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能性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下面我将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三年级上册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形象,能用恰当的词语(如“可能”“不可能”“一定”)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二、说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
2、乐于探究.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懂得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描述;知道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且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有关。2.、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知道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且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有关. 四、说教学过程:为凸显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切实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
3、教学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情景 引入上课时我问学生想吃糖吗?猜一猜在老师的左手里还是右手里?感受可能性,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的主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选用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让每个学生投入、参与其中,不仅使学生对“可能性”有了初步感知,而且能领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产生探索的需求,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 建立“可能“不可能”“一定”的概念;首先组织学生开展“上台抽签表演节目”这一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可能”“不可能”“一定”这三个概念,感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跳舞、唱歌、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
4、会抽到什么?(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2、抽签:指定学生抽一张,(以抽到跳舞为例)老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学生回答:不可能,因为剩的两张签里没有跳舞。找学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3、引导: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学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卡片了。 4、小结: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同学
5、们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三)、实践探索,发散思维以一个“分组摸球”活动来探索可能性大小与什么有关 首先,老师用课件出示活动要求,让学生明白分组活动的规则.(活动规则: 1、四人一组,每组袋中有4个红球1个蓝球,球的大小一样,每次摸一个球,然后把球放进去,搅拌后再摸。2、小组内每人摸5次,每组共摸20次,组长把每一次摸球的情况用“正”字记录下来,并统计好次数填在统计表里,一起讨论写出结论.) 接着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摸球活动。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获得的数据,讨论交流实验的发现,从而归纳出:可能性的大小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
6、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没有老师的限制,自主学习活动,一切都由学生做主.教师的作用发挥在汇报过程中的引导学生反思上.(四)、巩固练习 1、连一连。 课件出示课本47页第三题2、摸奖啦!某福利彩票店发行了一种彩票,一共100张,设奖如下:一等奖:1个 二等奖:5个 三等奖:15个。刘叔叔买了1张彩票,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列举出来。( 可能是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还可能不中奖)。 中奖的可能性大还是不中奖的可能性大? 此练习题量虽然不大,但包含了本节课所以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弹性,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五)、课堂总结 深化新知 最后,我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有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师生共同概括小结,这样会给学生一个系统、完整的印象.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设想,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谢谢各位评委老师!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