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5 ,大小:67.54KB ,
资源ID:3860143      下载积分:12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8601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doc)为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doc

1、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的相关制度,重要涉及:1、首诊负责制;2、三级查房制度;3、会诊制度;4、分级护理制度;5、值班和交接班制度;6、疑难病例讨论制度;7、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8、术前讨论制度;9、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0、核对制度;11、手术安全核查制度;12、手术分级管理制度;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14、危急值报告制度;15、病历管理制度;16、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1. 首诊负责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为切实履行医院救死扶伤的职责,规范医护人员对重危病人抢救的医疗行为

2、,防止不安全医疗责任事件发生,特制定本制度:(一)因各种因素或疾病导致病人生命体征出现严重病态,威胁病人生命,或在治疗过程中有也许出现意外和并发症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的被视为危重病人。(二)危重病人就诊实行首诊负责,首诊医师和医疗部门必须负责病人的急救和生命体征的维持直至贯彻好专门医疗部门和医师进行诊疗为止。(三)危重病人抢救必须听从急救小组负责人或主管医师指挥,迅速将病人转入急救室和ICU进行救治,特别紧急设法转运的应就地抢救,召集急救车和医院急救小组赶赴抢救。(四)在医院内发生意外和严重并发症导致病人危重状态或重危病人抢救需行政特别支持的,除按第三条处置外,必须立即上报医务处直至院长。(五)危

3、重病人的转送必须有主管医护人员或主持诊疗操作的医护人员陪同,根据病情由主管医师决定护送人员的医疗等级,请护士陪同需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医嘱。无医嘱视为主管(治)亲自陪同。护士站必须做好协调工作。(六)各医疗部门必须组建抢救小组由科负责人亲自主持。各病区要建立定期检查急救设备、药品制度,药剂科要保证任何时候都能提供充足的急救药品,辅助科室要保证急救检查设备的完好和随时应急并建立制度。(七)急诊科和ICU是医院处置危重病人的重要部门,必须保证急救床位和设备的应急使用和人员的紧急调用。科室要建立相应的定期检查医疗制度。(八)危重病人急救中全体医护人员应以抢救病人生命为第一,收到急救传呼6120,放下一切

4、工作奔赴急救场合。为救命,主持抢救负责人有权力签署“特急急救”意见,先救治后付费,但此权限仅限初次。行使后应立即报告医疗行政和总值班,以后不付费诊治需请示医疗行政审批。(九)如违反以上条例视为责任事件,医院将进行严厉处罚,因此所引起的后果,当事人将承担法律责任。2.三级查房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与。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不少于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周23次,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二次。(二)对重危病员,住院医师应随时观测病情变化并及时解决,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临时检查病员。(三)查房前

5、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子、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规定,认真负责,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病情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四)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重要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结合实际教学。(五)查房内容:1、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危重病例,审核对新入院、疑难重危病员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副主任医师对新入院的一般病人在初次查房时应提及

6、涉及疾病的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四方面的内容,对疑难病例应提及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在鉴别诊断的意义及明确诊断的途径、措施和方法:对已发出“病危”告知的病人,应自当天起连续三天,天天进行查房,查房需提及当前的重要矛盾以及解决重要矛盾的途径、措施和方法。2、主治医师查房:规定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特别对新入院、重危、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医师和护士的反映,倾听病员的陈述,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的错误记录;了解病员的病情变化并征求他们对饮食、生活的意见;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决定出院、转科问题。3、住院医师查房,要重点巡

7、视重危、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病员;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的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的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并开写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检查病员的饮食情况;积极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六)院领导及职能科室负责人,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参与各科的查房,检查病员治疗情况和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3.会诊制度会诊制度(一)凡碰到需会诊的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二)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批准,填写会诊单,主管医师陪同会诊医师检诊病人,并做简要病史介绍。应邀医师一般要在二十四小时完毕,并写会诊记录。如需专科会诊的轻病员,可让病员到专

8、科检查。(三)急诊会诊:被邀请的人员必须随叫随到,接到会诊告知后,必须及时到达会诊地点。(四)科内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参与。(五)院内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处批准,并拟定会诊时间,告知有关人员参与。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医务处派人参与。(六)院外会诊:本院一时不能诊治的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处批准,并与有关单位联系,拟定会诊时间,会诊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必要时携带病历,陪同病员到院外会诊;也可将病历资料,传发有关单位,进行远程会诊。(七)科内、院内、院外的集体会诊:经治医师要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和会诊记录,具体介绍病史。参与会诊医师要具体检查病人,发扬技

9、术民主,明确提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会诊意见要认真组织实行。4.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一)目的分级护理指根据病人的病情,拟定特级护理或一、二、三级护理,进行病情观测和治疗护理,并根据平常生活能力(ADL)评估给予基础护理。(二)合用范围1、特级护理(1)脏器功能衰竭(心、脑、肾、肝、呼衰)。(2)各种复杂的或新开展的大手术。(3)各种严重的创伤、烧伤,多脏器功能损伤。2、一级护理 病情严重或病情不稳定需严密监测和观测者。3、二级护理病情基本稳定者。4、三级护理病情稳定者。 (三)重要护理规定1、特别护理规定(1)专人护理或转入ICU。(2)根据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出人量。(3)严密观

10、测病情变化,随时记录病人的重要生理、心理反映。(4)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毕治疗。(5)做好基础和专科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2、一级护理规定(1)严密观测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和病情监测记录生命体征、出人量。(2)观测病人的生理、心理反映,了解心理需求,做好身心整体护理。(3)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毕治疗。(4)做好与疾病有关的专科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5)做好健康教育,协助或指导功能锻炼。3、二级护理规定(1)观测病人的病情变化及生理、心理反映,做好身心护理。(2)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毕治疗。(3)做好健康教育,协助或指导功能锻炼,防止护理并发症。4、三级护理规定(1)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毕治疗。

11、(2)了解病人病情,做好健康教育。(四)平常生活能力(ADL)的评估和护理规定护士应对病人进行ADL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护理。1、级别(1)一级:完全独立,各项活动能在正常时间内安全完毕。生活可以自理不需要借助帮助。 (2)二级:部分独立,在完毕各项平常生活活动中,需要使用辅助器具并超过正常完毕活动时间,动作不够安全。若提供必要的物品,生活可以自理。(3)三级:部分依赖,已尽最大努力仍不能独立完毕平常活动。需要指导、监督或说服,协助生活护理和功能锻炼。(4)四级:完全依赖,完全需要帮助。需要协助被动活动,指导部分积极活动。2、护理质量标准(1)床铺平整、清洁、舒适、无碎屑、无尿渍、无血渍。(2)

12、卧位舒适,符合病情和治疗规定。(3)口腔清洁,妥善解决口腔黏膜溃疡、出血等。(4)皮肤清洁、完整无破损,会阴、肛门清洁无异味,指、趾甲、须发等洁净。(5)满足进食的需求。(6)满足饮水、排泄的需求。(7)根据肢体功能,协助和指导适当的功能锻炼。5.值班和交接班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一)医师值班交接班及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1、各科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均须设医师值班。原则上应由住院医师任一线值班,主治医师任二线,副主任医师可参与第三线值班。2、值班医师应提前半小时到岗,接受各级医师的交班,交班时,应巡视病房。危重病员,应于床前交接。3、医师下班前,应将新病人及危重病员情况和解决事项记录于交班簿,值班

13、医师亦应将值班期间的病情变化解决情况记于病程记录,并同时重点扼要记入交班簿。4、值班期间急诊入院病人,原则上要及时完毕病历书写,如需急救解决或急诊手术来不及书写病历时,应记初次病程记录,然后根据时间情况补写病历。5、值班医师在班期间,必须尽职尽责,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员的临时解决,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上级医师解决。6、值班医师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不得随便找人顶替,确有特殊情况时经住院总医师或科主任批准并交待工作后方可调换。7、值班医师若有事需暂时离开,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当护理人员请叫时立即前往诊视。8、值班医师一般不脱离平常工作,如因抢救病员或其他特殊因素未得到休息时,过后酌情

14、予以适当补休。9、每日晨,值班医师将病员病情及解决情况向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报告,并向经治医师交清危重病员情况及尚待解决的工作。10、值班医师每晚9:30与值班护士共同查房,涉及对陪同人员、病房卫生及安全等全面检查一次。(二)有关科室值班交接班制度1、药房、检查、放射、心电图室等科室的值班人员,应提前15分钟到岗,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2、做好所用器械和仪器等交班工作并记入值班本。3、尽职尽责,完毕班内所有工作,保证临床医疗工作顺利进行。4、如遇特殊情况需暂时离开科室,应向院总值班说明去向,以便寻找,避免影响工作。6.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一)入院后五日内不能确诊的,需进行科室内讨

15、论;入院后八日内未能确诊的,需组织全院讨论。(二)疗效不满意病例的讨论:重要病情不能控制的,五日内完毕科室内讨论;仍不能控制的,八日内完毕全院讨论。(三)门诊病例讨论:凡是在我院就诊三次仍不能明确诊断的,要组织相关科室进行讨论。(四)医技病例讨论:凡疑难病例,或发现结果明显异常,报告有疑问,要组织讨论,必要时复验,并由副主任医(技)师审核签发。(五)危重病例讨论:病危病重的病人要在24小时内完毕科室内讨论;病情不能控制的规定提请医务处组织全院会诊,医务处组织在24小时内完毕院级讨论。7.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一)重危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

16、救工作。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告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特殊病人或需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处、护理部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二)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厉、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涉及法律纠纷的,要报告有关部门。(三)参与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要无条件服从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人员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四)参与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并严密观测

17、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核对制度,日夜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通过及各种用药要具体交待,所用药品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方可弃去。各种抢救物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抢救房间要进行终末消毒。(六)安排有权威的专门人员及时向病员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并及时办理各种签字手续,以期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七)需跨科抢救的重危病人,原则上由医务处或业务副院长领导抢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抢救工作者。参与跨科抢救病人的各科医师应运用本科专长致力于病人的抢救工作

18、。(八)不参与抢救工作的医护人员不得进入抢救现场,但须做好抢救的后勤工作。(九)抢救工作期间,药房、检查、放射或其他特检科室,应满足临床抢救工作的需要,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拒绝或推迟,后勤保障科室应保证水、电、气等供应。8.术前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一)对重大、疑难(四、特类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科研项目手术,较大的毁损性手术,年龄75岁以上的病人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二)术前讨论要作具体记录,必须明确手术指征,制定手术方案、并发症的防范措施、术后观测事项、护理规定等。(三)术前病历讨论过后必须要有本科室主任署名确认。9.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一)凡死亡病例,一般在死后一周内讨论

19、,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解剖出结果后进行讨论,但不应迟于二周。(二)死亡病历讨论要作具体记录,涉及入院通过、治疗通过、病情恶化因素、死亡病因、死亡时间等。死亡因素不明的要注明。(三)如死亡病历为传染病病历,要在法定的时限内上报院防保科、医务处,一类传染病还要上报院部领导。10.医疗核对制度医疗核对制度核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医院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具有严厉认真的态度,思想集中,业务纯熟,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无论直接或间接用于病人的各种治疗、检查物品(如药物、敷料、器械、压缩气体,及治疗、急救和监护设备等),必须具有品名正规,标记清楚,有国家正式批准

20、文号、出厂标记、日期、保存期限,物品外观表现符合安全规定。凡笔迹不清楚、不全面、标记不明确以及有疑问的,应严禁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病人如有不适等反映,必须立即停用,再次进行核对工作,涉及应用的一切物品,直至找出因素。(一)手术病人核对制度1、手术室接病人时,应核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及其标志。2、手术人员手术前再次核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用药。3、有关人员要查无菌包内灭菌指标,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各种用品类别、规格、质量是否合乎规定。4、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由器械护士和巡诊护士严格核对大纱垫、纱布

21、、线卷、器械数目是否与术前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告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遗留体腔内。(二)有关科室核对制度1、检查科核对制度(1)采用标本时,核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检查目的。(2)收集标本时,核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3)检查时,核对检查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4)检查后,复核结果。(5)发报告,核对科别、病房。2、血库核对制度(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核对科别、病房、床号、住院号、姓名、血型、交叉实验结果、血袋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3

22、)发血后,受血者血液标本保存24小时,以备必要核对。3、病理科核对制度(1)收集标本时,核对单位、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联号、标本、固定液。(2)制片时,核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3)发报告时,复核检查项目、结果、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4、放射线科核对制度(1)检查时,核对科别、病房、姓名、片号、部位及目的。(2)发报告时,核对检查项目诊断、患者姓名、科室。5、理疗科及针灸室核对制度(1)各种治疗时,核对科别、病房、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部位、种类、剂量、时间。(2)低频治疗时,核对极性、电流量、次数。(3)高频治疗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物。(4)针刺

23、治疗前,检查针数和质量,取针时核对针数和有无断针。6、特检科室核对制度(1)检查时,核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检查目的。(2)诊断时,核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3)发报告时,复核科别、病房、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项目、结果。7、药房核对制度(1)配方前,核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处方日期。(2)配方时,核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含量、配伍禁忌。(3)发药时,实行“四查、一交代”:核对药名、规格、剂量、含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核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药品包装是否完好、有无变质。安瓿针剂有无裂痕、各种标志是否清楚、是否超

24、过有效期;核对姓名、年龄;交待用法及注意事项。11.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一、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行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二、本制度合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三、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辨认信息的标记以便核查。四、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五、实行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一)麻醉实行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批准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记、麻

25、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二)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记,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三)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四)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署名。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环节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

26、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八、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九、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第一负责人。十、医疗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本机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行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连续改善的措施并加以贯彻。12.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一)一、二类手术由分管的主治医师审批(主治医师不在时,由指定高年资住院医师审批)决定安排手术人员。(二)三、四类手术由科主任或正副主任

27、医师审批并安排参与手术人员。(三)使用植入介入医疗器械需所在科室主任审批签字。(四)毁损性手术、重大特类以及新开展的手术应由科主任签署意见,报医务处登记、审查,业务院长批准。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为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促进卫生科技进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制度。第一、认真贯彻贯彻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第二、对新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实行申报制度,申报内容须涉及该项目可行性分析、风险预测、防范措施等。第三、建立医疗技术科

28、研审批制度。使用植入介入医疗器械的由主刀医师谈话签字,使用支持、维护生命的植入介入医疗器械由科主任签署意见,医务处审批。毁损性手术、重大特类手术、新开展手术由科主任签署意见,报医务处登记、审查,业务院长批准后方可实行。第四、新开展的每一项新技术、新项目均应有相应的技术力量、设备与设施的支持。当新技术、新项目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发生改变,也许会影响到医疗技术的安全和质量时,应当中止此项技术;条件成熟重新评估后,符合规定的,方可重新开展。第五、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网络直报机制。项目负责人应对新开展技术开展过程中各个关键环节进行风险预测,一旦意外发生,应通过网络直报预警系统,积极采用相应措施,将风

29、险降到最低限度。第六、新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必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在科研过程中,充足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注意保护患者安全。第七、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新的医疗技术,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严禁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合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14.危急值报告制度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一、“危急值”项目和范围(一)检查科“危急值”项目及范围项目范围项目范围钾(血清)5.5mmol/LHGB(静脉血.末梢血)180g/L钠(血清)155mmol/LWBC(静脉血.末梢血)28.0109/L氯(血清)120mmol/LP

30、LT(静脉血.末梢血)50109/L钙(血清)3.5mmol/L;3.25mmol/L糖(血清)15mmol/L;24.8mmol/LPT(静脉血)30秒尿素氮(血清)15mmol/LAPTT(静脉血)80秒ALT(血清)300u/L血培养阳性.脑脊液涂片和培养阳性.分枝杆菌涂片阳性。(二)心电图“危急值”项目及范围1心脏停博2急性心肌缺血3急性心肌损伤4急性心肌梗死5致命性心律失常(1)室性心动过速(2)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3)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4)频发性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5)预激伴快速房颤(6)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7)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8)心室率小于4

31、5次/分的心动过缓 (三)医学影像科“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1)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2)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3)脑疝、急性脑积水;(4)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成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5)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限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2严重骨关节创伤:(1)X线或CT检查诊断为脊柱骨折,脊柱长轴成角畸形、椎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致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2)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3)骨盆环骨折。3呼吸系统:(1)气管、支气管异物

32、;(2)气胸及液气胸,特别是张力性气胸(压缩比例大于50%以上);(3)肺栓塞、肺梗死;(4)一侧肺不张;(5)急性肺水肿。4循环系统:(1)心包填塞、纵膈摆动;(2)急性积极脉夹层动脉瘤;(3)心脏破裂;(4)纵膈血管破裂及出血;(5)急性肺栓塞;5消化系统:(1)食道异物;(2)急性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3)急性胆道梗阻;(4)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5)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挫裂伤、出血;(6)肠套叠。6颌面五官急症:(1)眼眶或眼球内异物;(2)眼球破裂、眼眶骨折;(3)颌面部、颅底骨折。7超声发现:(1)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患者;(2)急性

33、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的患者;(3)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4)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5)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并胎儿呼吸、心率过快;(6)心脏普大并合并急性心衰;(7)大面积心肌坏死;(8)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四)病理科“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1病理检查结果是临床医师未能估计到的恶性病变。 2恶性肿瘤出现切缘阳性。 3常规切片诊断与冰冻切片诊断不一致。 4送检标本与送检单不符。5快速病理特殊情况(如标本过大,取材过多,或多个冰冻标本同时送检等),报告时间超过30分钟时。6对送检的冰冻标本有疑问或冰冻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时。二、“危急值”报告流程(一)检查科“危急值”报告流

34、程检查科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严格按照“危急值”报告流程执行:1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对的,仪器传输是否有误。2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核算标本信息(涉及患者姓名、科室、床位、诊断、检测项目等)。3在确认检测系统正常情况下,立即复检,与质控标本同步测定,有必要时须重新采样。4复检结果无误后,对于初次出现“危急值”的患者,操作者应及时与临床联系。1分钟内电话告知相应诊室或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5检查者在报告单上注明“结果已复核”、“已电话告知”及接电话者的科室、病区和姓名。6检查科按“危急值”登

35、记规定在检查“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具体记录患者姓名、门诊号(或住院号、科室、床号)、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检查结果(涉及记录反复检测结果)、向临床报告时间、报告接受人员和检查人员姓名等。7尽快将书面报告送达相应诊室或科室、病区,必要时应告知临床重新采样。8必要时检查科应保存标本备查。(二)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流程1检查人员发现“危急值”时,在排除伪差的情况下核算信息(涉及患者姓名、科室、床位、诊断、检测项目等),第一时间将“危急值”告知相关临床科室及本科负责人,发具临时诊断报告,必要时重新进行检查,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检查者在报告单上注明“结果已复核”、“已电话告知”及接电话者的科室

36、、病区和姓名。2如“危急值”与患者病情不相符,检查人员须积极积极及时与临床沟通,或进一步检查,以保证诊断结果的真实性。3在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对报告情况作具体记录。4对“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报告有可靠的途径和规定的时间,并为临床提供征询服务。(三)医学影像科“危急值”报告流程1检查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一方面要确认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操作是否对的,在确认临床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结果发出。2立即电话告知相应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核算患者基本信息,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3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对报告情况作具体记录。4积极与

37、临床沟通,为临床提供技术征询,必要时进一步检查,保证诊断结果的真实性。(四)病理科“危急值”报告流程1病理科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一方面要确认核查检查标本是否有错,标本传输是否有误、标本检查及切片制作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对的;。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告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2病理科必须在检查(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具体记录,并简要提醒标本异常外观性状显微镜下特点等。记录应有以下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临床诊断、申请医师、收到标本时间、标本特点、报告时间、病理诊断、

38、告知方式、接受医护人员姓名。3对原标本妥善解决之后保存待查。4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假如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应进一步对患者进行检查;如认为检查结果不符,应关注标本留取情况。必要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若该结果与临床相符,应在30分钟内结合临床情况采用相应解决措施,同时及时告知病理科医师。(五)如患者检查结果进入“危急值”提醒范围,计算机系统将提醒。1.医师工作站,患者列表界面的患者床号前、化验报告的条目前、以及报告单内的异常指标前都会显示一个红色警示。2.前两处红色警示在报告后16小时自动消失。3.异常指标前的危字永久保存。三,临床科室对于“危急值”按以下流程操作:(一)临床

39、医师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假如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或进行复查。如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二)临床科室在接到检查科“危急值”报告时,应备有电话记录。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具体记录患者姓名、门诊号(或住院号、科室、床号)、出报告时间、检查或检查结果(涉及记录反复检测结果)、报告接受时间和报告人员姓名等。(三)接受报告者应及时将报告交该患者的主管医师。若主管医师不在病房,立即告知科主任或病区现场年资最高医师。(四)医师接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并结合临床情况采用相应措施。(五)门、急诊医

40、护人员接到“危急值”电话时应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告知患者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部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患者,并负责跟踪贯彻。(六)普通“危急值”报告当天晚5点前必须有第一次点击,急诊”危急值”在急诊报告后2个小时内完毕第一次点击。(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15分钟以内主管医师对“危急值”报告的应答,应见医嘱或病程记录。接受人负责跟踪贯彻并做好相应记录。四、“危急值”项目和范围的更新:(一)临床科室如对“危急值”标准有修改规定,或申请新增“危急值”项目,请将规定书面成文,科主任签字后交相应医技科室修订,并报医务科备案。(二)相应医技科室应

41、按临床规定进行“危急值”修改,并将临床递交的申请存档保存。(三)如遇科室间标准、规定不统一,提交医务科协商解决。五、登记制度“危急值”报告与接受均遵循“谁报告(接受),谁记录”原则。各检查、检查科室及临床科室均应建立检查(查)“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解决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具体记录。六、质控与考核(一)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行情况的督察,保证制度贯彻到位。(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医务科等职能部门将对各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

42、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来自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患者集中科室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检查,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连续改善的具体措施。15.病历管理制度病历管理制度(一)新入院的病员必须在24小时内完毕一份完整的病历,一般由住院医师书写签字。如病历由实习进修医师书写,应经本院注册执业医师审查签字。(二)病程记录涉及病情变化,检查所见鉴别诊断,上级医师对病情分析及诊疗意见、治疗过程和效果。凡试行特殊解决时要记明施行方法和时间。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负责记录、主治医师应有计划地进行检查,提出批准或修正意见并署名。(三)科内或全院性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应做具体记录,请他科会诊由会诊医师填写记录并署名。(

43、四)手术病员术前准备、术前讨论,均应具体地填入病程记录内,另附手术记录单。各种告知书、诊疗告知书、术后初次病情记录、特殊检查告知书等,应由患者或患者家属署名。(五)凡移交病员均需由交班医师作出交班小结填入病程记录内,阶段小结由经治医师负责填入病程记录内。(六)凡决定转诊、转科或转院的病员,经治医师必须书写转为具体的转诊、转科或转院记录。转院记录最后由科主任审查签字。(七)各科检查报告单应按顺序粘贴,各种病情的介绍单或诊断证明书应附于病历上。(八)出院总结和死亡记录应在当天完毕。出院总结涉及病历摘要及各种检查要点、住院期间的病情转变及治疗过程、效果、出院时情况、出院医嘱应涉及出院带药、随访时间和

44、注意事项,(有条件时应建立随诊制度)由经治医师书写,主治医师审查署名。死亡记录除病历摘要、治疗通过外,应记载抢救措施、死亡时间、死亡因素,由经治医师书写,主治医师审查署名。做病理解剖的应有具体解剖记录及病理诊断死亡病例讨论也应做具体记录。(九)病历一律用钢笔书写,力求通顺、完整、简练、准确,笔迹清楚、整洁,不得伪造、涂改、倒填、剪贴,书写医师应签全名。16.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我院抗感染治疗水平,规范医疗行为,遏制抗菌药物的滥用,防止加重细菌的耐药限度,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我院抗菌素药物

45、分级管理制度,以明确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一、严格贯彻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医疗机构明确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一) 抗菌药物分级原则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2.限制性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

46、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性使用的抗菌药物,应控制使用。3.特殊使用:不良反映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应严格控制使用。(二)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1.住院医师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2.主治医师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3.高级职称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4.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允许门诊使用,住院患者使用必须通过主任会诊后使用,且必须由该科室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的主任开具。(1)感染病情严重者如: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经心肺复苏存活之病人;脏器穿孔者;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的蜂窝组织炎;重度烧伤及其他重症感染者。(2)免疫状态低下病人发生感染时,涉及:接受免疫克制剂治疗;接受抗癌化学疗法;WBC1109/L或中性粒细胞0.5109/L;艾滋病病人。(3)致病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或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三、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临床应用1.临床上轻度或局部感染患者,应首选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者或己明确病原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