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尝试,对提高学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保证其水平和质量,更好地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特制订本规定。一、管理层次和职责(一)领导层次1学校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负责,实行宏观管理。建立校级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副组长:教务处处长成员:教务处副处长、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等2学院院长对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负全责建立学院级毕业设计(论文)
2、领导小组组长:学院院长副组长:学院教学副院长和主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成员: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等(二)职责1校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工作小组职责(1)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精神,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行宏观管理,协调解决有关问题;(2)协调解决场地、设备器材和资金等问题,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供支持;(3)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校级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4)负责组织对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指导、检查与评估,将检查结果、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到各学院和相关部门;(5)总结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经验,组织交流。2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职责:(1)贯彻执
3、行学校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关政策及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细则;(2)组织对初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教师的培训工作;(3)组织审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和学生名单;(4)组织检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5)组织并实施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及成绩上报;(6)按学校规定上交、保管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并将有关资料存档(包括电子文档);(7)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并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报告交教务处。二、具体要求(一)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4、力;2培养学生自主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得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应的思维方式;3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能力;4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科学的工作作风,勇于进取开拓的创新精神、现代工程意识、技术经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等。(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1题目的选择应从各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应满足教学基本要求,要与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2题目一般由指导教师提出,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后向学生公布,每人一题;3题目要恰当,难易适度,设计(论文)工作量饱满,应能保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4原
5、则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不应与历届重复,特殊情况下,若重复必须在历届设计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三)指导教师的职责及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具有讲师(或相当技术职称)及以上职称,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承担,助教一般不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可协作指导,对确有独立指导毕业设计能力的助教,必须由教研室主任提出意见,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承担指导少数学生的任务.2与外单位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需由各学院聘请相当于讲师及以上职称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并指定校内教师负责联系,掌握进度和要求,协调有关问题。3指导教师在题目确定后,必须
6、做好充分准备,周密安排进度计划,认真拟定设计(论文)任务书,及时将设计(论文)任务书下发给学生,并将设计(论文)基本要求、设计(论文)注意事项、答辩程序及评分标准等内容告知学生。指导学生查阅文献,收集、分析资料,指导学生编制设计(论文)计划及进程,审定设计(论文)总体方案,指导设计或实验。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启发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包办代替和放任自流两种极端倾向.4指导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和执行情况,对学生的指导,每周不少于2 次.5指导教师要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的审阅工作,指导并督促学生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事宜。(四)对学生的要求1每个学生必须认真独立完
7、成毕业设计(论文)阶段规定的全部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刻苦钻研精神,严禁弄虚作假,不得抄袭他人的毕业设计(论文)或已有成果;2要参阅一定量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相关资料,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注意各种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如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等);3要尊重指导教师,虚心接受指导,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如因不听指导造成的损害或其它后果,均由学生本人负责;4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原则上不允许请假。如遇特殊情况,需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指导教师同意,报学院教学副院长审批,并报教务处备案。无故旷课三天以上者或累计耽误时间超过毕业设计(论文)总时间的三分之一者,不能参加答辩,成绩以不及格计;5毕业设计
8、(论文)成绩不合格者不得毕业。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日程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七周前(不含寒假):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并向学院提交“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申请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六周前(不含寒假):学院审批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题目数量应确保每人一题,并向学生公布。按照学院分配、指导教师与被指导学生双向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初步形成指导意向。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二周前:确定指导教师、被指导学生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一周前: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各学院填写“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览表”并上报教务处(包括电子版).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各学院审查
9、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资格(毕业设计资格是指:在所学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主干课程中,截止到审查之日,没有通过的主干课程门数不多于一门).开始后二周: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开题,并填写“学生开题报告表,经指导教师审批签字后交由学院存档。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主要内容、课题研究方案、日程安排、参考文献。答辩前二周:各学院将本学院答辩委员会主任、成员及各答辩小组组长、成员名单与答辩时间、地点报教务处。答辩前一周:学生完成并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学院组织评阅.答辩后:按教务处要求时间上报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毕业设计论文(包括电子版)由学院存档.答辩结束后两周内:各学院
10、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报告,并上报教务处。四、评阅及答辩要求1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审、评阅。指导教师、评阅人要分别按百分制给出成绩,写出评语。2各学院均应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人数为奇数且不少于5 人,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小组成员必须具备讲师及以上职称,人数不少于3 人,设组长一人。答辩小组成员在答辩前应对所答辩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审,原则上答辩学生不能在其指导教师所在答辩组答辩。3每位学生报告与答辩时间应控制在半小时左右。教师提问应是该课题的基本内容或关键性问题,如遇争议性的学术问题,待会后协商解决.答辩教师要认真填写评分表
11、及有关记录并交各学院保存备查。4毕业设计(论文)按“结构分综合评定成绩。“结构分”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答辩小组评分组成,各学院可根据各自专业特点确定三部分的比例,制定成绩评定标准.各部分成绩采用百分制,总成绩按规定比例计算汇总后,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级记载。5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复答辩。各专业从小组答辩学生中抽出至少5% 较差的学生进行“复答辩,然后按各专业不低于学生总数3%实行末位重修。如确有充分理由需要末位重修比例低于3,学院应在答辩前向教务处提出书面申请,教务处派专业人员对答辩工作进行全过程跟踪,如果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各环节确实质量高,可以
12、按实际情况确定末位重修比例.6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最后由学院答辩委员会认定后,按规定时间上报教务处.五、质量控制与检查1教务处组织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检查和抽查。检查和抽查内容包括:论文题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质量、教师指导情况、学生满意程度、学生出勤情况、论文水平与质量、答辩与成绩评定情况、存在问题等,并将检查和抽查结果进行反馈或通报。2学院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全过程管理,要进行不定期抽查、中期检查并做好记录,将检查结果与存在问题写出书面材料,报教务处。3指导教师对所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全程负责。4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学生因各种原因请假应严格执行请假制度。指导教
13、师可准假一天,学院教学副院长可准假三天,教务处主管副处长可准假一周。请假累计超过二周以上(含2 周)将延迟答辩.5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与进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四周后,原则上禁止更换题目.若因特殊原因确需更换题目的,需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同时申请,学院领导小组同意,学院教学副院长签字后实施,并报教务处备案.否则将不允许参加答辩或取消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六、毕业设计(论文)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一)论文书写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 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 页面(210297 )复印纸,单面打印.其中上边距30 、下边距30 、左边距30 、右边
14、距20 、页眉15 、页脚15 。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固定值22 磅。页眉内容统一为“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排写。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Times New Roman 小五号字体。摘要、关键词、目录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字体和字号要求论文题目:二号黑体章标题:三号黑体(1)节标题:四号黑体(1。1)条标题:小四号黑体(1。1。1)正文:小四号宋体页码:小五号宋体数字和字母: Times New Roman 体注: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二)论文前置部分包括:封面、答辩成绩评定页、评阅意见页、任务书、设计档
15、案页均按学校统一内容和格式填写。(三)摘要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的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最终结论等。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和引用,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131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1中文摘要(300 字左右)“摘要字样(三号黑体),字间空一个字符,“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关键词是为了便于文献标引从该学位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一般为35 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
16、标点符号。2英文摘要(250 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另起一页,其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并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英文和汉语拼音一律为Times New Roman 体,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四)目次页目次页由学位论文的章、条、款、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次页置于外文摘要后,由另页开始。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目录采用三级标题,按(1 、1。1 、1。1。1 )的格式编写,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体,第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五)论文的主要部分1引言(或绪论)引言(或绪论)简要
17、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或绪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教科书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引言(或绪论)重点应放在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应该用足够的文字叙述,如有必要可单独编成首章。2正文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要求做到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工科学生论文字数在15000 字以上;文科、理科学生论文字数在18000 字以上;外国语专业学生论文字数在5000 个词以上。(1)章节及各章标题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 每章应另起一页。每章标题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
18、,章下空一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换行后以小四号宋体打印正文.节下空一行为条,以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换行后以小四号宋体打印正文.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 字以内, 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2)层次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正文层次的编排和代号要求统一。一级标题:1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三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符,不加标点,下同.二级标题:1。1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三级标题:1。1。1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132四级标题:1、第四层次(款)题
19、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五级标题:(1)第五层次(项)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层次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若节后无需“条”时可直接列“款”、“项。(3)公式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并在公式后靠页面右边线标注,如第1 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格式见下例:F = ma (1。1)V = S/t (1。2)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公式较长时在等号“”或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留在上行。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
20、齐.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破折号“-”后第一个字对齐,格式见下例:式中M f -试样断裂前的最大扭矩(Nm); f 试样断裂时的单位长度上的相对扭转角。(4)表表应有表名、表号或必要的说明,表也应有“自明性”表格一般采取三线制,不加左、右边线,上、下底为粗实线(1 磅),中间为细实线(0。75 磅).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表序按章编排,如第1 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采用黑体五号字。表内文字说明用五号宋体,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
21、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 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文经管类论文插表在表下一般根据需要可增列补充材料、注解、资料来源、某些指标的计算方法等。补充材料中中文文字用楷体五号字,外文及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体五号字。(5)图图应有图名、图号及必要的说明。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名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
22、内容正确.1.图题及图中说明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 章第一图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图注或其它说明时应置于图与图题之间。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题用五号黑体字。2。插图编排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133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3。照片图论文中照片图均应是真实的,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显微组织类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4.制图标准机械工程图:采用第一角投影法,严格按照GB4457446084, GB13183机械制图标准规定。电气图:图形符号、文
23、字符号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流程图:原则上应采用结构化程序并正确运用流程框图。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6)数字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1987 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 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 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一概写全数,如2003 年不能写成03 年。3结论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的、总体的概括性论述,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但应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或仪器改进的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结论置于正文最后一章之后,由另页开始.4致谢可在正文后对下列方面致谢:对指导
24、、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或个人;对在做论文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的人;对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对其他应感激的组织和个人。致谢置于结论之后,由另页开始.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表按专著、论文等分类后顺序列出,置于致谢之后,由另页开始。(1)文献标识论文正文中须标识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顺序用小四号字体标识,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上标)。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如:1;4,5;68。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2)书写格式参考文献题头用黑体四号字居中排写.其后空一行排写文献条目。参考文
25、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按论文引用顺序编排,文献编号顶格书写,加括号“ ”,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等内容.文字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常用参考文献编写规定如下:著作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翻译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学术刊物类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学术会议类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134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学位论文类文献-序号学生姓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其中:文献作者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3
26、 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相隔。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将作者名的缩写置前,作者姓置后;学术刊物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六)论文的附录附录包括英文原文(要求10000 字符以上)、汉语翻译、同时也包括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等。附录作为学位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其中英文原文、汉语翻译是必须的,而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等并不是必须的。附录的序号编排按附录A,附录B编排,附录(例如附录B)内的顺序可按B。1,B。2。1,B.2。1.2规律编排。图表按:图B1,图B2,表B1,表B2 的规律编排。附录可以单独装订,单独编页码,封面上须注明论文正本的名称,作者等内容。如果附录与论文正本装在一起,其页码与正文连续编码.(七)毕业论文本装订顺序前置部分:1。封面 2。答辩成绩评定页3。评阅意见页 4。任务书5.设计档案页主体部分: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3。目次页 4。正文5。致谢 6.参考文献附录部分:1。英文原文 2。汉语翻译3。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等。七、本规定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八、本规定由下发之日起执行自即日起废止二00 六年三月十日_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