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阅读答题技巧精品文档九年级语文阅读语段答题技巧指导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1.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2) 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撑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3) 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4) 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2.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4. 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5. 文眼:标题是“文眼”
2、,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6. 记叙的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7.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
3、、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 插叙(叙事时中断幸福分配,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8.语言特色:(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下面词库摘抄的语言)”例句: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清新隽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夏日之绝句)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一定要
4、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9.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3)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4)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
5、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5)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10.修辞方法及作用: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例: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1)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 夸张的: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
6、烈的印象。(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5) 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 反复:强调某种意见,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证据,强烈抒情。(9) 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10) 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11) 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记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11.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时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
7、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12.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分析:(1) 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 对下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3) 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13.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题套路:“XX”一词原指.,这里指.,想到了.的作用。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1)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2)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
8、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14、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1) 用第一人称(2) 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15、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 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16、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1) 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物;(2) 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17、 记叙文的人称:(1) 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
9、角色,及经过艺术加工的“我”。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指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3) 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18、 记叙文中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又分为(1)肖象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对话)描写、心理描写。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
10、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2) 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 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理、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 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19、 记叙文的提炼中心主题。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
11、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应.等。20、 记叙文中的过渡及照应。(1) 过渡:过渡是段落层次连接的桥梁。要求:恰当、巧妙,能够使文章连贯、布局缜密、传承自然。过渡时一般用词语、句子、段来过渡。作用:过度能在段与段、层次与层次之间起到纽带作用或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组织成篇的作用。(2) 照应:照应是指上下文之间的相互照应。照顾和呼应。包括交代和照应两个方面。交代是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的提示一下;照应是对前面提示的内容的回答。照应可以分为:开头(起段)与题目照
12、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即文章前后照应,或称:相互照应)、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迭式照应。21、 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22、 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1) 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2) 一般是往前找(3) 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23、 开放式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考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
13、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7)发挥联想、想象,补写有关内容(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答题套路:这一类型的题目它都会要求考生“谈谈你的看法”、“你认为.”只要符合文题要求,所谈内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1)表达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
14、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2)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给阅卷老师留下观点鲜明之感,而且给人以条理清楚,论证有力的良好印象。(3) 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4) 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5) 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说明文阅读基本知识及答题技巧(答题技巧:尽量从原文中找原句作答,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象(看题目),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第三招:善于分析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注意:逻辑顺序多用于事理说明文。第四招:善
15、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弄清楚了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资料、摹状貌。)(作用:1.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例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2.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3. 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4. 打比方:将.比作.,从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5.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第五招:善于分析说明文的语言。(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16、)类型1、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2、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见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3:指代-“这些条件”、“这些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
17、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第六招:善于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在文章或段落之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和作用。第七招:熟记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议论文阅读基础知识及答题技巧一、 正确把握论点:论点的表述:论点一般是一个肯定的判断,而且旗帜鲜明,不可模棱两可。它不能用疑问句式,不能用短语,不能用比喻的形式出现。方法:回答中心论点时,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文段中的句子作答。找中心论点的技巧
18、:(1) 在文题,标题就是论点,如果题目为一句话,并且是肯定的判断,则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如果题目有偏正短语、并列短语构成则要到文中寻找中心论点。(2) 在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3) 在文尾,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寻找时可从语言标志入手,一些在结尾推出中心论点的文章,论点前常有“总之”“综上所述”“所以”等标志性词语。(4) 在文中,在初步展开议论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5) 此外,也有些文章对论点表述不很集中需要通读全文后才能概括归纳出中心论点。二、 理解开头的作用(一) 常见题型文章开头(例举了.的事例,或引用了.,有何作用?)(二) 解题技巧与答题模式:
19、1、 开头讲故事(传说):(1)以.故事(或.的奇闻趣事),作为文章的事实论据;(2) 引出(证明)论点或论题;(3)增强文章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 开头引用格言警句(诗词名句):(1) .这句格言(警句)引出了论述的话题;(2)提出了本文的论点(或论题);(3)作为文章的道理论据;(4)引起读者阅读兴趣。3、 开头引用诗句名句:(1)引出论点或论题;(2)以名句中包含的哲理作道理论剧;(3)增添了文学性,提高读者阅读兴趣。三、 明确文章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一) 常见题型: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二) 答题套路: 举例论证:这一段(一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20、,举.(概括事例)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观点或中心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了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这一段(一句)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或名人轶事奇闻趣事),证明.的观点,使论.性,吸引读者往下读。)比喻论证:这一段(一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比论证:这一段(一句)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说出了二者在某方面的区别)。四、 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一) 常用题型(1) 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2) 说说某段(某几段)的论证过程。(二) 解题技巧和答题模式:一般有两答法:(1) 先(从正反两方面)举出.事例,然后得出什么结论(或证明什么观点)(2) 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或说明了.的道理)。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