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与评估方案 一、评估的目的与要求为了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人性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特制定评估考核指标。评估工作可以由市教育局邀请专家进行或在综合素质教育考核中一同实施,各市区应组织自查。考核评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和发展为原则。评估结果将作为对学校工作评估的重要依据。二、评估指标1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有领导分管落实,有年度工作计划;学校领导每学期行政会议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少2次,对工作有指导、有协调、有检查、
2、有评估;有专职教师的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有专人负责,有专用场地和基本设施,有工作制度,运作正常;有专兼职教师的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用或兼用教室,使用良好;经费到位,使用合理,有图书资料及心理工作档案,管理科学;校园文化建设符合要求。2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能按时间要求配备至少一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按时参加资格培训,持证上岗;有至少三名兼职教师,并按时参加资格培训;积极参加心理健康继续教育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校本培训每学期不少于1次。执教老师认真参加市、区教研活动,出席率高;校级教研活动至少每月一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量、待遇合理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对学生开设心理健
3、康课(团体辅导)或定期组织专题讲座,形式多样,列入课表,开足课时;心理咨询室符合要求,定期开放,接待有需要的学生,每周不少于5课时。实行档案资料规范管理,遵守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守则;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及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学校举办相关知识讲座,每学期不少于1次;有校级以上科研课题。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有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等;通过问卷调查及座谈会获得教师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评价;有相关科研成果(如已发表得论文、出版的教材或专著);三、评估方法1查阅文字资料(计划、总结、教案、教研集备记录、咨询记录、会议记录、培训情况等)2察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情况3了解学生和教师
4、4察看硬件设施太仓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价表执教教师学校班级课题开课范围评价项目评价要点观察记录分值扣分点得分设计准备15目标定位适度清晰,体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先进理念5内容理论依据充足,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5方案从整体构思,科学合理,准备充分5活动过程20形式手段适合学生年龄特点,适当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5方法教法运用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与方法,尤其是团辅方法,自然引导与推动学生真实表达并深刻体验10层次内容展开有序,重点难点把握得当,联结过渡自然、顺畅5活动效果45活动设计目标的达成度5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投入度10教师导向、导演作用的发挥以及营造的课堂氛围
5、10学生认知情感体验的深刻与变化程度10学生学习后应用于生活的可能性10教师素养20教师的心理咨询技术的课堂呈现10语言和非语言表达5课堂活动组织能力和个人风格5总体评价与建议总得分评价人:年月日一、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制定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一堂课的高效与低效往往需要通过一些可以观察的外显指标来进行。但是这些指标的确定需要依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而定。心理健康教育课因其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和心理适应指导而具有独特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课堂的训练活动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反思内化等因此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评价指标需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一目标指向心理品质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
6、积极心理学思潮改变了心理学对消极心理因素关注的局面转而关注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从诊断、治疗转向发展和预防。积极心理学认为培养人的善端和积极品质比查漏补缺式的心理咨询更能有效预防心理困扰倡导关注个体的积极情绪和情感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积极的人格特质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以及创造力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将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定位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转变消极心理学主导的局面转而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目标指向培养和塑造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让学生更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 二内容着眼心理问题 心理
7、健康课程评价指标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必须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学生的发展任务为切入点关注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按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观点个体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一定的发展任务和要求完成发展任务则能顺利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否则就会影响个体的发展。由于每一阶段的发展都存在着两面性积极和消极那么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就必然存在困惑倘若走向消极一面过多则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必须着眼于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引导上。 三过程关注心理交流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育心”的过程要使个体的心灵得到教化就必须敞开心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
8、学生提供一个心理交流的平台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分享自我的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心理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自我的反省反思自我是否存在心理困惑和问题是否缺失某种积极心理品质引导学生进行与同伴的交流探讨处理心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与教师分享自我的成长困惑和疑问分享、传递心理健康维护的相关技巧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引导。 四小结强调体验内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和感悟的程度。任何“说教者”“灌输者”仅仅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而不顾学生的自我体验都将导致事倍功半。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最终要靠学生的体验内化课堂中的训
9、练教育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学生自我反思将所有外在于自我的心理技能、知识内化吸收并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及内涵 一构建的指标体系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客观依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需要一个具体、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心理健康课程和其他学科课程一样存在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元素不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不是知识而是策略和方法并且主要是通过活动来体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须从教师、教学、学生三个核心元素着手。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见下表。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解读 1.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
10、对教师的评价可以从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心理教育能力两个方面来考察。心理教师的基本素质评价着重考察教姿教态、教学理念心理教育能力从增进咨询效果的两个必要因素共情体验和积极关注的能力两个方面考察。 1教姿教态。教姿教态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对自己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的管理和利用。教师展现的态度是比教学方法更重要、更能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关注教师语言是否真正做到了亲切、自然、大方肢体动作是否恰当。其观测指标包括言语的自然大方平易近人透露关怀而不显威严表情自然、亲切不生硬肢体动作自然大方能恰到好处地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反馈。 2教学理念。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导致中小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理
11、健康教育两大任务在于对心理问题的疏导和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及潜能的开发。所以对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考察应着重于教师是否将心理困惑的消解与心理品质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活动性决定了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旨在为学生提供心理资源营造气氛让学生自主决定其心理的发展。对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评价需考察教师是否抛弃了传统的权威角色及在课堂中主导、支配课程的时间和程度。其观测指标包括是否对学生的积极和消极行为同等关注而不偏向一种行为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各自支配时间的比例教师是否发挥了“助推器”的作用是否对学生的发展给予了无私的帮助是否鼓励学生积极纠正问题、发展品质等。 3共情
12、体验。共情是指教师暂时放弃自己成熟的理性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体验学生的感受理解学生的世界分享学生的喜怒哀乐。对教师共情体验能力的考察要看教师是否能尽快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否体验到学生的情感是否成为了一个“知心教师”。其观测指标包括耐心倾听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立场感受学生的内心与学生同喜同乐融为一体同时不失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做好一个解释者能与学生交换和交流意见能进行适当的自我暴露促进学生的发展等。 4积极关注。积极关注是指教师无条件地接纳学生作为一个主体所拥有的情感、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应避免出现两类偏差其一是关注个别化倾向只关注少数甚至个别学生。其二是关注点的偏差只关注学生的
13、不良行为。对于学生群体教师应关注课堂中每一位学生的反应对每一位学生的活动进行积极的反馈对于学生个体教师在关注学生不良的行为、情感时也要关注他们积极的情绪、行为及品质。关注层面也有深浅教师的关注不应该局限于表面需要深入学生内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及感受并给予积极的肯定支持和帮助无时不刻不体现着无条件的温情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与关心。其观测指标包括关注的广度关注了班级上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只针对个别学生关注学生的积极和消极行为而不存在偏颇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无建设性的消极批评。关注的深度深入学生的内心向学生传达出无私的温情处处体现着关爱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敷衍塞责。 2.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教学
14、过程评价 1教学目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主要目标分为两个积极适应与主动发展。从较高层面来说需要考察教师是否以适应和发展为主要目标是否按照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心理需要制定活动目标从较低层面来说考察教师是否能够准确、清晰地理解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没有偏离出适应或者发展的目的。其观测指标包括教师是否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制定课堂适应性和发展性教学目标实际教学是否以促进学生适应生活、学习、生理变化、人际交往发展智能、个性、社会性、创造性等为目标教学目标是否细化、具体且有操作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以既定的教学目标为主严格执行教学目标的同时关注生成性目标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等。 2教学材料。为了达成
15、教学目标教学材料必须适应教学目标两者不出现冲突或脱节。建构主义课程观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活动内容必须“回归生活世界”这就要求教学材料要来自生活活动内容必须新颖、有趣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其观测指标包括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适应情况教学内容、材料是否具有科学性且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内容是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是否新颖、有趣具有吸引力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符合是否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内容的组织是否具有条理性层次分明层层深入。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流畅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内容、目标、教学方法的切合度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良好体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过渡顺畅、自然水到渠成学生的情感体验不
16、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教学过程的逻辑性体现出一个教师对课堂内容理解的程度缺少逻辑性的课堂显得杂乱无章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也从侧面反映出教学准备时间不够。对于活动过程的考察可以从活动的衔接是否环环相扣、逻辑是否严密、是否做到了层层递进入手。其观测指标包括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层层深入教学过程是否存在过度牵强、生硬的问题教学过程是否具有逻辑性条理清晰。 4教学形式。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应注意活动形式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教学原则等相适应尤其要控制讲授法在课堂中所占的比例。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载体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心理剧、角色扮演、心理游戏、行为训练等。在选择具体活动形式时必须注意方式方
17、法的适切性。其观测指标包括活动时间与理论讲授时间所占的比例是否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学方法、手段的多样性是否能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且与教学内容做到了最好的适应。 5课堂氛围。学生在自由、民主、有安全感的课堂气氛中更容易表现真实自我。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自由、民主的气氛。学生能在民主的课堂里自由自在地探索任何正确适当的学习行为都不会受到批评课堂是安全、相对无拘束的学生拥有发言权和一定的决定权。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参与体验。课堂氛围的观测指标包括教师是否融入到学生群体之中课堂是否是安全、民主、自由的学生能否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学生是否足够信任教师等。 3.对心
18、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学生表现的评价 受到建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一味强调认知目标达成的观念逐渐转变成关注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的目标关注终极认知目标的同时也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同样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参与度。 1行为参与。学生的行为参与是对教师教学的直接评价。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主动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只有达到这种状态教师的预设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从学生的行为参与评价教学就必须考察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参与面、参与程度等。其观测指标包括参与面有多少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参与度学生多大程度上积极投入到班级活动中
19、是否能够完全跟着教师的教学过程步步深入。 2情感体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在活动中产生心灵的触动或震撼使学生的学习超越认知深入情感。学生体验的充分性、丰富性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在课堂中学生能否感受到心灵的碰撞能否产生情感的震撼能否有所想有所感有所思能否对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有深刻而丰富的体验等都是教学评价需要考察的。其观测指标包括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教师所创设的心理环境是否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否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3认知改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须关注通过教学或通过活动学生在认知层面的发展和改变。即教师在结束课
20、程后学生在认知上是否能去除自己的非理性想法进而接受理性的观念。其观测指标包括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是否深入思考是否在课堂中反思过自我的不良认知是否去除了与课堂主题相关的不合理信念掌握了多少发展积极品质的技巧等。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的注意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需经历信息的搜集、整理、处理、价值判断四个过程期间要避免出现目标偏差和结果偏差力求做到评价结果的准确、客观。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以改善学生心理状况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 尽管课堂评价的直接目的在于对教师的教学有效性、胜任力等方面的评估但评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改进教学最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1、因此在实际的评价中要注意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需要围绕此目标展开。 二评价方式方法、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客观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要尽可能避免主观偏差。任何评价工具和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任何评价主体都具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主观能动性单一方法和单一主体往往易导致评价的片面性。因此在课堂评价中需要结合多种评价方法由多个评价主体参与如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教师同行、教师本人都应该是评价的主体此外还应注意多个评价主体之间的合作评价。 三评价信息内容收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课堂中的表现进行收集需要体现操作的原则性和灵
22、活性。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收集信息提供了方向和指标信息的收集须严格按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而不得随意改变。然而评价指标体系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灵活性和变通。 四将评价的甄别、监督与指导、激励功能相结合 过于注重量化评价将使整个评价过程缺少指导、激励、人文关怀过于注重质性评价将弱化评价的甄别、监督功能。因此评价要结合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不能有所偏向充分发挥评价的甄别、监督、指导和激励功能。 注本研究系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级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调查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2刘华山.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的思考J. 河南教育(基教版)200633453637. 3高亚兵.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3,277(2): 7074.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