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种群数量的变化n 4.2.1 建构种群变化模型的方法 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n 4.2.2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J”型增长:自然界的种群在抱负条件下增长,假如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坐标图,曲线大致呈“J”型Eg:试验室中细菌数量的增长;兔引入澳大利亚、环颈雉引入美国初期的增长。 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模型假设: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种群单位时间内以确定的倍数(1)增长、数学模型:NtN0t、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t:时间N0:种群的初始数量:Nt/Nt1Nt:经过t时间后的种群数量n 4.2.3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留意一些内容不
2、要求把握) “S”型增长:自然界的种群在资源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增长,假如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坐标图,曲线大致呈“S”型l Eg:高斯的大草履虫培育试验(0.5mL培育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最终大草履虫的数量稳定在375个左右) “S”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只要求把握模型假设和K的含义)、模型假设:环境条件对种群增长具有阻滞作用,随种群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被捕食的几率增大,导致种群的诞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和诞生率相等时,种群就会稳定在确定的水平(值)、数学模型:dNt/dt=rNt(1Nt/K)、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Nt表示t时刻的种群数量dNt/dt表示曲线在t时刻
3、的斜率rb(诞生率)d(死亡率)K表示环境容纳量,即该环境容纳的最大种群数量。K值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n 4.2.4 “J”和“S”型增长及重要参数的比较比较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模型假设抱负条件(资源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无敌害)资源空间受限模型中重要参数(Nt/Nt1)K(该环境条件下承载的种群最大数量)增长率变化(1)保持不变渐渐减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的斜率)渐渐增大先增加后减小(K/2时达到最大)联系l 说明1: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是高中范围用到的不规范用语,但已见于高考中。l 说明2:增长速率大意味着经受单位时间后种群数量的增加量大。n 4.2.5 种群数量变化包括种群的增长、稳定、波动
4、和下降(甚至消亡) 自然界中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会影响种群数量,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n 4.2.6 探究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曲线为大致情形) 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抽样检测法)、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留意看实物)计数室的厚度均为0.1mm,长宽有两种规格,1mm1mm或2mm2mm。、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原理(以计数室长宽为1mm为例,2mm的自己类推)血细胞计数板的每个计数室含有400个小格,总体积为0.1mm3(1mm1mm0.1mm),合1104mL。假设计数室(400个小格)中共有A个观看对象,则观看对象的种群密度为A/(1104mL)10000A/mL、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先加盖玻片掩盖计数室,但需要在计数室边缘留一点空隙。在计数室和盖玻片的空隙处滴加待检样液,等待其缓慢渗入计数室。显微镜观看与计数。2516的计数室,计数左上、右上、右下、左下和中间的中格。1625的计数室,计数左上、右上、右下、左下的中格。利用计数结果估算计数室中的个体总数,依据计数原理计算种群密度。 试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