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1.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答:三个基本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这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所以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2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特征: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3。 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基本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
2、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又一轮新的管理循环.创新在这管理循环之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4.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答: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5。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答:有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6。分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目标。 答:各种管理工作中普
3、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 方法: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第二章1。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的主要内容,并思考对现代企业经营有何启示。比如,中国古代法制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现代企业做到这几点才能在企业中得人心,每个人都积极做好自己的工作,企业工作效率才会提高。 “明法、一法”明法是法律公布于世。一法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请综合分析斯密与巴贝奇关于劳动分工的研究. 答:斯密认为日用必需品供应情况的好坏,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这个国家的人民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和判断力的高低;二是从事游泳劳动的人数和从事无用劳动人数的比例。巴贝奇提出
4、了“边际熟练”原则认为分工可以减少支付工资这一好处。3.科学管理理论为什么会在19世纪末的美国产生?泰罗为什么要研究并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其理论的实质是什么?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谈谈科学管理理论对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启发. 答:因为当时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也逐步走向垄断的资本主义。单凭经验进行生产和管理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剧烈争夺的局面了。 泰罗认为单凭经验进行管理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必须加以改变。 实质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内容: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
5、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4。理解法约尔关于经营和管理的概念及其管理原则。 答:概念: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1.技术职能2.经营职能3。财务职能4。安全职能5。会计职能6.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命令5。统一领导6.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7.人员的报酬要公平8。集权9。等级链10.秩序11。平等12。人员保持稳定13。主动性14.集体精神。5。解释厄威克的管理理论综合概念
6、图。 答:厄威克认为管理过程是由计划、组织和控制三个主要职能构成的.他强调,科学调查和分析是指导一切管理职能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与主要职能能相适应的三项指导原则预测、协调和指挥。他还归纳出了管理的间接目标:秩序、稳定、主动性和集体精神。6。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人际: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行为:1.需要层次理论2。双因素理论3.X、Y理论4。Z理论.7。理解管理科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答:管理科学派:
7、使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使生产力得到最为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 决策理论学派:1.管理就是决策2。决策氛围程序性和非程序性决策.8。新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理解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原则的变革。 答: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员工将比资本和土地等自然资源更为重要,知识将成为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本,人本思想将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变革:1.对等的知识联网2。集成的过程3。对话式的工作4。人类的时间与计时5.建立虚拟组织和动态团队。9。理解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答:一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和利改税为主要内容。二阶段:以推行各
8、种经营责任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主要内容.三阶段:以理顺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第三章1。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特征: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1。要铭记整个企业是是个整体,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2.研究动态原理,才能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掌握主动3.从开放性原理出发,努力从开放中扩大本系统从外部吸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4.能动地改变环境5.把许多普通的东西综合为新的构思、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系统。2.如何理解责任原理?责任原理的本
9、质是什么?管理者可从责任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 一: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办法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1.职责界限要清楚2.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3。职责一定要落实到每个人.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1。权限2。利益3。能力这三个质检单关系应遵守等边三角形定理。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3。何谓“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又如何实现“以人为主体的管理”? 答: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思想。 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三: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使任性的到最完美的发展;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尊重
10、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4。何谓效果、效率和效益?人类一切活动为何要遵循效益原理? 答:效果:是指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其中有的是由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效益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可从社会和经济这两个不同角度去考察,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5。管理有效性的实质是什么?管理者如何追求自身工作的效益? 答:管理有效性的实质是:公正、客观。管理者在追求自身工作的效益时要做到:1: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2
11、: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题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同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4: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5:建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第四章1.在管理道德方面,尊在哪些基本观点?各种观点的要义和区别何在? 答:一、功利主义道德观,这种观点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二、权力至上道德观,能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 三、公平公正道德观,管理者不能因种族、性别、个性、个人爱好、国籍、户籍等因素对部分员工歧视,而那些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的行为是善的 四、社会企业道德观,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
12、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五、推己及人道德观。2.合乎道德的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答:1。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且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2。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3。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 4.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5.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6。具有自律的特征。7。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向导。3.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有哪些? 答:1.到的发展阶段 2。个人特征 3.组织结构 4.组织文化 5。问题强度4.
13、管理者可以采取哪些办法来改善组织成员的道德行为? 答: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2.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 3。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4。设定工作目标 5.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6.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7。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8。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5.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3。社区福利投资 4。社会慈善事业 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第五章1。管理的法律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正确运用? 答:内容:不仅包括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而且包括相应的司法工作和仲裁工作。实质:实现全体人民的意志,
14、并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代表他们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实行强制性的、统一的管理。特点:严肃性、规范性、强制性.作用:1。保证必要的管理秩序 2。调节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3.使管理活动纳入规范化。各种法规要综合运用、相互配合。2。管理的行政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正确运用? 答:内容: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实质:通过行政组织中的职务和职位来进行管理。特点:1。权威性 2。强制性 3.垂直性 4.具体性 5.无偿性 作用:1。行政方法的运用有利于组织内部统一目标、统一意志、
15、统一行动,能够迅速有力地贯彻上级的方针和政策,对全局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2。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 3.行政方法可以强化管理作用,便于发挥管理职能,使全局、各部门和各单位密切配合,前后衔接,并不断调整它们之间的进度和相互关系。运用:1。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务 2.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为领导者水平所制约 3。信息在运用行政方法过程中至关重要 4。行政方法的运用由于借助了职位的权利,因此,对行政下属来说有较强的约束力,较少遇到下属抵制,这种特点可能使得上级在使用行政方法时忽视下属的正确意见和合理要求,从而容易助长官僚主义作风,不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3。管理的
16、经济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如何正确运用? 答:内容:是够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实质:围绕着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与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特点:1.利益性 2.关联性 3。灵活性 4。平等性 运用:1.要注意将经济方法和教育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2。要注意经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不断完善 3。不要迷信重奖重罚的作用,防止以罚代管的倾向。4.管理的教育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如何正确运用? 答:内容:通过教育,不断提高人的思
17、想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专业水平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实质:教研室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从德、智、体诸方面施加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 运用:教育方法是管理最好的方法。1。专业式教育 2.情景式教育 3.启发式教育 4。互动式教育。第六章1.什么是决策?决策的原则和依据各是什么? 答: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原则:1.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1)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2)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制定所有可能的方案(3)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2.现实中上述这些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 依据:要求管理者在决策之前以
18、及决策过程中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2.组织重大决策大多是追踪决策。何谓追踪决策?与初始决策相比,其特点是什么?管理正在进行追踪决策时要注意什么? 答:随着初始决策的实施,组织环境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所进行的决策就是追踪决策。特点是:非零起点决策。应该仔细研究好初始决策,在初始决策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更改、发展.3。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之间有何区别?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之间有何区别? 答:战略决策是在组织中最重要,具有长期性和方向性。 战术决策属于战略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 业务决策时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窄。 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例行问题,
19、非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例外问题。4。决策的理论有哪些? 答:一、古典决策理论 二、行为决策理论 三、回溯决策理论.5.决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决策过程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一、诊断问题,识别机会 二、识别目标 三、拟定备选方案 四、评估备选方案 五、作出决定 六、选择实施战略 七、监督和评估 影响:一、环境 二、过去决策 三、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 四、伦理 五、组织文化 六、时间。6。何为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如何利用它来进行企业经营决策?何谓政策指导矩阵?它有何特点? 答:大部分企业都有两个以上的经营单位,每个经营单位都有相互区别的产品市场片,企业应该为每个经营单位确定其活动方向. (1)把
20、企业分成不同的经营单位。(2)计算各个经营单位的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3)根据其在企业中占有的资产的比例来衡量各个经营单位的相对规模。(4)绘制企业的经营单位组合图。(5)根据每个经营单位在图中的位置,确定应选择的活动方向. 从市场前景和相对竞争能力两个角度来分析企业各个经营单位的现状和特征,并把它们表示在矩阵上,据此指导企业活动方向的选择。可以更明确的分析出各个经营单位的优劣式,进行扬长补短,把各个经营单位的职能发挥到最佳。7。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各有哪些? 答:一(1)线性规划(2)量本利分析法 二 决策树法 三(1)小中取大法(2)大中取大法(3)最小最大
21、后悔值法。第七章1.简述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答:计划既是决策所确定的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目标和方式在时间和空间的进一步展开,又是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活动的基础。 性质:1: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2: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基础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2.理解计划的类型及其作用.类型:(1)从时间长短分类: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2):从职能空间分类: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3):根据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广狭的综合性程度分类: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4):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分类:具体性计划、指导性计划。(5):根据程序化程度分类:程序性计划、非程序性计划。作用:(1)为组织成员指明方向,协调组织活动;(2)预测未来,减少变化的冲击;(3)减少重叠和浪费性的活动;(4)设计目标和标准,以利于控制。3。解释孔茨与韦里克的计划层次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1.使命 2。目标 3。战略 4。政策 5。程序 6.规则 7。方案 8。预算.4.计划编制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工作? 答:一、确定目标 二、认清现在 三、研究过去 四、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 五、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 六、制定主要计划 七、制定派生计划 八、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