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2 ,大小:1.02MB ,
资源ID:3964768      下载积分:2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9647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学校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doc)为本站上传会员【丰****】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学校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doc

1、XXX中学新校区智能化数字校园设计文件XXX中学新校区智能化数字校园设计文件设计研究院二一七年一月目 录第1章项目概述31。1、项目简介31。2、设计原则及依据41。3、总体设计5第2章综合布线系统72。1、系统概述72。2、系统设计目标72.3、系统设计原则82.4、综合布线系统设计8第3章计算机网络系统183。1、系统概述183。2、系统设计目标183。3、系统设计原则183。4、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203.5、校园无线网络22第4章安全防范系统254。1、系统概述254。2、系统设计目标264。3、系统设计原则264。4、安全防范系统规划设计274。5、视频监控系统设计284。6、周界防范

2、子系统304。7、入侵报警子系统324.8、无线巡更子系统33第5章一卡通系统345。1、系统概述345。2、系统设计目标345.3、系统建设原则355。4、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355。4.1、门禁管理系统355.4。2、考勤管理系统385.4.3消费管理控制系统405.4.4、水控管理系统43第6章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486。1、系统概述486。2、设计原则486。3、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设计49第7章智慧课堂系统567。1、系统概述567.2、系统设计目标577.3、系统设计原则587.4、系统组成设计59第8章信息发布系统688。1、系统概述688。2、系统设计原则688。3、信息发布

3、系统设计69第9章多媒体会议系统739。1、系统概述739。2、系统设计原则739.3、多媒体会议系统设计749。4、舞台灯光设计769.4。1、设计原则769.4。2、舞台灯光灯位布置说明78第10章图书管理系统8110.1、系统概述8110.2、系统设计目标8110。3、系统设计原则8210。4、系统设计83第11章多媒体教学系统8511.1、系统概述8511。2、需求分析8511.3、建设原则8611。4、系统设计86第12章校园能效监测系统9212.1、系统概述9212.2、系统设计目标9212。3、系统设计原则9212。4、系统设计93第13章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系统9613.1、系统

4、概述9613。2、需求分析96133、系统建设目标98134、系统总体设计10013。5、系统内容功能描述102第14章机房工程11414。1、系统概述11414。2、系统工程范围11414。3、机房工程内容11414。4、总体设计原则11514.5、设计规范及依据11514。6、机房环境设计目标11614。7、系统设计思想11714。8、设计宗旨11714.9、机房整体规划11714。10、内装修设计12114。11、电气部分12414。12、防雷系统12814。13、空调系统13314.14、通风系统13514。15、综合布线系统13614。16、机柜工程13614.17、动环监控系统13

5、8第15章弱电管网工程14215。1、系统概述14215。2、用户需求14215。3、弱电管网系统设计依据和规范14215.4、设计要点说明14315。5、综合管路系统设计的主要要求14315。6、综合管路系统设计中的技术要点144第16章各主要系统重要设备参数要求145第1章 项目概述1.1、项目简介新校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县镇.新校区占地175亩,建筑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可容纳学生2400人;主要建筑包括A、B教学楼,C教学楼及实验楼,图书科技楼,男生宿舍楼,女生宿舍楼,食堂综合楼,行政办公楼,风雨操场,东大门,西大门和400米综合田径场等。新校区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数字

6、化校园是以校园智能化弱电系统为背景而构建的集办公、教学、管理、娱乐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智能化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1.2、设计原则及依据1)、设计原则 智能化建设的定位新校区智能化系统建设总体定位为:建设成全省一流的数字化校园。在设计中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使整个智能化系统满足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管理及运行要求。 立足数字化教学应用,对建筑智能化进行整体规划新校区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个庞大、系统的工程,需要分步骤实施。智能化工程是数字化教学和办公的基础,为了保证智能化系统最后能够满足新校区更高的使用要求,故需要以数字化校园应用的高度,对智能化工程进行整体规划。 实用性建设原则选用的

7、产品或设备的功能与性能指标都应适度超前。非预埋或隐蔽的开放性设备(如交换机等)应当根据当前管理与应用的需求,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设备.同时充分考虑系统的扩展预留。 成熟性与先进性结合原则系统设计采用成熟的或经过工程检验的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现在和未来的需要.在满足成熟性的前提下,技术适当超前. 安全性与保密性原则管理系统具有对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分析、优化、故障监测及在线排除、设备和部件的容错等功能,以提高系统自身和信息传递的安全性。2)、设计依据 新校区相关建筑图纸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1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

8、B/T503112007)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 国际综合布线系统标准(ISO/IEC11801) UTP布线系统现场测试标准(ANST/TIA/EIATSB-67) 集中式光纤布线系统标准(ANST/TIA/EIATSB-72) 开放式办公室布线系统标准(ANST/TIA/EIATSB-75) SPC135P标准(BACnetNASI/ASHRAE)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实验方法(GB167962009)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2007) 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9

9、8-201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视听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5644-1995)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13) 通风与空调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建筑物防

10、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防静电工程技术规程(DG/TJ 08-83-2009)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11)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200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DGJ0893-200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1995(2001版) 业主的使用功能需求1.3、总体设计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为教学、科研与管理提供一流的基础设施,实现信息数字化校园的目标。1. 建设以高速校园网为基础、覆盖全校主

11、要楼宇及公共设施的数字化网络信息平台,满足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系统、数字化教学系统、校园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的要求。2. 建设覆盖全校楼宇及室外空间的通讯网络,满足实现有线及无线通讯系统、校园一卡通、校园公共广播及背景音乐播放系统、校园安保监控系统等的要求.围绕“所有的硬件建设应该围绕学校应用” 的原则建设数字化校园,全面提升校园信息化建设内涵。充分考虑新形势下教育特色,营造科学、规范、先进、合理、简捷、实用的网络环境,搭建合理网络应用平台,建设以网络教学为中心平台的完善的网络应用体系,通过选用相应的网络设备和软件。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3. 智能化系统设计,应保证建成后的新校区能适应21世

12、纪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科学管理和网络信息集成.4. 系统设计应立足于高起点,采用成熟、先进、实用的技术,进行系统的优化集成设计.按照以人为本,按需设置,量体裁衣的方针,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提出系统近期的实施方案、中期的扩容方案和远期的发展规划.5. 系统软、硬件配置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以适应系统灵活组网、扩展和系统能力提升的需要。6. 系统配置应采用有长期动态寿命的产品,回避使用短期过渡性技术产品。使系统既能满足当前的需要,也能适应科技的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现代化程度也不断提高。7. 实现各个子系统有机互联系,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增强

13、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实现现代化的科学管理。8. 设备配置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的同时,应本着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和易维护性,同时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本次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子系统:1. 综合布线系统2. 计算机网络系统3. 安全防范系统4. 校园一卡通系统5. 校园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6. 智慧课堂系统7. 信息发布系统8. 多媒体会议系统9. 校园图书管理系统10. 多媒体教学系统11. 校园能效监测系统12. 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系统13. 机房系统工程14. 弱电综合管网工程以下章节是对各系统详细介绍。第

14、2章 综合布线系统2。1、系统概述为了能给校区内部办公人员和学生提供语音、数据、图像、宽带信息传输的物理链路,充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可靠的传输要求并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无阻塞信息传输,因此需要一套先进的高质量的综合布线系统作为物理通讯线路基础,承载大楼的数据、语音业务,为语音、数据、图像信号提供高性能传输通道.方案从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思路、产品选型及结构特点,采用了成熟、先进、实用的技术,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的结构,以适应系统的灵活组网、扩充升级的需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

15、科学管理。2.2、系统设计目标新校区要建设成为一流的数字化校区,它必须具有强大的信息化系统以支撑它的多种的上层应用,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下面简称PDS 系统)作为数据传输的基础设施,就必须为各个子系统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我们对整个系统的需求分析如下: 多应用:支持宽带多媒体业务、为教学及科学研究提供先进平台、为学术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等。 多子系统集成:其他各子系统的上位机与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综合上述新校区的PDS 系统应支撑以下各功能: 涉及计算机网络互联的计算机系统以及各类计算机外部设备等; 为中心智能弱电系统其它子系统符合互联网通讯协议的设备提供信息传输基础通道。新校区是一个新建

16、的校区,拥有多栋现代化的大楼,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目前的发展情况,结合学校以后一段时间内的需求,我们采用六类非屏蔽布线系统+光纤系统来构建整个新校区的语音与数据传输平台.6类系统是目前综合布线产品当中技术先进,并且已经有国际统一认定标准,技术相对成熟的产品,可以保证用户建成的系统在5-10年内不落后。在其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时我们充分考虑了以下几点: 布线系统首先具有高速和高宽带的传输能力,应能满足楼内的信息传输的需要,尤其是数据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并且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发展。 布线系统应具备运行的高度可靠性,对于特别重要的网络部分,要采用冗余备份来保证线路的万无一失. 布线系统应能适应各

17、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需要,设备变迁时要有高度的灵活性、管理的方便性. 产品的通用性满足各种网络产品及通信系统的要求. 结构化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系统的扩充升级容易。 保护用户一次性投资,维护费用低。按照整个新校区的建筑结构,我们设计的综合布线系统,将用于各建筑所需的数据和语音的联网应用.信息点分布以甲方建筑图纸为基础,并根据甲方提供的使用情况适当进行了调整。本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组成: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2.3、系统设计原则 实用性充分满足当前各种通讯服务的要求 扩充性为将

18、来系统的扩充留有充分余地 灵活性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且易于系统的重新配置 安全性利于防火、防水、防雷击、防破坏 可靠性利用容错设计,尽可能减少系统中断 经济性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 统一性与网络设计方案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发挥网络的作用 可管理性便于管理和减少维护2.4、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新校区的综合布线系统要求能在提供满足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应用的服务和传输能力,同时还能适应今后2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整个系统分为数据部分和语音部分;采用三级星型布线结构;数据部分和语音部分的水平链路均采用六类8芯4对非屏蔽双绞线;其中数据部分分为外

19、网与设备网两套网络,两套网络的链路采用完全的物理隔离设计。数据部分的主干链路采用6芯单模、多模光缆,接头采用LC-LC;语音部分的主干链路采用多根3类20、50对大对数电缆;采用六类布线解决方案,设计了一套标准、开放的综合布线系统,数据、语音端口可灵活互换。数据采用非屏蔽六类线缆布线方式。语音使用三类大对数为主干,六类布线到终端的系统。系统综合考虑网络系统、语音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及其他系统对布线系统的要求.根据国家布线标准(GB/T 50311-2000)、国际布线标准(ISO/IEC 11801)的设计原则,本布线系统将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构

20、成。在此次综合布线建设中充分考虑了布线系统的高度可靠性、高速率传输特性及可扩充性。下面将以链路为中心,分别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描述.2。4。1、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搭桥。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信息点数量确定、铜缆信息点设计。本次设计网络数据信息点890个,语音信息点438个,无线AP点34个,网络有线电视点132个,共计前端点位1494个。具体各层功能区信息点表如下:序号区域楼层功能区域名称房间数量信息点语音点电视点AP点地插1图书科技楼1F期刊阅览室122校史陈列室122打字文

21、印110配电12校园电话及宽带机房111安防监控室/校园广播及电视机房122资料室111值班1222F借书处144学生阅览室1223F教师阅览室142管理员室144计算机教室4160152多媒体教室152504F通用教室262办公室244休息室1221史地教室131语言教室131音乐教室131美术教室131书法教室1312C教学楼及实验楼1F药品室111仪器室111标本陈列室111实验楼教师休息室122实验员室142化学实验室262准备室22学生教室6186教学楼教师休息室1222F药品室111仪器室111标本陈列室111实验楼教师休息室122实验员室142化学实验室262准备室22学生教室6

22、186教学楼教师休息室122教具室123F药品室111仪器室111标本陈列室111实验楼教师休息室122实验员室1422物理实验室26准备室22学生教室6186教学楼教师休息室122教具室124F综合实验室121实验楼教师休息室122实验员室142物理实验室262准备室22学生教室6186教学楼教师休息室122教具室125F综合实验室121实验楼教师休息室122实验员室142物理实验室262准备室22学生教室6186教学楼教师休息室122教具室123AB教学楼1F教室6186教师休息室2442F教室6186教师休息室366教具室123F教室6186教师休息室366教具室124F教室6186教师

23、休息室366教具室124行政楼1F办公室(30平方)31812小会议室13112办公室(40平方)4282022F办公室(30平方)31812小会议室13112办公室(40平方)4282023F办公室(30平方)31812小会议室13112办公室(40平方)42820大办公室(70平方)16424F办公室(30平方)31812小会议室13112办公室(40平方)42820大办公室(70平方)16425F办公室(30平方)31812小会议室1311办公室(40平方)42820大办公室(70平方)16425食堂1F配电房12小卖部131烹调间11售饭窗口19餐厅185售票1312F小卖部131备餐

24、间11售饭口19餐厅15售票1313F多功能厅14设备房1316女生宿舍1F值班11112F休闲活动廊163F休闲活动廊164F休闲活动廊165F休闲活动廊167男生宿舍1F休闲活动廊122F休闲活动廊163F休闲活动廊164F休闲活动廊165F休闲活动廊168教师周转房1F教师公寓1919191922F教师公寓1919191923F教师公寓1919191924F教师公寓1919191925F教师公寓1919191926F教师公寓1919191929风雨操场1F门厅12210西大门传达室13111东大门门卫室门卫室13112露天操场1合计99944213122283根据各工作区信息点位置的不同

25、,选择相应的信息插座安装方式,部分采用墙面型插座,墙面安装高度为30cm。安装位置考虑到维护及使用的方便,信息点的安装,需配合装潢进行安装(如独立的领导办公室、会议室、教室信息点安装采用地面插座的安装方式)。安保监控中心机房考虑到使用的方便,本系统采用静电地板下的安装方式。信息点安装示意图2.4.2、水平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水平布线子系统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水平布线子系统总是处在一个楼层上,并端接在信息插座或区域布线的中转点上。本次设计水平子系统的线缆为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它们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在需要某些更高带宽应用时,可

26、以采用光缆设计;前端全部采用RJ45模块作为信息模块,这样万一出现一条线路的临时故障,可以立即将其它线路调整过来,确保重要的线路能够立即恢复运行。另外,选用的RJ45信息插座需能够插入RJ11插头,电话线用的RJ116P插头可以直接插入RJ45插座内。而且语音点只用六类线的2芯,这样系统有大量的冗余,方便以后的拓展;同时语音点和数据点可共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真正的实现了语音和数据的互跳功能。水平子系统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至用户工作区,端接在信息插座上。水平子系统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至用户工作区,端接在信息插座上。普通水平线缆从IDF/MDF出发,通过弱电井到达各楼层,进入吊顶里水平

27、线槽,然后在各个用户区通过管道引至信息插座,端接在信息插座上,如下图:而对于部分不使用吊顶的区域,水平线可考虑采用以下方式安装:通过埋地管道将线引到信息点处,或沿较隐蔽的线路引至信息点处,如下图:本次方案将全部采用吊顶走线方式,地面安装从墙壁到安装地插的一部分采用地埋管道走线方式。水平线缆的用量按下式计算:水平线缆平均长度=(max距离min距离)21.1端接容限(铜缆6m,光缆12m)线缆箱数=信息点数*水平线缆平均长度 305米/箱穿线管径与布线根数的关系如下:序号电管内径允许布线数(面积利用率30)1201-2根UTP22534根UTP2.4。3、垂直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是整个建筑物

28、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提供建筑物的干线电缆及光纤的路由。通常由垂直大对数铜缆和光缆组成,它的一端端接于设备机房的主配线架上,另一端通常端接在楼层管理间的各个管理分配线架上。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要点主要有:干线路由的选择及走线方式、干线光纤及大对数铜缆类型的确定、干线线缆用量的统计等。本次设计垂直干线子系统布线如下:数据主干:接入至汇聚6芯多模光缆,汇聚至核心6芯单模光缆语音主干:3类20/50对大对数电缆(根据点位数量选用20或者50对);走线方式:本工程的主干线缆路由以走弱电竖井(大楼电井)为主,进入设备间部分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在此次综合布线建设中,为了保证传输性能和传输质量,垂直干

29、线的分布采用了星型结构,即从主机房以点到点的形式铺设到各个楼层配线间并有预留,使今后的系统维护、管理和网络应用更为方便、灵活.2.4。4、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由各层分设的楼层配线架(FD)及主机房中的主配线架(BD)构成,负责楼层内及信息通道的统一管理.主要由跳线面板、跳线管理器、跳线、光缆端接面板、机柜(或机架)等组成。语音主配线架:用于连接来自各管理间的3类UTP线缆,与管理间类似,也选择100对110配线架,机柜安装方式。数量配置以能够将全部水平线缆和垂直主干线缆端接好为标准。数据主配线架:用于连接来自各管理间的光纤和铜缆,采用机架式光纤、铜缆通用模块化配线架,19”机柜安装方式,适合不

30、同的使用环境。弱电间配置表:序号区域IDF名称信息点语音点网络电视点AP点网络配架110配架1图书馆IDFT1281621计算机教室1402计算机教室2402计算机教室3402计算机教室4402多媒体教室482IDFT339121212实验楼IDFS1341421IDFS34915313教学楼CIDF-C12021IDF-C22221IDFC322211IDFC42221IDFC522214教学楼BIDFB12461IDFB3268215教学楼AIDF-A12441IDFA3264216行政楼IDFX149331231IDF-X249331231IDFX355371231IDFX4553712

31、31IDF-X5553712316食堂IDF-F247710217女生宿舍北IDFW11IDF-W318女生宿舍南IDF-W1-212711IDFW329男生宿舍北IDFM11IDF-M3-110男生宿舍南IDFM1212711IDFM3-211教师周转房西IDF-Z11101010111IDF-Z2-110101011IDF-Z31101010111IDFZ4110101011IDFZ51101010111IDFZ611010101112教师周转房西IDFZ12999111IDFZ2-299911IDFZ32999111IDFZ4299911IDFZ52999111IDF-Z62999111

32、3风雨操场2214西大门传达室3115东大门门卫室门卫室3116露天操场合计9994421312261212.4。5、建筑群子系统有网络需求的建筑物之间的传输介质和各种支持设备(硬件),组成建筑群子系统, 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敷设方法。此次设计在教学楼C一层设置一间汇聚机房,除图书科技楼,其他各栋汇聚于此再接入网络中心机房.2.4。6、设备间子系统各配线间均采用19英寸标准机柜安装,并配有网络设备专用配电电源及风扇,可将设备间网络设备一同放置其中.此种安装模式具有整齐美观、可靠性高、防尘、保密性好、安装规范、并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等优点. 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它的布放,

33、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适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设备间的设置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设备间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对外网络接口 温度应保持在1030之间 相对湿度应保持2080 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防尘措施 使用防火门,门宽至少为高2。1m宽0。9m 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ux 地板载重量不小于500kg/每平方米第3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3。1、系统概述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实现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

34、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校园,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虽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3。2、系统设计目标建设学校新校区计算机网络系统,不但可以推进整个校园的网络系统的互连互通,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充分利用,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通过校园网络络的建设,可以促进网络建设的规范化,加速学校校区信息化的发展,优化学校校区的信息结构和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经过对学校校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深入调研,学校校区计算机网络建设应

35、达到的总体目标为:l 建成一个覆盖整个学校校区、技术先进的、运行稳定的、实用的、统一的信息网络增值平台系统,实现万兆光纤到各个楼宇配线间、千兆铜缆到桌面,连通校区内的每一栋建筑;l 建立完善的应用信息系统,包括WWW、Mail等Internet应用信息系统和学校行政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现代化通信、科学研究、图书情报检索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在内的综合园区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提高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l 采用万兆以太网技术,以光纤为主干,提供实时宽带多媒体信息服务;l 同时通过各种不同的线路方式实现与CHINA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等网

36、络运营商的连通,同时获得国内外网站访问的出口.l 建立完整的云计算服务平台,通过将计算、网络、存储资源的全虚拟化实现资源的云化,为业务或用户按需提供相应资源,提供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缩短后期业务部署周期,增强业务保护能力;3.3、系统设计原则为达到新校区网络系统建设目标,在网络设计构建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下建网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采用先进成熟技术满足各种应用系统的需求,兼顾其他相关的管理需求,保证满各种应用系统业务的同时,又体现出网络系统的先进性。在网络设计中把先进的技术与现有的成熟技术、标准和设备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网络应用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以适应更高的数据、语音

37、、视频(多媒体)的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信息化的发展的需要. 高可扩展性网络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网络不仅需要保持对以前技术的兼容性,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具备支持多种应用系统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根据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变化,平滑的扩充和升级现有的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网络容量和提高网络的各层次节点的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网络架构和现有设备的调整。 高可靠性网络系统的稳定可靠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保证,对于校园网络来说更是如此,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尽量避免系统的单点故障。要

38、对网络结构,网络设备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网络设计中特别是关键节点的设计中,选用高可靠性网络产品,保证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 标准性与开放性采用国际标准协议进行互连互通,确保本网络系统的基础设施的作用可以充分的发挥。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基于开放式标准,包括各种局域网、广域网及网管系统等,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网络采用国际上通用标准的主流的网络协议,不仅保证与其它网络(如公共数据网、Internet)之间的平滑连接和互通,还能适应未来若干年的网络发展趋势,便于将来网络自身的扩展。 高安全性安全体系应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结构,在总体结构上分为四个层次:网络层安全、应用层安全、系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