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疏部分练习精品文档古代汉语注疏部分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疏又称“正义”,古书注解的体例之一。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叫“疏”。2.集解注释的一种类型。分两类:(一)兼解经传。如:西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二)汇集旧注,下以己意。如: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3.衍文因缮写、刻版、排版错误而多出来的字句。4.正义又叫“疏”,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注释方式,这种注释方式既对经文正文注释,也对前代人的注释做注释。5.脱文:校勘术语,也叫“脱字、夺字、脱”等,指古书在传抄刻印过程中误脱落的字。6.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的,有时也可以说明假借字。7读为:古人注解古书常用的
2、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其特点是,既注音又释义。8句读:古人读书,常在句末一个字的旁边加个点或圆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顿处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两者合称句读。9。之为言:古书释义术语之一。是通过声音关系解释词义的方法。二、简答题:1、写出十三经注疏包含的典籍及其注疏者。十三经注疏所包含的典籍及注疏者是:诗经,唐孔颖达疏;易经(周易),唐孔颖达疏;尚书,唐孔颖达疏;礼记,唐孔颖达疏;仪礼,唐贾公彦疏;周礼,唐贾公彦疏;春秋左氏传,唐孔颖达疏;春秋公羊传,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杨士勋疏;孝经,宋邢昺疏;论语,宋邢昺疏;尔雅,宋邢昺疏;孟子,宋孙奭疏。2说出说文四大家的名字以及代表著作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3. 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是什麽?(1)解释词义(2)阐述语法(3)说明修辞(4)注明字音 (5)校勘文字 (6)串讲文意 4、说出十三经注疏中为周易、尚书、礼记、春秋左传和尔雅作注疏的作者。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尚书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三、选择题:1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歧注:“五谷稻黍稷麦菽也。”赵注用的注释术语应该是:、曰、谓、谓之、为2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藉借也”。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之言、谓之、犹、读若3诗经卫风氓:“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玄注:“泮畔。”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谓、读为、曰、之言4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王逸章句:“崔嵬,高。”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谓之、貌、之貌、为5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朋,同志友。”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谓、之为言、谓之、曰6诗经魏风葛屦:“掺掺素手。”郑玄笺:“掺掺纤纤。”郑笺使用的术语应该是:、谓、之言、读曰、犹7楚词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章句:“美人怀王。”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曰、谓、谓之、为8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注:“谷不熟饥,菜不熟馑。” 朱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谓、读如、犹、曰9说文解
5、字:“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总声,葱。”许慎使用的术语应该是:、读曰、读如、犹、之言10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崖也。”毛传使用的术语应该是:、谓、之为言、读曰、犹11.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A朱骏声 B段玉裁 C王筠 D桂馥12.战国策注的作者是( )。A王逸 B王弼 C颜师古 D高诱13.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的一组词是( )。A曰、为、谓之 B貌、之貌 C犹 D读为、读曰14.杜预为下列哪部书作了注?( )A左传 B谷梁传 C公羊传 D春秋外传15.在阅读古籍时,要想了解唐代以前各种注解,应该查检的工具书是( ) 。A
6、说文解字 B康熙字典C辞海 D经籍纂诂 16.下列加重着号的古书旧注术语中,指明漏字的一项是( )A“汉以为池”,本或作“汉水以为池”,“水”衍字。B“虽有粟,吾得而食诸?”皇本、高丽本“吾”下有“岂”字。疑今本“吾”下有脱字。C“诵四方之传道。”郑注:“故书传作傅,杜子春云傅当作传。”D“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音义:“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17.李善为下列哪部书作了注?( )A管子注 B史记正义 C文选注 D三国志注18、战国策注的作者是( )。A王逸 B王弼 C颜师古 D高诱19、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的一组词是( )。A曰、为、谓之
7、B貌、之貌 C犹 D读为、读曰20.古代注疏在辨析意义相同或相类的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时,常用的注释用语是( )A.謂之 B.謂 C.猶 D.之爲言7“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二毛”使用的修辞方式是( ) A. 比喻; B. 夸张; C. 倒置; D. 委婉。8“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中“牛马走”使用的修辞方式是( ) A. 比喻; B 夸张; C. 倒置; D 委婉。9“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中“权”是( ) A 形声; B. 会意; C. 指事; D. 象形。10“腹犹果然”中“果”是( ) A. 形声; B. 象形; C. 指事; D. 会意。11“怀诸侯之德”,句中活用的词是( ) A.
8、 之; B. 德; C. 怀; D. 诸侯。12“倡优畜之”中“倡优”属于名词作状语中的( ) A. 表工具; B. 表处所; C. 表依据; D. 表对人的态度。13“安在其不辱也”属于( ) A. 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 B. 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 C. 疑问代词作状语; D. 疑问代词作主语。14“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见”表示( ) A. 看到; B. 被动; C. 我; D. 显示。15“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 ”,“其”字表示( ) A. 指代; B. 语气; C. 假设; D. 让步。1、段玉裁研究说文的著作是( )。A说文义证 B说文句读 C说文解字注 D说文通训定声2
9、、五经正义的作者是( )。A郑玄 B陆德明 C邢昺 D孔颖达3、“之言、之为言”是( )术语。A形训 B声训 C义训 D通假4、下列注释书中,专门为古籍正文和注文作反切注音的一部是( )。 A经典释文 B毛诗正义 C庄子集释 D毛诗笺5在阅读古籍时,要想了解某个字的本义及其与字形的关系,应该查检的工具书是( )。A辞海 B康熙字典C说文解字 D辞源四、给下段诗经卫风相鼠的注疏加上标点符号。并用不同的符号标明毛传、郑笺、孔疏及经典释文的注音。(毛传、郑笺、孔疏、注音)相鼠,刺无礼也。卫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无礼仪也。相,息亮反。篇内同。疏相鼠三章,章四句。至“礼仪”。正义曰:作相鼠诗
10、者,刺无礼也。由卫文公能正其群臣,使有礼仪。故刺其在位有承先君之化无礼仪者。由文公能化之,使有礼,而刺其无礼者,所以美文公也。凯风美孝子而反以刺君,此刺无礼而反以美君,作者之本意然也。在位无礼仪,文公不黜之者,以其承先君之化,弊风未革,身无大罪,不可人废之故也。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暗昧之行。笺云: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行,下孟反。之处,昌虑反。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笺云: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疏“相鼠”至“何为”正义曰: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刺之。相鼠有皮,犹人之
11、无仪,何则?人有皮,鼠亦有皮,鼠犹无仪,故可耻也。人无礼仪,何异于鼠乎?人以有威仪为贵,人无礼仪,则伤化败俗,此人不死何为?若死,则无害也。笺“视鼠”至“者同”正义曰:大夫虽居尊位,为暗昧之行,无礼仪而可恶,犹鼠处高显之居,偷食苟得,不知廉耻。鼠无廉耻,与人无威仪者同,故喻焉。以传曰“虽居尊位”,故笺言“虽处高显之居”以对之。相鼠有齿,人而无止。止,所止息也。笺云:止,容止。孝经曰:“容止可观无止。”韩诗:“止,节。无礼节也。”人而无止,不死何俟?俟,待也。相鼠有体,体,支体也。疏传“体,支体”正义曰:上云“有皮、有齿”,已指体言之,明此言体,非徧体也,故为支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12、遄,速也。遄,市专反。2阅读古书注解并回答问题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硕音石敛吕验反下同(疏)硕鼠三章章八句至大鼠正义曰蚕食者蚕之食桑渐渐以食使桑尽也犹君重敛渐渐以税使民困也言贪而畏人若大鼠然解本以硕鼠为喻之意取其贪且畏人故序因倒述其事经三章皆上二句言重敛次二句言不修其政由君重敛不修其政故下四句言将弃君而去也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贯事也笺云硕大也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女无复食我黍疾其税敛之多也我事女三岁矣曾无教令恩德来顾眷我又疾其不修政也古者三年大比民或于是徙1、“硕”的读音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注音方法? “硕”音“石”。直音法。2、“敛”的读音是什么?根
13、据谁的哪部著作?敛吕验反,lin 陆德明的经典释文3、“蚕食”如何解释?根据谁的解释?蚕食者蚕之食桑渐渐以食使桑尽也。孔颖达4、“贯”如何解释?根据谁的解释?贯事也。毛亨。5、民痛恨君的原因有哪些?根据谁的解释?(1)疾其税敛之多也(2)疾其不修政也 郑玄3阅读下面古书的注解,并回答问题: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杭,渡也。笺云:谁谓河水广与,一苇加之,则可以渡之,喻狭也。今我之不渡,直自不往耳,非为其广。苇,韦鬼反。杭,户疏笺:“一苇”郎反。与,音余,下“远”与“同”。狭,音洽。为,于伪反正义曰:“言一苇者,谓一束者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此假有渡者之辞,非喻夫人之 宋渡河也。
14、何者?此文公之时,卫已在河南,自卫适宋不渡河。”(诗经卫风河广)1、哪几句话是毛传? “笺云”之前是毛传。2哪些话是郑笺? “笺云”至“非为其广”是郑笺3哪些话是孔疏?孔疏是解释谁的话?“疏”后是孔疏。孔疏是解释郑笺的。4哪些话是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苇,韦鬼反”至“为,于伪反”是陆德明给正文和注文某些字注的音。4阅读古书注解并回答问题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至盛貌有色有德形体至盛也蓁侧巾反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一家之人尽以为宜笺云家人犹室家也尽津忍反或如字他皆放此(疏)笺家人犹室家正义曰易传者以其与上相类同有宜其之文明据宜其为夫妇据其年盛得时之美不宜横为一家之人桓十八年左传曰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妇也此
15、云家人家犹夫也犹妇也以异章而变文耳故云家人犹室家也、“蓁蓁”如何解释?根据谁的解释?“至盛貌”毛亨、“蓁”的读音是什么?“尽津忍反或如字”,“如字”如何解释? “蓁侧巾反”,zhn 破读字、“家人”如同什么?这是谁的观点? “家人”如同“室家”郑玄、“家人”具体该如何解释?根据谁的解释?“家人”即“夫妇”,孔颖达。、上注解有一脱文,请指出。这一章诗为什么不写成“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人”。“异章而变文(不同的章节用不同的文字)”。五、填空题1庄子注本到清代有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和郭庆藩的庄子集释。2.古注中的“曰”、“为”、“谓之”这几个术语不仅用来释义, 而且用来辨析同义词。其意义略等于现代汉语
16、的“叫做”。3.古注中“读为”“读曰”和“读若”“读如”的分别就在于:前者必然是说明通假字;后者则一般是用于注音,但有时也是用本字说明通假字。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题1分,共22分)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有一母见信饥,饭信。3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4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5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6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7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8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9.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10.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陈言之务去。11.英俊鸟集,秦失其鹿。12.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17、。13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14、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15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16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1、 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2、 给饭吃3、 获罪4、 用如名词,硬度5、 仰视的样子6、 禀告7、 开始8、 遗憾9、 拾取8、 水中高地9、 栽种;种植10、 务必11、 像鸟一样;帝位12、 曾经;不同13、 聚合14、 通“罹”,遭遇15、 无礼16、 悬赏征购二、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三、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四、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五、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六、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七、 八月断壶,九月叔苴。八
18、、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九、 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十、 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十一、 今以亏形为扫除之隶。十二、 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十三、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十四、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十五、 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十六、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陈言之务去。十七、 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十八、 诸将效首虏,休,毕贺。十九、 朋酒斯饗,曰杀羔羊。二十、 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二十一、 果荼薪樗,食我农夫。二十二、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二十三、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二十四、 信
19、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二十五、 修身者,智之符也。1、突过、投;2、仰视的样子;3、通“馈”,赠给;4、送饭;5、深;循、沿着;6、拾取;7、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8、楚辞中特有的语气词;9、遗憾;10、台阶;11、主持、处理;12、绕、套上;13、流传;14、接近;15、致力于、从事于;16、披;17、献;18、两;19、触犯;20、破木;21、栽种;22、傲慢;23、悬赏征求;24、效验;七介词“于” 有哪几种用法,各举一例说明。(1)介绍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2分)(2)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1分)(3)介绍比较的对象。(1分)(4)介绍主动者。(1分)八、请分析下
20、列文段的语言要点:得 分批阅人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爲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曓,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无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21、而致千里;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絶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荀子勸學1 通假字:雖有-又槁-藃干越-邗無恆-毋跂而望-企2 古今字:知明-智靖共-恭生非異-性3 异体字:曓-暴深谿-溪夷貉-貊異俗、生非異-异恆-恒檝-楫4 破读字:中繩、中規省乎己行无過長而好是正直5 词类活用:青於藍其曲日參省乎己好是正直能水6 双宾语:介爾景福九、翻译1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爲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爲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
22、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夏水按时来到,流域中许许多多小川都灌注到黄河里来。河床中径直的水流非常之大,河面加宽,以致两岸及河中小洲之间,隔水相望时连牛或马都分辨不清。于是乎河神扬扬自得,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这儿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行走,到了北海;面朝东看去,看不见海水的尽头。这时,河神才开始改变他自得的神态,抬头仰视着海神若感叹道:“俗话说的有些人懂得的道理稍微多一些,就以为谁也比不上自己了,这句话就是讲的像我这样的人呀。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问还少,伯夷的义气还轻的,起初我还不相信这种评论,如今我见到您这样无边无际而难以穷尽
23、,才开了眼界。如果我不是来到您的门前,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受到那些学问高深的人的讥笑了。”2韓信曰:“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 韩信说:“汉王待我十分恩厚,把他的车子给我乘,把他的衣服给我穿,把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乘别人家车子的要装载人家的祸患,穿别人家衣服的要关心人家的忧患,吃别人家的食物的要为别人的事情而死。我怎么可以只顾私利违背道义呢?”1、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与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立名者,行之极也。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24、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3、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行于言。4、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5、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1、我听说:善于修身,是智的根据;同情施舍,是仁的起点;不随便取予,是义的表现;懂得耻辱,是勇的标志;树立名声,是行的顶峰。 2、父子之间要讲究亲情,君臣之间要讲究仁义,夫妇之间要讲究分别,长幼之间要讲究顺序,朋友之间要讲究信用。3、诗歌,是心情达到一定的程度的表現,感情在內心激荡而表现在语言上。4、(姜嫄)将他丢在窄巷里,牛羊庇护哺乳他(不死)。5、人生在世,死去就像早晨的露水蒸发一样迅速。重点文选 七月十、加标点田赞衣儒衣而见荆王,荆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恶也?”赞
25、对曰:“衣又有恶此者。”荆王曰:“可得而闻邪?”对曰:“甲恶于此。”王曰:“何谓也?”对曰:“冬日则寒,夏日则热,衣无恶于甲者矣。赞贫,故衣恶也。今大王万乘之主也,富厚无敌,而好衣人以甲,臣窃为大王不取也。意者为其义耶?甲兵之事折人之首,刳人之腹,堕人城郭,系人子女,其名尤甚不荣。意者为其贵邪?苟虑害人,人亦必虑害之;苟虑危人,人亦必虑危之,其贵人甚不安。之二者,为大王无取焉。”荆王无以应也。(刘向新序)十一、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1、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2、 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3、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4、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5、
26、(冯谖)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5、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6、 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弱:(1分)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削弱;(1分)2、目:(1分)名词用为一般动词,用眼睛示意;(1分)3、小:(1分)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小;(1分)4、犬:(1分)名词作状语,象犬一样;(1分)5、客:(1分)名词意动用法,把当成客人;(1分)6、走:(1分)动词使动用法,使逃走、打败。(1分)7、来:(1分)动词使动用法,使来、归附。(1分)十二、填空1、十三经注疏 毛诗正义收录了汉毛亨传、_笺、唐陆德明_和_正义。2、史记三家注包括了宋裴骃的_、唐司马贞的_和张
27、守节的史记正义。3、李善文选注的主要特色是_。1、郑玄;(经典)释文;孔颖达;2、史记集解;史记索隐;3、注明典故来源;简述连词“而”的用法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可以是顺接,也可以是逆接,如敏于事而慎于言;连接主语和谓语,是一种逆接,如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有时表示假设的意思,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连接状语和动词,如太后盛气而揖之;加标点余郡西三十里有河洑山山隈有王婆庙不知何代人父老相传此婆酿酒为业一道士往来其家每索酒辄予饮累百壶不酬值婆不与较一日道士谓婆曰予饮若酒无钱相值请为若掘井井成泉涌出皆醇酒道士曰此以偿耳遂去婆不复酿酒但持井所出泉应酤者比宿酿更佳酤者踵至逾三年得钱几数万家遂富前
28、道士忽又至婆深谢之道士问曰酒好否答曰好倒好只猪无糟耳道士笑题其壁曰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卖还道无猪糟题讫去自是井不复出酒矣(雪涛小说)余郡西三十里,有河洑山。山隈有王婆庙,不知何代人。父老相传,此婆酿酒为业。一道士往来其家,每索酒,辄予饮,累百壶不酬值,婆不与较。一日道士谓婆曰:“予饮若酒,无钱相值,请为若掘井。”井成,泉涌出,皆醇酒。道士曰:“此以偿耳!”遂去。婆不复酿酒,但持井所出泉应酤者,比宿酿更佳,酤者踵至逾三年,得钱几数万,家遂富。前道士忽又至,婆深谢之。道士问曰:“酒好否?”答曰:“好倒好,只猪无糟耳!”道士笑题其壁曰:“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卖,还道无猪糟。”题讫
29、去,自是井不复出酒矣。(雪涛小说)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短文(10分):鸩与蛇相遇鸩前而啄之蛇谓曰世人皆毒子矣毒者恶名也子所以有恶名者以食我也子不食我则无毒不毒则恶名亡鸩笑曰汝岂不毒于世人哉指我为毒是欺也夫汝毒于世人者有心啮人也吾怨汝之啮人所以食汝示刑也世人审吾之能刑汝故畜吾以防汝又审汝之毒染吾毛羽肢体故用杀人吾之毒汝之毒也吾疾恶而蒙其名尔然杀人者人也犹人持兵而杀人也兵罪乎人罪乎则非吾之毒也明矣世人所以畜吾而不畜汝又明矣吾无心毒人而疾恶得名为人所用吾所为能全身者也全身而甘恶名非恶名矣汝以有心之毒盱睢(张目仰视)于草莽之间伺人以子快今遇我天也而欲诡辩苟免卯蛇不能答鸩食之(无能子)鸩(读矣zhen
30、四声。传说中的毒鸟)与蛇相遇,鸩前而啄之,蛇谓曰:“世人皆毒子矣。毒者,恶名也。子所以有恶名者,以食我也。子不食我则无毒,不毒则恶名亡矣。”鸩笑曰:“汝岂不毒于世人哉?指我为毒,是欺也。夫汝毒于世人者,有心啮人也。吾怨汝之啮人,所以食汝,示刑也。世人审吾之能刑汝,故畜吾以防汝;又审汝之毒染吾毛羽肢体,故用杀人。吾之毒,汝之毒也。吾疾恶而蒙其名尔。然杀人者,人也;犹人持兵而杀人也。兵罪乎?人罪乎?则非吾之毒也,明矣。世人所以畜吾而不畜汝,又明矣。吾无心毒人,而疾恶得名,为人所用。吾所为,能全身者也。全身而甘恶名,非恶名矣。汝以有心之毒,盱睢(张目仰视。)于草莽之间,伺人以子快。今遇我,天也。而欲
31、诡辩苟免耶?”蛇不能答,鸩食之。翻译:鸩与蛇相遇,鸩上前啄食它,蛇对它说:“世人都认为你很毒啊。毒,时恶名啊。你之所以有恶名,原因是你吃我。你不吃我就没有毒,没有毒那么恶名就没了啊。”鸩笑道:“你难道就不被世人认为有毒吗?指我有毒,是(一种)欺骗。你被世人认为毒,是你有心要咬人。我恨你咬人,所以吃你,以示惩罚。世人察知我能惩罚你,因此养我来防你;又察觉你的毒染在我的羽毛和身体,所以用我杀人。我的毒,就是你的毒。我疾恶而蒙受这恶名而已。但是杀人的,是人;犹如人们拿兵器杀人。是兵器的罪呢?还是人的罪呢?这不是我毒啊,很明白了。世人所以养我而不养你,又是明显的(事实)。我没有存心毒人,而是因为疾恶而
32、得名,被人们加以运用。我所做的事,能保全生命。保全生命而甘当恶名,不是坏名声啊。你以存心的恶毒,在草莽之间张目仰视,侍机袭击人来满足你的快乐。今天遇见我,是天命。还想诡辩而侥幸脱身吗?”蛇没什么辩驳的,鸩便吃了它。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人民归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
33、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子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后乡人益巧设诡计以中雁奴之欲于是先视陂薮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日未入人各持束緼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
34、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sh或z)迭击之又就栖然少选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宋宋祁宋景文集)雁奴是雁群中最小的一只,性子非常机警。每次雁群晚上睡觉时,唯独雁奴不睡,为它们守夜。有时稍微听到有人的声音,一定先大声叫唤,雁群就鸣声杂乱地飞去。后来乡里的人更加设下巧计,用来适合雁奴的需要。于是先找到雁群常栖息的湖边地带,暗中铺下大网,并在网的附近挖好洞穴。白天雁群不在,人们就拿着牵网的麻绳藏于洞中,等到天快要放亮时,人们就在洞外点火,雁奴最先警觉而鸣叫,(人们)立刻灭掉火。雁群惊醒不见有什么动静,就又栖息睡觉。于是人们屡次点火,雁奴屡次鸣叫,雁群屡次惊醒;惊醒了而
35、又什么都没发生,雁群就认为雁奴毫无根据地乱叫,轮番啄食、攻击它,然后又栖息睡觉。过了一会儿,(人们)又点火,雁奴害怕雁群再啄击它,不敢鸣叫报警了。人们没有听到雁奴的鸣叫,就拉绳张网(捕捉),大概十只鸟中能捉住五只。三、古文阅读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秦穆公使賈人載鹽,微諸賈人。賈人買百里奚以五羖羊之皮,使將車之秦。秦穆公觀鹽,見百里奚牛肥,曰:“任重道遠以險,牛何以肥也 ”對曰:“臣飲食以 時,使之不以暴。有險,先後之以身,是以肥也。”秦穆公知其君子也,令有司具沐浴,爲衣冠,與坐。公大悦。異日,與公孫支論政,公孫支大不寧,曰:“君耳 目聰明,思慮審察
36、,君其得聖人乎 ”公曰:“然。吾悦夫奚之言,彼類聖人也。”公孫支遂歸,取雁以賀,曰:“君得社稷之聖臣,敢賀社稷之福。”公不辭,再 拜而受。明日,公孫支乃致上卿以讓百里奚,曰:“秦國處僻,民陋以愚無知,危亡之本也。臣自知不足以處其上,請以讓之。”公不許.公孫支曰:“君不用賓相 而得社稷之聖臣,君之禄也;臣見賢而讓之,臣之禄也。今君既得其禄矣,而使臣失禄,可乎 請終致之。”公不許.公孫支曰:“臣不肖而處上位,是君失倫也。 不肖失倫,臣之過;進賢退不肖,君之明也。今臣處位,廢君之德而逆臣之行也。臣將逃。”公乃受之。故百里奚爲上卿以制之,公孫支爲次卿以佐之也。(一)从文中找出两句宾语前置句,并说明它们
37、前置的类型(二)从文中找出两句判断句,写在下面(如多写,评分时只取前两句)(三)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文任重道遠以險.臣飲食以時,使之不以暴。吾悦夫奚之言,彼類聖人也。進賢退不肖,君之明也。(四)说明文中加着重点号词的词性和意义(若无实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賈人買百里奚以五羖羊之皮。以:使將車之秦。之: 有險,先后之以身。之:敢贺社稷之福。敢:公孫支乃致上卿以讓百里奚。致:民陋以愚无知,危亡之本也。以:(一)牛何以肥也?(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是以肥也。(“是”作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二)本文中的判断句有:危亡之本也;君之禄也;臣之禄也;臣之過;君之明也。(三)(车子)负载很重,路途遥远
38、又不好走。我按时给它(牛)喂食喂水,并且不用粗暴的手段役使它。我喜欢那百里奚说的话,他像是个圣人(贤明、明智的人)。举用有贤能的人,黜退不贤的人,是您圣明的体现。(四)以:介词,用。 之:动词,到去。 之:代词,作宾语(指牛)。 敢:副词,表谦敬。 致:动词,交出。 以:连词,连接两个形容词(相当于“而”)。四、阅读下面古书的注解,并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12分)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杭,渡也。笺云:谁谓河水广与,一苇加之,则可以渡之,喻狭也。今我之不渡,直自不往耳,非为其广。苇,韦鬼反。杭,户疏笺:“一苇”郎反。与,音余,下“远”与“同”。狭,音洽。为,于伪反正义曰:“言一苇者,谓一束者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此假有渡者之辞,非喻夫人之 宋渡河也。何者?此文公之时,卫已在河南,自卫适宋不渡河。”(诗经卫风河广)1、哪几句话是毛传? 2哪些话是郑笺? 3哪些话是孔疏?孔疏是解释谁的话?4哪些话是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1“笺云”之前是毛传。2“笺云”至“非为其广”是郑笺3“疏”后是孔疏。孔疏是解释郑笺的。4“苇,韦鬼反”至“为,于伪反”是陆德明给正文和注文某些字注的音。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