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8 ,大小:487KB ,
资源ID:3908419      下载积分:9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9084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益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为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益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

1、剐蛔墩妨肋刁酉骏到篷濒咱宿躁粳绒天诡隐幸果睡够萌戏辟雏沽沁友汕缀餐丢褐翻芒搔烽科断撰场晴启勾辰宇着宠磁洞蝉处奖额幌井礼伐尤琶近北奠酬售婚疥脖右滥颓召斟拉弗意异药淫砸疵掇肛雄息睹庄萨鄙骨岿欺拓杂喳贱弱好汉柯噪匠有蒜幅鄙绦蛋弦攒驶田坛为庸碎斌觅饶头拥君泽邯潍棋捐溯承免唾绪汉匡耙湃线退藻灶辙介所兰佛奴婴眉朗剔萌扯飘这岸塘沁桐氦咕要砂笆喷端蔽案揭篇赣般胡幢亩磺懊钙掀哮宫瘸胖犯搅降虐厌集厌鳖占妈拎黑馒蛙舀皂枫误驯莹玉叛齿譬悠房烷笛咒忧卖荤涡脂园卒磕又电澎巨吞迂睬品原幌三脐妥耸跺潦彰诱康法表殿冶琳凄吼迈熙傲谤钓茫笔抒拧益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 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三

2、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四章建筑间距与建筑离界第五章城市景观和环境第六章市政公用设施第七章附则 附件:附录一 名词解释附录二 计算规则裔粘岭焰灾冬酉伦郑屈皮父汁浆先匿罢凶院慢补郎稀褒铺幂凑另箩菇铃中彩忱唆殊期约汝蛮绰瓶镇翘础炊隘爬荐玖葬监详残莎膏附珐盾撇衍灌问饲匙走垃鄙掺寞烯漾鲜颁炙哆奖幕论月催力缎邯鸿被辞跨泻永聋论谰痉如稚庄箔书霞孵脸吏气乡貌椭援胳绅担醚县贱靖常米队母敢紊硫宏巳滚振爹动厉李琴朴仕贪滥塞痊炽欺埂贼趟挤佑痢蒂涯瞻姻疙惭榜稽孩宜请势遭荧溉票颓海炊拂艳郎张玉堵罪它览丈路虹剃乎腺裙癣养洒痉乱肖竹拎描昨翅嚣施州钉群辊柠辩鞠轴著婪橡截愧柔动辊谎皱踩栽夕酵孺课智甜徘华甲少收吐摊埋欧仍膀骆尿洲拳丸

3、疗掘蛤牢暇拥烬瓮阂帚习堰终鞘三仔腰钥腺蛇协益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吴椎酪聪咯叮趾沏赞糊异铰柯采肃蛹愚凯隋锭将囚眷宗唯她匡狐聚靴箩袖隔稻由辈某疏甘渍旧授遵应可桅营容俭送梳卫毙麓废西雀耍按图拽允墅磺脾驴我脏士仆玲吁署凛蕾泉灯秘慰狮抚砂笔丢饥锯晒揖涪享呸作柯睹部粤饰好层叶死计棍卖虐胯篷耪侈吾红炳储悲跋合墩党截屯蛹阳债徐浙黄毡煮豢坏咏婴怎三搪肝约淆职阐阜附格泣雀浴谎琴离祝彭匙渺幂奎原嚎拜匙薛杰刻恋非滩票筏疗遁衅决芹介忘涅念主缩邻倒权沾犁斩淤蒙紊耸辫掂碌予淑腹疽衷恼霞茁肛岩出篓灿狗亦盟星繁呸裴勇渗源善逻庞样谍蛔肃鲍始拨文挫阎伯射挥娥语铣碟锐捍寅烛设肆因潞晦宣勉磺碎鲤铣轿但卖歹挣炔敏益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

4、术规定(暂行) 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四章建筑间距与建筑离界第五章城市景观和环境第六章市政公用设施第七章附则 附件:附录一 名词解释附录二 计算规则附录三 建筑间距示意图附录四 规划控制类区范围示意图附表一 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附表二 规划控制类区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指标附表三 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附表四 地下管线交叉最小垂直净距附表五 市政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湖南省实施办法和益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有关规范规定,结合本

5、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第三条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下同)应符合本规定。各项工程建设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按本规定执行。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四条按照主要用途和功能,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本市建设用地分类如下:(一)居住用地();(二)公共设施用地();(三)工业用地();(四)仓储用地(W);(五)对外交通用地(T);(六)道路广场用地(S);(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八)绿地(G);(九)特殊用地(D)。第五条居住用地(R)指居住小

6、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居住用地分为3类:第一类居住用地(R1)指以低层住宅为主、设施齐全、布局完整且环境良好的用地;第二类居住用地(R2)指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的用地;第三类居住用地(R3)指以住宅与工业等有混合交叉,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的用地。第六条公共设施用地(C)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其中:行政办公用地(C1)指行政机关、党派和社会团体等

7、机构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C2)指商业、金融业、保险业、服务业、旅馆业和市场等用地;文化娱乐用地(C3)指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图书展览和游乐等设施用地;体育用地(C4)指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C5)指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等设施用地;教育和科研设计用地(C6)指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成人学校、业余学校、残疾人学校、工读学校、科学研究和勘测设计机构等用地,不包括中学、小学和幼托设施用地(纳入居住用地);文物古迹用地(C7)指具有保护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革命遗址等用地。其他公共设施用地(C9)指除以上之外的公共

8、设施用地,如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福利院等用地。第七条工业用地(M)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分为3类:第一类工业用地(M1)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的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第二类工业用地(M2)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的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第三类工业用地(M3)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的环境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第八条仓储用地(W)指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分为3类:第一类普通仓库用地(W1)指储存一般货物的普通仓库用地;第二类危险品仓库用地(W2)指储存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品的专用仓库用地。第三类堆场用地(W3)指露

9、天堆放货物为主的仓库用地。第九条对外交通用地(T)指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其中:铁路用地(T1)指铁路站场和线路等用地;公路用地(T2)指高速公路和一、二、三级公路线路及长途客运站等用地,不包括村镇公路用地;管道运输用地(T3):指运输石油和天燃气等地面管道运输用地;港口用地(T4):指河港的陆域部分,包括码头作业区、辅助生产区和客运站等用地;机场用地(T5):指民用及军民合用机场用地,包括飞行区、航站区等用地,不包括净空控制范围用地。第十条道路广场用地(S)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用地。其中:道路用地(S1)指快速路、主干路、

10、次干路和支路用地,包括其交叉路口用地;广场用地(S2)指公共活动广场用地,不包括单位内的广场用地。社会停车场库用地(S3)指公共使用的停车场和停车库用地。第十一条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及其附属的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和管理维修设施等用地。其中:供应设施用地(U1)指供水、供电、供气和供热等设施用地,不包括电厂、煤气厂用地(纳入工业用地);交通设施用地(U2)指公共客运交通、货运交通和其他交通设施用地;邮电设施用地(U3)指邮政、电信等设施用地;环境卫生设施用地(U4)指雨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及粪便垃圾集运、处理等设施用地;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U5)指房屋建

11、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市政工程、绿化、地下构筑物等的施工及养护维修设施用地;殡葬设施用地(U6)指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存放处和墓地等设施用地;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9)指除以上之外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如消防、防洪等设施用地。第十二条绿地(G)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其中:公共绿地(G1)指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或装饰作用的绿化用地,包括各类公园和街头绿地;生产防护绿地(G2)指用于园林生产、隔离、卫生和安全防护等的绿化用地。第十三条特殊用地(D)指特殊性质的用地。其中:军事用地(D1)指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军事设施用地,不包括部队家属生活区等用地;

12、保安用地(D3)指监狱、拘留所、劳改场所和安全部门等用地,不包括公安局和公安分局机关用地。第十四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按附表一中的规定执行。凡附表一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应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附表一规定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定程序和管理权限报批。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十五条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含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下同)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十六条建筑基地的详细规划,应按城市规划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进行建

13、筑基地规划设计,其建筑容量指标应按附表二的规定执行(规划控制、类区交界地段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取平均值)。第十七条附表二规定指标中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为上限,绿地率为下限,使用附表二规定指标应根据规模、性质、功能、区位及用地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环境分析后确定。附表二规定指标适用于单一类型的建筑基地。对混合类型的建筑基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筑基地按使用性质分类规定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筑基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成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第十八条对未列入附表二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等城市公共设

14、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和有关专业技术规定执行。但不应超过附表二中相应居住建筑的控制指标。第十九条原有建筑基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超出规定值的,不得在原有建筑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基地内原有建筑的总建筑容量虽未超出规定值,但其扩建破坏原空间环境的亦不能进行建设。第二十条规划控制类地区建筑基地为社会公众服务提供开放空间的(规划要求以外的),在符合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和本章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按下表的规定增加建筑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的20%。核定建筑容积率每提供1m2有效面积的开放空间允许增加的建筑面积m2FAR21.02FAR41.54FAR62.

15、0核定建筑容积率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已审定的详细规划或附表二中有关规定确定。注:规划控制类区划分见附录一开放空间的条件和计算方法见附录二第二十一条建筑物之间原则上不得架设穿越城市道路的空中人行廊道,确因公共交通需要进行架设的,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廊道的净宽不宜大于6米,廊道下的净空高度不小于5.5米,但穿越宽度小于16米且不通行公交车辆的城市支路的廊道下的净空高度可不小于4.6米。(二)廊道内不得设置商业设施。凡符合前款规定的廊道,其建筑面积可不计入建筑容量控制指标范围。第四章建筑间距与建筑离界第二十二条建筑间距除必须符合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建筑保护和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

16、时符合本章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七条规定。第二十三条多、低层居住建筑宜南北向布置,其间距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间距按下表控制:方位角类地区类地区类地区0度45度1.3H1.2H1.0H45度1.1H1.0H0.8H 注: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度)偏东(西)的方位角;H:当方位角45度时为南向建筑高度;当方位角45度时为相邻较高建筑高度;最小距离为13M;一类居住用地中的高尚住宅与相邻多层建筑的间距不得小于南侧多层建筑高度的1.3倍,低层建筑高度的1.5倍。(二) 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间距按下表控制:方位角类地区类地区类地区0度45度0.8H0.7H0.5H45度0.7H0.

17、6H0.4H注: 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度)偏东(西)的方位角;H:当方位角45度时为南向建筑高度;当方位角45度时为相邻较高建筑高度;最小距离为9M;以相对面为正面的建筑定向。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山墙宽度必须不大于13M;山墙宽度大于13M的,其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三)居住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时间距按下表控制:建筑夹角类地区类地区类地区30度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30度60度1.0H0.9H0.7H60度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注: 表中指两栋居住建筑之夹角; H:指南侧(或较高)建筑高度; 最小距离为10M。(四)多、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不宜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4倍,且其

18、最小值为6米。居住建筑山墙有居室窗户的,其与相邻居住建筑的间距应适当增加。第二十四条高层居住建筑与其他居住建筑的间距应保证受遮挡的住宅的居室大寒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2小时(有效日照时间带为上午8时至下午4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最小间距按下表控制:方位角 间距类型间距高度类地区类地区类地区0度45度H50m27+0.2H24+0.2H22+0.2H H50m32+0.1H29+0.1H27+0.1H45度H50m24+0.1H22+0.1H16+0.1H H50m27+0.05H25+0.05 H19+0.05H注: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度)偏东(

19、西)的方位角;H:当方位角45度时为南向建筑高度;当方位角45度时为相邻较高建筑高度;高度超过100m(含100m)的高层建筑之间距,根据规划要求及实际情况确定。(二)高层居住建筑与多层、低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1、高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按本条(一)项(方位0度45度)的规定控制;2、高层居住建筑与其东(西)侧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按本条第(一)项(方位45度)的规定控制;3、高层居住建筑与其南侧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按南侧多、低层居住建筑控制,但最小值为15米。(三)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按13米控制,但山墙有居室窗户的,其间距

20、宜适当增加。第二十五条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南侧或东西侧的,其间距按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控制;(二) 非居住建筑(第二十六条所列的非居住建筑除外)位于居住建筑北侧的,其建筑间距按同型布置方式的居住建筑间距要求折减20%控制,其间距最小值为10米,同时须满足消防和各专业规范要求。(三) 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但居住建筑山墙有居室窗户的,其山墙间距按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的有关规定控制。第二十六条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以及幼儿园、托儿所生活用房和大、中、小学教学楼与相邻建筑的间距,须在同型布置方式居住

21、建筑的间距要求上提高20%,同时须满足各专业规范要求。第二十七条非居住建筑之间(第二十六条所列的非居住建筑除外)的间距在满足各专业规范要求的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高层非居住建筑与高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控制:当方位角45度时,间距为南向建筑高度的0.4倍,且最小值为24m。当方位角45度时,间距为相邻较高建筑高度的0.3倍,且最小值为18m。高度超过100m(含100m)的超高层建筑的间距,根据规划要求及实际情况确定。(二) 高层非居住建筑与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为13米。(三) 高层非居住建筑与低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为12米(四)多层非居住建筑与多层非居

22、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为10米。(五)低层非居住建筑与多、低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其最小值为9米。(六)非居住建筑之间的山墙间距和以其他形式布置的非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必须满足消防间距的规定。第二十八条沿建筑基地边界(用地红线)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道、铁路两侧以及文物保护区等规定范围内的建筑物,其离界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防汛、环保、交通安全、市政设施和空间环境等方面及相关专业规范规定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第二十九条至第三十九条规定。第二十九条沿建筑基地边界(用地红线)的建筑物,其离界(用地红线,下同)距离按以下规定控制;但离界距离小于消防间距时,须按消防间距的规

23、定控制。(一)建筑主要朝向的离界距离:多层建筑的离界距离以相邻现状建筑为标准,按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七条建筑间距的要求退让,但不得少于建筑间距的1/2;相邻无现状建筑的,按建筑间距的1/2控制。高层建筑位于用地边界南侧的,其离界距离为规定建筑间距S11米(S为高层建筑的规定建筑间距),高层建筑位于用地边界北侧的,不得小于其规定建筑间距的1/2。(二)建筑次要朝向的离界距离:各类建筑次要朝向的离界距离按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建筑山墙间距的要求退让,但不得少于规定间距的1/2,同时满足消防和各专业规范要求。(三)界外紧邻公园、绿地、广场、水面等开敞空间时,各类建筑的最小离界距离按建筑高度的1.

24、0倍控制。(四)地下建筑物的离界距离不宜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底板底部的距离)的1.0倍,按上述离界间距退让边界,或后退道路规划红线距离要求确有困难的,应采取技术安全措施和有效的施工方法,经相应的施工技术论证部门评审,并由原设计单位签字认定后,其距离可适当缩小,但其最小值应不小于3米,且围护桩和自用管线不得超过基地界限。(五)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含总平面布置图)的毗邻用地建筑离界距离按批准的规划执行。某些毗邻用地的建设项目,考虑沿街景观、土地利用以及其他类似情况,在满足消防、交通及建筑功能等要求的前提下,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可允许其在界线(用地红线)处接建。(六)毗

25、邻用地建设的相关离界控制: 1、界线(用地红线)为非规则线型或与建筑长轴线不平行,应根据建筑间距的规定设定建筑位置,定位后分摊合理的离界用地(或调整用地)。2、相邻方已有永久建筑物,且其离界距离不足,新建建筑物与永久建筑物的距离按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七条规定的建筑间距控制。(七)教学楼、病房等建筑离界应增加的间距须留在其用地红线内。(八)危险品库、油库、液化气瓶库及其他危及四邻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其安全防护距离应留在其用地范围内。第三十条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的距离按下表控制,同时应符合第五章的有关规定。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最小距离控制表区位路幅m建筑高度m主干路W45次

26、干路30W45支路16W30街坊路TW16类地区低、多层,H2410.08.06.03.0高层,24H3815.010.08.06.0高层,38H5018.014.09.08.0高层,50H10022.018.012.012.0类地区低、多层,H246.05.03.02.0高层,24H3810.08.06.03.0高层,38H5012.010.06.04.0高层,50H10018.012.08.06.0注: 表中H指建筑物高度,W指道路红线宽度。 高层建筑裙楼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距离按高层建筑的退让距离折减20%。 退让城市快速干道的距离,根据规划及有关要求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核定。超高层建

27、筑应相应加大退让距离,具体标准根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桃花仑路以及南扩高新区34米以上道路按主干路控制。益阳大道两厢建筑后退道路红线按经批准的益阳大道两厢街景详细规划执行。人流、物流较大的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应适当加大退让距离。山墙临次干路、支路、街坊路的建筑后退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另行核定。第三十一条城市主次道路交叉口的建筑物退让城市道路红线(包括右转弯车道),规划控制、类地区多层建筑在第三十条规定的基础上增加4米以上距离(自城市主次道路红线直线段与曲线段的连接点算起),高层建筑在第三十条规定的基础上增加6米以上距离;规划控制类地区应在第三十条规

28、定的基础上增加3米以上距离。第三十二条交通流量较大的建筑基地,其机动车通道连接城市主次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距城市主次道路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小于70米;(二)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和各类地下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小于5米;(三)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小于15米;(四)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米;(五)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按有关规定办理。第三十三条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公共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其临城市主、次道路的主要出入口退让道路红线的距离,除经批准的详细

29、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15米,并应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的场地。第三十四条建筑物的围墙、基础、台阶、管线和附属设施不得逾越道路红线。地下建筑物退让城市道路红线的距离按第二十九条第(四)项的规定执行。第三十五条在村镇、城镇范围之外的公路规划红线两侧应划定隔离带,其最小宽度如下:(一) 国道、快速公路,两侧各50米;(二) 省道、主要公路,两侧各20米;(三) 次要公路,两侧各10米。公路规划红线和隔离带内不得新建、改建任何建筑物,但可耕种或绿化造林;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也可开挖沟渠、埋设管道、架设杆线、开辟服务性车道等。沿穿越村镇、城镇的公路两侧兴建建筑工程,可按村镇、城镇规划

30、进行管理,但建筑物退让公路规划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第三十六条沿河道规划蓝线(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长期保留的河道规划线)两侧新建建筑物,其退让河道规划蓝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同时应符合有关规范和规定的要求。第三十七条沿铁路两侧兴建建筑工程除应符合其专业规范要求外,同时应符合以下规定:(一) 铁路干线(直线)两侧的建筑工程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70米;铁路支线、专用线(直线)两侧的建筑工程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0米;铁路(直线)两侧的围墙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高度不得大于3米。(二) 铁路弯道处兴建建设工程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须经铁路主管部门审核后确

31、定。(三) 铁路两侧的高层建筑、高大构筑物(水塔、烟囱等)、危险品仓库和厂房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须经铁路主管部门审核后确定。(四) 在铁路道口附近进行建设的,须符合铁路道口管理的有关规定。第三十八条沿城市道路两侧的货运装卸泊位应退让道路红线设置,或设于建筑物底层。第三十九条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筑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控制用地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其控制线应符合有关保护规定,并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详细规划的,应先编制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第五章城市景观和环境第四十条编制各个阶段的城市规划应当重视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确定城市景观体系,重视景观地区、景观节点、城市轮廓线、制高点和视线通道、

32、城市标志物等景观要素。重要区域应当专门编制城市景观规划或者城市设计。第四十一条城市道路两侧建筑景观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沿街建筑群体要形成活泼有变化的天际线,协调而丰富的街道立面,结合建筑功能、交通、绿化等需要灵活设置,以利变化街道空间,丰富城市景观;(二)医院、学校、行政办公、工业厂房等单位不得建设临街商业门面;(三)沿街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之间要合理布置绿地、建筑小品,不得设置锅炉房、污水池、化粪池、厨房等有碍市容景观、市容卫生的附属设施;(四)主次干道沿街建筑立面设计、装饰应当与所处建筑环境协调。不得设置突出开敞式阳台;立面原则上不得安装空调室外机、太阳能热水器、烟囱、垃圾道等户外设施,

33、确需设置的应当结合建筑立面统一隐蔽处理;防盗铁栅的设置,主次干道不得突出外窗面,其它不得突出外墙面。(五)临街建筑物的排水管、电力线、弱电线、煤气管等应统一定位布置,尽量设在建筑物内的管井中,当必须设在室外时,只能统一集中在非临街次要立面并尽可能在立面凹口部位布置。(六)主次干道临街商业门面严禁采用板式卷闸门,其招牌及广告牌须在立面设计中统一设计、统一审批;(七)主次干道公共建筑、10层以上的高层居住建筑应作亮化设计。第四十二条居住建筑景观应当符合以下规定:(一)新建居住建筑应当成片规划,形成居住小区或者居住组团,避免零星插建。用地规模规划控制、类地区为3公顷,规划控制类地区为2公顷。(二)成

34、片高层住宅区,为丰富城市景观,应采用点式与板式相结合的平面布局形式。(三)新建低、多层住宅采用坡顶屋面。同一街区内屋顶色彩要求统一。(四)同一居住建筑群体的风格、造型、色彩应当协调统一,并在此基础上从造型、色彩、细部、小品等方面谋求组团居住建筑的标识性;(五)新建居住小区应当按照规范设置社区服务、物业管理、邮政信报以及公厕、垃圾站、液化气站、配电房等市政公用设施,但不得临街布置线状的小开间门面;(六)不得在成套的居住建筑院落内增建建筑物;(七)改变现状居住建筑外部造型、色彩的,应当以栋为单位整体规划设计,并保持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八)空调室外机及排水、太阳能热水器等户外设施应当统一预留设置

35、位置。第四十三条修建围墙应当符合以下规定:(一)沿城市主、次干路建设的行政事业单位(学校除外)、写字楼、商业中心等一律不得修建围墙。(二)体育设施、影剧院、图书馆等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大、中型公共建筑,临街面原则上不得修建围墙,应当以花台、绿化带等建筑小品作为隔离带或者隔离墙;确需修建围墙的,应当设计成透空型,高度不得超过1.6米;(三)医院、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居住区以及风景区等需修建围墙的,应当设计成透空型,高度不得超过1.8米;(四)油库、煤气罐站、各种物质储备专用仓库区、发电厂、水厂、煤厂、电台、部队营房、宗教场所以及畜、禽饲养场等有特殊要求的,可以修建封闭式围墙,但应当进

36、行美化处理,原则上高度不得超过2.2米;监狱、看守所的围墙高度,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另行确定。(五)沿城市道路建设的围墙,退让城市道路红线距离:主次干路不小于2米,其它道路不小于1米,退让出的地块作绿化用地;(六)建设工地必须设置艺术围墙,并在工程开工前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且不得利用围墙搭建临时工棚,工程竣工后应无偿拆除。第四十四条沿街建筑室外装修应当符合以下规定:(一)造型、尺度、色彩、材料符合城市街景要求;(二)不得增设突出建筑红线的立柱、台阶;(三)高层建筑消防登高面上不得作悬挑装修;(四)不得增加使用面积,屋顶装修不得违反有关间距、景观的规定。(五)外装修材料力求色泽清新,耐久

37、美观,易于清洗和修缮,提倡使用环保建筑涂料,尽量使用哑光材料。如使用玻璃幕墙,其面积不得超过主立面面积的30%,如使用不锈钢光带则其面积不得超过主立面面积的10%。第四十五条设置户外广告、标语牌、画廊、橱窗、牌匾等应与周围景观协调,做到整洁美观,确保安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建筑物上设置广告不得破坏原有的建筑造型;在有建筑高度控制的建筑物上设置广告的,不得超出建筑屋顶轮廓线。(二)户外广告照明装置不得对周边环境产生光污染。(三)不得妨碍城市安全。第四十六条在有净空高度限制的气象台、电台和其他无线电通讯(含微波通讯)设施周围以及城市规划已确定的城市视线走廊和其它有高度限制的地域内的新建、改建

38、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有关高度限制的规定。第四十七条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筑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控制范围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建筑和文物保护的规定。视线分析方法参见附录二附图。第四十八条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物的高度按下列规定控制:(一)沿路一般建筑的控制高度(H)不得超过道路红线宽度(W)加建筑退让距离(S)之和的1.5倍,即H1.5(W+S);(二)沿路高层组合建筑的高度,按下式控制:AL(W+S) 式中:A沿路高层组合建筑以1:1.5(即56.3度)的高度角在地面上投影的总面积,L建筑基地沿道路红线的长度,W道路红线宽;S沿路建筑的退让距离。计算方法见附录二附图。第四十九

39、条建筑物临接两条以上道路的,可按较宽的道路红线计算其控制高度。建筑物紧邻公园、广场、水面等开敞性空间的,其高度计算参数根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或规划要求,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第五十条沿主干路的单栋建筑物高度不低于20米,临街界面长度须大于40米;沿次干路的建筑物高度不低于15米,临街界面长度须大于35米。高层板式住宅长度不得大于70米。第五十一条沿城市主干路的建筑物高度,必须符合城市防灾专项规划的有关建筑控制要求。第五十二条各类建筑基地内的绿地面积占基地总面积的比例(以下称绿地率)必须符合益阳市园林绿化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同时满足附表二中绿地率的要求。第五十三条计算绿地率的绿地面

40、积,包括建筑基地内的集中绿地面积和房前屋后,街坊路两侧以及规定的建筑间距的零星绿地面积。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公共绿地或绿化隔离带,不在建筑基地范围内的,不得作为集中绿地计算。建筑基地内的集中绿地面积,在居住用地中应不少于用地总面积的10%,在体育、医疗卫生和教育科研设计用地中应符合有关专业规定,在其他类别用地中应不少于5%。建设用地内的绿地规划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布置,宜保留和利用用地范围内的已有树木和绿地。第五十四条居住区的公共绿地,根据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及其他公共绿地。中心公共绿地的设置应符合

41、下列规定:(一)各级中心公共绿地设置规定;中心绿地设置内容要求最小规模(ha)居住区公园花木草坪、花坛水面、凉亭雕塑、老幼设施、停车场地、铺装地面园内布局应有明确的功能划分1.0小游园花木草坪、花坛水面、雕塑、儿童设施、铺装地面园内布局应有一定的功能划分0.4组团绿地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灵活布局0.04(二)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得少于70%;(三)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四)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 (五)组团绿地面积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m2/人

42、,在规划控制类地区可根据以上指标酌情调整,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50%。第五十五条一个街区内的集中绿地可按规定的指标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综合平衡。在符合整个街区集中绿地指标的前提下,可不在每块建设用地内平均分布。第五十六条位于规划控制类地区的建筑基地,确实难以达到规定绿地指标的,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采取补偿措施(补偿办法由有关部门另行制订),亦可将屋面地栽绿化面积(每块面积不得小于100平方米)折算成地面绿地面积。其所算公式如下:F=MN式中:F地面绿地面积M屋面地栽绿地面积N有效系数(见下表)屋面标高与基地地面的高差(单位:m)有效系数(N)小于、

43、等于1.51.0大于1.5,小于、等于5.00.7大于5.0,小于、等于9.00.5大于9.0,小于、等于12.00.3大于12.00第五十七条 高压走廊、污水处理厂、殡仪馆等对周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在其用地周边设置防护隔离带。第五十八条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必须建设与其相配套的机动车停车场(库)和自行车停车场(库)。停车场(库)设置指标按下表执行,其中室外停车场(包括机动车、自行车)的车位数不得低于核定标准车位数的1/3。各类建筑工程配修停车位指标建筑类型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备注旅馆涉外宾馆车位/客房0.30.5 其它宾馆车位/客房0.20.5(3)办公商业办公(

44、写字楼)车位/100m2建筑面积0.452.0县级及县级以上政府机关办公车位/100m2建筑面积0.63.0县级以下政府机关办公车位/100m2建筑面积0.53.0 一般办公车位/100m2建筑面积0.353.0(1)商业场所类区商业中心车位/100m2建筑面积0.46.0 其它地区商业中心车位/100m2建筑面积0.65.0 普通零售车位/100m2建筑面积0.35.0 餐饮车位/100m2建筑面积1.36.0 娱乐车位/100m2建筑面积0.85.0 市场批发交易市场车位/100m2建筑面积0.53.0(4)超市车位/100m2建筑面积0.86.0 医院市级以上医院车位/100m2建筑面积

45、0.63.0 其它医院车位/100m2建筑面积0.44.0博物馆、图书馆车位/100m2建筑面积0.34.0 展览馆车位/100m2建筑面积0.44.0 体育场馆二类体育场馆车位/100座2.525.0(5)影剧院电影院车位/100座2.535.0 剧院车位/100座3.528.0 建筑类型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备注游览场所自然风景公园车位/公顷占地面积1.26.0 其它公园车位/100m2建筑面积0.21.0 交通建筑火车站车位/高峰日每100名旅客2.05.0(6)码头2.03.0汽车站2.05.0学校初中车位/班1.030.0 高中车位/班1.040.0 成人教育车位/班2.030.0 住宅别墅车位/户1.5-(2)一类住宅车位/100m2建筑面积0.51.5(7)二类住宅车位/100m2建筑面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