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98.50KB ,
资源ID:3854307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8543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工勤技能0学习资料.doc)为本站上传会员【w****g】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工勤技能0学习资料.doc

1、工勤技能0精品文档 工勤技能目录绪论 1 第一节: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1一 、 工勤技能岗位 1 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的概念: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身份的人员,通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组织考试,并取得等级证书的人员,他们可分为在编人员和非在编人员。2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一般是公务员。3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般是专业技术人员。4工勤技能岗位从业人员分类:一般分为行政机关工勤技能岗位从业人员和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从业人员。15事业单位岗位分类: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1-26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的工作岗位。2二、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 7职业

2、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可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8职业综合能力(8项核心能力):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49职业综合能力四个方面: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 2、方法能力:3、社会能力:4、自我人格完善能力:4-510知识:是指个人知道什么,是人类在从事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系统认识。5 11技能是指一个人能够做什么,是一个人通过一定练习形成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和动作和智能的操作系统。6 12能力是指能够做某种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这种主观条件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3、:一是先天遗传因素;二是后天的学习和时间因素。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713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的特征:1、相对广泛性2、相对稳定性3潜伏性7-8三、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对职业的影响14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对职业的影响:1、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是胜任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2、职业实践和教育培训是职业能力发展的前提8第二节: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测试9一、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测试15职业能力测试:是通过某些测试来预测从业人员的职业定位以及适合的职业类型,它属于一种倾向性测试。16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测试:是指专门用于测查工勤技能岗位领域内的多种职位成功的可能性,以及根据这种可能性并以此作为工勤人员

4、晋级迁升的依据。二、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测试题型分析 17职业能力测试题型分析:可分为:基本常识测试、职业岗位基本能力测试、办公技术基本技能考核三大部分。10第一章 政治常识 11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 18哲学:就是给人以智慧、教人聪明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219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世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基本观点。1220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122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是思

5、维质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32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感受有助于提高貫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有助于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4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2、物质的本质属性是运动的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4、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对客观世界的反映5意识的能动作用(无论正确的意识或错误的意识都有能动作用)14-15。24-1、物质是普遍

6、联系和永恒发展的。24-2、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24-3、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24-4、物质的本质属性是运动。24-5、意识的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24-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实际的反映。25意识的能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的前提下,同时也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6意识的能动作用:又叫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能动的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27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复杂多样性等特点。28马克思主义:既是辩证唯物主义,也是历史唯物主义29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

7、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30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1、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产生灭亡、道路曲折,前途光明)2、物质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31物质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1)质量互变规律(2)否定之否定规律(3)对立统一规律32质量互变规律:辩证关系三句话: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1733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经过肯定、否定、否定 之否定三个阶段,每次否定都是“扬弃”,否定中有肯定,克服中有保留。1834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

8、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8-1935矛盾的二属性:普遍性和特殊性18-19 36实践的特点: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7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 或理论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38认识的辩证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 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发展,无限反复的过程。38-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局部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38-2、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38-3、感性认识

9、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割裂二者的关系会导致经验论和维理论的错误,在工作中会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也包含着理性认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20-21。(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回到实践22。(3)认识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认识过程的反复性。认识过程的无限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22-23。三、

10、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23-28(一)39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3。2、社会存在是人们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3。3、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科学等24。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是我国当前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哲学依据24。(二)40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两对矛盾)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25。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26。(三

1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27-29:41人民群众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42杰出人物作用: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43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决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44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二节 国家民主制度与外交政策 一、 国家制度(一)人民民主专政。29-3145国体:即国家性质,或指国家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46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

12、阶级专政。指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47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1、性质相同2、作用职能相同3、历史使命相同。(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1-33:48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49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与此相适应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0为什么西方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其一,中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制的经济基础。其二,中国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的历史前提。其三,中国实行的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体现了广泛的人民民主,另一方面,又保证了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国家权力的统一,保证了

13、决策的效率。32-33 二、政党制度(一)党派概况33-34除中共外八个民主党派,在中国各党派不是在野党、反对党。51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352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34-35 53多党合作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二是中共中央和地方党委召开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协商会、座谈会。5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既不属于国家机关,也不同于一般团体,而是最广泛的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5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

14、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55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三、民族与宗教制度36-40 56中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组成。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57民族区域自治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力:一是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二是享有制定自制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三是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四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多种宗教并存。意义在40四、外交政策41(一)58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体。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中国坚持走和平

15、发展的道路。(二)59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一,顺应历史潮流。第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第三,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第四,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第五,坚持全方位的外交工作布局。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组成。一、6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6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16、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63毛泽东思想是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2、64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921-1927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萌芽阶段;主要论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要思想: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等对象、动力和前途等革命基本思想。1927-1935土地革命前期至中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阶段;主要论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主要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1935-1945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阶段;主要论著

17、: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创造性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定。1945-1976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主要论著: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主要思想:十大军事原则、新中国建设理论和原则、新民主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原则,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论等理论思想。47-49(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65毛泽东思想的主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66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

18、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等理论。67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精髓是实事求是。(三)68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69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为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70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意义: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9、,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50-53二、7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一)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1、72形成和发展的背景:对世界历史主题变化的深刻把握和准确判断是邓小平理论得以形成的时代基础,也使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2、7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4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拨乱反正

20、和改革起步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在全面改革逐步展开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深化并形成轮廓。(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第三阶段: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在复杂艰难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经受严峻考验和改革进一步深化过程中,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的时期。第四阶段:从党的十四大到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的时期。53-54(二)邓小平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7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75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76邓

21、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55-56(三)77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揭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拨乱反正,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三步走”的战略任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等是邓小平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和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56-5

22、7三、7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79形成和发展的背景:1世情新变化、2国情新变化、3党情的新变化58。 2、8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4个阶段):酝酿阶段: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0年1月。命题提出阶段:2000年2月到2001年6月江泽民在广东视察时第一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形成阶段:2001年7月到2002年10

23、月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深化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同时被写进了党章。2004年又写进了宪法。58-59(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8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8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8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

24、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9(三)8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60-61四、85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得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61(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1、86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62-63

25、2、87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过程:第一阶段:从2002年11月到2003年10月,这是科学发展观提出阶段。第二阶段:从2003年11月到2004年4月,是科学发展观的形成阶段。第三阶段:从2004年4月到2004年9月,是科学发展观的完善阶段。第四阶段:从2004年9月至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阶段。63-65(二)8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89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90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9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65-6

26、6(三)92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69-71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过程(提出的要求)72 (二)93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内容也是6个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三)94构建社会主

27、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第一,它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第二,它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第三,它深化了对我们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四)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76-79:9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或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79第二章 法律常识 第一节:法的一般理论一、法的概念和本质 96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称。法

28、的特征:国家性,阶级性,物质制约性。二、法律意识和法的作用97法的社会作用:第一,政治职能,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是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二是社会职能,即履行社会公共事务。三、法律渊源和法律体系(一)渊源宪法等8类8498法律体系:是指由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一国现行法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部门组成。84四、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99法律的运行过程:包括法律的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85100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85第二

29、节:我国的主要法律制度一、宪法:(一)宪法概述 10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根本制度的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86102宪法特征:第一,在规定内容上具有根本性。第二,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高性。第三,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具有严格性。86(二)103我国的基本制度1、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87-88(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104公民基本权利:(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人身自由权(4)宗教信仰自由(5)社会经济权利(6)权利救济的权利89-90 2、105公民基本义

30、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的义务(5)纳税义务(6)其它义务90。还规定公民义务有: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90-91。(四) 106我国的国家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组成91。主要职权在91-93页二、107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108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31、依法行政,包括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94。(二)109行政主体:1行政机关2授权组织和受委托组织3国家公务员95(三)110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所做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四)111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或者不履行行政法律义务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行政主体应承担的行政责任方式主要有:通报批评、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返还权益、撤销违法行政行为、纠正不当行政行为、履行法定职责、行政赔偿等。(五)112行政纠纷的解决:有三种: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97三、113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

32、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民法通则、特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98114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 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 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98(一)115民事权利主体:1、116公民(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分三类:(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2、117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成立的条件: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3、118其他组织:是

33、指不具备法人资格,但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组织。它主要包括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等。99(二)119民事权利:是民法赋予民事主体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民事权利主要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人身权等。100(三)120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的民事权利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四)121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即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制度。(五)122合同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

34、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23合同法的内容:1合同的订立2合同的效力3合同的履行4合同的变更、转让5合同的终止6违约责任。102-103(六)124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25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一夫一妻原则; 男女平等原则;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计划生育原则。四、126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国家与市场主体之间、市场主体内部基于行政管理而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包括:公司法105-107、合伙企业法107-108、个人独资企业法、破产法、反不正当竞争法108-109、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10、税法、审计法、价格法、会计法等。(

35、小资料11-12页)五、127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刑法规定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罪刑法定原则。二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三是罪刑相适应原则。(一)犯罪1、128犯罪构成:犯罪的成立必须具备四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2、129排除犯罪行为: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法律所鼓励的行为。3、130犯罪形态:1)犯罪预备2)犯罪未遂3)犯罪中止4)犯罪既遂4、131共同犯罪: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113(二)132刑罚:是指刑法规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制裁方法。1、133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134

36、主刑五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135附加刑三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2、刑罚的具体运用。136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减刑、缓刑、假释114-115六、诉讼法:137诉讼: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为解决争议和处理案件而进行的一种活动。诉讼法:是调整国家司法机关和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程序性法律规范的总称。(一)民事诉讼法:138民事诉讼特有的原则有:平等原则、辩论原则、调解原则、处分原则。1、139民事诉讼管辖:法院之间一审分工和权限,分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117。2、140民事诉讼参加人:

37、诉讼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3、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和两审终审制度。117(二)141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国家公安、司法机关和刑事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程序性法律规范的总称。1、142刑事诉讼管辖:分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审判管辖又分级别管辖、地域管辖专门管辖118-119。2、143刑事诉讼参与人:除司法机关以外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3、刑事诉讼程序。一般分五个阶段: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审判、执行118-120。(三)144行政诉讼法:是规定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审理行政案件中进行各种诉讼活动所遵循的程序性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诉讼法的

38、特有原则:被告负责举证责任;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原则;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不适用调解原则。1、行政诉讼受案范围:121。2、行政诉讼管辖: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3、行政诉讼参加人: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121-122第三章 自然科技常识 第一节:145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的影响124。146生态平衡:是指生物种类和生物环境保持相对稳定125。 生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带来的恶果可能无法弥补。生物链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酸雨等都是生态失去平衡所致。147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12

39、5。148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称为海啸。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125-126。149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 150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也是沙尘暴频繁发生的地区。主要源地有:古尔班通古特、塔克拉玛干、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沙漠等。127151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尘、沙尘暴、强沙尘暴四类127。152新陈代谢:1、根据生物在同化作用过程中能不

40、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新陈代谢可能分为:自养型、异养型、兼性营养型三种128-129。2、根据生物在异化作用过程中对氧的需求情况,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需氧型、厌氧型、兼性厌氧型三种128-129。第二节科学技朮:153信息科学:由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科学、仿生学、系统工程与人工智能等学科互相渗透、互相结合而形成的134。154环境科学:以人类生存环境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环境的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对生命的影响的作用机理,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致力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与环境的合理调控和环境的保护与改善,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有效措施,实现人类社

41、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持续发展134-135。155能源科学:是研究能源在开采和利用中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156关系全局的能源问题有: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效率低;能源环境破坏严重;能源安全135-136。157电子计算机有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构成:硬件包括主机和外设;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138。158微电子技术的研究重点是集成电路139。159生物工程主要由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个方面组成139。160环绕地球飞行并在空间轨道运行一圈以上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球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到92年共33颗。海洋技朮也称为海洋工程,是

42、研究和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技朮。第三节161世界上有影响的科学家1、艾萨克-牛顿(1642-1727)英格兰物、数、天、自学家和练金朮士。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143。2、维尔纳-冯-西门子(1816-1892)德国工程学家、企业家、电动机、发电机、有轨电车和指南针式电报机的发明人,西门子公司的创始人143。3、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1847-1931)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留声机、电灯、电报、电影、白炽灯等两千项发明144。4、亚历山大-贝尔(1847-1922)美国发明家。1876年发明电话。5、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1866年制成了安全炸药并创

43、造了诺贝尔奖145。6、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德裔美国科学家,为犹太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揭示了能量与质量的关系,解决子恒星能源来源问题145。7、史蒂芬-威廉-霍金(1942- )英国,22岁后在轮椅上坐了47年,被称为最伟大的科学家、宇宙之父146。8、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思想家、进化论的奠基人。9、郑奎飞(1978-)中国科学家和发明家。第四章 公共服务常识第一节 一、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 162公共管理:一般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组织为了解决公共问题,维护、增进和分配公共利益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163公共服

44、务:通常是指为了满足公共需要,由公共部门或私营组织提供活劳动产品的活动149。二、政府服务与公共服务 164公共服务有三类基本参与者:提供者、生产者和消费者150。三、165“三公共一公众”:公共产品的范围和内容是提供公共设施,发展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公共服务的目的和导向,是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151。第二节 166政府公共服务分类:维护性公共报务;经济性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152167按公共产品与公共公务的性质划分:1基本公共报务2混合公共服务3政府管理私人部门所产生的管制性公共服务。153-154第三节168政府公共服务动作理念:主权在民

45、、以民为本、顾客至上、有限政府、依法行政、民主开放、高效廉洁、公正平等、责任信用。154-158第五章 省情常识第一节 一、地理:161二、169河南气候:河南大部分地处暖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三、自然资源:1、170土地资源: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2、171矿产资源:河南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3、172水资源: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493条。平均水资源总量41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中国的特大型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2001年全部竣工162-163。4、173旅游资源

46、:以古、河、拳、根、花为特色资源优势163。四、174交通: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大通道和通信枢纽。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编组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2007年底公路通车总里程23.8万公里高速通车总里程4556公里。居全国第一位。三个民航机场通航10个国家和地区163-164第二节 175 河南历史:一、商代的首都西亳、和殷均在河南境内,在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和历史文献。164-165第三节 176 河南经济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三、基础产业投入力度加大,发展后劲增强。四、经济运行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五

47、、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六、城市体系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169-172第四节177 中原文化具有五个特点:一是根源性;二是原创性;三是包容性;四是开放性;五是基础性。178中原文化重要作用:一是认识作用;地是引领作用;三是推动作用;四是支撑作用;五是凝聚作用。173-174 179文化事业发展五个特点:1、文化服务力明显提升2、文化吸引力显著增加3、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4、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推进5河南教育实现了“六大跨越”174-176。180文化产业发展四个特点:1、演艺业成为生机勃勃的产业增长点2、出版业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3、影视产业不断发展状大4、农村文化产业闯市场打品牌177-179。181文化体制改革:1、文化体制改革实现突破2、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扎实有效3、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深入推进4、文化领域所有制结构调整不断深化。180-181第五章 自我发展能力第一节:自我认知能力 一、自我认知概述(一)、182自我认知的含义 自我认知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