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任务书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课 程 设 计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题 目:小型互联网组网工程模拟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计算机1112 学 号 10210411209 姓 名 梁 海 传 成 绩 指导教师 田 夏 利 2013 年12 月30 日至2014年1月3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小型互联网组网工程模拟 设计目的: 将课堂所学计算机网络知识运用于实际计算机网络组网工程中去,设计一个小
2、型的互联网组网. 设计任务: 小型互联网组网工程模拟 时间安排: 1。第18周周1(12月30日上午):全体集中讲解课程设计原理与方法 2。第17周周1~5(12月23~27日):上机模拟实验,撰写设计报告 具体要求: 1.周1:熟悉任务,安装设备 2.周2:完成模型机的实验线路连接 3。周3:调试模型机,测试联通性 4。周4:拟定课程设计报告大纲,答辩 5.周5: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签名: 2013年12月3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3年12月 4
3、日 一 课程设计时间 第18周: 2013年12月30日~2014年1月3日 二 课程设计目的 了解目前主流网络技术的应用;手动配置网络设备. 能够针对一个具 体的要求,搭建一个网络。明确网络的拓扑结构、设备选型、设备连接、 设备配置、IP地址分配、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内容。 三 实验设备 一台带有Packet Tracer 5.0软件的PC微机. 四 课程设计内容 4。1课程设计拓扑图 图1。课程设计拓扑图 五 实验步骤 5.1 首先配置vlan之间的通信。 规划不同VLAN的IP和vlan号,并且配置PC的I
4、P和网关。 关于左边的 交换机之间的通信,就需要划分好不同的vlan,首先我们划分好5个区域,即 5个vlan,划分如下: 8台电脑的ip,掩码和网关划分如下: 机号 ip 掩码 网关 PC0: 192.168.1。1 255。255.255。0 192.168.1。254 PC1: 192.168。1。2 255.255.255。0 192。168。1。254 PC2: 192.168.2。1 255。255。255。0 192.168。2.254 PC3:
5、 192。168.2.2 255。255.255。0 192。168。2.254 PC4: 192。168。3。1 255.255。255.0 192.168。3。254 PC5: 192。168。3。2 255。255。255。0 192。168.3。254 PC6: 192.168。4.1 255。255。255.0 192.168。4.254 PC7: 192.168.4。2 255.255。255.0 192。168。4。254 3台服务器的ip,掩码,网关划分如下: Serval
6、 ip 掩码 网关 Serv1: 192。168.5.1 255。255。255。0 192。168。5。254 Serv2: 192。168。5。2 255。255.255.0 192。168。5。254 Serv3: 192.168。5。3 255。255。255。0 192.168.5.254 其中pc0的配置如下图: 图2,pc1的配置图 其他的机器同样如上配置 ,配置完成后,将pc机与交换机的的接口划分到不同的vlan里面去,不同的网段规划不同的vlan,比如在19
7、62.168.1。0/24网段内的两台pc机,与交换机的两个接口 f0/1和f0/2分化到一个vlan里面去,我们就划分到vlan10内.代码如下: Switch>enable Switch#conf Switch(config)#int f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 Access VLAN does not exist。 Creating vlan 10 Switch(config—if)#exi Switch(config)#int f0/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
8、ccess vlan 10 Switch(config—if)#end 这样配置完成后,就将pc0链接的f0/1接口和pc1链接的f0/2接口划分到vlan1 10里面了。同理,将pc2链接的f0/1接口和pc3链接的f0/2接口划分到vlan1 20 Pc4链接的f0/1接口和pc5链接的f0/2接口划分到vlan1 30 pc6链接的f0/1接口和pc7链接的f0/2接口划分到vlan1 40 将pc机链接的交换机配置完成后,将serval1, serval2和serval3链接的 接口都分配在vlan 50里面去. 5.2 将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之间的接口设置为TR
9、UNK模式 接下来就是要把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之间的接口设置为TRUNK模式.只有设置为trunk了才能够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否则,就需要把不同的交换机都需要统一的vlan了,这个过程太过繁杂,所以用trunk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是很明智的选择。 我们还是在192。168。1。0/24内的交换机做示例: 首先我们观察到,该网段内的交换机的f0/4和f0/3都分别接到了另外的两个三层交换机了,所以我们要把这两个接口划分为trunk模式。在该交换机内的配置代码如下: Switch〉enab Switch#conf Switch(config)#int f0/3 Switc
10、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config—if)#exi Switch(config)#int f0/4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Switch(config-if)#exi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观察该网段的交换接口情况如图3: 图3。交换机内的接口规划图。 同理,将其他的二层交换机与交换机的接口都配置为trunk模式。 上述步骤完成后,我们
11、就要配置三层交换机与二层交换机的接口也要配置为trunk模式,并且要创建所有与自己相连的交换机内的vlan,而且要把不同的vlan都分配好地址。 三层交换机创建vlan和分配vlan ip代码如下: Switch>enab Switch#conf Switch(config)#vlan 10 Switch(config-vlan)#exi Switch(config)#vlan 20 Switch(config—vlan)#exi Switch(config)#vlan 30 Switch(config—vlan)#exi Switch(config)#vlan
12、 40 Switch(config-vlan)#exi Switch(config)#vlan 50 Switch(config-vlan)#exi Switch(config)#int vlan 10 Switch(config—if)#ip add 192。168.1。254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exi Switch(config)#int vlan 20 Switch(config—if)#ip add 192。168。2。254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exi Switch(conf
13、ig)#int vlan 30 Switch(config—if)#ip add 192.168。3。254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exi Switch(config)#int vlan 40 Switch(config—if)#ip add 192。168.4。254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exi Switch(config)#int vlan 50 Switch(config—if)#ip add 192.168。5。254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e
14、xi 再把三层交换机与二层交换机相接的接口规划为trunk模式代码如以上配置trunk 的一样,其中一条配置如下: Switch〉ena Switch#conf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int f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15、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config—if)#end 这时候,我们还要把两个三层交换机分为一个主和一个次的,这样是为了防止发生环路, 造成网络风暴,危害极大.在主的三层交换机内部,我们设置如下: Switch〉ena Switch#conf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10,20,30,40,50 root primary 在次的三层交换机内部,我们设置如下: Switch>ena Switch#conf Switch(config
16、#spanning—tree vlan 1,10,20,30,40,50 root secondary 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三层交换机内的接口情况如下图4: 图4层交换机接口情况 5。3设置DNS,使用域名体统访问服务器。 点击其中的一台服务器,进入config →再点击DNS,接下来的配置如图4: 图5。配置DNS 接下来再pc机内配置好DNS serval 192.168.5.3 ,然后进行网页访问服务器: 图6。在pc机内的网页使用域名访问服务器 5。4
17、配置动态路由。 将左边的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接通后,我们开始配置右边的路由之间的通信。首先,我们进行规划和划分路由之间的不同网段。而且每个路由器的每个接口分配一个路由地址,其中一个路由的一个接口分配地址代码如下: Router〉ena Router#conf Router(config)#interface serial 0/3/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6。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将图中的5个路由的每个接口都分配一个地址,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路由
18、之间一定是一个网段。配置路由1的接口后,如图: 图7。路由1的接口地址分配 至于其他的路由,按相同的步骤完成. 5.4.1使用动态路由协议 OSPF。 在路由器1内配置ospf协议,代码如下: Router(config)#router ospf 1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6.0 0。0。0.255 area 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10。1。1.0 0。0。0。255 area 0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
19、k 10。1。1。0 0.0。0。255 area 0 Router(config-router)#exi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添加的3个网段都是该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段。所以其他路由器的配置也要与这相似,而网段不同,同时, Router(config)#router ospf 1 在这一步的时候需要 不同的路由器配置不同的ospf号 ,把1改成其他数字,不过没有0。把路由器的配置完成后,还需要在上述的主三层交换机上有相同的配置,同时要把,链接的网段都加入进去,比如:192。168。1。0/24, 192。168.2.0/24,192。168。3。0/24,192.1684。0/24,192
20、168.5。0/24 在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配置。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的接口是f0/20 ,而该接口是属于vlan 1里面的,所以我们要把该接口所在的vlan 分配ip地址。分配的地址需要属于该接口所链接的网段,在本次实验我所链接的网段是 192.168。6。0/24 所以相应接口的ip为192.168。6。2/24 ,关于vlan地址的分配代码同上述步骤。该三层交换机的配置接口图如下: 图8。配置ospf协议后三层交换机的接口配置情况 六.实验运行与调试,运行结果如图所示 6。1从pc0 ping 到内网 ,测试联通性,结果
21、图如下: 图9。pc机的内网测试连通性 6。2 测试pc0 ping 到网的联通性,访问外网服务器。 图10。pc机的外网测试连通性 七、心得体会 通过这一个星期的实训,让我明白了学习是一个需要慢慢积累的过程.从第一天的我们对拓扑图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感觉拓扑图是那么的清晰,这个结果需要我们每一天都非常认真的学习。当然期间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刚开始我觉得这个一定很难的,可是通过老师一点一点的讲解,我慢慢发现并不是那么的困难的,把大问题慢慢的分解成小问题,将我每一个小问题,一点一点的好好的解决
22、最后一个大问题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开始千万不要害怕,想简单点,把手头上的工作做好了,就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我就一心只想着快点将东西不会来,就将以前的工作又重新做了一遍。虽然刚开始心里会有一点的不舒服,可是我发现这一遍我比上次快多了,所以说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做后面的工作我会越来越顺的。也有了不同的感受,发现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的,做任何事都要善始善终.既然决定做就要把它做好。 当然期间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其中很多困难都是由于粗心,一些小问题,造成后面的不能顺利完成,比如接口弄错,ip记错等。可是往往就是这些小问题,最终导致大问题的形成,本次实训,真心让我体会到了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个步骤都要扎扎
23、实实的完成。千万不能忽略每一个步骤。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其实许多问题在上理论课的时候老师都提过,可是我们就不能真正的体会到,许多错误自己错过一次后印象会更深刻的,只有实践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秘,多自己动手,思考,印象和效果会翻倍的。 非常感谢这4天来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期间有许多问题,自己绞尽脑汁都无法找出,可是很多时候,老师一来轻松就找出了,真心决定老师太厉害了,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通过这几天的实训,我也慢慢的学会了怎么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后期相对前期顺利多了.学习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厚积薄发.我相信只要有恒心,有兴趣。用正确的方法,就一定会达到想要的结果。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了,谢谢这几天来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