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管理信息系统 论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思考一、 引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世界带人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新生产力的代表。为了适应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我校于2(XX)年起开办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目前国内大多数大专院校都开设了该专业。由于是新办专业,其教学体系还很不完善。为了提高所培养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在美国大学的本科专业设置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信息科学专业下的分支方向。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既要求学生学习管理类知识,又需要与信息技术有机的融合,因而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
2、求。作为该专业培养方案的更新,我们提出了以下的专业建设意见和思路:一、培养目标的细分和完善根据目前的培养方案,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企业信息化人才.随着当前信息化人才的分工细化,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可以采取大专业中的不同培养方向.这既符合企业的不同需求,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培养方向上可有以下三个方向。l、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向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担当企业信息化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目前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在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管理信息系统被广泛使用。企业资源规划(ERP)的概念已经被广泛所接受。该方向应该以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规划为培养重点。利用目前管理学院与国内
3、知名的企业管理软件制造企业金蝶所共同建立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实验室,开展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案例教学,特别是重视企业资源规划(ERP)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熟练掌握ERP的使用,了解企业运作的业务流程,并对其中的某个流程如产品生产、供应链管理等相当熟悉。2、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担当企业中或专业汀服务机构的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工作的人才.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来自企业内外部的信息安全威胁已经为企业的正常运作埋下了隐患.大部分建立了自身网站的企业缺乏网络人侵防御机制,没有响应的安全策略和措施,一旦遭到黑客的人侵,企业的重要信息将泄漏,并给
4、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网络(D扛RENET)也需要进行严格管理,对网络的运行进行维护和管理。作为企业中的网络管理员,应合理调配资源,控制企业中的不良访问。伴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不少企业开始采用远程分销体系,例如温州的美特斯邦威集团公司采用了远程分销体系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总部远程调控,实时掌握各门店的销售信息、库存信息、财务信息等,并加以综合分析.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企业虚拟网(VrN)因而在该方向的培养中应该以计算机网络、企业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为重点。建设相应配套的先进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实验室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实验室中就可以直接以企业的实际运作方式进行
5、网络管理的模拟,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的实践学习。3、多媒体技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专业的培养不能拘泥于既定的课程体系,也要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网络传输技术飞速发展,目前正处nN4向正佰的过渡中,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新的网络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发展动向。流媒体点播已成为当前的热点并成为一种新的网络盈利模式.而月少6H动画的风靡更证明多媒体技术成为了网络经济的新动力,并形成了产业。应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而进行调整,在教学中应把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从事多媒体制作的兴趣。该方向的核心课程为多媒体技术和网页制作。在教学和实践中着重体现与网络技术的整合,如在网络平台上的流媒体服务的搭建和发布,
6、凡消SH动画的制作和网页制作。在实践教学方面,让学生学习搭建流媒体服务器,3D技术的模拟实验,并学会如何利用网页中的表单,收集和分析用户信息,进一步实现网络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搭建.二、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更新1、程序语言课程的更新现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程序学习学校定的为VB程序设计.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主流的开发平台都是在JAVA平台或微软的NET平台上,两者各有优势.微软的NET平台适合微软所开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普及率高,可视化界面好.而JAVA作为跨平台的语言在IJNIX、UNIX及WINDOWS平台上都可以使用,一次开发可以多次复用,随着智能化设备的普及和与嵌人式系统
7、应用平台的无缝连接,为JAVA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在程序语言的基础教学中应该以此两门语言为核心,从而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2、项目管理课程的开设综观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之间交叉联系性不强,缺少整体综合.迈人二十一世纪,企业的信息化不能盲目实施,急切需要项目管理。它将管理知识和具体运作结合在一起。企业和开发机构都需要能把握大局的信息化人才,尤其是软件开发和信息系统的实施都离不开项目管理。因而非常有必要开展项目管理的课程教学,将学生以前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融合。课程的讲述要结合相应的应用软件例如PRqlECT,从而让学生不但有感性认识而且掌握该管理工具.3、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更新根据各个方向的
8、具体细分,开设相应管理学院院内选修课,提倡小班教学,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课堂教学中引人国外大学常采用的SEMINAR方法,即在课堂中组织讨论学习,课前教师分发案例,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堂中进行表述。积极鼓励不同意见的发表和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根据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专业必修课程尽量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启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变知识的灌输为教给学生掌握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教师自制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例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等课程,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建设校级精品课程。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了
9、保持学生与外界的知识同步,应邀请企业中的业界人士和其他院校的教师来校做企业实际运作和学科前沿的讲座.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动向和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学习型组织和巧具有终生学习良好习惯的人才。对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进修给以鼓励和资助,通过教师的对外交流带给学生最新的技术和理论动态。三、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更新目前的信管专业的课程设计模式中往往是要求一人一组或两人一组,独立完成课程设计.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也应做革新和尝试.例如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我们不是要把信管专业的学生都培养成编程专家。印度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
10、示,大学中要培养的不是处于基础层次的初级程序员,而是具有专项能力和善于协作的rr人才。在具体考核方法中,改变原有的个人考核为项目小组考核。这样一来把程序设计作为一个整体项目来做。项目小组中的各个成员进行分工协作,在校期间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开发的所有细节和具体编程,而是重视整体项目的把握和项目组组内分工。而且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了解开发的整个过程而不是闭门造车,以软件企业开发的流程来进行运作,从系统分析开始,到代码的设计和程序设计,到最后的软件测试,完成完整的流程.在课程设计中,通过老师的分析讲解和项目小组的运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协作精神,从而学以致用。同时鉴于该学
11、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创造性、分析性实验尤为重要。在网络安全和管理实验课中可以进行试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网络安全攻防对抗,熟悉防火墙的应用和对网络突发事件的应对。通过实战的演练培养学生对企业实际运营中遇到的网络问题懂得如何分析和解决,这将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实验指导书的补充内容编制采用电子文档PDF格式,因为现在信息技术更新非常快,印刷的文稿由于出版周期的间隔性,不能及时响应当前实验教学的要求。因而要在实验指导书的运用上提倡书本与电子文档的相结合。四、其他方面的建设1、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采用教师个人网站、电子邮件、MN或QQ等工具提供一个学生与
12、教师及时交流的平台,打破时空界限。可采用模块化开发的方法集体使用定制化个人网站并远程维护和更新,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课程大纲、课前需要预习的内容或应查阅的文献资料放在个人网站上,并就学习的各方面与学生进行讨论和沟通。2、作业与考试形式的更新传统的课后习题作业对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有所欠缺,在新的形式和条件下可以逐步采用以下试点。(l)改变期末考试占据绝大部分分值的情况,引人期中小论文。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地运用于分析和总结,并及早掌握文献资料的查找方法和运用。(2)提交实践性作品如程序设计等。(3)在线考试系统的试用。3、教学和培养方法与计算机考证相结合目前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时往往拥
13、有的只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或程序员证书。作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既应让学生在大学中接受学历教育,获得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更应帮助引导学生获得能证明其专项水平的计算机相关认证证书。例如侧重于软件应用的微软的MCSE(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证书,侧重于网络设备的连接和故障判断解决的.技术监督教育学刊No。12以万CISCO的CCNA(思科认证网络助理工程师)、CCNP(思科认证资深网络工程师)证书,没有网络设备倾向性的国家网络技术水平考试系列(五级认证,证书获取后还进人中美互认的人才数据库)和目前所兴起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证书,从而扩大学生的就业面。在课程讲述中有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课余时间的考证学习。同时加强与厂商的联系与合作,利用现有实验室开展相关认证的培训和考核。目前国内不少大学都采用了这种合作模式。例如浙江大学的CISCO网络技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的D一U叫K网络技术学院。走理论学习和认证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塑造学历与能力并重的人才。参考文献:1都日娜.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戴士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程俊静。项目教学法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