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涪陵区同乐乡初级中学校教案资源建设实施方案为了推动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案中的应用,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满足全县教师方便、快捷、高效地使用教案资源,促进教案质量的整体提升,经校校务会研究,决定整合全校广大教师的力量,实施教案资源库建设工程,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成立“学校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颜华副组长:杨柳成员:杨永生及各教研组长二、目标任务:1.以教育城域网为枢纽,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讲求实效,建用并举,示范带动”的建设原则,建立共建共享的激励机制,征集优质资源,开发本地资源,购买急需资源,引进特色资源,共享合作资源。2.每月收集整理一次资源,通过临渭教育资源网上传,达
2、到和课程进度同步,三年内完成构建涵盖基础教育主要学科的优质教育资源.3在完善和更新现有的资源的同时,征集其它学科的优秀资源,构建我校涵盖基础教育所有学科的优质教育,努力建成我校具有特色、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资源库.4. 学校的各级各类骨干教师、教案能手,要积极承担本校或本学科资源建设任务,自制、收集、整理,向临渭教育资源网上传教案设计、教案课件、试卷试卷、多媒体素材等资源。三、教案资源的征集和管理(一)教案资源库的征集。 教案资源库的征集,必须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不能依靠少数人.资源库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随时充实和更新,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收集的总思路是把任务分解到各年级备课组,以年
3、级为单位进行资源的积累,按备课组教研组教导处的顺序逐级验收上传,由信息技术组负责技术处理。1.电子备课资料库、课件库、题库的征集电子备课资料库、课件库、题库的建设由年级备课组长牵头,将任务合理分配给教师。教案电子文档应按照统一格式,并标明作者和提交日期以明确责任。格式按照学校统一的教案格式,特别是应在教案中留有供使用该教案的教师书写修改、补充意见的位置,以突出他们的个性。教师的课后反思也应该保留,使今后参考该教案的教师了解实施效果.上传到教研组的教案、课件、练习题必须是经过实施的、备课组认可的,以确保质量。每月结束,教导处组织骨干教师审定,然后再上传到临渭教育资源网,这样经过三年一轮的教案,可
4、以建立起主要学科完整的电子备课资料库、课件库、题库.2.案例库、科研成果库的征集案例库、科研成果库的建设由教导处牵头,按学科、年级建立案例库,按学科建立论文库、教育科研课题库。上传到案例库的案例,一般是成功的研究课、示范课案例。案例应该有设计思路、反馈信息、教师点评特别是专家点评。研究课案例还应该有研究目的。县、市公开课和其他学校的优秀案例,包括这几年比较流行的视频案例,都是很好的资源,也要重视收集,以充实我校的案例库。论文库和课题库的资源,可分为我校教师原创并获奖(发表)的、教师原创而未获奖(发表)的和向教师推荐阅读的三大类.(二)教案资源库的管理科学管理是提高教案资源库应用效率的保证.为了
5、有序地进行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管理小组、资源开发小组,各司其职,并建立各种合理的制度,完善教师培训体系。1资源库建设和管理的领导班子由主管教案的副校长牵头,成员为教导处、教研室、技术负责人,职能是在协调资源库建设和管理全局工作的基础上,主要负责资源的审核和上传。2资源库管理小组由教导处牵头,成员为各学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资源的分类管理、电子化转换.3开发组由各学科一线教案骨干、教案能手等组成。开发组要通过共同研究,制订资源收集计划,使全校教师参与的资源征集和收集工作有序进行。制度是资源库有效运作的保证。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制度,如:电子阅览室使用细则、教师数字化
6、教案资源库开发、利用奖励条例等。四、教案资源的上传学校如果没有自己的服务器,自己的网站,对于学校资源库的建设,不管是分类收集,还是教师查找,都是一个很繁琐的工作,费时费力。五建立教案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数字化教案资源库建设,我校实行了“积分制”考核方式:教师上传电子教案、课件、案例、论文等原创性资源都能获得相应积分,被推荐到县、市获奖则积分加倍,并把成绩纳入教案业务考核内容。同时,学校每学期还举行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各种单项评比和优秀备课组评比.从本学年起,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和教案能手年度考核中规定每人必须完成原创教案论文、教案设计、反思、随笔、课例、教案课件、试卷等总计每学年10个以上,对未完成区级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任务的骨干教师和教案能手不予考核。学科教研员在完成同区级骨干教师资源开发任务的同时,要定期对区基础教育资源网中的资源进行审核,及时推荐在各项教研活动中涌现的优秀教案成果。学校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动态工程,它需要全校教师一起来参与、完善,需要全面性的资源网络的支持与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只有资源库实用、丰富了,大家都乐于参与学校资源库的共建,并习惯于以此作为工作平台,才能更好地实施学科信息化教案,实现教育信息化,推进素质教育.同乐中学二0一二年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