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高职院校小组化学生管理模式的构想与探索刘草西 金成培 崔思凝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 计算机网络系摘要 在我国当代的教学管理中,特别是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化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它彻底打破了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依靠学生、尊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正是由于这些优越性,小组化的模式也完全可以应用到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来.然而如何建设和完善一种新的学生管理方法,就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小组化模式 协作学习一、协作学习模式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上的延伸和拓展(一)协作学习协作学习(colleborative le
2、arning)是与个别学习、竞争学习不同的学习方式 ,它指学习者以小组形式 ,在共同的目标和一定的激励机制下 ,为获得最大的个人、小组学习成果而进行合作互助的学习方法。在协作学习中 ,成员个人学习的成功是以他人成功为基础的 ,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 ,相互合作的 ,在共享信息与资源、共负责任、共担荣辱的基础上 ,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实现相同的学习目标。与个别学习和竞争学习相比 ,协作学习能更好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 ,更有利于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 ,能促进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二)协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 协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建构
3、主义学习理论。它是由认知主义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仅关注知识的表征和和意义学习的过程,而且还重视学习环境对学习的影响,重视学习环境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的意义。它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社会环境交互而自主将够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协助、讨论等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 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4、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三)协作学习模式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上的启示基于协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及其在指导学生自觉性学习上的意义,协作学习模式广泛地应用在了当代中国各个学科的教学管理中,尤其是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中;协作学习模式也完全可以借鉴到学生管理上来。由于高职院校其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不佳而普遍存在着自信心缺失、成就感不足的问题-从而引起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方面的普遍性问题:1、 学生大多自我约束能力不足、纪律性差,迟到旷课现象较多;2、 学生大多文化基础差、没
5、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良好的学习方法,不能组织自发性的学习;3、 学生广泛接触新生事物,但由于社会经验与阅历的缺失,容易受到社会部良风气的影响;4、 学生自我解压能力差,面对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以及人际交往上的障碍,容易产生消极心态。把协作学习模式应用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上来,即小组化的学生管理模式,把学生划分为小组进行管理,在小组内部学生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督促、相互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以及团队意识,便可以较好地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方面的普遍性问题。二、 小组化学生管理模式的构想(一) 高职院校传统学生管理模式高职院校班级的设置一般以30至60为单位,有辅导员进行管理,团干
6、部有团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班干部有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等,班级干部主要负责各项专门的班级工作。(图一)传统班级学生管理模式在传统班级学生管理模式下(图一),每一个班级干部完成各项工作目标所针对的是全班所有的学生,而班级干部并不完全了解每一个具体学生的状况,降低了班级干部的工作传达与信息反馈的效率。(二)小组化学生管理模式 1、基本要素 小组化学生管理模式的基本要素包括协作小组、成员、小组长与辅导员。(1)协作小组 协作小组是小组化学生管理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小组划分方式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协作小组中的人数不要太多,一般以5-7人为宜.(
7、2)成员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策略分派到各协作小组中。人员的分派依据许多因素,如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性格因素、家庭状况等,小组的划分方式可以分为“差异性分组”与“趋向性分组(3) 小组长 小组长是每一个小组的学生管理者,帮助辅导员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各项任务,所针对的是小组内部的57名成员,小组长会对小组的成员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在工作开展上更为便利,在信息反馈上更为真实。(4)辅导员辅导员在小组化学生管理模式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如何划分小组、如何选定小组长、如何对各小组进行管理都需要深入理解小组化学生管理模式的意义.小组化学生管理模式也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辅导员具有新型的教育
8、思想与教育观念,由传统的以“学生被动管理”为中心转到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中心。2、 小组化学生管理模型 以班级学生40人为例,辅导员以5至7人一个小组把班级划分为7个小组(如图二). (图二)小组化班级学生管理模式(对比图一与图二)由于各项班级管理的目标是阶段性的,也就是说目标A至目标F并不需要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完成,所以每一个小组长分散的管理可以提高工作任务的完成效率,并且由于小组长对于成员更为了解,也可以提高信息反馈的真实性,便于辅导员的管理。3、 小组的划分方式小组的划分方式是小组化学生管理模式的重点,根据辅导员针对各种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来进行不同的小组划分方式,由于辅导员要对学生有比
9、较全面的了解,切不可在新生阶段就草率地进行随机性分组。以小组成员类型的不同与小组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不同,可以进行“差异性分组与“趋向性分组.(1) 差异性分组差异性分组后小组成员的类型各不相同,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在小组内部成员实现各个目标的同时,可以引导其他成员的进行相关方面的努力,互补性与效仿性可以使小组成员形成伙伴关系,自行地解决各类学习与生活上的问题.(如图三)(2) 趋向性分组趋向性分组后小组成员的类型有相似性,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有相似性,在小组内部成员实现一个目标的同时,可以使小组其他成员进行竞争与合作,竞争性与合作性可以使小组成员形成伙伴关系,解决共同问题也使辅导员的工作得到了
10、简化.(如图四)(3) 理论划分与实际划分辅导员在对学生情况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特别是新生辅导员,可以对学生进行理论划分和管理,把类型相似的学生划分为一类也就是一个小组,对他们进行相似的管理,并不告知学生小组划分的情况。而实际划分则需要告知学生本人小组划分的情况,确定小组长,统一进行管理.(三) 小组化学生管理模式的初步探索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的工作重点之一,良好高效的学生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重大突发性的事故,可以营造良好的校风与学风,可以辅助各学科教师正常地开展教学工作,也有助于高职院校得到良好的社会声誉。计算机网络系学生工作团队也在不断地进行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对于小组化学生管理模式,
11、我系学生工作团队在09级学生中,开设了一些小组并且进行相对的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LINUX学习小组在0910年度第二学期,网络系09级开设了LINUX学习小组,小组的开设是以“趋向性分组为依据,选取了7名对LINUX感兴趣的学生并进行统一的管理,7名同学全部报名红帽RHCT与RHCE的考试,其中5名同学已经通过的该项考试。在学生管理方面,通过辅导员的鼓励,7名同学也获得了较高的自信心,学习与生活状态有了较大的改变.2、 英语学习小组在1011年度第一学期,网络系09级开设了英语早读,其中8名同学成为了英语学习小组的成员,小组的开设是一“趋向性分组”为依据,选取了有专升本意愿并且英语成绩相对薄弱的学生。英语早读的开展,不仅仅是英语学习小组的学生,也吸引了其他各系各年级的学生。英语学习小组的8名同学,经过共同努力,英语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全部通过了英语AB级考试.在学生管理方面,由于有共同的“专升本”的目标,并且辅导员进行了相应的指导,8名同学的自信心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心理压力有了很大缓解。3、 在学生活动方面 在09-10年度毕业生典礼及1011年度网络系经管系迎新晚会的节目准备阶段,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