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流地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物流编制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年 月 日审核人:专业负责人:系部主任: 目录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一)课程性质与作用1(二)课程基本理念1(三)课程设计思路2二、课程目标2(一)专业知识目标2(二)职业能力目标2(三) 职业素质目标2(四)方法能力目标3(五)社会能力目标3三、课程内容与要求3(一)学习领域的描述3(二)学习单元规划和学习单元设计4四、课程实施7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7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8(一)硬件条件8(二)师资条件9(三)教材编写9(四)信息化教学资源9七、参考文献10八、其他说明10物流地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物流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
2、域修课方式:必修教学学时:90学时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性质 课程是物流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类物流地理的分布,能够合理的结合在运输当中,一方面为学习本专业的有关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能够保证工作稳定、可靠和经济运行打下扎实基础。课程作用 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对物流地理的理解和运用。这些都是物流专业最为重要和基本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物流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物流地理就其本身而言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基础性)和实践性(技术性),通过本课
3、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个合理安全的把物流地理运用到物流运输当中,为学习后续课打下必要时的基础。(二)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开发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六共同”等。本着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紧紧盯住产业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
4、贴近生产等。 (三)课程设计思路 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开发与学习型的工作环境结合,需要企业参与制定,一般经历准备、实施和反馈3个阶段。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内容包括:学习型工作的问题引导,可能的信息线索,个体或团队工作的要求,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名录,用于评估和演示的标准等等。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是对行动、思维及决策进行整合的过程。本课程的学习环境是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生产现场等场所,根据学习型工作任务的不同,合理地选择学习场所,配备各种必要的工具加工设备和生产线,营造实际工作的情境,提高教学的效果。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物流当中一些地理分布路线,学会运用这些设物流地理当中
5、的基础知识,合理的掌握物流运输日常的物流地理、在物流中物流地理的常见运用。具体包括专业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一)专业知识目标1、正确阐述物流地理知识和常用物流地理的使用知识2、基本能概括说出物流地理的基本理论3、正确阐述物流地理的基本方法(二)职业能力目标 1.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2.具有物流地理的运用能力 3.熟悉我国有关物流管理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以及了解国际贸易的惯例和规则;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三) 职业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纪律观念,遵守行业法律法规2、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3、具备良好的成本节约意识 4、具有较
6、强的责任心5、具有敬业、奉献的团队精神 5、具有敬业、奉献的团队精神(四)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态度。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5、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五)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学习领域的描述为使学生掌握电机及其控制技术课程的专业能力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本课程以变压器的使用与维护等十个任务
7、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课程领域及项目名称见表1。表1领域及项目名称表 总 领 域子 领 域单 元 名 称中国地理与经济中国地理基本特点及其环境结构中国经济地理的基本特点中国地理环境结构物流节点布局交通物流地理农业物流地理工业物流地理商业物流地理物流地理地区的分布商业物流的布局港澳台物流地理的区分布局海洋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集装箱及其国际多式连运本门课程根据大纲要求共设120个课时。(二)学习单元规划和学习单元设计单元序号单元名称项目和任务目标课时单元1中国的地理与经济项目一 中国经济地理的基本特点任务1 区域经济发展运行的条 件任务2区域经济发展运行的特点
8、任务3区域经济发展运行的规律 与前景项目二 经济区与经济区的区分任务1对劳动地域的分工任务2对地域经济划分的掌握项目三 三大经济地带任务1东部沿海地段任务2中部内陆地段任务3西部边远地带1、能叙述中国各区域经济2、区域经济发展运行的条件3、基本能叙述直流电动机的调速4、基本能叙述直流电动机的制动5、基本能叙述直流电动机的反转10个课时(8个理论课时2个实践课时)单元2中国地理环境结构项目一 地形结构任务1了解中国地形 任务2地形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分部 项目二 气候结构任务1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任务2气候的结构特点项目三 水文结构 任务1 中国水文结构的分部 任务2 水文结构分部的特点 掌握
9、中国地形结构的分部,了解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结构特点,了解水文结构的分部及其特点20个课时(12个理论课时8个实践课时)单元3物流节点布局项目一 节点概述项目二 物流节点的功能及作用任务1物流节点的功能任务2物流节点的作用项目三 物流节点的分类项目四 物流节点类型的分析会分析各种物流节点的功能、作用以及各个节点的分类,并掌握节点的布局。10个课时(4个理论课时6个实践课时)单元4交通物流地理项目一 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特点项目二 陆路交通运输网络项目三 水路运输网络项目四 地下与空中运输网络1、掌握各个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2、掌握陆路,水路交通运输网络的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 3、掌握地上与空中
10、运输的优势及其特点(10个课时(4个理论课时6个实践课时)单元5农业物流地理项目1农业生产布局项目2种植业生产布局项目3林业生产布局项目4畜牧业生产布局项目5水产业生产布局项目6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项目7农产品物流1、能够合理的知道和运用农业、种植业、林业、和水产品业生产布局2、基本能叙述各个产业的布局结构。3、结合物流地理的运用优势打开各个农产品的物流渠道(10个课时(4个理论课时6个实践课时)单元六工业物流地理项目1工业物流地理概述项目2能源工业结构项目3冶金法学工业结构项目4机电、建材工业结构项目5轻工业结构项目6工业与物流的关系掌握工业结构的分部,各个工业分部的特点,明确工业与物流的关
11、系。20个课时12个理论课时8个践课时单元七商业物流地理项目1影响商业布局的因素项目2我国商业中心分部项目3商品流向项目4商业与物流的关系能够充分分析影响商业布局因素,我国商业中心的分部及其商品的流向,能够充分明白商业在物流中的重要性。10个课时(6个理论课时4个实践课时单元八港澳台物流地理项目1香港地区物流地理项目2澳门地区物流地理项目3台湾物流地理掌握香港,澳门,台湾物流地分布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10个课时(8个理论课时2个实践课时单元九国际物流地理项目1国际物流概述项目2国际海洋运输项目3国际铁路运输项目4国际航空运输项目5国际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能够知道什么是国际物流概述,国际海洋
12、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联运输各自的特点,优缺点。20个课时(12个理论课时8个实践课时四、课程实施 本课程适用于物流专业。根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学内容。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需要,总体采用情境教学法,五个情景采用多个任务驱动法,每个任务有多个要完成,采用项目教学法,对于具体的项目根据内容和目标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实训法等等。 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采用阶段(过程性)性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13、 3、具体的评价手段可以采用观测、现场操作、提交实验报告、闭卷或开卷测试等。4、评价重点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目标评价要素评价标准评价依据考核方式评分权重知识基本知识按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运用知识完成书面作业,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回答问题。作业、课堂笔记和练习,单元测验。小组互评10%教师评定10%作业成绩5%笔试25%能力基本技能正确使用工具、仪表,线路安装正确、运行正常。 故障分析准确、操作规范。实训报告 小组作业 调查报告 实训实训态度与操作20%实训报告与回答问题15%素质学习态度遵守课堂纪律,积极
14、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按时完成。课堂表现记录考勤教师观察课堂笔记学生自评5%小组互评教师评定沟通协作管理乐于请教和帮助同学,小组活动协调和谐,按要求做课前准备和课后整理。小组作业活动、自评、互评记录,同学,教师观察学生自评5%小组互评教师评定创新精神有自主学习计划,在作业练习中能提出问题和见解,对教学或管理提出意见或建议,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方案设计。个人作业自主学习计划,口头书面提问学生自评5%小组互评教师评定总 结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硬件条件 校内实习实训设备的要求: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电工实验台台20实验2仪器仪表套20实验3装配工具套20实验4低压电器套205三相电动机台20拆
15、装和检测6直流电机台20拆装和检测7变压器套20拆装和检测8特殊电机台3实验9数控车床智能化实训维修系统套3演示实验10多媒体设备套1多媒体教学用11电脑台40仿真实验用 除了进行校内的实习实训外,还要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地区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二)师资条件 建立一支适应本专业的、稳定的、开放性的、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施工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一、课堂教学与工地现场教学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三)教材编写
16、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型工作任务引领的课程设计思想。2、 教材应体现情境化,在每一个情境下设计若干具体的学习型工作任务,其中包括利用典型电子产品设计的学习型工作任务,并指出完成学习型工作任务的情境。情境的选择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采用递进的方式来组织编写。 3、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施工组织与管理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4、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过程控制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四)信息化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各种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实习”、“在线答疑”、“模块考试”等等,让学生置身于网络实习平台中,积极自主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从事电气设备或生产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充分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拓展学生知识和能力。七、参考文献 1、推荐使用教材物流地理中国财富出版社 刘坚强,张敏霞 编制2、推荐参考教材物流经济地理实用商流与物流经济地理物流环境与地理国际物流地理经济地理八、其他说明本课程标准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学习情境,调整考核方式。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