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_职业教育学与职业教育精品资料第一章 职业教育学与职业教育一、填空题1、职业教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职业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揭示职业教育现象中存在的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2、我国实行( “先培训,后就业” )和( “劳动预备制度”),规定每一个公民就业前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3、教育领域中的规律有两种,一种是(特殊规律),又叫局部规律,它有其特定的作用范围和具体的实现条件。另一种是(一般规律),又叫基本规律,它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能对全局发生影响的规律。4、职业教育理论是关于职业教育现象的规律性认识,在人类研究职业教育现象过程中,它经
2、历了一个从(思想萌芽)、(形成独立学科)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5、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6、西方奴隶社会出现了(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7、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8、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的缩写,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劳工组织)借鉴德国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验
3、,创立的职业教育理论。二、选择题1、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属于职业教育的(C)A. 特殊规律 B. 局部规律 C. 基本规律 D普通规律2、不属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是(A)A. 学生学习立体图形 B.后进生转化 C.“双师型”教师 D.产学研结合3、西方奴隶社会出现了斯巴达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侧重(B)A. 哲学和艺术 B. 体操和军事 C.宗教和商业 D农业和手工业4、西方奴隶社会出现了雅典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侧重(D)。A.骑士、体操、军事 B.文学、宗教、军事 C. 农业、手工业、服务业 D.哲学、艺术、商业教育5、古代社会有关职业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主要通过(A.)
4、形式进行A. 家庭教育、学徒制教育 B.学校教育、官吏教育 C.社会教育、劳动教育 D.官学、私学6、在太阳城一书中,主张将城市划分成7个区域,利用其中一个区域作为职业教育场所的哲学家、教育家是()A. 康帕内拉(TCampanella) B. 托马斯莫尔(TMore) C. 贝蒂(WBetty) D.夸美纽斯(Jan Amos Komensky)7、大教学论一书的作者是(D)A. 康帕内拉(TCampanella) B. 托马斯莫尔(TMore) C. 贝蒂(WBetty) D.夸美纽斯(Jan Amos Komensky)8、最早明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的教育家是(A.)A. 瑞
5、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B. 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 C.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 D. 德国教育家乔治凯兴斯泰纳9、劳作学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D.)A. 约翰杜威(John Dewey) B. 黄炎培 C. 陶行知 D. 乔治凯兴斯泰纳(Gerog Kerschensteiner)10、教育名著林哈德和葛笃德的作者是(B)A. 凯兴斯泰纳 B. 裴斯泰洛齐 C. 康帕内拉 D. 杜威三、概念题1、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职业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揭示职业教育现象中存在的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2、劳作学校运动德国教育家乔治凯兴斯泰纳倡导和推动
6、的教育改革运动,在吸取欧洲“新教育”和美国“进步教育”思想的精神基础上,主张建立与“书本学校”相对的劳作学校,是一种既能学习掌握初步的生产知识和技术,又能使学生的“内心”培植出对劳动的价值观念,并且形成为国家服务思想的学校。四、简答题1、职业教育有哪些一般规律?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有两条,一是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二是职业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2、劳作学校有哪些办学特点?在学校培养目标方面,劳作学校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它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展儿童的全部精神生活,发展
7、儿童的能力。在教育方法方面,重视让学生在“亲身观察”、“亲身经验”中去获得知识。在课程改革方面,把手工劳作教育看成一门科学,大量删减读、写、算、历史、地理、文学语言等科的知识,重视学生的手工劳动课和体育课。3、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人们认识到有关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批判传统的以人文科学为主的教育,从改革旧教育入手,主张在学校中开设有关生产劳动的课程,进而发展成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少数学校进行了相关改革实验。这一阶段对职业教育问题的观察论述大多是经验描述,缺少理论分析和概括。研究多集中在如何改革旧教育、增加与生产劳动有关的课程、宣传
8、劳动知识技能教育重要性等问题上,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研究成果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理想主义色彩浓厚。4、职业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9世纪末期至二次大战是职业教育学的确立期,在这一阶段,伴随职业学校教育制度化,对职业教育现象的研究成为专门领域,其范围涉及职业教育体系、目的、内容、方法、人员、管理等方面,其认识从感性、经验层次上升为理性、本质层次,逐渐形成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受历史的局限,这一时期的研究对一些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论述尚需要进一步科学化,研究方法也需要多样化、现代化。5、职业教育学的完善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世界各国出现兴办和研究职业教育热潮,出版了一批职业教育学
9、研究成果,加强国际交流和借鉴,职业教育理论出现国际化趋势。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日趋完善,多种职业教育理论相互借鉴争鸣,学术空气逐渐浓厚。职业教育学的研究过程中借鉴了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劳动科学等其他学科研究成果,广泛采用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结论科学性增强。五、论述题1、简述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在对职业教育涵义的理解上,杜威认为职业并不仅限于是一种谋生手段,反对纯粹出于“经济目的”和“实用利益”而进行的职业教育。在教学方面,杜威反对以获取和积累知识为目的的职业教育,认为这样做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经验,限制了他们的主动活动,对思维的发展起破坏作用。杜威主张“从做中学”,认为应教学生去“做”,而不是去“
10、学”。在课程设置上,杜威主张职业教育要和普通教育融合,给学生提供广泛的科学知识。职业学校的课程编定要兼顾知识同实践的结合,自然科学的设置要服务于职业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职后就业能力、艺术能力、特殊的科学能力、良好的公民品德的发展等多方面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2、简述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关于职业教育的目的黄炎培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关于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黄炎培认为,办职业教育机构的基本方针是社会化和科学化。关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黄炎培主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关于职业教育道德理论。黄炎培主张敬业乐群,劳工神圣。关于职业指导工作,
11、黄炎培提出职业指导的中心是适应“社会分工”和“人类个性”需要。六、运用题1、有人说,不学习职业教育学照样能在职业学校当好老师,照样能办好职业学校,请对此观点进行评价。2、查找资料,了解当前职业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第二章 职业教育概念的演变一、概念题1.教育是一切有目的培养人活动的总称。教育是以一定社会为背景,以传递人类知识和经验为手段,以培养理想的人为目的,以直接影响人性的发展为方式,是人类有意识地进行自身素质生产、再生产的实践活动。一定的社会和阶级,总是通过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知识和能力,成为本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2.职业教育始终是教育
12、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近代,对技术工人以集体形式进行的教育与培训活动,从教育中分化出来,并进入研究视野。3.学校是一种有组织、有系统的专门教育机构,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和主体。4.家庭教育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之间进行的教育活动,一般是长辈对晚辈的教导、劝诫、管束等。5.职业教育(vocation education)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6.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7.人的发展,宏观上是人类的发展、演
13、变与不断进步,微观上是个体身心的不断变化。8.就业是指生产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组合,使有生产能力的劳动者成为从事某种生产或社会服务的劳动者,进入生产过程。换言之,就业实质上就是一个“人”与“职业” 的结合,通过职业教育可以进一步实现人与职业的优化组合,提高劳动效益和生产率。9.劳动预备制度是指组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接受13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在国家政策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的一种制度。10.就业准入制度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
14、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1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12.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二、填空题1.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是(随着大机器生产的需要),逐步从普通教育中独立出来。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3.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教)与(学)的活动,使人类得以保全、延续和发展。4.教育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教育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5.教育的个性化是指教育要符合(人的
15、发展)需要。6.教育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明确的(目的性)、很强的实践性,在阶级社会还有鲜明的(等级性)、阶级性。7.教育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学习者)、教材(教育内容)8.私学产生标志着教师从身份开始(独立化)9.师范教育产生标志着教师工作开始(职业化)10.教师资格制度的形成标志着教师职业不断走向(专业化);11.少年儿童进入社会前必须先当学生标志着(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12.(终身)教育使得学生的年龄界限已不复存在13.教育的形态通常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类型。14.职业教育以(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为导向,实现求职者或从业者(职业理想)为目标
16、。15.1917年(黄炎培)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强烈指出教育不与(职业)沟通教育的问题所在、社会各行各业不能健康发展的问题所在。16.通常说的四种类型的教育是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17.职业教育从纵向层次看,可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18.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三种类型。19.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教育基础的社会性)、(教育指向的职业性)、(教育性质的完成性)、(教育目标的生产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育发展的终身性)。20.学校教育发展中不断分化,依次新出现的形式是(学在官府)、(私学)、(大学)、(职
17、业学校)、(开放学校或广播电视大学)。影响人的发展的四大因素是:(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21.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有(经济)、(人口)、(教育)。三、判断改错题1.职业教育的独立发展丰富了教育的内容、方法、理论。(形式)2.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化、自由化、社会化、终身化。(平民化)3.教育活动的形成和发展来自于(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4.从人类进化的意义上说,教育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即人类自身素质的生产。(生产)5.历史地看,教育具有不变性。(永恒性)6.教育是人类发展进程中能够不断超越自己的重要活的因素,是人类发展必然的选择。(动力)7.不
18、断地塑造新人的活动正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区别。(有目的)8.文化存续人类发展的经验,使人类得以不断发展(教育)9.个体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影响和父母的养育,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人类不断的超越。(专门的培养).10.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教育的角度以说人是不断成长的。(可以培养的)11.教育的发展既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化、高移化,也引发了教育的分化,义务教育是教育在分化过程中自身为社会服务功能的扩大的必然结果。(职业教育)12.面向成人的培训主要有:就业培训、岗位培训、转岗培训。(再就业培训)13.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提升人力素质、开发潜在劳动力、促进劳动力资源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直接的作用。(流动和转移)14.
19、人与教育的关系显现的一条发展规律是:教育日益从实用的“社会中心”行为,向实现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自由服务社会的方向迈进。(功利型)15.用黄炎培先生的话说,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16.就业生涯的五个阶段:就业萌芽期、就业预备期、就业尝试期、就业稳定期、退休期。四、简答题1.从教育的角度简析人类发展的原因。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进步和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能够进行知识和经验的传授活动。一方面,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断传递给下一代,使人类成果逐步地积累起来,走向更高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活动,把人类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由少数人掌握变为多数人掌握,使之普及和推广,从而提
20、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2.教育与文化活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教育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往往与其它社会活动交织在一起,使得教育的性质变得复杂起来。文化活动也会对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我们不能因此把这些社会活动也当作是教育活动。教育与文化活动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其活动的目的、组织手段、活动方式及对象的属性有自身的特殊性,“育人”或“培养人”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它有专门的机构(学校)承担和专职人员(教师)负责,对以专门接受学习任务的人(主要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育和训练,或者说是按照人们当前的认识水平对“整体的人的造就”。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活动,
21、是传承文明、积蓄力量、承先启后、面向未来的事业。换言之,教育是发展人性、不断塑造新人的活动。3.从韩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念谈谈你对终身教育的看法。高等教育开始大众化、普及化,工读交替、亦工亦学成为公民的主流教育取向。教育内容在不断推陈出新。与之相应,教育手段在不断进步,教育环境在不断改善,教育的影响不断扩大。教育已经不再是比较单一、相对封闭的社会活动,而逐步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4.简述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在人的成长中常常会打上深深的烙印,祖辈、父母的文化状况、职业背景、社会关系及其言传身教奠定了孩子价值观念的基础。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22、遇事而教,随机性大,但针对性强;以道德、语言、行为、人际教育为主要内容,在儿童学龄前起着主要作用,即使到青少年时期也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古代社会,家庭教育的功能十分强大,工业社会兴起后,特别是幼儿园出现后,家庭教育有所弱化;但现代社会由于家长对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教育更加重视,科学育儿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家庭学校、家长学校、母婴学校不断兴起,如何发挥家庭教育在人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应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5.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作为近代以来主流的教育形态,是力求按照培养人的规律建设的,如专门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懂教育的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和教学计划,提供适宜的校园环境和校舍,用规
23、范和评估加强管理等。由于学校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和划一性、学生发展潜能的未知性和人们对学校的高期望值之间的固有矛盾,人们对学校教育的批评一直不绝于耳,这也成为学校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的思想源泉和实现动力。6.举例说明社会教育的表现形态。社会教育是广泛存在的教育形态,在家庭和学校之外所受的影响都可视为社会教育,如社会的制度、文化、政策、法规、传统等。它在各种社会活动、宣传媒体的推动下能产生一定(有时是巨大)的教育影响。社会教育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更古老,更具有普遍性、多样性、陶冶性。社会教育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各种教育力量经常交织在一起发挥作用。但社会教育的主流一般是健康的,
24、特别在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7.列举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类教育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熟练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技术员等)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工程师、学者、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社会工作者等)8.简要描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办学定位与导向。基础教育为升学做准备,升学导向兼顾就业职业教育为就业、转业做准备,在职进修、提高业务水平,就业与乐业导向高等教育在中等教育基础上,培养高层次社会、科技、文化发展和高层次工程建设人才,创新与创业导向9.简要描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课程特点
25、。基础教育以基础性学科课程为导向,以理论教学为主,课程内容相对封闭。职业教育以活动课程为导向;突出实践性教学,课程内容相对灵活。高等教育以系统的学科课程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课程内容相对开放。10.简要描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能力系统。基础教育形成普通认知能力系统。职业教育形成熟练的职业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系统。高等教育形成高级认知与研发能力系统。11谈谈对广义职业教育的理解。职业教育有许多特点,但特点具有相对性,而且职业教育也不是完全孤立的,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范围内,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中也广泛地存在着职业教育的因素。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陶冶、指导教育、社会实践锻炼,以及为了升学或就业
26、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时,虽然在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中实施,但其本质上仍是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而且职业教育与其它两类教育呈交融的趋势。反过来,在职业教育中,也不是单纯的职业技能训练,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随着义务教育的延长、教育的社会化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界线开始模糊起来,职业教育普通化和普通教育职业化已经大行其道。所以,在中等教育阶段把普教与职教截然分开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职教与高教的关系更加密切,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等更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结合体。从理论上讲,凡是关系到人的谋生、就业、职业能力提高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均属于职
27、业教育性质。但现在职业教育的主体仍然被确定为,基础教育之后分流出来的,大学(本科)程度以下为各行各业培养实用人才的教育部分。12.如何理解黄炎培先生“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的观点。职业教育不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职业教育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是教育面向社会的延伸,因为教育现实的目标总是要指向职业的。黄炎培先生概括为:“职业教育,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者也。” 换言之,教育只有在它培养了人们从事职业的能力时,才能获得充分的意义。13.谈谈对职业教育基础社会性特点的认识。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主要取决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要和要求。社会性即来自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的特征,社会化则是通过教育使个体参
28、与正常社会生活、不断发展的过程。当前,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面向、走向市场,形成与就业市场息息相通的工作机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发展规模、办学形式、培养人才的周期、专业及课程设置、师资任用、教学组织安排等都要体现市场精神,不能闭门、凭经验办学。当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引导、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就业行为,努力做到社会化与人性化的统一。14.谈谈对职业教育指向职业性特点的认识。从“职业教育”字面上就能明了其特性,即是为某职业领域培养人才的教育。职业性本来是社会上“有确切工作范围”的表征,而不是现在人们习惯的“低端工作岗位”的代称。职业教育性质是:办学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具体,对学生实行定向的教育与训练
29、,学生比较清楚自己未来的出路和工作。因此,不论职业学校还是职业培训机构普遍与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都有紧密的联系,举世闻名的德国“双元制”和日本的企业培训就是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成功的典范。因为职业教育如果没有就业的归宿和企业的认可,势必难以维系,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并不是全部“引进”的,而是企业重新造就的。职业教育与企业是“天生的伙伴”,职业教育要把自己的教育行为转化为企业的需要,而企业则要主动与职业学校合作,源源不断地补充和提高符合企业需要的员工。企业与职业学校以“职业”为纽带可以发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多种合作关系,在市场机制下形成职业学校与企业
30、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新格局。 15.谈谈对职业教育性质完成性特点的认识职业教育是一种相对完成性的教育,也就是说接受职业教育的人主要不是面向升学,而是为了就业。职业教育的办学实体直接与社会劳动力市场或与用人单位接轨。职业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受教育(培训)者能就业,或通过职业资格鉴定,职业教育就告一段落,也就完成了它的工作目标。当然,这种完成性是相对的,主要是与普通教育相比而言的。提出职业教育的完成性并不意味着受过职业教育的人就不可能再升学或深造,虽然职业学校一般没有培养学生升学的硬性任务,但职业学校毕业生通过各种渠道上大学的现象还广泛存在,职业学校也在千方百计为学生升学
31、创造条件。但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重心仍在中等教育阶段。16.谈谈对职业教学内容实用性特点的认识。职业教育教学主要的价值取向不是学生的理论水平,也不是学历文凭,而是一种能满足某一职业或工作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换言之,就是所学知识有用、管用、够用,学生具备“会做事的能力”。所以,教学工作要围绕如何培养实际职业能力,按需施教。教学的重点是进行关于生产设备、材料、工具、工艺流程、加工方法等方面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且要进一步懂得应用的条件、对象、过程、方法、手段以及对效果的检测,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对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要讲求“少而精”,不追求太多的知识储备,重视与未来工作相衔接。突出实践
32、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里进行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顺利地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由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从目标到内容具有鲜明的实用性,所以从事职业教育的理想的师资条件是: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有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和高超的职业技能。17.谈谈对职业教育发展终身性特点的认识。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给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对科技的开发和应用水平大大提高,知识、技术有效时间缩短,新的职业能力的再训练变的更为必需,“终身教育制度”在各国教育改革中被确立起来。古人说的“
33、活到老,学到老”就是一种终身教育的思想,但作为教育制度只是近几十年的事。终身教育把人一生的发展与教育结合起来,作为教育不仅是人成长、生存的手段,也是使社会和人性不断完善的手段。终身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案,也成为一种社会方案,教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和人从生到死的各个发展阶段。其中,职业生涯是人生最有生命意义的贡献阶段,而成人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职业的就是不断改善职业生活,不断调整劳动力与社会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成人教育的核心是职业继续教育,它必然随着整个教育系统的终身化而与人们的职业过程相始终,也必将在教育终身化的潮流中日臻完善。18.简述经济发展
34、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职业教育为物质生产准备了人力条件,经济发展又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就业岗位,并不断向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二者相互推动,形成良性循环,共同作用于社会的进步。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密切性和直接互动性,职业教育的结构与发展水平要与经济结构及其发展水平保持同步,太超前或太滞后都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19.简述职业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职业教育与政治也具有深刻的联系。政治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各方面有序、和谐的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大量产业大军的场所,他们的政治立场、观念,道德水准,专业能力,就业状况将会对社会
35、形成巨大的影响。成功的职业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积极因素;相反,不切实际盲目发展也可能会为社会安定埋下隐患。所以,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全面育人的功能,绝不能把职业教育简化为一个技能训练场。20.简述职业教育如何培植职业文化。但在传统意义上,有文化的人往往是远离职业及其教育的,中国“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不仅束缚了文化的多元发展,也抑制了职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一种观念化的东西负面影响极为深刻。毕竟,现代的职业教育已经有了一个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职业教育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以积极的姿态培育行业、职业文化,学习企业文化,构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铸就学生具有时代感的职业观、价值观、人
36、生观。21.简述职业教育的政治功能。政治的含义复杂且广泛。在国际性的组织里,政治是维护全人类利益的力量;在一个国家里,它维护本国家的利益;作为一个执政党,它又在维护本党及其所代表民众的利益,等等。在和平年代,政治集中体现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与此相应地,加强法制建设,实现民主管理,不断改革与创新,保持国内外环境的稳定等。政治与职业教育是密切相关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国家“大力发展”方针的指引下,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教育结构和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提升职业教育层次,形成比较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主动为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大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37、和接班人,通过对受教育者劳动能力和思想意识的再生产、再塑造,从而也达到了为政治服务的目的。国家把职业教育提到事关国家发展战略、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加以重视,这本身就是对职业教育的经济价值和政治意义最好的诠释。22.简述人的发展的教育观。一个人的存在具有两重型,他既是社会的人,又是个体的人。把一个自然的人培养成为社会公民,履行社会义务,担负社会责任,为社会做贡献,这是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把一个人的才智充分引发出来,培养成一个有道德、有专长、有能力的杰出人才同样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前者是人的社会性,也即个体的共性;后者是个体独特的个性。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一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二是与此同时实现个体
38、的个性化。五、论述题1.论述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经济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大机器生产带来了现代工业文明,也使得职业教育走上历史的舞台,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职业教育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在推动了以工业经济为基础各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职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支撑当我们享受着现代灿烂的物质文明,惊叹于人类巧夺天工的作品时,我们常常能联想到它们的创造者,特别是那些直接制作的能工巧匠,甚至他们受过何种的教育。职业教育就是这样,它能够把一个自然的劳动力培养成一个专门的劳动能手,把一个普通的学生改变成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把一个无技能的劳动者训练成熟练的
39、技术工人。从生产的角度看,经济界希望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现代社会人人都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必须经过职业教育或培训,乃至高等教育。即使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中等阶段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也是二分天下,德国、奥地利等“双元制”国家中职比例高达70%以上,国际经合组织(OECD)29个成员国1996年统计,高中阶段的学生职业教育仍占主流,普职平均比例为47:53。职业教育对本国经济的贡献率则更高、更稳妥,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教育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全民劳动素质,有利于
40、为本国、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二)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兴起。人力资本被认为是一种投资收益率高于物质资本的形式。所以,增加人力资本诸如:教育、保健等,有助于提高人的生产能力、管理能力、流动能力,向自己向往的方向发展。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被广泛接受,教育也有原来的消费事业,逐步被看成一种产业。美国学者对比分析了1929年和1957年经济增长情况,计算出教育带来的经济效益,即教育投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部分的33%。日本学者比较1930年和1955年的经济情况,此结论为25%。尽管这些数据有一定争议,但“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的论断是可以肯
41、定的。我国近年来的“普通高中热”、“高校扩招热”、“民办教育热”对此可做注解。当然,职业教育是周期短、显效快的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收入状况成为职业教育兴旺与否的晴雨表。职业教育只有成为大众认可的就业机会最多、投入收回最快,也就是最实惠的教育时,接受职业教育才会成为多数年青人主动的选择。(三)职业教育通过应用和传播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职业教育的直接目标就是把科技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劳动能力,应用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生产科学技术,而是如何应用科学技术,并迅速地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作为第一
42、生产力是无庸置疑的,但科学技术通常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是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则是把第一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终极的生产力的必要的中介环节,推动经济的加速发展。 职业教育在传播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也发挥积极的作用,能提高了传播的有效性、示范性,而且能够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由于科技发展的冲击,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不断追求高素质劳动力,建立高绩效劳动力结构。职业教育面对科技的进步,应适时调适与变革培养目标和服务功能,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接受更进一步教育和训练的学习能力。2.谈谈你对“教育先行”的理解。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学
43、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描述了教育发展的趋势,提出教育先行的现象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特征。“多少世纪以来,特别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发展之后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这种倾向首先大胆地和成功地出现在诸如日本、苏联和美国这些国家。许多别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过去的几年中,不顾由此带来的沉重牺牲和一切困难,也选择了这条道路”。此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把发展教育作为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灵丹妙药,纷纷增加教育投资,其中以高等教育发展最快。但这些国家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报告世
44、界重大教育问题(法国,让托马斯所撰)指出:教育的迅速进步并没有使生活水平随之提高,倒是持有文凭的青年中间失业和就业不足现象猖獗。取得文凭的青年,拒绝农业工作,涌向城市,寻找他们认为比较“现代”的职业,但是经济并不能为他们创造足够数量的职位。有人把这一教育膨胀现象称之为“世界性教育危机”,表现为:教育成本和开支上涨,学生数量激增,教育质量下降,毕业生失业问题严重。到了80年代,许多国家又吸取教训,普遍减低公共教育经费,同样也挫伤了教育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但是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观点是正确的。在社会发展中教育如何更有作为,积极促进社会的发展是问题的关键。“教育先行”应该说是社会
45、发展进步的产物,但是在那些方面先行,先行到何种程度,如何先行等问题必须做具体分析。发展中国家不顾国力,盲目发展教育,结果落得个“为别人做嫁衣裳”的后果,这方面的教训我们应该记取。对“教育先行”我们应采取的态度:一是教育是培养人的、面向未来的事业,在教育观念上一定要有前瞻性;二是教育发展要考虑教育发展的综合平衡、协调发展,根据经济发展态势可以适度超前发展;三是教育先行的重点要明确,在我国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应该优先发展,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教育重心必须下移,与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否则会因教育投资不合理而造成浪费;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投资办学,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运用市场调节机制
46、,促进教育整体发展。3.从历史地角度论述人的发展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人总是某个社会形态下的人,人性的改变、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总体上是一致的。即使“上帝”也是人类创造的“超人”,本质上仍是人性的反映;“乌托邦”、“大同世界”是过去人们的向往的社会,但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后人。建国前,我国有许多爱国的学者大声疾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但是最终还是他们融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实践中才建立了新中国。国家的发展、强盛离不开科技和教育,但是科教并不是兴国的全部,国家的发展是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教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教育及其人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人向什么方向发展
47、,发展到什么程度,这是由具体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割据、下移,文化教育流落民间,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秦汉以降中央集权,思想统一,开始独尊儒术,绵延一千多年;进入20世纪,西方先进的文明民主和科学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各类人才大量涌现,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没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就不可能有人的相应的发展。当然,同处一个时代的人由于所处地位不同、活动不同,发展也不平衡,但不管什么人都是历史的人、有其局限性,不要苛求古人,不要塑造“神人”,也没有所谓的“完人”,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培养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新人。4.论述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人的发展的第一前
48、提是人的肉体组织的存在,有生理的基础才能有心理活动。人的身体是由上一代通过遗传产生的,遗传使得新生一代获得与上一代基本相同的生理素质,有了这个基础,人才有了发展的可能性。人来自父体或母体的遗传可能性各有800万种,所以人与人相同的可能性极小。但就遗传素质而言,遗传之间又是基本相同的,教育中不要夸大人与人在先天方面的差别,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遗传对人发展的影响将会减弱,而后天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将不断增强;客观因素的影响将会减弱,主观因素的作用将不断增强。而人的心理活动、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后天的环境(含家庭)、学校教育、同伴群体、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这为教育发挥其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在人成长过程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