填天气系统名称)带来的天气。除了能见度低以外,还会伴随有________天气。 (3)依据材料分析,我国治理PM2.5将面临哪些困难? (4)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简洁消灭阴霾天气的缘由。 (5)为了削减阴霾天气消灭,减轻空气污染,请你供应合理的建议。 答案 (1)硫酸盐类物质 汽车尾气 (2)蒙古或内蒙古 冷锋 大风 (3)①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和经济高速进展阶段,汽车增量大,煤炭消耗多;②PM2.5的污染源多样,源头把握难以实现;③PM2.5是一种综合污染物,单项治理成效不大;④PM2.
14、5粒径小,输送距离远,治理需要形成跨区、跨省甚至跨国协作等。 (4)珠江三角洲地区三面靠山,一面临海,气流不易集中;冬季北方来的冷空气受广东省与湖南省交界处的南岭山脉的阻挡,风力较弱;冬春季节珠江三角洲上空易消灭逆温层。 (5)①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增加自然 气,尤其是水电、核电等能源的比重;②把握机动车数量,汽车尾气要达标排放;③工业要实行清洁生产,废气要达标排放;④加强绿化、美化建设等。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1月11日开头,受雾霾天气的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多个城市消灭严峻的大气污染。下图为此时段我国大气中度污染及以上城市分布示意图。 (1)与南方相比,为什么我国北方雾霾重,酸雨少? (2)从生产、生活的角度,说出削减雾霾天气消灭的主要举措。 答案 (1)与南方相比,北方冬季取暖排放的烟尘等污染物较多,多雾霾;北方降水少,酸雨少。 (2)进展清洁生产;集中供暖,削减烟尘等污染物排放;公交优先,把握私家车数量,削减尾气排放;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等。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