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等内容,运用语言、动物、表情来扮演作品中的角色,创造性地再现文学作品的一种游戏。表演游戏对幼儿口语发展有特殊的作用。幼儿通过表演再现出故事或童话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了他们的言语表现力。另外,幼儿进行表演游戏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心,因此对幼儿特别是那些胆小、怯懦的幼儿来说,让他们担任角色,可以促使他们克服性格上的弱点.一、抓住表演游戏的基本特点(一)表演游戏是幼儿自娱自乐的活动表演游戏不以演给别人看为目的,而是幼儿自己的一种游戏活动,即使没有人看,幼儿也会有兴致地进行表演.(二)表演游戏是以文学作品为依据的幼儿自创表演表演游戏以文学作品的内容
2、情节为依据,借助想象对作品加以渲染和补充。表演游戏和文学作品表演不完全相同,表演游戏的表演方式是幼儿按自己意愿自创的,表演情节可以按幼儿的爱好增减。因此,表演游戏也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二、了解表演游戏的年龄特征表演游戏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游戏能力和扮演角色的意识有一定的要求,从而使不同年龄班的幼儿表现出明显的游戏特征。(一)小班对表演游戏的目的并不明确,往往只注意某一角色的动作、语言等.游戏情节非常简单,往往只反映作品,某一片段。小班幼儿一开始一般不会组织游戏,他们只注意满足自己扮演角色的愿望,而不注意语言及动作的表演质量。(二)中班1.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任务,但角色更换意识不强。在
3、有头饰的情况下,中班幼儿能较顺利地完成角色分配的任务.他们能平静地挑拿头饰.在戴好头饰后,他们先要经过一段无所事事或者嬉笑打闹的时间,然后才渐渐进入游戏的计划、协商阶段.他们有一定的角色更换意识,但角色更换意识不强。2. 游戏的目的不够明确,需要成人进行一定的提示。中班幼儿往往因为准备道具、材料而忘记游戏的目的。同时,中班幼儿具有以愉悦为游戏目的、任务意识不强的特点。3. 角色扮演意识和能力一般,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中班幼儿的角色扮演意识不强,还不能很好地区分日常行为和扮演行为;中班幼儿的语言、移情能力也限制了他们的角色扮演能力.(三)大班1.有较强的任务意识,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较强。较中
4、班幼儿,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的任务。无所事事行为明显少于中班幼儿,目的性角色行为明显多于中班幼儿。能在游戏开始前协商游戏规则、情节、出场顺序;交往内容集中在动作和对白方面。整个游戏过程呈现出“计划、协商-合作表现故事”的鲜明的阶段性特征。2. 有较强的角色扮演意识。大班幼儿角色扮演意识较强,能自觉等待自己上场的时间,在扮演角色时能注意语气、语调、动作与日常言语、动作的区别。3.具备一定的表现技巧,能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大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塑造角色,调整对白与动作。但是表现技巧有待提高。三、确定表演游戏的教育目标基于对不同年龄班幼儿表演游戏特征的了解,教师要确定适宜的表演游戏的教育目标。(一
5、)小班1.让幼儿对玩表演游戏和扮演角色感兴趣,使幼儿通过游戏,感受与同伴游戏的乐趣,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如选择小兔乖乖这一故事为小班表演游戏的内容,一是因为这一故事情节符合小班幼儿的兴趣需要;二是因为在这个表演游戏中,幼儿可以体会到妈妈的爱,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团队的力量,并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2.在教师的帮助、提示下,引导幼儿学习按文学作品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的对话、动物玩表演游戏。如小班表演游戏“拔萝卜”,故事中的语言简明而口语化,角色都是幼儿比较熟悉的,所以很适合小班幼儿学习表演.3。指导幼儿学习并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如在指定范围内游戏、不争抢玩具、玩具用后放回原位等。4。让幼儿学会按意愿选
6、择并扮演角色,初步理解有关作品的中心思想、主要情节和角色特征。如通过表演游戏“小兔乖乖”,帮助幼儿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体验关爱小动物的情感.5。让幼儿通过游戏,学习倾听别人的谈话,学习大胆、清楚地用普通话进行表达。(二)中班1.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加深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2.指导幼儿学习运用不同的、清楚连贯的语句开展表演游戏,适当地运用动作、表情表现角色性格特征。3.培养幼儿初步的集体观念和交往能力,使之能合作游戏,学会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和使用玩具。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故事,如小羊和狼、三只蝴蝶,让幼儿从中学习故事人物间互助团结的优秀品质,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4.使幼儿养成
7、爱惜玩具和游戏材料的习惯,游戏后会有条理地加以整理。5。指导幼儿建立扮演角色、使用物品和整理场地等的游戏规则,并使幼儿遵守游戏规则。6.帮助幼儿根据作品主题、情节加以想象,并进行较有创造性的表演。如在“小样和狼”的游戏中,教师提出“这是什么样的一只大灰狼”“从哪里看出来”“后来小羊又变得怎样”等问题,引导幼儿分析角色的不同性格特征及情感变化过程,以增强幼儿表演的自主性,使幼儿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7.引导幼儿根据文学作品制作简单的表演道具,布置场景。如幼儿在熟悉三只蝴蝶的内容后,教师应和幼儿共同准备表演道具,布置场景。(三)大班1。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认真扮演角色,在游戏中加深对文学作
8、品的理解,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如在表演游戏“鸭妈妈找蛋”中,教师每一次都对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他们有目的地去探索、感知。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在语言(包括体态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大胆地、富有创造性地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并能改编故事情节,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表演能力。如表演“小熊请客”,可鼓励幼儿改编故事情节。有的幼儿想出毒死大灰狼的方法;有的幼儿想出用手枪对准大灰狼的方法.3。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合作游戏,正确处理游戏中的纠纷.教师在幼儿发生“纠纷时,通过把问题交给幼儿,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合作游戏,正确地处理游戏中的纠纷.4.不断提高幼儿角色表演和
9、问题解决的能力。引导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加深对角色的认识,提高表演能力,并初步形成处理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和良好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5。放手让幼儿自主设计游戏场景,学会自制简单的道具,正确使用自制和替代的游戏材料布置游戏场地,发挥创造性。6。培养幼儿爱护游戏材料的意识,使幼儿在游戏结束时会正确整理游戏材料和场地。四、把握表演游戏的支持策略表演游戏的支持策略,主要体现在游戏前期的文学作品的选择、理解、学习和游戏道具、服装的准备,游戏过程中的角色分配、表演和轮换,游戏结束的讲评和提升等方面。(一)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作品教师要选择内容健康并符合幼儿生活经验、有特定的场景、角色性格明显、有多个角
10、色、情节生动有趣、富有形象语言和动作的文学作品。如三只蝴蝶中,有幼儿较为熟悉的蝴蝶,故事中“蝴蝶飞呀”动作性强,适合幼儿爱动的特点,又易于表演,所以深受幼儿喜爱。通过游戏,幼儿能获得同伴间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体验.(二)通过多种方式、手段,让幼儿熟悉作品,掌握对话如通过电视剧、戏剧、童话剧、木偶戏、皮影戏等形式,让幼儿观看、倾听所选择的文学作品,帮助幼儿熟悉作品,体验作品的内容、情节、角色特征等。(三)让幼儿参与游戏前期的准备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准备、选择所表演角色的服装、道具、场景、材料等。(四)可采取平行介入、合作介入等方式进行指导在表演游戏的指导中,教师可采取平行介入和合作介入等方式进行指导,必要时,还可以参与到游戏中.(五)让幼儿进行角色的自主分配和轮换教师应遵循“自行分配的原则,让幼儿自主分配角色.(六)肯定幼儿的创新表演幼儿在游戏中提出新方法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在幼儿反复进行游戏时,教师应鼓励幼儿进行游戏创新,并适当增加一些角色。(七)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游戏评价评价形式可以多样,有教师评价与幼儿自评、互评,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语言评价与幼儿示范表演.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文学作品,提出需增添的材料,为下次游戏做好准备。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