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与反思精品文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与反思内容设计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课文的重点、难点是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我”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后,对“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反应是“得意洋洋”面对“糟糕透了”的评价的反应是“痛哭起来。”显然,这时的作者并不理解父母的心。几年后,“我”再看那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不得不”承认,说明作者已认识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但在感情上似乎还不好接受。成年以后,“我”“越来越体会到”
2、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作者不仅认识到两种评价对自己健康的必要性,而且认识到这两种看来截然相反的评价的共同点,那就是爱。教学设计1、本课的题目是两句截然不同的人物语言用“和”字连在一起,容易激起读者破解的欲望。因此,可以从题目入手导入新课。2、根据本课的特点,教学过程大体这样安排:先让学生读课文,读上几遍,力求读正确,读流利;然后,将课文分成童年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引导学生精读。精读童年故事这部分,可着重引导学生弄清: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
3、;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还可引导学生讲讲父亲和母亲的评价为什么会截然相反。精读后来的认识部分,可结合“思考练习”第二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引导学生精读的过程中,要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作为重点,还可引导学生先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3、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不同评价,首先要启发学生充分读课文,弄清母亲的评价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这个评价当时对“我“产生了什么作用;父亲的评价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我”的反应怎样。其次,联系自己的实际,想一想,家长对自己的鼓励和批评,在自己身上各起了怎样的作用。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巴迪的父
4、母亲的不同评价对孩子分别起了什么作用。2、通过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含义。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重难点、关键:1、了解巴迪的父母的不同评价对孩子带来的作用。2、学习本文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情感真挚的写作特点。课前准备:1、抄写现代诗“教育与孩子”的投影片。2、课文部分关键语句的投影片。3、生字词卡片。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问题激趣1、师: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初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老师有一个问题很想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请同学们猜猜是个什么问题呢?2、学生猜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学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5、3、问题揭示:巴迪写的同一首诗,为什么母亲说“精彩极了”,父亲却说“糟糕透了”?“学贵有疑”,最贵会疑。用猜问题的办法,既唤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又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既培养了阅读兴趣,又培养了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二、自主阅读,潜心探究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画、边批注。2、交流,相机体会重点句段。此环节具体教学程序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而定。要探究和训练的重点内容如下:(1)体会母亲的赞扬和鼓励,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母亲神情和语言的句子。(2)探讨父亲的提醒有没有必要。引导学生研读巴迪在得到母亲的盛赞和鼓励以后的表现,从他的言、行和内心活动中看出巴迪已经滋长了自傲,(巴迪需
6、要提醒吗?你是从他哪些表现中知道的)体会父亲警告和提醒的必要性,继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巴迪得到母亲盛赞后的表现的句子。(3)师生讨论、小结心理描写的方法:通过语言、行动、神情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活动。(4)探寻巴迪认识爱的历程。比较阅读下面两个句子,体会哪一句表达更准确。A、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B、我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在课文中画出具体写“越来越”的句子,体会作者认识父爱的过程。边交流边引导理解,并指导朗读下面的句子。A、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B、几年后,当我再拿出那首诗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C、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
7、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歧途”是什么意思?两种爱的力量不平衡会走入哪些“歧途”?)D、“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整理引读。师:七八岁的时候,父亲说“我”写的第一首诗“糟糕透了”,我(生接读)师: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生接读)师:现在,“我”认识到(生接读)师:“我”从心底里知道(生接读)感受巴迪对爱的理性把握。A、师:正因为巴迪正确地认识
8、了爱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所以(课件出示句子,生接读)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B、理解“谨慎”。C、想象被“两股风”刮倒分别会是怎样的情形,照应前文的“引入歧途”。D、师:(小结)看来仅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爱的赞扬、鼓励以及警告、提醒,才会走向成功。本环节的设计既紧扣文本,又超越文本;既精心预设,又关注生成。根据学生受挫心理弱的现状,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解父亲的警告和提醒上。三、注重积累,有效运用1、师:你看,作者把对爱的理解
9、和把握都浓缩在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我们也带着一份浓浓的感恩之情和对爱的思考,把这段文字背下来吧。2、背诵展示。3、布置作业:课外在语言积累本上抄写这个自然段。4、课内小练笔:我想,同学们对爱也有着自己的思考,请你把自己独特的思考写下来。(课件出示)(1)写一写:母爱像( ),它( );父爱像( ),它( )。(2)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给了你这样的感受。(为课外练笔准备素材)5、交流展示将积累纳入课内完成,提高了积累的有效性。及时的运用,有效地促进了理解层面的语言向运用层面的积极语言转化。四、拓展总计,真情倾诉1、推荐课外读物:感恩父爱感恩母爱感悟父爱感悟母爱。2、课外练笔:同学们刚刚说了自
10、己在生活中深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请你回家后把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最好是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告诉他们:你知道他们爱你,你真心感恩于他们。将阅读对话延伸到课外,拓展了语文课堂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向他们推荐有品位的系列书籍,保证了拓展阅读的质量。课外练笔与课内练笔相互结合,使训练有情、有趣、有序、有效。教学反思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总结发言时指出:“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本课的教学,体现了这一观点。一、在文本解读上,化长为短,化繁为简,工具性与人文性兼顾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如果面面俱到的话,一是两个课时完成不了教学任
11、务,二是难以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第二课时我采用“猜老师心中的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自己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巴迪写的同一首诗,为什么母亲说“精彩极了”,父亲却说“糟糕透了”?让学生满怀阅读期待走进文本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作为五年级学生,静心默读全文,不难读出父亲和母亲的用意母亲用赞扬带来鼓励,父亲用批评给予提醒。接着带领学生去感受母亲的赞扬、鼓励,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母亲的话。对母亲的赞扬、鼓励学生和课文中的“我”都很容易理解,可对父亲的批评、鼓励,就难以理解和接受了。于是,我用“巴迪需要提醒吗?你是从他哪些表现中知道的?”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半部分中巴迪得到母亲赞扬后的
12、言、行和心理,探究父亲提醒的必要性,并指导有感情朗读。然后引导阅读课文后半部分,抓住“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中的“越来越”,探究作者理解爱的心路历程。最后,师引读生接读带领学生回归整体,升华理解。这样既有效地把握了整体,又巧妙地突出了重点。根据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抗挫能力差的现状,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评价无疑是教学的重点。由此,我特别引导学生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文本进行了升华解读:仅仅拥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自己好好理解和把握爱的赞扬、鼓励及警告、提醒,生活的小船才会驶向成功。这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引导行为的作用。但如果仅限于对课文进行人文的解读,则将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因此,在对文
13、本的人文内涵进行解读的同时,我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想象场景、总结方法、诗化练笔,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结合。二、过程与方法上,既精简环节又训练到位,既做好预设又关注生成整节课只有四个教学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既有对问题意识、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又有对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训练,训练的容量还是比较大的。但对这些训练,没有虚晃一枪,拍马便走,而是落到实处。例如,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做到课内落实与课外拓展相结合,课内铺垫与课外延伸相一致。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背诵课内完成,摘抄则课外进行;诗一般浓缩的练笔课堂上完成、交流,在交流的同时为课外长篇幅的练笔拓展思路、积累素材。另外,根据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推荐的课外读物不是单篇的文章,而是整本的书籍,保证了学生的阅读品位。精彩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预设过度,就会造成课堂上学生主体向教师主体的错位;生成过度,则课堂毫无章法,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我对课堂上要探讨的几个大的问题、要重点引导阅读的课文内容、练笔的方式、推荐的读物等影响课堂性质和训练方向的因素进行了较为精当的预设,但从课文的哪部分入手、课堂评价及过渡等细节问题,则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应对而灵活处理。从实施情况来看,这样的轻松氛围,使学生更投入,对文本的理解既不偏离教材的价值取向,又具有鲜明的个性。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