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精品文档课题: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教学时间:1课时学生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大多十岁左右。心理特点: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他们对新生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思维方式已经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接受能力:这个年级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强,接受能力强。他们具有简单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对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具有初步的了解,但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还有欠缺。教材分析: 本课不仅提供了两种学说,还选择性地提供了两种学说的一些主要观点。书中提供的证据有一些
2、属于的理性的推理,而非来自天文的客观观察。希望学生认真对证据进行比较,自由的对所提供的证据提出个人的看法,并将这些证据和他们关于昼夜现象的解释结合起来。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及其内容。认识到对同一种现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2、信息素养目标:通过恰当的媒体教学,呈现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情景,促进知识融会贯通,逐步把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最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另外,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自主学习、协作交流,锻炼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并且使信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逐渐掌握运用信息工具进行学习的方法。3、情
3、感态度:1是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2是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3是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其优化意识。科学概念:“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过程与方法:对历史上有关地球运动的假说进行分析,批判和借鉴其中的观点,修正自己对昼夜的解释。教学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教学难点: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地球运动学习网站课堂实录:时序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谈话:师;我们现在每天都经历
4、白天和黑夜,这都是发生在大家身边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同学们知道吗?但人类对昼夜形成的认识却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就让我们走进时光隧道,回到过去来简单了解一下。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安排了时光倒流的情境,满足学生获得新知识经验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浏览网页自主学习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及其证据(一)了解“地心说”“日心说”。1阅读资料谈话:就让我们走进时光隧道,回到过去来简单了解一下。(进入网站了解)同学们!从最初的古代中国的盖天说、浑天说、宣
5、夜说到“地心说”再发展到“日心说”,经历了一个从错误到正确的认识过程,从中我们也体会得到这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师:那么“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他的理由又是什么呢?2汇报交流(课件出示)师:谁来汇报一下,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他的理由是什么?哥白尼的“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的理由是什么?1、学生:浏览网页,学习“地心说”“日心说”。并在论坛上填写汇报单,上传。2 说出学习的知识,和同学们交流。倡导“自主 发现 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观察 概括能力。活动探究深入感知(二)对比“日心说”“地心说”。 (1)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我们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了“
6、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观点,你们发现这两种观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 对比“日心说”和“地心说”师:虽然他们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但都能解释昼夜的变化,但因为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当时可以很好的和观测数据相吻合,因此即使在提出“日心说”理论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仍然很少受到关注。师:当然由于“日心说”理论的相对科学,最终还是推翻了“地心说”,成为人们的共识,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那么日心说相对于地心说而言,究竟有哪些观点更为科学?1 师生共同交流。2 学生到网站上找推翻“地心说”的足够证据,汇报交流。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而抽象思维需要有感性材料为基础。科学教学
7、尤为如此。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探索、发现未知,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和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知识达到领悟、理解和掌握。总结评价拓展延伸质疑“日心说”,提出新的观点。 “日心说”虽然比“地心说”更为科学,但它还不是真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它的有些观点渐渐地被补充甚至被否定,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对“日心说”提出挑战,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做进一步的补充?同学们可以针对“日心说”的一个观点进行挑战,并确定你们自己的观点。你准备怎样来证明你的观点是否正确?学生针对“日心说”的一个观点进行挑战,并确定你们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论坛上交流,探究)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找到证据。通过在论坛
8、上交流,是信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逐步掌握运用信息工具进行学习的方法。疏理总结师总结:“地心说”与“日心说”理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科学的,刚才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曾经被作为真理的“日心说”理论也有它的不科学之处,那同学们刚才的提出的观点就一定正确吗?是啊,也许再过几百年,后人也会对我们的观点提出质疑。科学的发展正是这样,由未知到已知,由模糊到清晰,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趋于科学。 拓宽学生思路,使学生明白科学是不断探索的过程。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相同点:地球是球体。不同点:1、地心说:认为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日心说: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转动,2、地心说:
9、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日心说: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 板书设计:设计思路: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主要是让学生回顾了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材重点介绍了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观点学说“地心说”和“日心说”。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证据,还要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科学研究的态度。为此,我设计了“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太阳系”、“地心说”、“日心说” 、“科学论坛”、“友情链接”等版块,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反思:对于小学生来说,托勒密和哥白尼的学说观点是不容易马上理解和消化的,即使有些学生在字面上能看懂。因此,让学生寻
10、找科学家的证据,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解释这些证据的意思。学生通过解释证据、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比较两位科学家之间的不同和相同点,他们对于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并能够根据已有观点选择认为正确的猜测。同时对于历史上科学家的研究态度和科学精神产生共鸣。 教学本课时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一、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课堂的开头几个环节,我把电脑“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通过点击鼠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以及我们生活的太阳系。通过学生自主浏览,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寻找答案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兴趣盎然,效果也不
11、错,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二、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课教学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讨论交流。在学生自主浏览学习网站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交流的方式,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以留言的形式记录在网站上,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学会倾听、了解、分析别人的想法和观点。三、通同将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了科学素养。将大量的学习资源和课程结合,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相关材料,学生乐于接触,乐于讨论,乐于探究,从而在课堂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最后我认为通过将现代化教育技术融入我们的科学课教学后,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而且可以使每一位学生畅所欲言,并将课堂的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后,让学生在课后还可以继续自主或合作进行探讨学习和交流,可谓是一举多得。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作者姓名:徐庚 工作单位:税钢小学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