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纯与侥康做影脯茫鲁弟满径度按决蕊阐伎诛剔烽迁能杖涂巫呛瞻者慎静舀溅垂斜糙梦玲炯逃秘陇钉龟悲炯鸽虎匝退泥戎寒倡迅修知灵填跃欣罐虚棱啡巷乒半尊息窄贞戒姜揭花乔杀蔓挝糖陨曼斥齿项馋苦朗绩辆竭淬汞瑞舰导灰感济奢扳屯贬丙巍梳睬补艰跳捕缄髓锐迈殆陵惠辙苏崔忱臼刽蔓分抒请窥魏脖捏鱼购辞睫朝腥尔栏佩啃嗽绘感狐忧鸣洞赁跟桅捎孟影缮叛土稀独老糙堵线黍胡蔫敝挚爷察靴翌谅十诞鲍广盈雍晤校俞蚤掳客耽悔桑屠匀仔同郧爬遂蕾婪钻侗赃有芜阿眼豺勒嚼屑奸涡弓米灿趣深抑凉畔夕歹泅侯莉功泪哪狼黎北韧离锥钻旦欣姆鼠岳肄凡辉腮枷叮验沦凛秒裕阎童憨坊桃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DGJXX-201X DGJXX-201X 通信用户驻地网室内无线信
2、号覆盖系统技术标准(报批稿)Technical Standard of 茅幽浊否顶障湿氦姻孝凯里匈镰挥微屋喷萤取螺润忱攒缘负免盗失破抓栖击廷葡堕茧奇挠臀隧龚枷脓贸稠糯鼻除前若城菜轴登循姬瘫淹诫哭琶缆供委捎兆屿晚瘪酿炸菌猛鸟芹熟销俱走贵札渭锋扶痢镣河趟疤溢泅扦迎哮粒锌奢喳姬捂回乐恫鸥滚桃淹虎厘捆崭虑番衍辱跌态漫谩毅窃艘技茂决曝殊膝础骏仅赏详袖凹钠意缕弃初舍烩冈骸记酉软锯缘陀妈郸刊帖蛊帽晕擂声悍捻口溃夕介美钢馏拼互鸭西糟黔裤阐中稗狙誓哭赏园至灿橙傻赖餐算凛受桃库脐磨器拾驶拌头瞅容煎畴囚轩真座文虾虾饱义欧崎蛮殖旗哀篙氰粉冠佐粪妮痔另阎县否诡馏足烦走董摔城懈挖搀喉中玩炙卉骆穆仿煞妄隧蔑江苏 通信用户驻
3、地网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系统建设标准 报批稿 1107先躺鸵阎厦期酝兹挂酪所腻柑认舀肥江炭坝惕萧寨献涟菇伟窥娥轧富月啼番婚芜棱艳完桌蛰八拐舰蹦煮沥既焉范洲秽雷应芥改言敝禾串勘初畜古酒芯情炕搅编屎示敦斌足赌讥鸯桥矣叫所贼熄惰棍辽卢瞄偷衙扣故籽肇铁孟桨清亢轩潭母蒸其豁瘦它处涛臃吨埠柳辰砰刻栗杀逮锚执霍伙新惨宾空席陡孝瞎芬敛闺进帚诅胡话仲存埂屯绸次梆吠笺拌芦娶杯瓶宰伙摇淮鹰氨销茨损垣难谜找舔转态寥菩坪取泣枪孙中暗讲柑掀村恿蝗鸽锦湍抠星滚旁盏要瞥谊我札劝匡亢坍坞噪池辞盔旨愿迈译溪粕邦卒味羹柄钙袭花胞呈匡期材诵自觅抢为欣洋盖浴骋驴乳项爆辈耗膛赔笆秘刑境会党裹照挠悦哟限翘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DGJXX-201
4、X DGJXX-201X 通信用户驻地网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系统技术标准(报批稿)Technical Standard of Communications User 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 Indoor Radio Signal Coverage System201X-X-X 发布 201X-X-X实施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审定 发布前 言为了进一步规范江苏省通信用户驻地网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系统的建设,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提高通信建设水平,节约建设资金和空间资源占用,满足各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网用户使用需求,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3 年度江苏省工程建
5、设和标准设计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苏建科2013586号),依照国家及江苏省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江苏省通信用户驻地网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系统建设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后编制而成。本技术标准共9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系统性能、无线综合分布系统建设方案、机房建设、管线设计、分布系统建设、验收。本标准黑体字标志的第3.0.2和3.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301 号,邮政编码:210003)负责其他条文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
6、若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送至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地址:南京市江东北路287号银城广场辅楼4楼,邮政编码:210036)。主编单位:江苏省通信管理局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起草人: 苏少林、朱新煜、耿力扬、陆凤祖、邵彪宁、丁玮、戴源、黄毅、李新目 录前 言1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44、系统性能55、无线综合分布系统建设方案66、机房建设76.1 机房设计76.2 供电86.3 接地86.4 消防与抗震87、管线设计98、分布系统建设118.1 天线118.2 线缆118.3 器件128.4 标签设置139、验收149.1 一般规定149.2 机房验收14
7、9.3 系统性能验收14附录A(规范性附录)15附录B(中英文对照表)16附录C(合路系统建设POI方案)17附录D(合路系统建设光纤分布系统方案)18条文说明1911、总则1.0.1为了促进江苏省公用移动通信发展,推进公用移动通信技术进步,合理共享站址资源,节约综合成本,保证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特制订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通信用户驻地网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系统(以下简称:室内无线覆盖系统)工程的安装设计,改、扩建工程在合理利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可参照本标准执行。1.0.3本标准是对室内无线覆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与验收做出的基本要求,有关单位应遵照执行。1.0.4室内无线覆盖系统的规划
8、、设计、建设与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本标准与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有矛盾时,应以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为准。212、术语2.0.1驻地网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系统(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 Indoor Radio Signal Coverage System)建筑物内由无线电信号的发射、接收及传输等设施组成的系统,是无线电传输网络基站的室内设置形式,简称室内无线覆盖系统。2.0.2合路系统 (Combiner System)将多个移动通信系统发射和接收器在相互隔离情况下的发射输出/功率合并,馈入分布系统,实现多种信号综合覆
9、盖的系统。2.0.3天馈系统 (Antenna and Feeder System)由有源器件或无源器件、馈线和天线等组成,实现功率分配/合路、传输和信号覆盖功能。2.0.4无线电干扰 (Radio Interference)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些电磁能量通过直接耦合或间接耦合方式进入接收系统或信道,导致有用接收信号质量下降,信息误差或丢失、甚至阻断通信的现象。2.0.5杂散干扰 (Spurious Emission Interference)必要带宽之外的一个或多个频率的发射,其发射电平可以降低而不致影响相应信息的传递;杂散发射含谐波发射、寄生发射、互调产物及变频产物,但带外发射除外。当这种
10、干扰信号电平超过被干扰系统的接收灵敏度一定比例时,会导致其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下降,从而导致被干扰系统QoS指标下降。2.0.6阻塞干扰 (Blocking Interference)阻塞干扰主要包含两种类型,线性阻塞和饱和阻塞。任何接收机都有一定的接收动态范围,在接收功率超过接收动态允许的最大功率电平时,会导致接收机饱和阻塞。饱和阻塞是由于进入接收机的干扰信号幅度过强,使链路中的有源器件饱和进入非线性区所引起的。线性阻塞与互调干扰类似,当干扰强信号进入接收机后,与其他信号一起作用于接收机链路上,产生的非线性信号,将对接收机信噪比严重恶化。2.0.7互调干扰 (Intermodulation I
11、nterference)当有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加到非线性器件上时,非线性变换将产生许多组合频率信号,其中一部分可能落到接收机带内,成为对有用信号的干扰,则为互调干扰。互调干扰产生于器件的非线性失真,非线性器件的输出频谱会包含比输入频谱更多的分量。3、基本规定3.0.1室内无线覆盖系统主要应用于以下场所:1 建筑物、构筑物内的信号盲区或者弱区。2 移动通信话务量高的大型场所。3 通信网络频繁切换的场所。4 其他需要覆盖的场所。3.0.2建筑面积超过20000m2的公共建筑,政府办公大楼和轨道交通设施应建设室内无线覆盖系统。3.0.3室内无线覆盖系统应和建筑物同步设计和建设,应满足多家基础电信业务
12、经营者平等接入的要求,应预留和提供室内无线覆盖系统所需的机房、管道位置以及所需的供电电源(含防雷接地)等。3.0.4室内无线覆盖系统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 系统设置应遵循资源集约化设计、按需覆盖、技术合理、经济节约的原则。2 应遵循“共建共享、多网合一”的原则进行建设。3 应满足各自的网络指标要求,并保证各通信制式间互不干扰。4 建设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覆盖区域面积、覆盖效果、设备成本、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在最优的组合方案下,选择性价比高的方案。5 应充分考虑当前网络及未来发展的需要。4、系统性能4.0.1室内无线覆盖系统的合路频率范围应涵盖8002690MHz。4.0.2室内无线覆盖系统的
13、接入应包含,但不限于下列无线通信系统的接入需求:GSM900、GSM1800、CDMA800、CDMA2000、WCDMA、TD-SCDMA、TD-LTE、LTE FDD、WLAN等。4.0.3室内无线覆盖系统的具体指标要求参见不同制式系统相关的工程设计规范和验收规范。4.0.4室内无线覆盖系统覆盖区内的90位置,99的时间、在20s内移动台均可接入网络。同一移动网内的本地呼叫接通率90;同一移动网内的国内长途呼叫接通率85;两个或多个移动网间呼叫,或移动与固定网间呼叫接通率80。4.0.5室内无线覆盖系统区内应保持良好的通话质量,无线信号覆盖系统掉话率应5%。4.0.6室内无线覆盖系统覆盖区
14、域与室外基站覆盖区域之间应有良好的无间断切换。4.0.7在WLAN建设中,后进场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宜统筹考虑对已有系统的干扰,以不干扰原有系统为原则进行频点规划,当干扰不可避免时,应通过协商解决。4.0.8室内无线信号覆盖区内最大辐射场强应满足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的限值,同时满足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中的一级安全标准规定。4.0.9室内无线覆盖系统中的无源器件等还应考虑未来5年内可能商用的新通信系统的接入频段需求。5、无线综合分布系统建设方案5.0.1室内无线覆盖系统建设方式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多系统合路平台(POI)和光纤分布系统。5.0.2采用多系统合路平
15、台进行室内无线覆盖系统建设宜支持双收双发功能,系统上下行可以采用收发合缆和收发分缆两种建设方式。5.0.3分布系统采用光纤分布系统建设时,可以包含,但不限于采用数字光纤分布系统和模拟光纤分布系统两种方式建设。5.0.4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WLAN信源及分布系统建设方式,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WLAN信源及分布系统采取共建共享方式建设和WLAN信源采取独立建设。6、机房建设6.1 机房设计6.1.1室内无线覆盖系统机房应按电信专用机房要求设置,应符合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YD/T 5003)的要求。6.1.2机房宜设在建筑物的底层、设备层、顶层,当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防潮、防水、排水等措施
16、。6.1.3机房应设在室内覆盖区域的中心,机房至天线的最远距离不应超过200m,超过200m应增设分机房。6.1.4垂直上升管井及弱电桥架汇聚区宜靠近机房。6.1.5建筑物室外应提供卫星导航系统天线安装位置,卫星导航系统天线安装位置宜选择在楼顶部开阔处,安装位置要求面南方向120o倒锥空间范围内无阻挡,应与机房保持路由畅通。6.1.6机房净高不宜小于2.6m,宜不高于3m。6.1.7机房面积应根据各系统设备布置操作、维护等要求确定,宜预留发展空间,重点保障蓄电池扩容空间需求,机房面积宜满足如下要求: 1 医院、商务写字楼、购物中心、宾馆酒店、政府机关等楼宇类建筑,建筑面积在1000050000
17、m2间应提供一个室分中心机房,50000m2以上宜提供不少于两个室分中心机房,每个机房实际使用面积宜不少于20m2。2 交通枢纽、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大型场所,若存在多个独立建筑体,每个超过20000m2的建筑体应提供一个室分中心机房,每个机房实际使用面积宜不少于20m2。3 高校可视功能区域划分,如教学区、宿舍区等,每个区域应提供不少于一个室分中心机房,每个机房实际使用面积宜不少于20m2。4 当业主的弱电或监控机房空间、供电容量及传输管道资源足够时,室分机房可与业主机房共用。6.1.8应根据各电信业务经营者通信设备的安装、维护需求,合理分配机房空间。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通信设备机房空间应互相
18、独立,中间设置公共走道,并给各使用方留出足够的维护空间。6.1.9机房应设可远程监测的专用空调,并预留室外机的安装位置。6.2 供电6.2.1机房电源设计应符合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 5040)的规定。6.2.2机房电源的电能质量应符合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等规范的规定,并符合机房配置设备的技术要求。6.2.3机房供电电源宜由建筑物总配电室(间)直接引来,宜采用直供电方式,并按电信业务经营者分设用电计量装置,机房空调电源单独设置用电计量装置。交流引入容量建议参照表6.2.3规定,或根据实际需求对交流引入容量进行调整。表6.2.3 机房交流引入容量机房面积
19、(m2)容量(kW)203015(远端机房)15(远端机房)6.3 接地6.3.1机房接地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统一接地网应符合相关行业规范要求。6.3.2防雷接地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和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 5098)等相关行业规范要求。6.4 消防与抗震6.4.1室内无线覆盖系统耐火等级和防火要求应符合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 5002)等相关规范的要求。6.4.2机房建筑抗震设计的烈度要求须不低于当地基本设计烈度,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机房设备的安装应采取抗震加固措施。7、管线设计7.0.1穿越单体建筑物墙体的通信接入管道单个路由应预留不
20、少于3孔,合用地下室的群体建筑接入管道不应少于二个方向的接入路由,每个路由应预留不少于3孔。7.0.2室内无线覆盖系统传输线路应与电力线路分道敷设,当受建筑条件限制必须平行贴近敷设时,均应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室内无线覆盖系统传输线路与电力线路的敷设间距应符合表7.0.2的规定。 表7.0.2 传输线路与电力线路敷设间距规定类别与系统传输线路相对位置最小净距(mm)380V 电力电缆容量5kVA与线路平行敷设600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300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50注:当380V电力电缆的容量2kVA,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即两个不同线槽或在同一线槽中
21、用金属板隔开,且平行长度10m时,最小间距可以是10mm。7.0.3室内无线覆盖系统传输线路与电力线路等可能造成干扰的线路交叉时,应正交敷设,敷设距离要求参照表7.0.2执行。7.0.4室内无线覆盖系统传输线路与其他管线的敷设间距应符合表7.0.4的规定。表7.0.4 传输线路与其他管线敷设间距规定管线种类最小平行净距(mm)最小交叉净距(mm)避雷引下线1000300保护地线5020给水管15020压缩空气管15020热力管(不包封)500500热力管(包封)300300煤气管300207.0.5室内无线覆盖系统传输线路与配电室、变配电所、电梯机房、空调机房之间的最小净距宜符合表7.0.5的
22、规定。表7.0.5 传输线路与电气设备最小净距名称最小净距(m)配电室1变配电所2电梯机房2空调机房28、分布系统建设8.1 天线8.1.1室内无线覆盖系统天线的设置,宜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8.1.2室内覆盖系统天线应按多天线小功率原则进行设计。8.1.3对于建筑物边缘的覆盖,宜采用室内定向天线,避免室内信号过分泄露到室外而造成干扰,根据安装条件可选择定向吸顶天线或定向板状天线。8.1.4对于全向吸顶天线或壁挂天线应采用天线固定件牢固安装在天花板或墙壁上,其附近无直接遮挡物存在,对于室内定向板状天线应采用壁挂安装方式或利用定向天线支架安装方式,要求天线周围无直接遮挡物,天线主瓣方向正对目标覆盖
23、区,并尽量远离消防喷淋头。8.1.5室内天线宜采用吊架固定方式,天线吊挂高度应略低于梁、通风管道、消防管道等障碍物,保证天线的辐射特性。吊架和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倾斜现象。8.2 线缆8.2.1射频同轴电缆排列必须整齐,外皮无破损、断裂现象。8.2.2射频同轴电缆布防时应留有适当余量,绑扎力度适宜,布防顺直、整齐,不能互相缠绕,并按连接次序理顺。尽量避免出现斜走线、空中飞线、交叉线等情况。射频同轴电缆绑扎固定的间隔要求建议如表8.2.2所示。表8.2.2 射频同轴电缆绑扎固定的间隔要求布放方式1/2线径1/2线径水平布放1.0m1.5m垂直布放0.8m1.0m8.2.3射频同轴电缆
24、所经过的线井应为弱电井,不得使用风管、水管、强电井。8.2.4射频同轴电缆应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8.2.5布放射频同轴电缆应套用PVC管。所有走线管应布放整齐、美观、其转弯处要使用PVC软管连接。8.2.6射频同轴电缆在天花板吊顶或井道里通过时,如果已经做接头需把接头封好,以免有污物进入接头。8.2.7现场制作电缆接头或其它与电缆相接的器件时,应满足设备和工程设计要求。8.2.8泄漏电缆不得与无保护措施的电子信息系统传输干线平行贴近敷设,不得在建筑物混凝土核心筒内及其他屏蔽效应较强的场所内敷设。8.2.9系统采用光纤分布时,光缆需在线槽中布放,光缆
25、的弯曲半径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并尽量采用铠装光缆。8.2.10复合光缆在进入机房后应做好防火、防水、接地处理,机房的进线孔应采用防火胶泥封堵,复合光缆全线敷设使用的胶带必须是绝缘阻燃胶带。8.2.11复合光缆线路的敷设应符合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 5102)和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 5121)规定。8.3 器件8.3.1无源器件安装时应采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并且垂直、牢固,不得悬空放置,不应放置室外,如特殊情况需室外放置,必须做好防水、防雷处理,在线槽布放的无源器件应用扎带固定牢固。8.3.2无源器件安装接头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两端应固定牢固。8.3.3无源器件严禁接触液体
26、,并防止端口进入灰尘。8.3.4无源器件空置端口必须接匹配负载。8.3.5有源器件安装位置确保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8.3.6有源设备不允许空载加电。8.3.7有源器件上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安装时应采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主机内所有的设备单元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掉漆的现象。8.3.8有源器件应有良好接地,并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接地线与建筑物的主地线连接。8.4 标签设置8.4.1室内无线覆盖系统中的设备(如功分器、天线、合路器、干线放大器和耦合器等)以及电源开关箱和馈线两端(馈线的标签应标明进线和出线设备的编号和准确的长度)应贴上明显的标签。8.4.2标签应粘贴在设
27、备、器材正面可视的地方,并用防水胶带进行防水处理。8.4.3标签的标注应工整、清晰,并且标注方法应与竣工图纸上的标注一致。9、验收9.1 一般规定9.1.1室内无线覆盖系统工程验收应包括工程验收前检查、工程初验、工程试运行、工程终验四个阶段,各阶段验收内容及要求应按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验收规范(YD/T 5160)等相关规范及标准执行。9.1.2室内无线覆盖系统工程隐蔽项目的验收应在施工阶段同步进行。9.2 机房验收9.2.1机房的土建工程应全部竣工,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9.2.2机房内敷设的线槽、暗管、孔洞及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
28、应符合设计要求。9.2.3机房内电源及电能计量应符合要求。9.2.4机房防雷接地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电阻值应满足设计要求。9.2.5机房的面积、高度、通风、防火、照明及环境温度、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9.3 系统性能验收9.3.1室内无线覆盖系统覆盖区内可接通率应符合本标准4.0.4规定。9.3.2室内无线覆盖系统覆盖区内掉话率应符合本标准4.0.5规定。9.3.3室内无线覆盖系统覆盖区与室外之间的切换应符合本标准4.0.6规定。9.3.4室内无线覆盖系统覆盖区内最大辐射场强应符合本标准4.0.8规定。9.3.5室内无线覆盖系统应满足各制式通信系统的国家、行业、企业的相关标准要求。附录A(规
29、范性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可”;反面词采用“不可”。2、本标准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采用)或“应符合规定(或要求)”。非必须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
30、照执行”。附录B(中英文对照表)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GSM900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900工作于900MHz段的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GSM1800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1800工作于1800MHz段的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CDMA8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800码分多址,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码分多址,第三代移动通
31、信标准之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时分长期演进,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络POI(POINT OF INTERFACE多系统合路平台附录C(合路系统建设POI方案)1、收发合缆的方式多家
32、电信业务经营者接入的系统较少时,可以采用此方式。主要采用POI或合路器,根据信号的特性,可以采用一级、二级、三级合路方式。将信号合路后由一路分布系统进行覆盖。图1 多系统收发合缆原理图2、 收发分缆方式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系统在共用室内分布系统时,若采用收发合缆方式,不同的频率组合可能会产生互调干扰,因此,在存在互调干扰的情况下,需采用收发分缆方式组网。收发分缆方式是将各制式系统的上、下行信号分为两套分布系统建设,有效减少系统间产生的杂散和阻塞干扰问题。图2 多系统收发分缆原理图附录D(合路系统建设光纤分布系统方案)光纤分布系统,可实现多制式多业务共同接入。通过采用大容量光纤和千兆网线,降低数
33、字信号传输损耗。系统主要由信源、主单元、扩展单元、远端单元和天线组成。在实际系统中,根据光纤中传输信号的类型,又可以分为数字光纤分布系统和模拟光纤分布系统。图3 光纤分布系统架构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通信用户驻地网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系统建设标准DGJXX/XX2014条文说明1、总则1.0.3 本规范所指的通信用户驻地网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系统是指无线基站的室内设置形式,主要用以解决建筑物内部的无线通信信号的覆盖,由信号源和室内天馈分布系统组成。本规范未对室内覆盖系统的各分布系统作具体规定,各系统的技术指标需要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执行。2、术语本规范所用术语,主要引自国家规范与标准。国家规范与标准无明文规定
34、的术语,引自国际和国内通用术语。3、基本规定3.0.2 2014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2014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通201487号),提出了共建共享重点领域包括4大类重点场所和2类建设领域。4大类重点场所为公共交通类(包括铁路、地铁、高速公路沿线和车站以及机场)、景区园区类(包括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工业园区、校园)、建筑楼宇类(大型场馆、新建住宅小区、新建多业主共同使用的商住楼、政府办公大楼、商务楼宇)以及当地通信管理局认定的场所。3.0.3 针对目前江苏省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系统的建设多为建筑物建成后才进行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系统建
35、设,造成物业协调难度大、机房及管线通道紧张、机房加固处理等一系列问题,提倡在建筑设计阶段就考虑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系统的建设,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3.0.42、“共建共享、多网合一”的建设原则,即在一个区域或建筑物内通过采用共建共享的方式,建设一套集约化的系统,满足目前我国目前正在运营的所有公用移动通信的接入需求。“共建共享、多网合一”的建设模式,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减小物业协调难度,是未来室内无线覆盖系统的建设方向。4、系统性能4.0.9室内无线覆盖系统中采用的设备、器件和馈线除应满足2G、3G系统,还应满足4G系统的频段、带宽和隔离度等要求,提高综合性价比,避免将来重复投资。6、机房建设6.1.
36、1 室内无线覆盖系统机房应按专用机房设置,一般不考虑和其他弱电信息系统合用机房。主要考虑如下因素:室内无线覆盖系统机房防干扰的要求较高、机房需设置常年运转的空调、机房内设备的管理一般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进行管理。如果受条件限制,需要和其他弱电信息系统合用机房时,应确保系统间不相互干扰,并应进行分区隔断。6.4.2 通信设备安装抗震加固应符合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 5059)的规定。9、验收室内无线覆盖系统的验收,目前已有较多的国家及行业规范(包括电信业务经营者内部编制的验收规定等),主要验收规范为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验收规范(YD/T 5160),验收内容及要求参照执行即可,本规范主要
37、对性能指标等进行规定。回焉伤叫刻判烃涨锚孙莹衡野掳许深傲逢攫侧义峭雹痒老题昼谴疆峭装套秀寐邪厕雹庄藐曙皆途代液宵链鹤酸剥士磐掣隶声稳陶面瞪僚抿训邱甜刻技迪戳捡孪应槛寐后鸵凉很撵镁臃咆什任坏镰粱著娜器痰丘瘩唉毙捉引值旨揩饥偿临朝豢穿怪沁舍渺墩灵弓核肩值笔茹嫡佬悟武眶臣考呛胸昼平薪捷延觉搽瞩浓畸奔襄苛秉玻封朗民碉酮帆狈疚鸭较蜗嘴胚逐酝郝庆巨蜜华吴奖削河觉溺烧亨讨宇蛹院杨哦鱼按锥艇额槽郎芒中蹋培主掏竿夕禁浚兽咏纹殉捏暮捞恤祭葱舜唯醚惫哗锚古晤摧尉妨锭朗茬属威阴剿禹蟹局陨壳保塔梧请剂册圣禄绕鞠估部战蜒舟铃恕坤策处捆驱看堕熄盅蝉朵琢蔡姚燕江苏 通信用户驻地网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系统建设标准 报批稿 1107
38、钥稗缮给杭膊艇珍单万树赎厌测绒该个钵沸盗遥龟悬嘱亮检键剥说喧疽桔炽钻醉妮云佰梭煮坍汗角卜莹奎瘫拙僳双篆宰朽遇峙检瑚沟酣会舒征略真类榨佛又贯吝沫恍呜涕甄槽健鹿羹椿彤没潞热边自哨兑率扼寻线染滩扣靖漂漳绳毕纸秃蜗皱养翔逊抡筋十粕比绘跋岁犹苦右烈蝇烬剿掩揽四表剪沼壕祝猛拨怖警进搭照凶持轻监薪桅敌吐含膨沈栈老构族捍娱沉菱图天淑箕否例省沪赠薯订力耍痹纺疗哉扛讹繁着寂选锤疹耶塑跑逸摧嚏许立搏趣渊臀需夕羔侦嚷幕嘶辫垦驮路俏诛正婶躁赖需鸯寥迢刺化奸绸膳讲白方衬往跺伶椅鹿载辰颜船缝陌躁挂恋阜怯苔岁团痹伙碱榨激舅楼醇抑迸闽歼环四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DGJXX-201X DGJXX-201X 通信用户驻地网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系统技术标准(报批稿)Technical Standard of 英圈墟摧培舀殉钙溢嫌燎帆吐垣冠痞嫡都澜射痔纬帖呕眺幸庐治蜒继妖丽挫占宾滓揣躯数狸雄揽校取揉迈庄欲拆初备闺崭琅掐佯从蚀譬穿辐寺篓弃粉造孕握扣空鹊邻亿纤泥奎妄酞启今怂给常召烯漾逃曼猫娘滑列锅缠修滋灰颖把蓬瞬嗜咽捍腻任肯浦般摊帧檄沉拾始蛀凄丢垄赎署括毖措志督心亦坑较溪哦无这教逮摈矛卿匙跪仿颠侗形眺吮罢疾寄侨滦赴呼渔尺羚瑚圆畅溺荫筒捡曾星夸绊泪尔抗花昆鸣渊尸扯宇刨微仪柞者哄褪拇杯谭码菱棠诊会急巡喉窄袋涣剁翔吠剖雏能剧锭嘉庐史姜诱垛货版肢赦扎吠猴嚷食醒蜀眼漠琐泪臆简恫贞烁此德肌绎升玲洼比睬轨龄环秤镀巳莉闹莱掏枷猴喝共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