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计算产业技术路线图及三年行动计划研究报告一、产业发展现状云计算被看作继个人计算机变革、互联网变革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2010年,中国政府将云计算列入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云计算产业逐步从概念走向落地。在此背景下,硬件、软件、集成、运营、内容服务等领域的主要厂商纷纷借势转型发展,基于已有的产品及技术优势,推出云计算服务及解决方案,这使云计算产业链得以构建。云服务、软硬件、云支持和感知等相关产业构成的云计算生态系统加速形成.云服务产业包括面向公众、行业、企业等不同服务对象提供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服务领域。云软硬件产业涵盖云
2、计算相关软件(基础软件、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硬件(服务器、存储设备、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元器件)和系统集成等领域。云支持产业包括云计算相关的咨询设计、安全审计和评估认证等领域。感知产业涵盖传感设备和传感网等产品领域。据国际权威机构数据,201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均增长率预计将超过20%,2015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1768亿美元.我国云计算市场总体规模较小,但追赶势头明显.研究表明2012年我国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中所占份额不到5%,但年增速达到40% ,预期未来我国与国外的云计算差距将逐渐缩小.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云计算产业初具规模.据最新统计数据,全区涉足
3、云计算相关产品及服务的企业约200家,云计算相关产业规模超700亿。全区云计算产业链布局完整,龙头企业聚集,产业规模及关键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我区拥有一批开发企业及个人云计算应用服务的厂商,相关产品在全国拥有大量的用户群。目前,云计算企业服务的个人和企业用户的总量已达数亿,并在各细分领域占据市场主要份额.产学研体系完备,拥有一系列国内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和大量科技企业。目前在一些比较核心的开源技术方面,不少地区的技术人员进入了国际社区的舞台,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两化”进一步深度融合,信息消费迅猛发展,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不仅推
4、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资源整合,还将带来新业态。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编制旨在分析云计算带来的市场机遇,结合已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明确本区重点促进方向,力争帮助本区企业在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占领高端,形成新优势。二、市场需求分析大数据时代到来,将加快云计算应用模式的发展,催生更多市场需求.流量消费随着网络普及和提速正在大幅增长,终端产品消费也日趋智能化,云计算提供的强大的后端计算能力为移动互联网释放更大的产业潜力。云计算为海量物联信息的处理和整合提供可能的平台条件,云计算的集中数据处理和管理能力将有效的解决海量物联信息存储和处理问题.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
5、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为主要手段,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交通云、政务云、教育云等将推动公共云落地。另外国内中小企业庞大的信息化需求将给云计算产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推动行业发展驱动力从政府扶持向市场需求转变。我国正处于居民消费升级和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融合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云计算对提升我国信息化水平、推进信息消费有着促进作用。云计算改变ICT 产业技术和产品发展方向.在软件领域,云计算“操作系统”是对ICT 资源池中的资源进行调度和分配的软件系统,处于市场需求的上游,对整个市场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其他相关的云化软件也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在硬件领域,云计算带动服务器虚
6、拟化和X86化,带动定制服务器的发展,为服务器转型提供了方向,支持云化的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都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在终端领域,随着应用和数据向云迁移,集成了云端应用的瘦终端产品将成为重要趋势.在安全领域,云计算面临传统和新型双重安全威胁,云计算安全产品是保证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和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的双重需要。此外,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IT评估认证、设计咨询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也面临借势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三、产业发展目标未来三年,将以服务为引领,推动云计算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行业信息化等领域应用,带动相关软、硬件产业、云支持产业和感知产业的发展,实现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海量存储与分
7、析挖掘、可信云、绿色节能、智能传感器、微型低功耗芯片等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助力城市管理、节能环保、医疗卫生、社区管理、旅游交通等领域,全面实现智慧海淀建设。以海淀为中心培育和聚集一批全球技术和市场领先的本土龙头企业和跨国企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云计算及物联网产业高端聚集区,推动成为全国的云计算中心及世界级云计算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产业产值突破2300亿元,形成35家十亿以上级别龙头企业,其中五十亿级10家,百亿级5家。到2020年,争取云计算产业相关产值突破万亿大关,实现产业年均增速35。表1云计算产业发展目标重点方向细分领域具体目标(亿元)201320142015云服务公共云服务面向
8、个人和中小企业的公共IaaS、PaaS、SaaS61110160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6086143行业应用面向行业应用和电子政务的云计算平台服务125180263云软硬件云安全云计算相关的安全产品及其解决方案80120180云软件云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中间件和应用系统210270320云硬件面向云计算的(终端定制主机、存储和网络设备)117167236支持产业云咨询、认证服务、检测评估等142031感知产业高性能低成本传感器和传感网核心芯片459666967合计2300四、技术壁垒分析为促进云计算快速和可持续发展,需进一步重点攻关各技术难点,包括云服务云计算软硬件、支持体系、感知设备等
9、方面。软硬件技术领域需继续突破大规模分布式存储、非结构化大数据分析、大规模云计算资源管理、部署和调度等技术壁垒,解决虚拟网络、存储、计算等技术难题。在硬件方面,需攻克海量(EB级)存储设备、高密度低能耗云服务器系统等技术壁垒。作为基础设施的IDC领域需重点解决绿色节能技术难题,包括IT设备节能技术、供电系统和空调制冷系统节能技术。支持领域需突破云计算安全管控、认证、检测、评估技术,建立云计算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建立云IDC的服务标准体系,为云计算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感知技术领域需突破低成本、低功耗、微型化、高性能、高可靠、长寿命传感器技术,突破集成传感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传感网络基础芯片
10、和核心设备、协同计算与存储等关键技术,建立条件保障、服务支撑体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可持续竞争力。表2 计算产业发展技术壁垒领域技术壁垒云服务及云软硬件大规模分布式存储技术大规模云计算资源管理技术非结构化大数据分析技术虚拟网络、存储及计算技术支持虚拟化的芯片海量存储设备高密度低能耗云服务器系统绿色节能技术云安全云支持云计算服务和技术标准,云IDC服务标准认证、检测、评估等支撑技术感知传感器技术:敏感芯片低功耗、微结构设计;监测电路低功耗技术;高精度、高灵敏度传感器设计技术;传感器复杂环境适应性技术;新型敏感材料和智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制备技术。传感网:嵌入式微处理器,传感网多用途通用
11、核心芯片,异构通用传感节点,多模网关节点,实时传输的无线多跳网络传输技术。五、研发需求凝练根据企业代表和专家的多轮调研和凝练,形成云计算产业重点技术路线和研发方向需求。表3云计算产业重点技术路线和研发方向表领域重点方向技术路线和研发方向云服务公共云服务IaaS、PaaS、SaaS的研究与产业化绿色数据中心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行业云和政务云平台行业应用、电子政务大数据应用海量(EB级)大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大数据可视化研究云软硬件云安全云计算安全系统研究与产业化软件百万节点规模云计算资源管理系统、虚拟化软件、虚拟化管理软件研究等基础软件研究与产业化组件化、个性化云应用软件及中间件的研究与产业
12、化硬件高效能低功耗计算芯片、支持虚拟化的芯片的研究与产业化高密度低能耗云服务器系统海量(EB级)存储系统研究与产业化大规模网络交换设备云支持公共支持云计算服务和技术标准研究云计算认证、检测和评估技术研究感知传感器、传感网高端传感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温度、湿度、气体传感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光纤传感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个人传感设备的研究和产业化六、技术路线图在对上述项目进行风险、收益、技术发展模式等多维度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形成了云计算产业技术路线图.图1云计算产业技术路线图七、工作措施和任务落实为更好地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发挥云计算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引领作用,落实云计算三年行动计划,需要从组织领导、评价机
13、制、投入机制、宣传推广等方面采取相应保障措施,实现云计算产业发展目标。1 加强组织领导依托“智慧海淀”组织体系的工作部署,成立云计算产业发展专项小组,搭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机制和渠道,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创新协调服务能力,完善与中关村、北京市及国家各相关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联合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2 制定评价机制加强对云计算产业发展形势的分析和研判,建立云计算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动态调整与评估机制,制定任务分解、年度考核与评估计划,把握方案实施的重点与进度,对重点任务行动计划进行跟踪管理。及时发现方案实施中的问题,总结经验,优化调整方案,充分依托企业和行业机构、产业组织推进方案的
14、实施与监督。建立具体实施部门任务落实与资源优先布局相一致的决策反馈机制,保证规划顺利实施。3 完善投入机制整合创新资源,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产业资金聚焦重点与有序投入。进一步完善云计算领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资金配套机制,依照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安排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透明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种子基金,扩展贸易融资、融资租赁规模等方式,降低云计算企业融资成本,依靠市场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瓶颈.4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政府及中关村软件园、云基地等展览展示中心,多渠道宣传云计算产业发展状况及园区发展云计算的各项优惠措施。通过举办产
15、学研座谈会、产业发展论坛等多形式活动,促进产业的交流合作,展示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鼓励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参加、承办国内外重要会议和展会,立足打造“祥云工程”核心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全国。表4 云计算三年行动计划表重点工作主要工作及进度安排2013年2014年2015年技术创新1、推进IT服务器、空调等绿色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创新。2、推进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库技术、非结构化大数据处理技术,物理资源虚拟化等云计算关键技术研究;2、推进云计算应用服务开发和运行环境、用户信息管理、运行管控、安全管理与防护的研发和技术创新;3、推进云操作系统研发和技术创新。1、推进网络化操作系统体系结构、大规模资源管理与调度技术
16、、大规模数据运行监控与安全保障技术、云服务交互技术的研究与技术创新;2、推进高效能海量(EB)级存储、管理技术;3、低功耗、低成本、微型化传感芯片设计与制造;4、深化IT服务器、空调等绿色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创新。1、推进高密度低能耗云服务系统的研发,继续促进 高效能海量(EB)级存储、管理技术; 2、推进实时、大规模传感器组网,多模多用途通用芯片,高精度、高灵敏度传感器设计与研发;3、促进协同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等。示范引领重点面向金融、电信、电力、交通开展5-10项重大应用示范。能够满足业务重组和信息化发展需求的大数据应用、云服务及其他信息服务。1、重点面向工业制造、商业金融等领域开展510项重
17、大应用示范,如医疗卫生、能源、民生教育、军工、航天等重大行业云平台建设;2、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以社保卡位为基础的各项云服务平台,支持为百姓提供查询、缴费、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的云平台;3、支持围绕汽车、军工装备、精密器械等设备制造的设计、仿真、测试平台建设。1 重点面向城市管理,整合PaaS、SaaS等云计算服务模式的电子政务应用,如在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信用管理等重点领域,建设统一协同、资源共享、无缝对接的跨部门电子政务应用系统;2、支持行政审批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云服务、行政权力电子监察系统、行政服务中心一体化信息系统等。孵化器大力推进3-5家已有的创业孵化器
18、的建设和成长,加大宣传和扶持力度。重点创建510家新的各类孵化器,并联合产业资本,依托高校或重点实验室,鼓励大型企业设立孵化资金。初步实现海淀区孵化体系建设,实现1520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云计算相关孵化机构,实现园区50%的孵化投资配套。公共平台1、依托产业园区,建设面向公共云服务、云共性技术服务、行业云服务测试的公共服务平台;2、 依托产业联盟建立行业交流的公共平台。 1、建设云计算知识产权服务平台;2、建设面向工业、金融、医疗等全行业的行业云平台;3、建立面向智慧城市的市民服务云平台。1、完成数据开放平台建设,鼓励大型ICP及运营商开放数据资源;2、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云计算开源平台,鼓励
19、知识及经验分享,完善开源社区,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产业基地中关村软件园以云基地为主要载体,重点建设云基地并推进二期建设,在中关村软件园、科学城形成云计算企业聚集效应。推进以温泉镇为核心的创新创业云中心、创新园云基地建设,以西北旺西三旗为核心的安全云中心基地建设。1、全面建成35个以智慧海淀为核心的卫星云基地;2、云计算产业空间核心聚集区、产业功能区的部署基本成形.产业举措1 实施510个重点示范应用;2 支持突破5项核心技术;3 建立35个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4 支持产业联盟建立交流平台。1、实施510个重点示范应用;2 、支持突破5项核心技术;3 、联合企业机构成立云计算创新基金;4、推进智慧海淀云平台建设。1、实施10-15个重点示范应用;2、支持突破5项核心技术;3、加大云计算人才引进力度,建立人才引进的渠道及各项政策落实;4、推进专业园区建设,完善创新创业体系一条龙服务.12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