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落实一、选择题1关于酶的性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力气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特殊有机物,其中大多数酶为蛋白质,少数为RNA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酸碱度影响答案:B2下列图中,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解析:酶的作用是降低活化能,所降低的活化能为没有酶时所需的能量与有酶时所需的能量之差。答案:B3若底物足够多,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条件下,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范围B酶因受热而失活C酶
2、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反应速率和酶量的关系解析: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其催化作用受温度、pH的影响。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70时是一条直线,说明酶因受热而失去活性;50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其曲线斜率在削减,最终为零,这说明酶渐渐变性失活;40时,其曲线斜率不变,生成物的量始终在等比例增加,故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范围是4050。图中不能体现酶反应速率和酶量的关系。答案:D4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 pH到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C唾液淀粉酶、
3、麦芽糖、胃蛋白酶、水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解析:乳清蛋白、胃蛋白酶和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在pH为2.0的环境中,只有胃蛋白酶的活性最强,而淀粉酶则失去活性,由于其本质是蛋白质,可以被胃蛋白酶水解为多肽,故溶液中不行能有唾液淀粉酶的存在。答案:A5下表是为了生疏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试验方法及结果,通过分析试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步骤方法观看结果1常温下自然分解氧气泡少而小2常温下加Fe3氧气泡稍多而小3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氧气泡极多而大4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同自然分解一样A.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B酶的催化条件具有温存性C酶的催化
4、对象具有特异性D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解析:本题是以试验现象来分析酶的特征,在考试中比较常见。步骤1是其它试验的对比,步骤3与步骤2比较可得出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步骤3与步骤4比较可得出酶发挥作用需要确定的条件,即必需是在常温下有效,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但整个试验不能得出酶有特异性的特点。答案:C力气提升6下图表示的是温度和酶的关系,此曲线不能说明的是()A在B点之前,酶的活性与温度成正相关,之后成负相关B当温度达到B点时酶的活性最高CA点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随着温度的上升,酶的活性可以上升DC点时,酶的活性也很低,当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可以恢复上升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酶的催
5、化作用也在上升,等达到B点时,酶的催化作用达到最高;随后,随着温度的连续上升,酶的催化活性快速下降。但是A点和C点相比,虽然酶的催化活性都很低,但是A点是低温条件,对酶的分子结构无影响,所以,随着温度的上升,其催化活性也会不断上升,而C点是高温条件,当温度过高时,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使酶发生不行逆的变化。答案:D7如右图是某有机物中加入酶后,置于0到80温度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有机物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依据该图推断,假如把这些物质置于80至0的环境中处理,其关系图应为()思路导引:本题考查了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高温可使酶变性失活,而低温只降低酶活性但不使其变性。解析:解题时常毁灭的错误是:酶在
6、80时,由于温度过高而使活性很低,随温度渐渐降低活性回升。要明确酶大多数是蛋白质,80时因温度过高而分子结构遭到破坏,以后不管温度多么适宜,酶也不再具有催化作用。答案:B8某同学设计了下面的试验:他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面包变成深蓝色。然后他嚼碎了一块干面包,并用本尼迪特试剂(一种检验麦芽糖的试剂,遇麦芽糖变红色)检验之,嚼碎的面包变成了红色。因此,他作出结论:当面包被嚼碎时淀粉变成了麦芽糖。这位同学的试验设计的错误之处在于()A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C未对干面包做麦芽糖检验D未考虑面包的制作时间解析:没有对比试验,应对干面包做麦芽糖检验。答案:C9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包装
7、袋上印有以下资料(见下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奶渍等B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通常会失去活性C该洗衣粉对洗涤带有多种污渍的衣料效果不佳D该蛋白酶能够催化水解各种氨基酸解析:蛋白酶催化蛋白质的水解,但酶具有专一性,只催化水解蛋白质而不能催化水解氨基酸。答案:D二、非选择题10胰蛋白酶作用于确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2)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由于_。(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诞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4)若胰蛋
8、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2渐渐上升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缘由是_。(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解析:通过具体题目综合考查酶的特性、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底物、温度、pH)。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但也受到其他条件的影响。胰蛋白酶只能催化水解蛋白质,即底物是蛋白质,这是酶的特异性;把酶和底物放在一起一段时间后,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底物全部分解,这是酶的高效性;若增加酶的浓度还可以明显加快酶水解底物的速度;每一种酶的催化作用需要有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弱碱性,当将其放入pH为2的环境中
9、,酶将失去活性;同样绝大多数酶催化作用也需要一个适宜的温度,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亦不相同,故毁灭如图C所示的曲线变化,但温度过高,酶也将失去活性。答案:(1)蛋白质(2)底物量确定,底物已被消耗尽(3)见下图(4)不变在pH为2时酶已经失活(5)C11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下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少许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连续进行试验(提取液中还原物质忽视不计):(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看该三支试管,其
10、中毁灭砖红色沉淀的试管是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颜色较深的缘由是_;不变色的试管是_,不变色的缘由是_。(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看三支试管,发觉液体的颜色都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缘由是_。(3)以上试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愿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试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发芽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依据颜色深浅可推断酶活性的凹凸;在20、40和100三个温度条件下,40是酶的较适宜温度;若要探
11、究使淀粉酶水解的最适温度,需在20和100之间多设置温度梯度重复上述试验操作。答案:(1)A和CC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性糖多E100条件下淀粉酶失活(2)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3)在20和100之间每隔确定温度设置一试验组,其他试验条件保持全都,以反应液和上述试剂(或答碘液或答班氏试剂或答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温度12试验争辩pH对酶活性的影响,预备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 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将各试管蛋白块消逝的时间记录于下表:酶溶液的pH12345蛋白块消逝的时间(min)
12、139114560(1)酶活性最强时的pH是_。(2)蛋白块消逝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_。(3)请以2种方法改进试验,使试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_。(4)在人体消化道中,能分泌本试验中酶的部位是_。(5)为确认蛋白块的消逝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对试验进行什么设计?_。解析:本题除要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外,还需要对试验进一步完善,即需要试验设计。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可知道,蛋白块消逝越快,酶的活性应当越强。为了加快试验进程,可对试验进行改进:酶的特性有高效性,在反应物为固体的条件下,酶量的增加对速度无大的影响,但若增大反应物与酶的接触面积,则相当于增加了反应物浓度,将加快反应速度;酶发挥催化效能需要确定的温度,有一个最适温度,模拟人体内的温度应为37,此时反应速度也会加快。全部试验要取得令人信服的结论,必需要有对比,这也是在试验设计过程中所必需考虑的。答案:(1)2(2)酶活性越大,蛋白质分解越快,蛋白块消逝的时间越短(3)方法:将温度由25提高至大约37。方法:将原题中正方体蛋白块处理得更小(如切成0.50.50.50.125 cm3),这相当于消化道内进行的物理性消化(4)胃(小肠不行,因pH与题意不符)(5)另增加一个试管,放入等量的蛋白块并将pH调得适当,但不加酶溶液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