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不同颜色在中西方的不同含义从不同颜色在中西方的不同含义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各国之间的交际成为必然。学了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后,我们都知道交际包括语言交际(verbal communication)和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而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胡文仲,1999)。为了能更好地与他国进行交际,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他国文化。色彩作为非语言交际中的一种符号,它是否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含义呢?下面,笔者主要就几种颜色在我国和西方国家的不同含义进行简单的探讨
2、。一、 红色(red)在中国,红色传统上代表着喜庆,比如在婚礼和春节都喜欢用红色来装饰。结婚,生孩子等叫“红喜”。忧郁中国的政治环境,红色还象征着党和国家以及革命。比如近几年兴起的“红歌潮”。说到潮流,在中文里,红还代表着“流行,受欢迎”的意思,比如“红遍大江南北”“大紫大红”。而在英文中,red代表“暴力,血腥,或者危险”。如red ruin(火灾),red battle(血战),red tape(官僚主义)。二、 绿色(green)在中国,绿色象征着“勃勃生机,生命和希望”,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绿色还代表着健康、天然,比如我们把健康、天然、无污染的食品称作“绿色食品”。但是,绿色也有不含
3、的象征意义,如老婆背叛老公,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我们就说她给她老公戴了“绿帽子”。而在英文中,green除了表示钱财外,如green power(财团);还表示没有缺乏经验,如green hand(新手)。英语中除了green with envy,还有green-eyed monster和green-eyed,都表示“妒忌”(而中文中用“红眼”表示)。三、 黑色(black)在中国,黑色除了表示邪恶外,如“黑心”,还有其正面的象征。在京剧脸谱里,黑色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而在英文里,black既代表着
4、邪恶、灾难和耻辱,如black 911,black sheep(败家子);还有“愤怒、气愤”的意思,例如black in the face(脸色铁青),to look black at someone(对人怒目而视)。四、 粉红色(pink)在中国,粉红色象征女性,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粉红色也代表初恋,那种羞涩、懵懂、纯纯的感觉。而在英文中,pink表示精华、极致,如the pink of perfection(十全十美的东西/人);pink也象征上流社会,如pink tea(上流社交活动)。五、 紫色(purple)在西方,自古以来紫色就是宗教的颜色。在基督教中,紫色代表至
5、高无上和来自圣灵的力量。犹太教大祭司的服装或窗帘、圣器,常常使用紫色。天主教称紫色为主教色。主教穿紫色;红衣主教穿朱红色。待降节(等待耶稣的诞生)的主要颜色是紫色。紫色代表神圣、尊贵、慈爱,在高礼仪教会(如天主教、圣公会),会换上紫色的桌巾和紫色蜡烛。和西方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紫并非正色,乃为红色加蓝色组合而成。有关紫色的最早运用。当首见于论语,论语阳货中有“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也,恶利口之覆邦也”。由于论语这一典故,人们往往把以邪犯正,以下乱上比作以紫夺朱。王莽篡汉,汉书王莽传赞则书为“紫色蛙声,余分闰位”,把王莽篡汉说成是以紫夺朱,蛙声打鸣。清时之文人曾骂满清王朝为“夺朱非正色,
6、异姓尽称王”,这也是以紫夺朱的运用。六、 蓝色(blue)和黄色(yellow)在中国,一提到黄色,大多数人就会想到“黄片”。的确,黄色在中国是具有“下流”的意思,但黄色也可象征皇族,如“黄袍加身”。此外,黄色还可代表财富,因为黄金的颜色就是黄色。而在英文中,人们不用yellow来表示下流,而是用blue,如blue talk(下流的谈话),blue video(爱情动作片)。在英文中,人们用blue表示高贵。而在中国,蓝色是民众、劳动人民的代表,例如我们用“蓝领”来代表那些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资收入者。七、 结束语颜色,作为非语言符号中的一种,不仅表现出个人对不同颜色的喜好,还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含义。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在日后与其他西方国家的交际中避免一些因文化差异带来的不便和矛盾。笔者只是探讨了极少的几种颜色在中西方的不同文化含义,对不同颜色在不同国家所表示的含义仍有待进一步地研究,且这一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参考文献:1、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2、 吴彬,赵平 “浅析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的差异”,江西农业大学,2003.3、 蒋栋元 “论颜色及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四川外语学院,2002.4、 魏峰 “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差异”,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03)。只供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