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55.54KB ,
资源ID:3908980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9089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doc)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doc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毫米的认识- 2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四边形- 6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 7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9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秒的认识- 12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 1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可能性- 14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毫米的认识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一、说教

2、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2)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的长度。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1)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2)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2)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难点是: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二、说教法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4、:1、谈话引入法2、现有知识与实际需要矛盾冲突法3、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三、说学法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1、操作实践法2、联想类比法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1、电教媒体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五、教学程序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这一阶段里,我按照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实践活动、引起冲

5、突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一流程开展活动。2、谈话引入,复习旧知我抓住这一节课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这个契机,围绕“学生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准备这样设计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啦!你知道你现在有多高吗?请大家估一估,这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并提问:刚才我们测量的数据中,有几个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给大家说说这些长度单位吗?通过估测学生身高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知长度单位有关知识的回顾和对经验的总结,架好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3、实践活动,引起冲突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刚才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这个同学的身

6、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长高了没有,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测量能知道我们到底要穿多少号的衣服,更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让我们知道房子呀、树木哇都有多高,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周围的事物,也能使我们更好的做事情。等等我由学生身高测量这一个体事件扩展开来,引导学生放眼周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举例,使学生对测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测量应用的广泛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到掌握测量方法的必要性.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填写记录单。最后,我发给每小组一把特制的没有毫米刻度的纸尺,要求学生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测量.学生测

7、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测量的结果。纸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学生精确测量非常困难。我有意制造这个矛盾,是为了使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现实需要发生矛盾冲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准确的量出物体的长度还必须寻找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从而产生要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这就为下面新知识的探索设置了有利的悬念。3、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时我很自然的提出问题:同学们,要想精确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讨论内一下。学生经过一翻思考会提出这样的设想:我们能不能把1厘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有的学生也可能会直接说出可以用毫米做单位.这时

8、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你从哪儿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认为厘米作单位太大了,要创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刚才有同学说用毫米作单位,他说对了。毫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从而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探究体验,形成知识(在这个阶段,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版块)版块1、认识毫米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这一阶段,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直尺,然后配合学生的汇报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是一个放大的直尺)通过动画,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对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行正确的导向,提高课堂效率,突出了“1厘米等于10毫米这个教学重点。版块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我准备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

9、1)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2)我借助1分硬币、电话卡等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1毫米。(3)让学生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4)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大约1毫米。(5)用手势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6)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一般用毫米做单位。(7)完成p3做一做,让学生体验测量的过程。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借助实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深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不仅提高了估测的能力,而且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10、,数学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思想。版块3、小结我由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第三阶段:实践应用,拓展深化首先,我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5面练习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然后,让学生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接着,要求学生估一估课本中的纸多少页的厚度是1毫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意图,是想通过估计、测量、验证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毫米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毫米长度观念的形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其中量数学书的厚度解决了学生先前遇到的问题,也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使学生体

11、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最后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做”数学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课的引入,注重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总的设计思路为:以学生身高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起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用眼观察直尺、结合课件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最后,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知识。当然这是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实际上教学流程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变化。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四边形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四边形。本节

12、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空间图形、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其它空间与图形的基础.本单元的内容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即可.同时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都不要求下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因此,我觉得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为: 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征。 通过找一找、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奥秘.4、教学的重点、难点:在以往的知识当中,学生只对各种图形有所认识,

13、而对什么是四边形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引导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是本堂课的重点.而三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比较能力还很弱,要正确的说出四边形的分类标准是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三、说教学的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我直接出示主题图(课件),让学生寻找认识的图形,如:长方形的篮球场、通道、窗户;正方形的地砖;平行四边形的推拉门、楼梯、护栏等.根据学生所说,概括说出:看来图形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图形让我们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所以今天我们先研究图形中的一类四边形,从而顺利出示课题。这个环节创设了参观光明小学的情境,从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景引入,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让学生产生亲近感。使

14、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日常化、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观察光明小学的校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很自然引入课题。 (2)探究交流,学习新知;第一步,用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把你脑中的四边行画下来。”第二步,展示学生的作品,不管正确与否。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判一判。第三步,自主探究四边形的特点,让学生交流自己概括出的特点。第四步,出示例1图,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通过想一想、说一说、找一找、议一议涂一涂等活动,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出了四边形的共同特点.这个过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同时,教师充分

15、利用多媒休课件动态演示的优越性,使图形可以随意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动手实践,获取新知;教师出示一些不同的四边形,让学生对这些四边形进行分类。先让小组讨论,充分发挥想象力及小组合作的优势,在这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这些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在学生对四边形特征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利用教师呈现的四边形进行分类,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对不同四边形的理解,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互帮互助,既内化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围四边形学生利用学具里的钉子板围出自己喜欢的四边形。很多学生围出的是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讨论,并通过测量,得出他们的对

16、边也分别相等,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从抽象的认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教师设计了围四边形的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清晰地认识了四边形。再通过对作品的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学会欣赏,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4)课堂小结;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学了这节课你又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经常设计总结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自己所学的知识,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发展学生的能力.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一、说教材有余数的除法,是从表内除法向表外除法过渡的桥梁,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

17、来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从乘法口诀中求商,要用竖式计算,但对于竖式每一步的意思以及具体写法学生较难理解。总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掌握这样一个知识跨度较大的内容,是比较困难的。针对这一状况,我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摆一摆,分一分,以及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来理解“余数”这一基本概念.、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书写格式,能进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等一系列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性的应用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及逻辑推理能力。本课的重点是:知道什么是“余数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二、说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我主要通过游戏“猜猜看”。(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在纸上

18、依次画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圆圈,比一比谁画得多,画好后,将自己画的个数数出来写在张上,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你所画的最后一个的颜色。)这个游戏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小朋友们学完了这节课,也能和老师一样能猜出圆圈的颜色了。、感受新知,探究新知.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大量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来感受“余数”。()让学生来分一分桔子.个桔子平均分成份,个桔子平均分成份.在分好后说一说,两次分有什么不同?学生会说出第一次分分完了,第二次怎么分都有一个剩下。这就让学生初步感知余数的概念,触及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将个苹果平均分给个小朋友,设问:如果每人分个,剩下个,可以这

19、样分吗?这时就有学生会回答,个还能再分给个小朋友每人个,还剩下个,这时老师追问:个还能再分吗?学生会回答,不能分了。通过这个坏节,让学生有了“不能再分的就是余数”这一基本概念。()老师手中有颗五角星,要奖励给今天表现最好的位同学,应该怎么分啊?谁来帮助老师来分呢?让多个学生上来分一分,老师对他们分的结果给予评价,让学生更深刻地明确“不能再分的就是余数。、用数学方法表示。对前面分的结果用数学方法表示出来,再翻开书本页,参照例题,来自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竖式的写法。教师在学生写完后给予简单点评并说明各部分的意义。我认为这部分学生在前面学习了除法竖式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自学。接下去通过评价性的活动,

20、看看小动物们做对了吗?出示三个竖式,来比较,观察除数和余数的关系,会发现其中一个小动物粗心大意做错了,余数比除数大了,还能再分。这一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不能再分的才是余数,也就是“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练习巩固新知。通过直观的练习,407,266,让两位学生上来板演,别的学生下面做.做完后集体讲评。这一环节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并可以根据学生的错误来巩固试商的方法,其实明确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试商也是不成问题的了。5、回到游戏“猜猜看”。这时候学生有种跃跃欲试的心理,通过学习这节课的知识,来想一想,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说出圆圈的颜色的,我们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试试呢?这时师

21、生共同来探讨这一方法,从而掀起课堂上的一个小高潮。在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找到方法后,让学生来猜一猜.然后设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让学生先来说一说.教师可举一个例子:我们班去春游,要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7人,我们班39个小朋友要用多少条船?这一例子将数学问题引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说课堂小结让学生来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总的来说,这节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余数”的概念,并提高了自己的思维判断能力。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68、69页例

22、1.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口算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注重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运用,尊重每一名学生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本课内容的一个知识生长点就是表内乘法,将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相乘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进行计算,以此来渗透转化的学习方法。为学习乘法估算和笔算乘法

23、打下基础。3、【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理解算理,学会口算方法。(2)、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乘法计算问题,解决问题,感觉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4)、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教学难点:由算理想算法。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本着体现计算教学新理念的原则,重视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平台,逐步地去感悟哪种口算方法最优化,逐步熟练地运

24、用口算方法并能有效地进行迁移。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思路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多位数乘一位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计算教学往往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首先创设游乐园这个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关注、更积极地参与下面的教学活动;然后提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问题,锻炼学生的提问及解答问题的能力,情景图是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学习素材是现实

25、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解决同一问题的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思考、交流,在交流中探索10乘几的口算方法,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3、迁移类推,发现规律。学生在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使学生自己能够发现并得出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再呈现一组有规律的乘法算

26、式,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简便算法,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4、课堂反馈,检查效果。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1)基本练习;(2)解决问题,这些练习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层次比较鲜明,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设计,体现了练习的坡度,把握了练习的难度,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达成目标。三、说教学过程:一、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1、导入:师:大家喜欢去游乐场玩吗?现在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玩一玩.出示主题图: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

27、学信息?3、大家看到小精灵聪聪的话了吗?一起读.(生提出问题时,让2名学生说出算式)二、解决问题,探究算理。(一)探究10乘几的算理师:小精灵聪聪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出示例1的第(1)题: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问题写在纸上,用幻灯放映)2、学生独立思考进行计算.(齐读题目,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再解决第二个问题)生汇报,老师板书:29=18(元)(你是怎样想的?) 210=20(元)3、探究10乘几的算理师:210没有乘法口诀,你是怎样想的?(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说一说你的想法,看看哪一组想到的的方法最多)学生的回答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

28、一个2是20.(29=18,18+2=20)(2)看成10个2相加来计算 (2+2+2+2+2+2+2+2+2+2=20)(3)210表示2个10相加,所以是20。(10+10=20)(4)用1乘2等于2,再在2的后面添上一个0.(板书:1个十2=2个十 )老师把4种算法都板出来4、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优化算法)师: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再试试,看看哪种方法最简便。5、练习(每人一张答题卡)310 510 108 610 410 107展示,并让2名学生说算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10乘几的算理算法的理解。(二)探究20乘几的算理1、出示例1的第(2)题:坐碰碰车每人3元,20

29、人要多少钱?2、学生齐读题,自己解答,汇报,老师板书:203=60(元)3、探究20乘几的算理师: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的回答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将203看成23=6,再添上一个0,就是60了.(即2个十3=6个十 )(2)因为10个3是30,所以20个3是60 (20个3相加)(3)203表示3个20相加,(20+20+20=60.)把算法板出来4、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三)口算练习,小结算法。1、口算4005=师:我们来看这个算式,看谁的反应最快。老师板出题目,生说算法。(让几名学生说算法)生汇报,老师板答案。2、做一做:看谁算得又快又准。师:有没有信心接着

30、下面的挑战.309= 3009=30009= (写在纸卡上放映)学生说答案,老师在题卡上写出答案。师:大家是用什么方法算得又对又快?让学生在体验中,优化自己的口算方法。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板课题:口算乘法)我们通常把这类题目转化为表内乘法来计算,先把题目看作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4、质疑。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69页,认真看一看。有不明白的吗?5、请同学们看课本68页的主题图,谁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问题?(3名学生说)三、巩固练习,掌握应用。1、做练习十五第一题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1

31、页,练习十五第一题,自己把得数写在课本上,看看谁写得又对又快。先全班独立口算,在课本上写得数。展示一名学生答案,并让学生说出3个算式的想法。2、做游戏:我出你答.师:现在我们做个“我出你答的 游戏好吗?老师说算式,你们说答案.(师说两个)师:谁来说个算式大家答?(23名学生说)同桌两人玩游戏,每人说两个算式。3做练习十五第2题、第3题。(先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再解答)(1)读题后,独立计算。(2)学生汇报。(3)你是怎么想的?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秒的认识 1、知识目标: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

32、、能力目标: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并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动中,逐步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其中: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以及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是教学的重点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以及探索分和秒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33、 要有效地冲突重难点,本课,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情、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变静态的文本教材为动态的学习资源。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我谈一谈本节课的设计及想法.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我采用了大量的现实素材,例如:“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刘翔110跨栏破世界纪录的12秒88以及高

34、科技发展的今天,人类利用1秒钟可以做许多了不起的事情等事例。这些素材,既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体现了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思想。活动体验 探索新知全课总结,系统梳理我重点谈一谈自己在为有效冲突重难点的的设计:1、自主体验,感悟时间“秒”和“分(分为两个层次:认识秒和体验秒)认识秒:我从电子时刻上的秒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接着让学生自主认识秒针,引导生总结出最细最长的是秒针,让学生观察秒针走动留下的阴影认识1秒和几秒,其中秒针从12走到差2格到6时,让学生说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学生是一格格数的,有的是先数5个大格再加3小格,有的是先数6大格再减2小格等,体现方法的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要对

35、学生的方法进行优化。整个秒针走到的过程中都同时配有“滴答”声,让学生在看其形并听其音中,亲历1秒.体验秒:让学生听“滴答”声,想一秒钟能做些什么?让学生用自己想的方法跟着课件里的“滴答”声试一试,有时也可以全班跟着做一做,一起做动作一边跟着“滴答声数,在观察、倾听、模仿、数数等多种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秒”,“我是小闹钟”的游戏更是让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参与活动,尝试估老师规定的几秒.我想,这些活动对于“秒”的概念建立应该是有效的。2、观察、探索、体验分与秒的关系师引导生先观察钟面上的分针和秒针分别在什么地方,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动画,看完动画后,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秒针走一圈后,分针有什么变

36、化?由此可以得到分和秒有什么关系?全班交流时,如果学生说出1分=60秒,那就又反过来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因为分与秒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总结的方式来解决的.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3、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在课前,我布置了让学生由家长计时1分钟,看自己能做些什么,然后课堂上交流。课堂上,学生在1分钟的口算比赛中又体验了1分钟。我设计时是这样考虑的。首先,口算是我们数学课堂一项基本的训练,把它作为1分钟的体验内容,可以让我们活动的数学成分更.而且,课堂也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学生课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让学生回家体验与课

37、堂体验结合起来,就可以让学生对1分钟有更充分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更有利于“分”时间概念的建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分数只是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获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分数的含义.教学设计思路

38、: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初学分数,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演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学法: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学程序 这节课我安排了四个

39、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问题,引入课题。1、出示“平均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觉得平均分怎么样?2、把6本本子平均分给2个人,你会吗?每个人分到多少?3、2支笔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4、1个圆饼呢?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体验分数的产生。第二个环节: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这个环节里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分别是:1、认识 1/2由疑问“怎么表示这半个蛋糕呢?”来产生分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个蛋糕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

40、蛋糕的一半,让学生说说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让学生用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找到1/2 ,并用斜线涂上颜色.涂好后说一说1/2是怎么来的?在这个环节设计 “ 折一折 ,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接着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说说自己的1/2是怎么来的?并且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品:(1)为什么都能表示1/2 ? (2)图形不一样,为什么都能表示1/2(3)为什么一个1/2大,一个1/2小 经过多次比较,去掉1/2的表面属性,提取1/2的本质属性。(4)下列图形能用1/2表示吗?(5)在生活中能找到1/2吗?2、认

41、识几分之一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根据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自主地学习探究几分之一,培养学生进行尝试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获得发现的喜悦。这一步我采用了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几分之一. 活动要求: 想:在心里想好一个分数 写:将这个分数写在方格纸上 选: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释这个分数是怎么来的3、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个环节分两个层次.首先,我出示了课件,先出示一条红纸条,告诉学生可以用“1”来表示,再出示涂了一半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1/2。这时再出示涂1/3颜色的纸条,让学生估计出是1/3后,教师问:同一张纸条的1/2和1/3哪一个大?这里只要让学生从图上直观的看出

42、哪个分数大就可以了,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接着再来估计1/6,可能有一些难度,但有了前面的1/3作铺垫,学生应该可以估计出.最后再比较1/6与上面两个分数的大小。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索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对数的感觉,也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体会了1/2、1/3、1/6和1的关系,为后面学段继续学习分数打下伏笔。第二是让学生动手自己解决课本第93页第3题,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让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引导下,感到分数也有大小,点燃学生探索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去探寻其中的奥秘第三环节:综合实

43、践,巩固运用1、比较大小 2 、先看图估一估,在填上合适的分数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第四环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可能性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幅画,泼墨如注,惜墨如金;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首诗,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所有这些都在向我们传达同一个理念,那就是:教学是一门艺术。下面我就结合看一看,摆一摆的教学设想谈谈我对课堂教学艺术的理解与把握。我对本课作了如下设计:一、依据课标,说教材;二、教学法设想;三、预设教学程序;四、教学效果预测与反思;五、板书设计;六说评价一、依据课标,说教材(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

44、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的内容.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性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而概率论正是研究不确定性的规律的数学分支。标准将“概率”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从第一学段起就安排了有关的学习内容。本单元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的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这部分内容可用四个课时来教学。我讲的主要是第1课时,例1和例2的内容,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下面我就本节课说一说教学目标.(二)设计理念:本着让学生学习身边的

45、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理念。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 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简单描述事件发生结果。 过程与方法 :(1) 创设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球实验、涂色活动及抽签游戏等,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推测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2) 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3、

4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四)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初步体验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描述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五)教具准备: 乒乓球、盒子、抽签的卡片 、课件二、教学法设想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的教法: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利用有趣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教材及学生的潜在因素,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内设有组长、汇报员、记录员来组织和调控整个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获得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体验,同时养成学生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习惯。三、预设教学程序:综上所述,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了五大环节:(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二)、活动体验,合作探究;(三)、体验激趣,深化所学;(四)、联系生活,拓展视野;(五)、动手操作、实践感知下面我就将本节课具体的设计意图阐述如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新的课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