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1 ,大小:222.54KB ,
资源ID:3958890      下载积分:1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9588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工程项目部管理制度.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建筑工程项目部管理制度.doc

1、 建筑工程 项目部管理制度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项目部试行版本目录工程技术管理条例2设计图纸审核制度27技术交底制度31质量管理制度33消防管理制度41施工现场防火管理制度42定期质量安全检查制度43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44机械使用保养管理制度45安全教育制度46班前安全活动制度47仓库管理制度48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管理规定52劳动力用工管理规定57廉政工作管理制度61办公制度62卫生管理制度63员工宿舍管理制度64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65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75绩效考核制度84工程技术管理条例一、 总 则工程技术管理,是对工程项目中各技术活动和技术作业的各种因素、资源进行科

2、学、合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的总称,是项目管理规章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目标的有力保障措施。通过充分调动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源,认真贯彻、执行设计文件、合同文本及各种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规范技术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及其具体环节,达到以技术管理工作保证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同时亦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秩序,为高效优质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达到满足业主要求而提供有利、有力、科学的保障和措施。技术管理的方针:科学、严谨、创新、精益求精.二、技术管理主要工作内容项目技术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有:1. 贯彻、

3、执行国家强制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2. 审查设计文件和进行施工现场勘察。3.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和保证项目技术工作人员有效实施和执行.4. 编写分项施工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5. 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积极地指导、检查、评比、验收。6. 认真填写施工日志和质量检查、检验记录和其他质量记录.7. 负责竣工资料的编制和移交,负责已完成工程的验收和工程保修期间技术服务工作.8. 配合合同管理、物资设备、安全、试验等部门,积极完成自己在协作过程应分担的工作任务.9. 配合公司做好岗位技术培训计划的落实,并在项目内部积极组织技术学习.三、技术岗位设置及其职责1. 技术岗位设置设置项

4、目总工程师、工程技术部、质量管理部、测量组.2. 技术岗位职责1) 审查设计文件和进行施工现场勘察。2)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分项施工工程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3) 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积极地指导、检查、评比、验收。4) 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进行积极、及时、科学、有效的分析、论证、总结和解决。5) 认真填写施工日志和质量检查、检验记录和其他质量记录。6) 负责竣工资料的编制和移交,负责已完成工程的验收和工程保修期间技术服务工作。7) 做好内部技术人员的岗前岗位培训和学习。四、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分为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本管理办法主要针对的

5、是项目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拟建施工项目进行施工准备和正常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是对拟建工程在人力和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组织等方面所做的全面合理的安排,是指导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性文件,目的是使施工过程能充分做到施工生产的连续性、均衡性和协调性,并实现施工生产活动的最佳经济效果。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总工组织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编制、编写,具体要求是:1.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任务1) 根据业主对施工项目的各项要求,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2) 确定合理、可行的施工进度,拟定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3) 采用最佳的劳动组织,计算确定施工

6、中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等需要量;4) 合理进行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以确保全面高效的完成施工项目。2. 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是各项施工准备的依据;可体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要求,可进一步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由于它制定了拟建工程所确定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和资源需要量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是指导开展紧凑、有秩序施工活动的技术依据.直接为物资供应、机具配备、技术和劳务人员的合理组织提供依据.提高工程施工过程的预见性,减少盲目性.是项目统筹安排施工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施工产品产出过程的关键和依据。3.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1) 基本内容2) 编制依据3)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主要有工程名称、地点、规模、

7、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总包、施工条件(水、电、道路、场地材料等情况)和周边环境、主要工程的内容和数量,以及主要技术标准.4) 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分为技术准备和生产准备。技术准备包括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试验工作计划、员工岗前培训、技术交底准备、其他文件的准备。生产准备包括现场道路、水、电来源及接入方案,场地平整布置及周围建筑物(构造物)及地下管线的调查情况,机械设备的来源,各种临时设施的布置,劳动力的来源及有关证件的办理,选定分包单位并签订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等。5)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就是以图表形式列出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详细阐述项目

8、各职能部门及主要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以达到分工明细、责任明确、工作目标清晰、协作配合默契的目的。6) 施工部署主要确定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环保目标,制定工程总体施工方案(施工区段成阶段划分、施工流程,大型机械设备及精密测量装置的配备,拟投入的各工种劳动力的数量、计划分包项目名称及具体进场与出场时间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7)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结合工程实际,本着少占耕地、方便使用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对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加以说明,画出各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并阐述施工现场平面管理措施.8)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合同工期要求,编制出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

9、工进度计划及阶段进度计划,并阐述具体的保障各级进度计划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及相应的奖罚条例。9) 资源需求计划用表格形式列出主要资源需求计划,如:劳动力需求计划、主要材料和编制计划、机械设备、大型工具、器具需求计划、生产工艺设备需求计划、施工设施需求计划。10)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1) 安全生产保障措施12)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13) 雨期、冬季、台风、暑假、高温、夜间高原地区等施工保证措施.4. 施工方法1)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当公司有施工工艺标准时,分部分项施工方法可引用施工工艺标准中相应内容,对施工工艺中没有的内容,应详细编写,重点突出.当

10、公司无施工工艺标准时,分部分项施工方法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及项目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编写.工程重点、难点、关键的施工方法及措施项目应结合项目技术能力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先列出重点、难点、关键部位工序,然后详细介绍施工方法及保证措施。2) 附加内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名称、须详细阐述其推广程序、应用部位、施工方法、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使用成果的总结签定。必要时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预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广完成后,要对其理论及时事后总结,对其成果进行组织鉴定。成本控制措施控制成本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优选材料、设备质

11、量和价格、优化工期成本,减少赶工费,跟踪监控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差额;分析产生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全面履行合同;减少业主索赔机会;加大施工索赔力度;健全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组织机构,落实控制者责任。施工风险防范列举并评估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细述防范对策和管理措施。总承包管理和协调概述分包项目名称和内容,总包与分包单位的主要协调配合措施,总包对各分包单位的主要管理措施及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环保的要求.工程创优计划及保证措施明确创优目标及过程线路图(目标分解表),细述所采取的技术、组织及经济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并报监理、业主审批后报公司工程技术部备案.五、技术交底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

12、程开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对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工程技术交底是在工程施工之前,由专业工程师向现场施工负责人明确施工内容、方法、标准的技术作业资料.1. 分类施工技术交底分两个作业层次一个是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向项目上的专业工程师和其他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另一个就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的技术交底.2. 技术交底内容技术交底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交底的项目名称、计划开工和完工日期2) 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质量要求、标准及质量检验的程序3) 施工技术方案和控制要点4) 施工工艺操作流程5)

13、施工需要的材料数量及规格6) 施工需要的设备配置及作业要求7) 施工需要的各类人员的配置8) 安全要求六、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项目技术标准、相关规范规程、专业技术人员的施工经验以及成熟实用的施工工艺所编写的,主要阐明施工过程中或施工活动的具体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工艺要求和施工方法。以用于规范工程技术人员的活动行为和明确工序质量标准,对指导施工和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是由指挥部各部室完成,首先由项目总工程师或部室负责人根据本项目或部室的实际情况对编写作业指导书工序或工种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写。编写的内容应有:1. 编写依据2.

14、作业对象和适用范围3. 人员、机械、材料的配备4. 作业程序5. 作业方法6. 作业控制要求和措施7. 质量检验标准和质量记录要求8. 安全注意事项七、试验作业工程试验作业是切实保障工程质量的一道关键环节和重要工作.1. 原材料的试验和检验1) 项目部必须严格控制工程进场材料的质量、型号、规格。项目采购部门应填写材料试验检验通知单交项目试验室,由试验室主任指派试验人员配合材料采购人员到货源处取样,进行性能试验,检验合格的材料方可与供应方签订供应合同。2) 试验室对进场的主要原材料按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批量和项目进行检测试验。3) 没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单的材料和型号或图纸要求不相符的材料,一律不得

15、在工程上使用。4) 进场的材料要做到材质证明随材料走,材质证明要与代表的材料相符,做好材料的标识、标志、储存和保护.2. 构(配)件进场质量检验1) 对于配件厂生产的预制配件,安装前应检验出厂合格证,内容包括:配件型号、规格数量、出厂强度、出厂日期。检验后加盖检验合格章,安装后,在合格证纸上注明使用部位。2) 对有缺陷的配件处理:如果认为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使用,一定要在合格证上注明鉴定处理意见和使用部位。3. 试验管理制度1) 项目部应建立工地试验室,配备足够的具有相应工程试验资格的试验人员,并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内容的不同,设立相关实验点。2) 试验室在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开展试验检验工作,

16、业务上受公司中心试验室的指导,同时还要受业主、质量监督站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检查。3) 试验室应建立以下各项规章制度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验试验室在工序施工之前,应完成工序质量控制所必须的各项基础试验,并提出控制参数和数据.根据进度计划安排,试验人员在工序进行前做好各种配合比的设计与验证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试验室应按合同、规范或业主的要求,分清与试验室试验检验的项目,并按相应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检验工作。每道工序完工后,项目试验室按检验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填写检验试验结果的记录、报告、台帐。工序检验和试验结果不符要求时,应将信息及时传递相关部门,并采取处理措施.按规定重新检验,直至合格后才能进

17、入下道工序.在交工验收前,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试验室人员参加,依据合同和技术规范的规定,按要求对工程进行全面检验。4) 试验、检测记录管理试验、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要实事求是,字迹清楚,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同时应有试验、计算、复核、负责人签字及试验日期,并加盖试验专用公章.工程试验检测记录应使用签字笔填写,内容应填写完整,没有填写的地方应划“.原始记录是试验检测结果的如实记载,不允许随意更改,不许删减;如须更改,作废数据应划两条水平线,并将正确数据填在上方,同时加盖更改人印章或签字。试验资料应专人负责整理记录管理工作,规定文件资料借阅、查找制度;对外发出的报告及上报的资料应建立总登记记录和总台帐

18、。试验室所有的质量记录,根据合同规定要求向业主提供足够份数,其余的质量记录由试验室装订成册上交公司档案室存档.完工后,试验室应将所有的试验记录、报告以及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评定结果等资料,按交工验收要求整理成册,以准备交工验收.八、测量工作1. 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以保证测量工作质量,防止错误,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同时必须做到:1) 在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其中: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

19、施工放样,在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组长、测量班长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2) 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和签认;对分工衔接上的测量工作,测量组或测量组要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3) 项目测量组组织对控制网点和测量组设置的施工用桩及重大工程的放样进行复核测量,经项目技术主管现场进行检查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2. 项目部总工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进行检查,并完善检查记录;3. 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

20、括:1) 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2) 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3) 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4)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4. 控制测量、每项单位工程施工测量必须分别使用单项测量记录本。测量记录统一使用水平仪簿和经纬仪簿及全站仪簿。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记、补绘.记录中不准连环更改,不合格时应重测。手簿必须填列页次,注明观测者、观测日期、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和觇标类型及编号,并详细记载观测时的特殊情况。凡划去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予以保存

21、,不得撕毁。5. 内业计算前应复查外业资料,核对起算数据;计算书要书面整洁,计算清楚,格式统一;计算者、复核者要签认;采用计算机应用程序计算时,应使用正版软件。6. 测量组、班应设专人管理原始记录和资料,建立台帐,及时收集,按控制测量、单位工程分项整理立卷;因人事变动所涉及的测量记录和资料,应由测量组长主持办理交接手续;工点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全部测量记录和资料档案,分类整理装订成册,上交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经验收合格后,双方办理交接手续;项目部按交工验收的要求将测量记录资料编入竣工文件。7. 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和保管1) 工程施工常用测量仪器主要有:水准仪、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全站仪(包括觇

22、标、水准尺等附属工具).测量工具主要指量矩尺、温度计、气压计。测量组对所配置的仪器工具具有使用权和负有保管责任。2) 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部环境条件。仪器精度与性能应符合合同条件及规范要求,仪器的配置与使用范围应经项目总工程师签认确定。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当测量仪器、工具出现下列情况均视为不合格。已经损坏;过载或误操作;显示不正常;功能出现了可疑;超出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仪表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出现了上述不合格项的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做明显标记。只有排除不合格原因,再次检定确认合格,并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验证签

23、认后,方可使用.3) 测量仪器使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其要求的环境条件,条件不具备时,不得架立、使用仪器。仪器架立后司仪人员应专心守护,不得擅自离开.4) 测量仪器转站,严禁将带支架的仪器横扛肩上;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全站仪转站必须装箱搬运,行走困难地段所有仪器必须装箱护行搬运;测量收工必须按说明书规定擦拭仪器装箱;携带仪器乘车必须将仪器箱放在座位上,或专人怀抱,不得无人监管任其受振.5) 项目部的测量组应建立仪器总台帐、仪器使用及检定台帐测量组也应建立相应的分帐;仪器档案由项目技术部门保存原件,测量组、班长保存复印件,复印件随仪器装箱;仪器使用者负责使用期间的仪器保管,应防止受潮和丢失;

24、测量仪器应做到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不得私自外借他人使用.6) 测量仪器工具的移交和检定7) 要求对测量仪器其进行年检和标定,并且年检和标定工作必须在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当仪器在项目上时,由项目上负责;当仪器在公司时,由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在项目完工后,项目应将使用的仪器随同台账一同移交公司工程管理部保管。九、施工过程控制作为企业施工的技术人员,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正在作业的工序根据设计文件、规范、项目要求、标准进行检查、检验和指导,以进行动态控制。运用的方法主要有:测量、试验、观察、分析、总结、指导、提高.作为施工企业技术人员要作好施工过程的动态控制,须做到以下工作:1. 掌握施工图纸、项

25、目技术标准、规范要求。2. 认真核对试验、检验、测量数据,仔细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3. 坚持做好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安全生产、质量控制工作。4. 对关键、重点、难点工序或控制点,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施工方法,并保证其有效的实施和执行。5. 做好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随即处理,或立即将信息反馈,及时处理.6. 保证技术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及时反馈、及时处理。7. 在工序开工前切实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指导施工人员掌握领会作业指导书的作业方法和控制措施。十、施工日志工程施工日志是项目工程技术施工人员根据施工现场所必须填写的原始性记录,是工程施工现场过程控制的第一手

26、资料.项目工程自项目总工程师至下属各级技术工作人员从一进入施工现场到工程完工交工验收,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任务或项目总工程师另行要求,各自填写施工日志.待工程交工验收后,除业主竣工资料中要求部分的施工日志外,其余施工日志均应全部收回,随同工程技术资料交回公司工程技术部门,以备后查。根据要求工程施工日志的填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技术工作人员工作内容;2. 工程施工作业内容;3. 天气状况、日期、时间;4. 项目工作要求、监理工作指令;5. 工程变更设计及处理情况;6. 现场作业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试验检测人员、测量人员的数量及姓名;7. 施工机具的搭配及运转情况;8. 施工过程的检查、

27、指导情况及工程质量检测、检验、试验情况;9. 不合格项的处理程序及采取的措施;10. 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生产状况的描述;11. 其他事宜。上述施工日志的填写内容,可根据各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岗位、职别、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和完善.但工程完工后,必须将各施工日志收回进行整理,随同其他技术资料一同移交公司工程技术档案室。同时工程施工日志在填写过程中须注意:1. 不得缺日、隔日或无故不填写。2. 不得缺页、撕页或肆意涂改,坚决杜绝事后补做记录。3. 填写内容要整洁、完善、齐全,不得漏项。4. 项目总工程师或技术部门领导定期对下属工作人员的施工日志进行检查和纠正。5. 及时收回并交由专职资料管理人员

28、进行归档整理。十一、技术文件资料与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有关的技术文件资料主要有: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合同文本、有关协议纪要、现场调查、设计核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及施工技术方案、变更设计、施工记录、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施工日志、工程检查检验报告、试验报告、试验检验记录、测量记录、各种施工规范和规程标准、与工程技术有关的照片录音录像照片、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来往的技术性文件、监理工作指令和指示、建设(监理)单位审批或下发的各项与技术要求有关的文件或通知、竣工资料、验收报告、保修单等。对于上述技术文件资料的管理,必须遵从如下要求和规定:1. 对技术文件资料须按公司质量体系文件

29、控制程序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且必须有专人负责.2. 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往来的各种与技术相关的文件必须受收、发文登记记录控制,要求收件单位、收件人、发件单位、发件人填写和签字,并注明日期。3. 技术文件资料必须按规定进行管理和保存,在工程完工后,如须随同竣工资料一同移交建设单位的,项目上必须留存复印件。4. 随同移交建设单位的竣工资料必须有完整的一套竣工资料同时移交公司工程技术部门留存、管理.5. 竣工资料之外的其他技术性文件资料,在工程完工后亦不得销毁、丢弃,应随同竣工资料一同移交公司工程技术档案室留存归档。6. 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的配备必须满足施工项目要求,满足项目实际

30、实用,同时也必须是现行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十二、变更设计管理制度由于项目工程具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和施工控制的动态性,所以变更设计是完善原施工图纸、补充原设计缺陷、纠正原设计错误、保证工程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为规范变更设计管理工作,依据建设工程管理条例及项目业主管理机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1. 本制度所称变更设计,是指施工图经业主审核批准后至工程正式验收前,变更施工图的活动。经业主审核批准的施工图,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依据本制度进行。2. 变更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使用功能前提下,尽量节约投资。3. 变更设计应坚持“先批

31、准,后变更、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未经批准自行变更和施工的要承担全部责任。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现场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各级管理部门应及时主动提出变更设计建议,否则应承担全部责任.4. 变更设计必须深入调查、充分论证,坚持集体决策,一次变更到位,避免“反复变更(即同一工点发生2次或2次以上同一变更内容或同一工程问题引起的变更)。十三、技术总结工程技术总结是在工程完工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项目总工程师和项目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和撰写的,主要是总结工程施工经验、推广先进的施工工艺、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广泛地进行技术信息交流.技术总结要求每项目至少写一篇,且须包括以下内容1. 工程概况2. 技术质量管理体系

32、组建情况3. 技术管理情况4. 质量控制情况5.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情况6. 施工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情况7. 技术交底书的执行情况8. 项目工程存在影响技术质量的环境和因素9. 工程中有无特殊的项目技术质量标准和要求10.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和方法11. 对特殊处理项目的主要采取的措施和方法12. 本项目中所使用的新施工工艺、方法13. 项目认为可推荐、推广或互相借鉴的先进工艺和方法14. 竣工资料整理情况15. 对公司技术质量管理方面的建议16. 其他事宜十四、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1. 项目提倡技术创新,促进新工艺、新材料、新办法、新设备(简称“四新”)的使用2. 技术创

33、新要有有效的、科学的、可循的论据证明3. 对“四新”的使用始终以经济指标为首要考核、评价指标,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经济成本过高、过大的都不能使用十五、技术创新和合理化建设建议管理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工程技术人员在技术领域内充分利用自己或组织与集体的智慧和才能,发明出有利于工程技术发展和更新、或能够降低工程经济成本、或最大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工艺或技术方法。为了达到自主创新、自我发展、持续前进,更好地激励广大技术人员创新建业的目的,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 项目组织积极鼓励、引导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2) 为有发展潜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利的组织保障,营造有利的工作环境.3

34、) 加强技术人员创新队伍的基础建设,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思想、文化、技术技能素质。4) 加强日常技术人员的考核、激励,增强项目的技术创新活力。5) 建立有效的协调、组织、沟通机制,形成工程实施合力资源.2. 合理化建设建议为使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的施工方法,提高项目乃至公司的总体技术水平,以及及时发现、培养和使用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提高公司的总体竞争力,项目部积极提倡、要求工程技术人员撰写工程技术合理化建议。内容主要针对该项目所采用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和新设备,具有一定的理论或技术创新内容,具体范围包括:1) 工程技术、施工工艺、方法2) 质量管理、质量检测、

35、检验3) 工程试验、检测、测量4) 试验、测量仪器维修、标定、鉴定和使用5) 机械制造、维修、保养6) 合同管理、成本控制、索赔7) 工程技术人员认为有创新价值、须共同交流的其他技术信息。十六、工程技术人员须熟悉的相关法规文件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熟悉以下法规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4.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5.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6.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7.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8. 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9. 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管理办法10. 北京市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相关文件

36、资料.设计图纸审核制度一、审核图纸的目的设计文件是组织施工的重要依据,对设计文件的熟悉与审核是一项严肃重要的技术工作.通过审核图纸要达到以下目的:1. 了解工程的整体情况和设计意图,明确技术特点和质量要求。2. 找出图纸上存在的差、错、漏等问题和错误.3. 结合施工现场调查,提出施工部署、施工安排、资源配置的初步意见,作为编制施工计划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4. 根据设计图纸的内容,确定应收集的技术资料、标准、国家规范、实验规程等内容,做好技术保障工作。5. 建立正确的工程数量台帐,确定计量内外控制线。二、审查的内容设计图纸一般由线路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结构物设计、标准图、数

37、据表等几部分组成。图纸审查包括内业复核和外业复核。1. 内业复核内业复核主要寻找差、错、漏等问题和错误。(1)审查施工图的张数、编号与图纸目录是否相符.(2)施工图纸、施工图说明、设计总说明是否齐全,规定是否明确,三者有无矛盾。(3)平面图所标注坐标、绝对标高与总图是否相符。(4)复核工程各部位的尺寸、量纲、高程、线型及所用材料标准是否正确。2. 外业复核外业复核主要是对照图纸查看核对现场结构、尺寸,外形、构筑物,建造物等情况。三、审查方法设计图各部分内容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在图纸审查时应把各部分结合起来,整体地了解工程,该工作由项目总工负责统一协调。1. 审查图纸时,首先仔细阅读设计说明.在

38、设计说明中,设计者一般对总体设计思想、设计标准、设计中的难点重点、设计图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施工人员应注意的问题等做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在审图时要引起足够重视。2. 图纸审查工作量大,时间紧,可先主后次分阶段审核,但相关的内容要一次性审核完,每阶段审核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完成。3. 图纸审查时要同时绘制一些辅助性图表,通过绘制这些图表,进一步熟悉图纸,了解工程内容,同时提炼出简单、清楚、有指导作用的内容,供决策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使用.4. 图纸审查时应对主要工程量、主要设计内容,如大型构筑物设计等进行必要的计算,对设计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5. 当现有的施工条件难以满足某设计,要求设计单位予以改

39、变部分设计时,要提出修改意见。四、责任人及执行程序图纸审查由项目总工负责组织进行。独立审查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完成。内部会审时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内业技术人员、质检员及其它相关人员都要参加。1. 自审。接到图纸后,项目总工及时安排或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审查,按工程内容、施工区段划分,由技术人员分别审图,提出问题;图纸经自审后,将发现的问题以及有关建议做好记录。2. 交叉审。对重要工程项目,由技术人员交叉审查,通过交流互相补充,并提出审查记录.3. 内部会审.针对自审、互审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组织内部会审,进行讨论。会审结果要与工程量清单相比较,多余数量及时入库,建立正确的工程数

40、量台帐。4. 根据会审结果汇总整理出书面的审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名称、存在的问题(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附图说明)、修改完善设计的建议及要求设计、建设单位予以答复的其他事项。提出的处理意见和变更要求依据要充分,计算要正确。五、有关要求5. 审图人员应对设计方法有一定了解,并了解与工程有关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工程实例,有同类技术管理经验,工作认真细致。6. 图纸审查要有成果,如图纸审查报告,设计图纸存在问题、疑点一览表及辅助性图表等,供有关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作为今后工作参考的资料。7. 审图人员应注意征求计划、物资、设备等各方面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较为全面、切实可行的意见。8. 向设计

41、、建设单位提出的问题力求在技术交底会上能得到解决并形成纪要.技术交底制度一 总则技术交底是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设计意图、工艺标准、质量要求等逐级向下传递的过程,贯穿于项目施工全过程。能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施工及设计要求,掌握验收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有利于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二 接受设计单位的技术交底要求1. 项目部收到施工设计文件后,负责联系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并由项目部组织有关业务部门和各项目部有关人员参加。2. 参加技术交底的各级人员,要认真弄懂设计意图及工程特点,以便发现问题,提出改善意见。对有异议的问题,要及时与设计部门共同研究,协商解决。3.

42、 技术交底的经过和有关问题,解决办法,应详细记录写成正式会议纪要,做为交底工作和处理有关问题的依据.技术交底纪要应妥善保管并做为竣工文件资料列入工程档案.4. 对重大、复杂或采用“四新”成果的工程,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请有关专业设计负责人到施工单位现场进行专题技术交底,由项目部联系,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主持,组织与该项工程有关的单位和施工人员参加,以便掌握该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法、特殊要求和技术措施。三 项目部的技术交底要求1. 项目部的技术交底,由项目总工主持,内容为:工程概况、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计划、总体进度计划安排、资源配置、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特殊工艺、质量目标和指标

43、、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质量验收规范与技术标准、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及环保措施、重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法及特殊过程控制和“四新”成果特殊规定等.2. 对于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由队长或工班长采取工前讲解、工中指导、工后讲评的形式,交待讲解设计意图、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操作技术、环保防范措施要点。3. 必须使施工人员明确和掌握建筑物的几何位置尺寸、标高、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技术措施要求。4. 各分部、分项工程、关键工序、专项方案实施前,项目总工程师或技术科长必须会同工点技术主管向架子队劳务队进行交底,并对交底后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交底经过应详细记录,并签字确认,以文件或

44、会议纪要的形式反映并留存.5. 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对劳务队进行技术交底,并经常深入工地检查指导,督促执行落实。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所辖项目的技术交底不清和技术指导失误负责.技术交底应细致全面,讲求实效,不能流于形式;对项目部各工区、队、施工工点进行技术交底,采用下达工程技术通知单及技术交底书的形式,用文字记述,必要时以图表说明(一般一式三份),并完善签字手续。按施工技术交底表填写,并附必要的图表。交底书一式三份,要有编制人、复核人、接收交底人签字后生效,否则按未进行技术交底处理。对操作工人以口头叙述为主(讲解到操作人员全部明白)。6. 凡下发的各种技术交底资料,由交底人编制,并注明部位、技术要点和

45、内容、时间,交接双方必须认真履行签字手续,登记编号以实现可追溯性和技术质量追究制.7. 凡因技术交底、技术指导失误等,发生的质量、技术事故,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按不同的岗位责任予以经济处罚,重大事故依据有关法律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质量管理制度一 工程质量试验管理制度1. 检测人员必须对检测样品进行取样,确认其满足相关标准、规范及规程要求,并记录检查情况.2. 检测工作应严格按检测规程实施细则进行,检测人员必须在熟悉相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从事检测工作,做到持证上岗。3. 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边缘数据,凡能重复显示者,应重复测试三次。4. 因检测仪器、设备故障而中断试验者,可用相同等级满足测试工

46、作要求的代用仪器重新进行检验,无代用仪器、设备者,必须将损坏的仪器、设备修复,重新检定或校验合格后,才能继续试验。二 隐蔽工程检查制度1. 隐蔽工程,就是上道工序完成后将被下道工序所覆盖。要确实保证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的工程质量,就必须对每道工序的检验批进行检查和验收.2. 分项、分部工程的隐蔽、验收、签证,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手续完备文字和影像照片资料齐全、完整、真实.3. 由项目部质检负责人报检,提前24小时预约监理,并严格执行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合格后,才允许转序的规定。4. 要建立“隐蔽工程台帐”记录所有隐蔽工程的验收、签字、拍照、存档情况。使隐蔽工程处于受控状

47、态,确保隐蔽工程质量。5. 对所有隐蔽工程首先进行自检,合格后填写报检单、工程检查证、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及其它附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并办理签证.报检单一式两份,检查完毕各执一份,做为隐蔽工程台帐的资料登记在册,然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6. 如遇与设计资料不符的隐蔽工程,要及时报请监理和技术负责人来现场检查确认,并进行拍照,留下变更的依据.待设计变更形成会议纪要,再做为变更资料存档.7. 为保证隐蔽工程检测资料的准确性,所有检测仪器、试验设备、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经鉴定计量检测部门校验鉴定合格后使用。经检测不合格的各种仪器设备不得投入现场使用。8. 要主动接受国家、地方和建设单位质监站的监督检查,并接受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随时抽查和重点检查,为之提拱必要的检查条件。三 质量例会制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