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对道德本质的认识摘要:道德的本质,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始终是争论很大的问题。不同时期、不同的学派和思想家都从不同的立场出发提出不同的见解.基于此,本文对道德的本质的理解做一个梳理,以及发表个人的见解。关键词:道德本质;道德起源;道德功能一、 道德的起源培根认为,人性善有两种-“积极善”和“消极善”。这两种善最明显地表现在人的欲望中,但前者是发展和繁殖自己的欲望,后者是保存和延续自己的欲望。前者的价值大于后者.因为前者是求取功利的积极努力,是主动的,后者则是只求自我保存的消极行为,是被动的。培根重视个体德性,认为道德源于内心。同时,不能忽视整体道德,整体善高于个体善。关于道德起源的问题,伦理学
2、界仍然是莫衷一是、纷乱不已。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一般认为道德起源于劳动或实践,他们强调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基督教认为道德起源于人与上帝订立契约。儒家一般认为道德起源于圣人,例如荀子认为道德起源于圣人的“化性起伪”,孟子认为道德起源于圣人的内心.康德认为道德起源于纯粹理性。也有人认为道德起源于情感欲望,例如卢梭认为,道德源于人心中的社会情感和利他之心,源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费尔巴哈认为:“没有快乐和不快乐感,也就不会有善和恶的区别”。还有人认为道德起源于图腾禁忌。而美国的伦理学家J。P.蒂洛说:“我们的大部分道德来自我们自己,即起源于人类。其他说法全是意测或信仰.”他认为,“道德的产生是由于人
3、类的需要,由于认识到以合作的和有意义的方式共同生活的重要性”.还有人认为道德起源于劳动或实践的说法没有错,人世间又有什么不是起源于劳动或实践呢?但问题是,当我问你美国在哪里的时候,你的回答是在地球上,这没有错,但你也许还能回答得更确切些,你可以说她在北美洲。正如J.P。蒂洛所说,基督教的想法不过是信仰。儒家的说法也只对了三分之一,道德是人制定的,但却是无数个私权主体制定的,是众多私权主体博弈的结果,并且也不是起源于人的内心,而是后来才内化进人的内心形成品德的.那些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情感、欲望、理性的都只看到道德的一个方面,即道德需要私权主体内心的认同和维护,这是道德这种社会制度内化的结果,但我
4、们还可以继续追问:私权主体为什么会认同和维护道德?那种认为道德起源于图腾禁忌的,只是在用现象解释现象,还没有上升到用理论解释现象的高度。无疑,J。P.蒂洛的解释也是浅显的,他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需要,这是正确的,问题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需要?以往的伦理学家发现了这些与道德起源相关现象,但问题是如何解释这些现象。二、 道德的本质任何个体都是道德上的主体。某个人或者是道德的,或者是不道德的,舍此无它.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道德现象都是群体现象,道德是群体对于个体的规范、约束,对于处在孤岛上的鲁宾逊来说,道德是无意义的.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一般本质)。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
5、质;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在同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也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彼此间的矛盾斗争;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2、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需要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类特有的实践精神;道德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精神能够进入实践的主要依据。 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6、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和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性 质决定了道德的历史类型和性质,决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迟早会引起道德的相应变化与发展。道德除了受经济基础决定外,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社会因素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 、法律、教育、文化、艺术宗教等其他上层建筑,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和民族传统习惯等。三、认清道德的本质发挥好道德的作用道德根源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因而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恩格斯说: “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实际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因
7、此,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关系发生变革道德必然会发生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大量“道德失范问题,其中除了“道德堕落”与“道德沦丧外,尚有大量属于道德进步范畴的因素存在,这种存在正是顺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新道德观念”与传统旧道德观念之间发生冲突的反映,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中华民族道德发展进步的客观方向,只是由于没有得到伦理理论研究的适时提炼、梳理和加工而呈现一种“无序状态”罢了。在社会处于变革的特殊时期,道德现象一般都会呈现一种“无序状态,随着变革时期的相对结束,这种状态也就随之消失。道德作为一种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体、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统一体,应当体现在社会
8、要求和个人素质两个方面。就是说,在每个历史时代,社会道德结构的各个方面都应当体现真理与价值、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特定要求;个人道德结构的各个方面,也都应当体现真理与价值、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特定要求。道德作为一种价值不是凭空生成、发展和不断走向进步的,它是适应特定历史时代的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社会道德各方面的要求与个人素质各方面的要素,必须是互为逻辑前提、相辅相成的,不能离开应该达到的社会道德要求侈谈个人的道德素质和水准,也不能离开个人实际所能达到的道德素质空谈社会道德要求.理解和把握道德的本质,需要把社会要求与个人素质统一起来。道德制度随着经济制度的变迁
9、而变迁,这是道德制度发展的规律。因此,在进行道德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提倡内生于经济制度自身的道德制度,只有这样,才最节约制度成本,最具有约束力,最能发挥道德的规范功能.对于这个问题,已有学者重视。比如说,王海明教授就认为:“道德都是人制定的.但是,只有恶劣的道德才可以随意制定;而优良的道德却只能通过社会创造道德的目的,亦即道德终极标准,从行为事实中推导制定出来”。只有与现行的经济制度相适应的道德制度才是优良的道德制度,而那些不是现行的经济制度内生出的其它的道德制度可能就是劣德,因此我们必须尽量消除它们的影响。劣德不但不能降低制度成本,反而会增加制度成本。这是与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相违背的,社会制定
10、道德的目的是节约制度成本,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增加每一个人的利益。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儒家的道德制度已经过时,因此,我们应大力提倡市场经济制度的自己的道德,它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道德。那么,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的道德原则呢?(道德原则并不是道德律令,道德原则是道德律令的基础,道德律令是从道德原则衍生出来的)可以说,市场经济有两条基本道德原则:其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即理性人原则;其二,为己利他的双赢原则。理性人原则是基于人的趋利避害的禀性,为己利他原则是理性人原则的实现途径。只有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理性人原则才被正式承认.理性人原则并不是要人们做自私自利的小人,而是社会通过激励个体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理性人原则的实现途径只能是为己利他的双赢原则,理性人原则离开为己利他的双赢原则根本就不能实现.比如说,一个人可能通过贩卖毒品发了财,但从长远来看,他并不能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到后来他可能被法律严惩(比如说被判死刑),不但没有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反而是个人利益最小化。理性人的更深层意蕴是社会财富最大化。市场经济制度的道德正是以这两个原则为基础的.以此发挥好道德的认识、辩护、教育和调节等功能。参考文献:1郑根成。“最美妈妈”事件的伦理启示与反思兼议道德的本质。2李莉.道德的本质规定性新解3陈锦函.再论道德的本质4伊雷。道德的本质和起源 7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