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8 ,大小:8.56MB ,
资源ID:4005488      下载积分:6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40054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陕西地理知识.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陕西地理知识.doc

1、第一章 “古朴秦川”陕西陕西省,又称为三秦大地,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区,地跨中国西北和西南,历史悠久,古老神秘。一、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陕西,犹如镶嵌在中国西部腹地的一颗明珠,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是新亚欧大陆桥亚洲段和中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之间的门户,周边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重庆8个省市接壤,是国内邻接省区数量较多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接西部的区位之便。红色部分为陕西(二)山川河流太白山、化龙山、首阳

2、山、终南山、华山、白于山、巴山、子午岭。陕西省黄河流域内主要河流有二级河流渭河,三级河流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长江流域内主要河流有二级河流汉江、嘉陵江,三级河流丹江、旬河、牧马河。境内第一大淡水湖为陕北榆林的红碱淖。(三)地势特征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区。陕西山地总面积74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高原总面积92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5%,平原39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9%。(四)气候特征陕西省地跨北温带和亚热带,整体属大陆季风性气候,由于南北延伸很长,达到800公里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

3、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长城沿线以北为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陕北其余地区和关中平原为暖温带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陕西温度的分布,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最冷月1月,最热月7月。春、秋温度升降快,夏季南北温差小,冬季南北温差大。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受山地地形影响比较显著。春季少于秋季,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3%24%。冬季降水稀少,只占全年的1%4%。暴雨始于4月,于11月结束,主要集中在78月。关中、陕南地区出现洪涝灾害较多。(五)自然资源:陕西省矿产资源分布区域特色明显。陕西省保有

4、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的重要矿产有:盐矿、煤、石油、天然气、钼、汞、金、石灰岩、玻璃石英岩,高岭土、石棉等,不仅资源储量可观,且品级、质量较好,在国内、省内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陕西省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价值42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居全国之首。陕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76.4 毫米。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时间分布上,全省年降雨量的60%70%集中在710月份,往往造成汛期洪水成灾,春夏两季旱情多发;地域上分布不均,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土地面积占全省的35%,而水资源量占全省的71%;秦岭以北的黄河流域,土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29%。 人

5、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4% 和42%。二、人文环境(一)交通条件纵贯南北,连通东西。西康高铁、郑西高铁、西宝高铁、大西高铁、西成高铁 、西铜高铁 、西铜城际铁路、宁西铁路、郑西高铁西康高速、西宝高速、西铜高速、包茂高速(陕西段)、青银高速(陕西段)、福银高速(陕西段)、沪陕高速(陕西段)省内:十字形;省外:米字形陕西是联结中国西南、西北的交通要冲,目前铁路通车里程为1845.2千米,其中电气化铁路已达 982千米,陇海复线横贯关中平原 ,宝成铁路穿越秦岭,是通往西南的大动脉,与襄渝线、阳安线、咸铜线、西韩线、梅七线、西户线等形成了铁路运输网络。全省公路基本形成了以西安为中

6、心,连接陕南、陕北、关中,贯通城乡山村的公路交通网。民航开辟了20多条航线,可通北京等26 个大中城市,4 条省内航线可达延安、汉中、安康、榆林。陕西省的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较快,已成为西北通信枢纽和其他省市的重要接转中心。(二)人口分布2012年,常住人口为3753.09万人,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以上,境内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水族、羌族等。2010年西安市人口最多达846.78万人。(三)行政区划1. 陕北:榆林、延安。榆林市辖1个市辖区(榆阳区)、11个县(神木县、府谷县、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延安市辖1个市辖区(宝塔

7、区)、12个县(延长县、延川县、子长县、安塞县、志丹县、吴起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宜川县、黄龙县、黄陵县)。2. 关中:宝鸡、咸阳、铜川、西安、渭南。宝鸡市辖3个市辖区(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9个县(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凤县、太白县)。咸阳市辖2个市辖区(秦都区、渭城区)、10个县(三原县、泾阳县、乾县、礼泉县、 永寿县、彬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武功县),代管1个县级市(兴平市)。铜川市辖3个市辖区(王益区、印台区、耀州区)、县(宜君县)。西安市辖9个市辖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县(周至县、户县

8、、高陵县、蓝田县)。渭南市辖1个市辖区(临渭区)、8个县(华县、潼关县、大荔县、合阳县、澄城县、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代管2个县级市(韩城市、华阴市)。3. 陕南:汉中、安康、商洛。汉中市辖1个市辖区(汉台区)、10个县(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安康市辖1个市辖区(汉滨区)、9个县(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商洛市辖1个市辖区(商州区)、6个县(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四)经济发展十一五期间,陕西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2010年全省GDP总量居全国16位,正式

9、跨入国内“万亿省份俱乐部”。2012年全省GDP总量快于全国平均水平6.2%,居西部第一。在全国排名16位,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GDP居全国14位。(五)教育概况西安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在校学生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是全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西安的教育资源丰富,在西部地区和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三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六)旅游资源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全国首位。文化积淀深厚,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浏览这座“天然历史博物馆”,随处可看到古代城阙遗址

10、、宫殿遗址、古寺庙、古陵墓、古建筑等。秦始皇陵兵马俑法门寺在自然景观方面,有位于华阴市的西岳华山、宝鸡眉县的太白山,还有西安周边的临潼骊山华清池、终南山、翠华山,秦晋交界处的黄河壶口瀑布等。西岳华山黄河壶口瀑布第二章 “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关中地区,位于陕西中部,南倚秦岭,北界“北山”,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的渭河流域地区,西起宝鸡峡谷,东起潼关港口,东西宽约360公里,西窄东宽。一、自然环境1、地貌形成:关中盆地属于地堑式构造平原。 渭河平原形成后,因地壳间歇性变动和河流下切,形成高度不等的阶地。一二级阶地组成关中平原的主体,当地称“原”,原面受渭河南北支流切割而破碎。宽广的阶地平原是关

11、中最肥沃的地带。渭河北岸二级阶地与陕北高原之间,分布着东西延伸的渭北黄土台塬,塬面广阔,一般海拔460800米,是关中主要的产粮区。渭河南侧的黄土台塬断续分布,高出渭河约250400米,呈阶梯状或倾斜的盾状,由秦岭北麓向渭河平原缓倾,如宝鸡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的阳郭原,华县的高塬原,华阴的盂原等,目前已发展成林、园为主的综合农业地带。2、地形河流关中平原,海拔约325800米,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东部最宽达100公里,西安附近约75公里,眉县一带仅20公里,至宝鸡逐渐闭合成峡谷,形似“新月”。渭河由西向东横贯渭河平原,干流及支流泾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

12、利,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如郑国渠、白渠、漕渠、成国渠、龙首渠都引自这些河流。3、气候特点关中平原属大陆性气候,年均温613,年降水量500800毫米,其中69月份占60,多为短时暴雨,冬春降水较少,春旱、伏旱频繁。二、名称由来关中之名取意四关之中,一般认为西有大散关(今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东有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县东北),南有武关(今陕西省丹凤县),北有萧关(今夏固原县东南)。函谷关(河南灵宝)函谷关为四关之首,为战国时秦人所建。北临黄河,甫靠大山,东西百余里,开路于断裂的山石缝中,“车不容方轨,马不得并骑”,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险。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就是这险峻的兵家必争之地

13、,令长安稳如泰山,避过关外的烽火战乱。大散关(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陆放翁为记此战,特作诗曰: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武关(陕西省丹凤县)北依少习山,南临武关河,依山傍水,雄伟险绝。春秋时老子骑青牛,过武关,

14、就是在此地留下了扬扬五千言的道德经,流传千古。再宿武关: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入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杜牧的题武关:“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戌旗长卷夕阳中。萧关(夏固原县东南)萧关,为古代西北边地著名关隘。萧关故道亦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王维曾有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关中南面有秦岭连绵,隔绝南北;北面有北山,阻隔了西安与北方的交通;东面有崤山纵列,作西安的屏障;西面有汧山、陇山相接,抵挡了西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15、。在古代交通和武器落后的情况下,守军只要坚守四面山岭上的关隘,敌人是难以攻入西安的。三、历史悠久总面积3.4万平方公里。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五个省辖地级市,共54个县(市、区)。1.经济关中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险,从西周始,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中心,历时千余年。如今,农作物中,小麦占耕地面积50%左右,棉花主要分布于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3大灌区,是陕西省重点产棉区,粮油产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华之地。关中是全国重点城市群,重工业、纺织工业、高科

16、技产业、电子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旅游业是关中地区的支柱。2.文化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文明的摇篮是在渭河流域(关中)。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和宝鸡斗鸡台等地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农业发祥地,形成了最早的农耕、房屋建筑、织布、制陶等生产技术,甚至还创造了最早的文字。在西安出土文物中有一系列是我国最早文化的实证,如出自半坡的最早的农渔工具、最早的陶窑、最早陶文、最早的土木建筑、出自何家湾的最早的骨雕人头像等等。关中平原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摇篮,也是整个亚洲最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3.习俗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关中地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习惯。关中有

17、八怪:(1)面条像腰带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扯面宽得像裤带”。扯面也叫冰冰(读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这个字)面,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正宗的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

18、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2)锅盔像锅盖:为了避免浪费,且属于大家庭吃饭的传统,所以,每家每户都有很大的锅做饭,所烙出的大饼和锅底相当,并且由于面体发酵比较好,厚度适中,俗称“锅盔”。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

19、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里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锅盔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3)油泼辣子一道菜“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人们常说“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吃着燎(好)咋咧!”至于说辣子,一般人都以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油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就连西安城里家家户户前也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人们常说“油泼辣子冰冰面吃着嘹(好)乍咧!”(4)凳子不坐蹲起来由于关中的男子们一

20、日三餐都要蹲在一起开“老碗会”,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加之人们冬天喜欢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晒暖暖”或者“丢方”、下棋。于是,关中人就养成了“蹲”的习惯。外地人说这是“板凳不坐蹲起来”。实际上是人们劳累后歇息的一种习惯。(5)帕帕头上戴原来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汁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以前在反映陕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经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对襟夹袄的老汉及老年妇女头上都戴着(顶着)一块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关中农村,这里的形,和你在电影里看到的的一模一样的。原来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

21、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汁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6)房子半边盖关中地区半边盖的“怪”房子。为何一边盖?据说因为陕西干早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珍跺的雨水全部滴进自家院落,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陕西农村,都随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何为一边盖?一般的房子房顶为人字形,可是陕西的房子却是人字的一撇。据说因为陕西干早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又因,在近百年来陕西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却迅猛增加。农村中原来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积有限,而人口众多,住宅紧张,于是便形成了房子“半

22、边盖”的历史。(7)碗盆分不开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一碗汤饭外加两块馍足有六七两),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啦着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8)秦腔吼起来秦腔的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

23、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吼戏者,脸红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但只要观众叫声“好”,这吼戏者的高兴程度不亚于获得什么大奖,人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秦腔,听起来“过瘾”、“解馋”、“燎得太(好极了)”。夏天的时候,西安城墙周围会有很多自发的群众团体在那里唱秦腔,确实不需要扩音器之类的东西,老远就能听到,这种唱腔也许和关中人的语言特征有关,憨厚、耿直、调高。第三章 “秦巴山地”陕南秦岭作为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生态系统,不仅仅单纯地体现在生态环境上,而且体现在历史和文化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秦岭哺育着中华文明的进程,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进程。一、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

24、重要自然地理界线。东汉班固的两都赋中已有“秦岭”之名。历史上曾为秦国之地,故称秦山或秦岭。大致位于北纬323035,东经103113。陕南位于秦岭山脉以南,总面积74017平方公里。2、地貌特征秦岭,东西长约1600多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不等。居甘、陕南部和豫西,并有小部分伸入鄂西北,呈两端微向北翘的“一”字形。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山势西高东低。山脉北侧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南侧为低山丘陵红层盆地和江汉平原。陕西省内秦岭是秦岭山脉的骨干,山坡北陡南缓,山势巍峨壮丽,一般海拔15003500米,高出关中盆地和汉中盆地10003000米。主脉分布在山地北部,有许多海拔3000米以上

25、的高峰,构成秦岭山地的高山、中山地形。秦岭以太白山为主峰,北陡南缓的山势导致北坡溪峪短急,南坡诸水源远流长,断切东西走向山岭,形成许多峡谷,水力资源丰富,为建设中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提供了条件。著名的汉中、安康盆地,是陕西主要的农业区和亚热带资源宝库,也是陕西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陕南地貌特征为“两山夹一川”:北部的秦岭山脉、南部的大巴山区及中部的汉水谷地、丹江平原。它主要由古生界变质杂岩组成,是陕西农林特产和有色金属资源的富集区。3、植被景观秦岭南北自然景观各异。北坡为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山地棕壤与山地褐土地带;南坡为北亚热带北部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与黄褐土地带;河谷

26、盆地中栽植有亚热带经济林木,如柑橘、枇杷、油桐、油茶、棕榈、茶、乌桕、杉木、马尾松和柏木等。4、气候特征秦岭是中国气候上的南北分界线。特别表现在冬夏季风的巨大屏障作用。秦岭对水汽也起阻滞作用,南坡年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北坡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下。秦岭以北的河流水量较小,流量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结冰。以南河流反之。习惯上以秦岭北坡和淮河一线划分,以北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二、人文特征秦岭不仅分隔了黄河和长江,形成各具特色的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更滋养着自强不息、内敛厚重的黄河文化,凝铸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的气魄和胆识。秦岭的重要,不仅体现在独特的生态

27、系统上,也体现在历史和文化上。1、历史文化自远古时期就被人重视、开发和利用。早在秦朝,秦始皇就在西出阿房宫100多公里的秦岭北麓修筑宫殿,以为皇家花园。至今山中尚可看到宫殿遗址。不仅皇家在此广筑园林,官绅亦追随其后,在这里修建别墅,其中以王维的辋川别墅最负盛名。他在诗歌中描写的此地风物,让人发思古之幽情。从政治意义上讲,一座山能影响一个王朝的建立,秦岭就以它的天险造就了秦王朝和此后的十三朝古都的繁盛。以后长安城千余年文明的铸就和形成世界四大古都的显赫地位,也与秦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今,世人对秦岭的极大关注和厚爱,秦岭的地位也远非只是省城西安的“后花园”这么狭窄,她的大名已经传出国门,走向了

28、世界。2、旅游资源被誉为太白山八景的红河丹崖、斜峪雄关、古枫函境、桃川曲流、斗母奇峰、平安云海、太白明珠、拔仙绝顶,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旅游者。秦岭山脉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狡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秦岭山脉是我国南北自然地理条件的天然分界线,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太白山作为秦岭山脉的主峰,其自然地理条件就更为独特。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秀丽的风景,为中外科学家、文人和游人所向往。3、经济发展陕南将依托丰富的生物、山水、矿藏资源,发挥现有基础、功能区划、发展潜力等优势,重点围绕有色、钢

29、铁、装备、能源、生物制药、非金属材料、油气化工、绿色食品、蚕桑丝绸、旅游等优势产业,通过产业聚集和产业链条延伸,构建产业体系,打造十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链。同时,陕南三市将在汉中盆地、月河川道和商丹盆地,形成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大的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大力开展药材栽培、珍稀名贵动物养殖的重要基地,还可利用河谷、草坡发展畜牧、养殖业,开展多种经营。同时该区还有大面积荒山和宜林地需要绿化和改造,应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逐步退耕陡坡地,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第四章 “黄土高坡”-陕北作为中国现代革命圣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

30、财富陕北革命精神。1、地形地貌:位于“北山”以北,陕北南部是黄土高原地区,北部是毛乌素沙漠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构成的古地形基础上,覆盖新生代红土和很厚的黄土层,再经过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蚀而形成的。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塬、梁、峁、沟,塬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2、著名景点陕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主要景点有:白云山,红石岩,宝塔山,壶口瀑布,红碱淖,黄帝陵等。3、农业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开发势头强劲,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该县棚栽业在菜农培训、生产管理、技术推广、市场营销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整体开发水平全面提升。生态农业示范

31、园万头仔猪养殖场和大型沼气站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实施。林果业开发力度加大,果园管理工作得到加强。草畜业开发稳步推进,在规模养殖和经营效益上取得了新突破。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继续推行工程造林机制,认真实施延靖高速公路百里绿色长廊、城区绿化和石油企业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重点区域的绿化、美化取得了明显成效。4、工业发展延安是我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1907年打成了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目前,石油工业发展逐步走上了科学开采、有序开发、依法规范、持续发展的路子。5、民俗风情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陕北是

32、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陕北说书是西北地区十分重要的曲艺说书形式,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北部的延安

33、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为说唱表演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秧歌最具代表性。6、陕北道情是以陕北官话绥,米话为唱白基准语音,以道教诵经音乐曲牌为唱腔基调,吸收秦腔等剧唱腔板式及陕北民间小调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叶,流行于榆、延两地区。陕北道情唱腔为曲牌,板腔并存体。7、特色建筑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

34、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自然环

35、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砖石窑地坑窑靠山窑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又叫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窗户有两种,一种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种是约34平方米的圆窗。其特点是冬暖夏凉。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的石拱洞,叫石窑洞。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外表美观。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窑洞一般修在山

36、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窑洞上面的脑畔多栽树木和花草。米脂刘家峁姜氏庄院杨家沟窑洞高庙山常氏庄院8、地方小吃钱钱饭钱钱饭:这本是陕北缺粮人家的一种度荒饭,多和米糠、秕谷同煮,借以充饥。而现在已成为粗粮细做的风味饮食。粗粮精制的钱钱饭。黑豆经浸泡,膨圆胀大,放在碾上压成片,形如铜钱,所以百姓称“钱钱饭”。豆钱二成米八成,对掺起来,逐次下锅,待豆钱半熟时,再放小米。可驱寒保暖,通体舒泰。据说貂(婵就)是常食钱钱饭才变得美艳动人的。合乎“钱钱饭”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夏有止渴消暑作用,冬有保温驱寒功效 卤煮驴板肠是将整副驴大肠反复漂洗干净,入清水煮半熟,捞出加酱、辣椒、花椒、葱、姜、盐等卤煮而成,其特点

37、是麻、辣、咸、嫩、鲜香味美,为陕北食中一奇。吃陕北菜时也别忘了要上一壶陕北米酒,这种用软黄米加工成的酒酸甜适口、消腻暖胃,是冬季佐餐的好饮料。贺敬之曾在他的回延安诗中赞道:“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足见米酒的引人之处了。火烧火烧,扁圆如烧饼,含陷似饺子,皮薄陷多,外酥里绵,鲜香味浓,轻咬一口,油水便滋溢而出。分为干火烧和油火烧二种。干火烧做法是,把面和好揉到,切成一两左右大小,用擀杖擀成薄皮,皮薄可至纸张一般,抹上油卷起,竖立压开,包入肉陷,再压成直径10厘米左右的圆饼,放在专门打饼子用的鏊子上烙至外皮焦黄即可。油火烧则直接用面皮包陷,在平底锅浅油中煎熟,食用时,浇蘸上醋蒜汁,清

38、香解腻,更为爽口,其陷多用猪肉剁大葱。也有用羊肉或牛肉的。受外地游客称道。黑楞楞由土豆做成沫状,去处淀粉,然后做成圆球状,放入锅内蒸熟,陪上调料便可食用。虽然去处了淀粉在营养方面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丝毫不能影响其令人难忘的味道。密汁南瓜用陕北优质八棱南瓜,削皮去籽,平剖两半,再顺天然瓜沟切为若干小瓣,拼复完整,入锅蒸熟后,浇以糖汁。口感绵软,香甜怡人。南瓜富含维生素A、C、钴、锌等营养元素,对糖尿病及肥胖症有独特疗效。洋芋擦擦延安传统饭食之一,又名“洋芋不拉”、“洋芋库勒”。洋芋就是土豆。此菜加工时将土豆用擦子擦成寸长的薄片,拌入花椒、葱丝、姜粉、盐末等,同面粉搅匀,上笼蒸熟。食用时,盛入大碗,调

39、入蒜泥、辣面、酱、醋、葱油或香油。若用炒锅快火炒出,其味更佳。油馍馍圆形,环状,炸熟后,金黄似铜钱,在延安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征。黄米磨面、细箩,用软米熬成滚米汤烫面,置热炕发酵。面发后,摊制成一个个中间有孔的小圆饼,入油锅炸至红褐色即可。碗砣碗砣为延安风味小吃。做法是用荞麦仁加水渗透碾压,渐渐加水,掺成糊状,过滤去渣,稠度以挂勺为宜。而后将粉糊盛碗入笼,旺火蒸熟后晾凉,从碗中脱出成,故名碗。其色浅灰,食时切片,状若柳叶。调拌汤汁用盐、醋、油泼辣子、花椒粉、姜粉、蒜泥、香菜,芝麻等加水勾兑而成。此为秋冬美食,可独食,亦可下酒。抿节抿节在陕北方言中读“抿节儿”,节音儿化,所以也写作“抿尖”。抿节

40、用的面是由豌豆和小麦磨合而成的杂面,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密布筛孔的特制抿节床上,用手掌抿压而下,成一寸来长的小节,呈扭曲状。食时,将抿节下锅煮熟,浇以素汤,汤内有豆腐丁、土豆丁、豆角丁等,并佐以韭黄、芝麻、辣酱、香菜等,其味清淡可口,带一股豆香味。此乃陕北面食中的佼佼者,食者必点之品种。陕北大烩菜陕北的最有特色的一道风味,虽然此菜源与内蒙,但是随着在陕北的落地生根加进去了许多陕北独特的风味,其主要有粉条、瘦肉、土豆、蔬菜等组成,味道鲜美,回味无穷。第五章 “秦东大地”-渭南一、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渭南是陕西东部的新兴中等城市,位于东经10850-11038和北纬3413-3552之间,地处陕西关中

41、渭河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 ,东西宽149.7公里,总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古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今是西北地区的“东大门”。现辖一区(临渭)、两市(韩城、华阴)、八县(华县、潼关、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富平)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总人口547万人,人口556万。2.气候条件渭南市地处大陆腹地,距离海洋有800多公里。全市降水大陆度为48.4%,温度大陆度61.6%,气候温和,降水适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春温回升快,秋季多霖雨。渭南市年平均气温11.5C-13.6C。年平均降水量

42、508.0-608.9毫米,湿润指数0.51-0.72,光照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平均2001小时-2528小时,日照百分率46%-57%。渭南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年均气温11.3-13.6,年降水量529-638毫米。水资源总量20.06亿立方米,流经市域的黄、洛、渭。境内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历来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优的农业生态区。秦川牛、关中驴、奶山羊等畜种闻名遐迩,丹顶鹤、黑鹳、褐马鸡、大天鹅等23种珍稀禽兽驰名中外。3.地形地貌境内地貌以渭河为轴线,分为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类型。4.交通条件:境内交通发达,连霍、西禹高速公路,108、310

43、国道,101、106等7条省道,同陇海、西延、西韩、西南等6条铁路纵横交错,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渭南公路交通优越便利,处于G108与G310两条国道的交汇点上,境内有G5京昆高速公路和G30连霍高速公路两条国家骨干高速公路以及2010年建成通车的渭蒲高速公路。渭南市境内有陇海铁路、包西铁路、宁西铁路、侯西铁路、郑西高铁等多条铁路过境。建设中的大西客运专线也从市域内经过。市区有三座火车站:渭南站(陇海线)、渭南北站(郑西高铁)和渭南南站(宁西线)。市域内其他主要车站还有华山北站(郑西高铁)、华山站(陇海线)和韩城站(侯西线)。未来还将兴建关中城际铁路。渭南蒲城内府机场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取

44、得使用许可证的通用机场。渭南航天测控博物馆位于临渭区桥南镇南,秦岭山口处,据城区约40分钟车程,这是中国第一个航天测控博物馆。天测控装备博物馆占地10000多平方米,分为测控装备、气象装备、车载装备、回收装备、通信装备、教材成果和天线七个展区,浓缩了我国航天测控事业“飞向太空、返回地面、同步定点、飞船回收、多星管理”五大技术跨越。5.自然资源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能巨大。其中煤、钼、金、石颇具优势。原煤主要集中在韩城、合阳、澄城、白水、蒲城五县市,素以“渭北黑腰带”而闻名全国。钼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是亚洲最大的钼精粉生产基地。以盛产黄金而闻名的潼关荣膺“华夏金城”之美誉。石灰石、大理石储量大

45、,水泥产量高。渭南市地处秦岭地槽与鄂尔多斯地台结合部,矿产资源丰富,四大类矿产资源均有发育。在空间上呈现“南有色,北能源,中地热、建材”的带状分布格局。北部为陕甘宁盆缘区,以煤、沉积型非金属矿产为主,有少量金属矿产与沉积变质型矿产。煤、水泥灰岩、沉积型铁矿、铝土矿等矿产全产于北部区。中部为汾渭地堑区,赋存有储量极其丰富的砖瓦粘土矿产、优质矿泉水、地热资源和少量的盐矿。南部为豫西断隆,主要是一多金属矿带,如大型钼矿、铀铌铅矿和大面积出露的小秦岭金矿田等,其次是非金属建筑材料,大理石、蛭石和石墨等赋存其中,还有华山花岗岩及老牛山花岗岩建筑板材、石材等。渭南市矿产埋藏浅,伴生、共生矿产多。截至200

46、2年底,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共51种。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8种,稀有、稀散、稀土元素8种,非金属矿产31种,矿产地238处。已探明并列入储量表的矿产38种,产地221处。钼、铅、铜、铌、硒5个矿种储量居陕西省第1位,其中钼居全国前3位;铁、铝土矿、铼储量居陕西省第2位;金矿储量居陕西省第3位;煤、大理石和石墨储量居陕西省第4位。6.生物资源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不同种类的动植物提供了有利的生长条件,历来是陕西省最优的农业生态区。野生动物300多种,受国家保护的丹顶鹤、黑鹳、青羊、大天鹅等23种珍禽珍兽驰名全国。人工饲养的畜禽20多种,其中秦川牛、关中驴、奶山羊等量大质优。渭南市生态条件多样

47、,生物资源丰富,植被区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林木区系成分主要为华北和西北的温性、寒性树种。藤木植物主要有柴藤、葛藤等。草木植物繁多,野生果树。7.水资源主要有渭河、千河,漆水河,石头河等,均属黄河水系。除黄、渭、洛三大过境河流外,还有发源于秦岭的沋河、赤水河、罗夫河、潼河等及发源于北部山区的滹水河、白水河。水气矿产:地下水补给量为每年15.08亿立方米,渭河平原和渭北一级黄土台塬是可采资源集中分布区。矿泉水在区内广泛分布,主要为奥陶系碳酸盐裂隙岩溶水、第四系地层潜水承压水、二叠系砂页岩和花岗岩基岩区的孔隙裂隙水。富硒是渭南市矿泉水的主要特征。分布在9县(市、区)的地热水和医饮兼用矿泉水储量大、水质优。大荔矿泉水日出水6万吨,富含多种人体所需元素,被誉为“中国之最”。8.土地资源有林地面积26.32万公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