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就近入学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转型,义务教育已经被定位为社会的公益性事业。这一新的定位需要相应的政策体系保障,就近入学政策就是这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积极的政策价值。 “就近入学”的“就近是相对就近。由于存在着中、小学学校布局及各中学招收学生人数不同等因素影响,因此,“就近并不是绝对指地理位置的远近,不是指哪个学生的住址离哪所中学近就叫“就近入学”;也不是指哪所小学离哪所中学近就是“就近入学”.凡是小学毕业生被分配到本招生区域内的中学,都叫“就近入学”。2014年1月,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健全科学、明晰、便利的小学升入初中制度,规范招生入学行为
2、,提高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的招生方式,确保小升初期间,合理划定招生范围,全面实行阳光招生.全文如下:一、合理划定招生范围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对于城市老城区暂时难以实行单校划片的,可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片区划定后要相对稳定,确需调
3、整时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进行审慎论证。二、有序确定入学对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实施小升初工作,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小升初学生登记、随机派位及遏制学生无序流动等提供基础性保障.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对口片区内所有小学毕业生入学.多校划片学校,先征求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随机派位工作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未在户籍所在片区小学就读的学生,如申请升入户籍所在
4、片区初中,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受理、审核,统筹安排就学.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三、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县域内初中新生入学手续办理工作要在同一时段进行.学生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效证明,到拟升入的初中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地点办理入学手续。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汇总入学手续办理信息,对实际办理入学手续人数超出或不满计划数的学校,及时进行必要调整。四、全面实行阳光招生小升初工作开始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包括县域内小升初具体政策,每所初中划片范
5、围、招生计划、程序时间、办学条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特长生招生信息和录取办法,以及工作咨询方式、监督举报平台、信访接待地址等。小升初期间,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公布招生结果等相关信息,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学校也要主动公开招生结果等重要信息。五、逐步减少特长招生强化义务教育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的目标任务,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特长生招生具体办法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六、做好随迁子女就学
6、坚持深化改革,分类推进,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升初问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制定随迁子女初中入学的政策措施,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实施工作。各地要依法合理确定随迁子女入学条件,积极接收随迁子女就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融入城市生活。随迁子女特别集中的地方,要扩大公办学校容量,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购买民办学校服务,加大对接收随迁子女学校的支持力度,满足随迁子女入学需求.特大城市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人口控制目标和教育承载能力,稳步有序地安排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学。七、大力推进均衡发展各地要统筹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整体提升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办好每一所初中,为
7、小升初工作夯实良好基础。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大力推进学校联盟或集团化办学模式。将不低于50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完善操作办法。八、试行学区化办学要因地制宜,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则,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校长教师均衡配置,促进设施设备和运动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全面提升学区内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生活动、课堂改革、质量考核等工作水平。九、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小升初工作的领导,制订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推进制度、划片决策制度、入学监督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教育
8、行政部门“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建立科学有序、运转高效、公正透明的小升初工作机制.要加大查处力度,重点纠正违规考试招生、不按就近原则安排入学、随意接收择校生及乱收费行为。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国家开展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认定、相关考评与各地小升初工作情况挂钩。十、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围绕政策制订和实施的具体办法,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解读,使之家喻户晓,让社会支持,让家长理解。要加大宣传力度,总结推广小升初工作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要倡导科学教育理念,让各界明白就近入学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努力
9、营造小升初工作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让学生上学更连贯统一.同时加强了协同整合之后,学校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到更多的共享、利用对就近入学政策的不同看法:家长: 孩子上学近了,家长不在租房陪读,孩子家长都可以轻松了。但是另一方面,学区房的大幅涨价也让很多想让孩子上好学校的家长苦不堪言。学校: 就近入学打破了自主招生的规律,所谓的民办好学校从此招的学生不见得就多好了,生源的平均化会造成名校的高考升学率下降,名校的头衔将会渐渐失去。其实名校也就是因为招了好生源才成其为名校,事实上与教育水平并未成正比关系。学生:就近入学后,学生压力会减少,好学生差学生都在一起,好点的会更有自信,差一点的也会迎头赶上,因
10、为差距不会太大.就近入学的利处(一)、对学生的利处:就近入学保证学生安全。现在小学生一般上学年龄都在6-7岁之间,孩子的安全是家长最为关注的。就近入学的标准就是学生正常步行25分钟内到校,减少孩子在路上的滞留时间,保证孩子上下学的安全。就近入学保证教育的有效性。(二)、对家长的利处:如果不实行就近入学的话,必然会有许多家长为孩子择校,在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中,越是处于优势地位的阶层择校入学行为越普遍,而社会中下阶层实现就近入学的比例最高。择校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应试教育、转制学校、名校办民校、教育乱收费和高收费,这几件似乎不同的事情之间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了义务教育发展中难以破除的怪圈。但是随着
11、社会的发展、人口压力持续增强、独生子女普遍化、就业形式日趋紧张、竞争日益激烈、生活水平提高,一般收入人群经济收入的增长赶不上较高的受教育需求及支出,这一矛盾在择校费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而就近入学恰好能解决这一问题.(三)、对学校的利处:就近入学能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改善差校面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一些基本达到办学标准的地区,就近入学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而言,就近入学政策在我国实施是可能的”只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逐步扩大/就近入学的比例,有利于逐步改善差校面貌。(四)、对社会的利处:1就近入学政策以教育公平理念为价值取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2、就近入学政
12、策以教育均衡化发展为价值取向。就近入学的弊端:1、 用教育的平均主义代替了教育机会的平等,压抑了学校和学生的选择权,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受阻。2、“二手房热抬高房价,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择校现象带来的危害:(1)择校明显地损害了教育公平。(2)择校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平等资源配置。(3)择校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有害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4)择校加重了家长负担。(5)择校易引发教育腐败.四、“就近入学”政策与教育公平(一)、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教育起点公平,;二是教育过程公平;三是教育结
13、果公平。1、“就近入学”与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起点公平,即受教育者平等享有教育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2、“就近入学”与教育过程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即受教育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能够受到平等的对待以及享受到符合自己特点的教育由于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性,有其自身兴趣特点和天赋,教育公平在教育过程中要求是学生接受符合其个性特点的教育,学生是教育的本位,是教育的中心。3、“就近入学与教育结果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即在遵循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通过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所有的受教育者都能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充分发展其潜能
14、,获得与其自身潜能相一致的发展机会。了解了以上内容后,得出:“就近入学不一定能实现教育公平。除上面的三个解释外,还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从字义上看, “近”与“公平”相去甚远, 无论在历史上, 还是在现实中, 无论从价值角度分析, 还是从技术操作的角度分析, 距离上的“远”和“ 近似乎与“公平”二字没有必然联系.第二、“就近入学” 教育政策既不是平等享有教育权利的必要条件, 也不是充分条件。即使没有实施这一教育政策, 只要社会经济条件许可, 国家采取相应的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措施, 平等享有教育的权利一样能实现。第三、“近”处学校的教育质量与“远”处学校的教育质量客观上存在差异,甚至相去甚远,
15、这导致在“ 远” 和“ 近 不同学校就读的学生获得的教育机会存在着实质上的不平。创造“就近入学”教育政策全面实施条件,促进教育公平的建议:1、加大政府投入, 积极吸收社会资本,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教育经费投入体制.2、加快发展多元、互通有无的教育格局, 使学生们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需要的教育服务。第一, 要发展多元格局的教育结构。如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第二, 实现教育资源的互通有无。 教师流动机制.第三, 借助互联网实施教育方式上的互通有无, 尤其是农村地区可在远程教育上下工夫,借助远程教育让我们的学生都能接受到, 起码能接触到优质的课堂教学, 或者以远程教育弥补现实教育的不足。3、积极探寻高考人才选拔与基础教育的衔接机制,使高考成为有利于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正确标尺。高考评价机制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必须积极探索高考人才选拔与基础教育的衔接机制.第一, 高考要尊重人才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规律。第二, 高考内容要减负, 方式要多样化.第三, 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