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讲_中国地理概况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2宽广的疆域(1)填图:在下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2)濒临的海洋: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3众多的邻国陆上14个、隔海6个4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殊行政区。温馨提示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我国国土宽广,自然条件简洁多样,自然资源种类齐全,且隐蔽量大。(2)我国疆域宽广,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且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平安。(3)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
2、分,利于农业生产。(4)便于进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5)西部深化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沟通。(6)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分,便于生产生活;南北跨纬度广,气候简洁多样,利于进展多种经济。二、我国的人口和民族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政策方案生育是基本国策分布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 600多万人。共56个民族。三、中国的地形(一)地形、地势(1)特征(2)主要山脉:东西走向a天山阴
3、山、昆仑山b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c大兴安岭太行山d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武夷山、f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g祁连山、阿尔泰山南北走向h贺兰山、横断山脉弧形山脉i喜马拉雅山(二)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位置、范围和特征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对此分析如下列各表所示:1四大高原地形区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青藏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边缘和内部分布着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部山脉相对高度不大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和湟水谷地;人口稀有内蒙古高原海拔1 00
4、0 m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浇灌农业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峻、千沟万壑、支离裂开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从2 000 m降到1 000 m;地表坎坷,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进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2.四大盆地地形区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世界上最大的流淌沙漠。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开发准噶尔盆地内部平坦,多沙漠和
5、戈壁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开发柴达木盆地海拔3 000 m左右,内陆高原盆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四川盆地低山丘陵起伏,海拔500 m左右;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城市密集3三大平原地形区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东北平原面积最大,海拔多在200 m以下,地势坦荡;肥沃的黑土;多沼泽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油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华北平原海拔多在50 m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多,
6、经济发达。中低产田的改良长江中下游平原东西狭长;海拔更低;河湖密布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鱼米之乡”。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中国的天气和气候1气温(1)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季节分布规律形成缘由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南方;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的影响弱于北方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却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受夏季
7、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地势高吐鲁番盆地最热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在此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热风;沙漠广布,吸热快;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2)温度带划分及主要分布地区:据活动积温作物生长期内(日均温10)的日均温累积的大小划分出五个温度带和1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地区,其分布状况如下:2降水(1)依据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出四个干湿区。下图中a、b、c分别大致相当于800 mm、400 mm和200 mm等降水量线,通过它们划分出A、B、C、D四个干湿区。代号干湿地区降水状况分布
8、地区主要植被A潮湿地区年降水量800 mm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森林为主B半潮湿地区年降水量400 mm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森林、草地C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0 mm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草地为主D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 mm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荒漠(2)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3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五、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1)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地区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长江、珠江水量特征丰富较小丰富成因流经森林茂密、气候
9、潮湿的地区流经半潮湿和半干旱地区流经降水丰富的潮湿地区水位变化特征较小大小成因河流补给多样河流补给主要是7、8月的降水降水的季节长汛期特征汛期较短、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短、季节变化大汛期长,季节变化小成因冬季积雪,春天溶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夏汛降水季节短降水多,且降水季节长含沙量特征小大小成因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少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土质疏松的地区,水土流失严峻植被疼惜较好结冰期特征长较短无成因冬季长,气温低冬季较短冬季气温在0以上(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特征成因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降水稀有,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水量较小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10、其量较小汛期短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冬季河流断流,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内流河河水沿途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引水浇灌,河流水量削减,渐渐消逝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2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长江黄河珠江水利浇灌;航运“黄金水道”;发电“三峡”;调水“南水北调”;冲积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业区引黄浇灌;发电(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水能的梯级开发;航运水害中下游洪涝灾难上游凌汛;下游“地上河”、凌汛下游河口四周“咸潮”;中下游洪涝整治措施防洪是首要任务。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营造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湖)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
11、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兴修水利,上拦下排;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加固堤坝引淡压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六、中国的自然资源1特点种类多,总量大,人均不足。2土地资源(1)特点: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口与耕地冲突尤为突出。(2)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3)土地利用: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对策格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疼惜耕地。3水资源(1)分布:夏秋多,冬春
12、少,年际变化大;南多北少,东多西少。(2)解决缺水的措施:建设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节省用水,防治水污染。七、中国的农业1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地区主要部门主要分布区东部地区种植业潮湿和半潮湿的平原地区林业东北的自然林区,以及东南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西部地区畜牧业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种植业只分布在有浇灌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1)粮食作物:分布格局为“北小麦南水稻”。(2)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作物分布区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糖料作物南方种植甘蔗,北方种植甜菜棉花三大
13、棉区是新疆南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八、中国的工业1工业的空间分布(1)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2)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3)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4)沿海地区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2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地区优势方向沿海地区智力资源和技术力气侧重进展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国家的开放政策、沿边的地理优势进展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优势资源、工业基础多进展与军工有亲热关系的产业九、中国的交通1分布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
14、;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小。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a陇海线,b青藏线,c宝成成昆线,d南昆线,e京哈线,f京广线,g京沪线,h沪杭线,i京九线。3水运(1)海运(2)河运:长江、京杭水道、珠江、松花江等。4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22江西联考)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是()A面积B人口C城市化水平 D经济总量2长江干流河段的特征是()A水流平缓,河道弯曲 B水量丰富,流速急C江水浑浊,泥沙多 D峡谷幽深猿声啼3与图中其他省
15、区相比,甲省区输出的最具优势的农产品是()A柑橘 B稻米C自然橡胶 D棉花解析:1.B2.A3.C第1题,江苏的面积较小,不行能排全国第5;上海的经济水平较高,城市化水平也较高,不行能排全国第24;图中四川、江苏排名靠前,而青海、西藏排名靠后,则该项指标应是人口。第2题,长江干流河段即长江的中游,该段长江已进入中下游平原,因此水流平缓且河道弯曲;该河段水量丰富,但流速并不急,两岸多为平原而少峡谷;该河段的水流平缓,因此江水中泥沙的含量并不大。第3题,依据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可知,甲省区为云南,该省区热量条件好,因此该省区输出的最具优势的农产品是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的自然橡胶。读图,甲、乙为我国两个
16、盆地。据此回答46题。4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A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B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河初春有凌汛现象毁灭D河的汛期短于河的汛期5甲、乙两盆地进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A水运便利 B劳动力充分C油气资源丰富 D气候适宜6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A地形平坦 B温差大,光照足C土壤肥沃 D水源充分解析:4.A5.C6.B第4题,甲、乙两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两盆地中的河流分别为塔里木河和长江,结合两河流水文特征即可得出答案。第5题,两盆地都是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地区,为工业进展供应了有利条件。第6题,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温差大,光照足,作物品质优良
17、。(2022江西重点中学盟校3月统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如副高把握区域位于图中位置,则雨带处于 ()A南部沿海一带 B长江中下游地区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8.当北方冷空气概力最强盛时 ()A我国受副高把握最明显B我国锋面雨带把握华北地区C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D台风已蓄势待发解析:7.B8.C第7题,雨带即冷暖气流的交汇处,图中显示冷暖气流交汇处刚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第8题,北方冷空气概力最强盛时一般在
18、冬季,则此时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2022唐山模拟)近年来,被誉为“长江之肾”“鸟类天堂”的鄱阳湖区持续干旱,2022年1月的水位更是创下60年来历史新低。读下图回答910题。9.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水位低于12 m的枯水天数,2010年比2000年延长124天B2006年鄱阳湖区降水偏多C目前水位的快速下降,还没有影响到湖区航运、渔业以及居民生活用水D鄱阳湖枯水期呈现毁灭时间提前、结束时间退后的趋势10鄱阳湖是水位季节变化巨大的吞吐型湖泊。分析鄱阳湖低水位持续时间总体变长的主要缘由()A湖区四周用水增加B长江干流对鄱阳湖湖水顶托作用加强C三峡水库蓄水之后导致长江中下游来水削减D
19、全球变暖蒸发加大解析:9.D10.D第9题,图中数据显示,鄱阳湖水位低于12 m的天数由2000年的129天变为2010年的218天,低于10 m的天数由2000年的50天变为2010年的174天,故总体上枯水期变长,则D选项正确。 第10题,鄱阳湖低水位持续时间总体变长缘由为两方面,一是来水量削减,应当主要与流域内降水量多少有关,而材料中信息不能反映降水量持续削减;二是湖泊水分消耗持续增加,结合近年来总体上全球呈变暖趋势,湖泊面积大且蒸发增加,可能是湖泊低水位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缘由。(2022南京二模)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读我国农业主产区战略布局示意图,
20、回答1112题。11关于各农业主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粮食单产最高的是甘肃新疆主产区B土壤最肥沃的是黄淮海平原主产区C光热条件最好的是长江流域主产区D复种指数最高的是华南主产区12.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重点进展优势产区的意义是()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规模化经营提高专业化水平改善主产区农田生态环境A BC D解析:11.D12.B第11题,复种指数等同于一年几熟,热量条件越好的区域,复种指数越高,图中华南主产区热量条件最好,复种指数最高。第12题,优势产区进展专业化生产,可以提高专业化水平、推动规模化经营,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大规模生产不利于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故B项正确。二、综合题(共52分)
21、13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夏天人体感到酷热,主要是由高温引起的,当气温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人就会有热感,气温越高,维持时间越长,人的热感越明显,风力小、湿度大、最低气温高则会加剧人们的热感。材料二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等高线地形图。(1)绘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4分)(2)武汉是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试简述每年78月武汉市民感到格外闷热的缘由。(8分)(3)202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全线开通,加快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向湖北地区的产业转移。试分析产业转移对湖北地区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有利影响。(6分)(4)简述图中南部地区综合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意义
22、。(6分)(5)武汉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简要分析钢铁工业的进展对武汉的城市进展造成的不利影响。(4分)解析:本题考查剖面图的绘制、武汉闷热的缘由、产业转移的影响和农业的可持续进展等,意在考查考生猎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力气。第(1)题,绘图略(只要起点、终点、重要点的高度正确即可)。第(2)题,武汉夏季的闷热与大气环流、地形地貌、城市热岛效应等亲热相关。第(3)题,产业转移可以转变人口迁移的方向,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可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扩大城镇规模,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第(4)题,图中南部地区为低山丘陵,调整农业结构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削减洪涝等自然灾难,发
23、挥区域资源优势,增加农夫收入等。第(5)题,从土地、环境、交通三方面作答即可。答案:(1)绘图略,只要起点、终点、重要点的高度正确即可。 (2)每年7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气压牢牢把握,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天气晴朗,持续高温;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水域宽广,水田与沟渠遍布,水分蒸发旺盛,使得空气湿度加大;武汉地势平坦,海拔低,散热困难,使得昼夜温差小,最低气温偏高;随着武汉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更为明显,增加了城市夏季的酷热程度。(3)人口迁移方面:产业转移增加了湖北地区的就业机会,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加快了区域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城市化进程方面:产业转移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加速了
24、城市化进程,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4)有利于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削减长江流域的洪涝灾难;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吸纳劳动力,增加收入。(5)城市用地紧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14.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24分)(1)图示区域河道形态有何特点?这种河道形态对该区域有何影响?(6分)(2)说出图示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5分)(3)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试分析其进展粮食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5分)(4)试分析该区域大力建设河流堤防和蓄洪区的缘由。(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域环境特征、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农业进展的区位优势等学问,意在考
25、查考生猎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力气。第(1)题,图示区域为荆江河段,自古有九曲回肠之称。由于河道弯曲,泥沙大量淤积,河床被抬高,形成了地上河。第(2)题,图示区域河道弯曲,河流流速降低,导致泥沙大量沉积,土地易沼泽化,洪涝灾难频发;同时受区域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水体富养分化问题也比较突出。第(3)题,该区域进展稻米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农业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丰富、稻米的市场需求量大。第(4)题,该区域河道弯曲,地势低平,气候潮湿,极易发生洪涝灾难,大力建设河流堤防和蓄洪区可以起到防洪、泄洪的作用,降低洪涝灾难带来的损失。答案:(1)特点:河道
26、弯曲。影响:河床易被抬高,形成地上河。(2)洪涝灾难;土地沼泽化;水体富养分化。(3)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阅历丰富;市场宽敞。(4)该区域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河床泥沙淤积严峻;该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变化大,导致该地区易发生洪涝灾难。大力建设河流堤防和蓄洪区可削减洪涝灾难带来的农田沉没、住宅损毁等经济损失。其次讲_中国地理分区(一)四大区域的划分划分的主导因素(二)北方地区1地形区图中的A辽河平原,B松嫩平原,C三江平原,D华北平原,E黄土高原。2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从温度带来看,东北三省大部分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从干湿地区来看,三
27、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潮湿地区,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潮湿地区。3河流图中的F松花江,G汾河,H渭河。4资源图中的I大庆油田,J辽河油田,K成功油田,L中原油田。5城市图中的济南,太原,西安,哈尔滨。(三)南方地区地形区A江南丘陵、B浙闽丘陵、D南岭、E云贵高原河流长江、珠江、C澜沧江、M汉江铁路线京广线、I宝成线、F焦柳线、G京九线、H浙赣线等水能丰富,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上游工业基地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差异(1)自然地理特征差异:南方地区北方地区位置范围地形跨我国地势其次、三级阶梯,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小而分散跨我国地势其次、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宽敞气候亚热带、热带
28、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存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酷热多雨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水能丰富、中下游航运价值大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茶、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自然林区水资源丰富水资源不足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属矿丰富煤、石油、自然气常规能源充分,铁矿丰富(2)人文地理特征差异: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农业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渔业发达旱地农业,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我国水稻、油茶、甘蔗、茶叶、自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小麦、玉米
29、、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工业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珠三角”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与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山西能源基地人民生活主食为大米,房屋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龙舟竞赛、游泳主食为面食,房屋墙厚防寒保暖,交通以铁路、大路为主,冬季溜冰生态问题洪涝灾难、水体污染、酸雨、“红漠化”“石漠化”华北旱涝、盐碱、风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平原黑土流失和湿地破坏例1(2021四川高考)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22年12月1日2021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
30、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图1和图2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状况。(2)据图1和图2,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峻的地区,并说明理由。(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区域气温、降水与常年同期的差异,春季涝灾严峻区的分布及成因,区域气温、降水状况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等,意在考查考生猎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力气。第(1)题,气温差异可从气温的凹凸和气温偏低值的空间分布两方面描述;降水的差异可从降水的多少和降水偏多量的空间分布
31、两方面描述。第(2)题,图中西部平原地区春季涝灾最严峻,理由可从气温、降雪量、积雪量和地势特点方面分析。第(3)题,东北地区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春季气温较常年低会导致春播推迟,作物生长期缩短;东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降水较常年偏多,导致土壤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答案(1)图1: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图2: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2)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
32、降雪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地势平坦,积雪溶化后地表水流不畅。(3)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例2(2021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查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争辩中发觉,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存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缘由。(2)推想攀枝花1月份的
33、天气特征。(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供应论据。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区域天气特征和空气质量,意在考查考生猎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力气。第(1)题,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缘由主要从地形方面分析。攀枝花北部有海拔较高的山地,对冬季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且攀枝花位于河流谷地,气流下沉增温。第(2)题,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主要从气温、降水、风力等方面分析。第(3)题,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两个关键词,一是“百里钢城”,二是“地形”。钢铁工业的进展以及城市交通等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使空气质
34、量变差;该地区地形比较封闭,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集中。答案(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盛行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毁灭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集中。(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1西北地区2青藏地区(1)地形区:图中的a祁连山山脉,b巴颜喀拉山脉,c唐古拉山脉,柴达木盆地。(2)气候:典型特征气温低(高寒)。(3)河流:图中的d金沙江,e怒江,f澜沧
35、江。三江源自然疼惜区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4)城市:g拉萨,h格尔木,i西宁。(5)交通:大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西宁至拉萨的铁路是青藏铁路。(6)农业: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优良畜种。河谷农业3青藏高原农作物高产的主要自然缘由(1)太阳辐射强、日照长。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淡薄,透亮度好,因而太阳辐射强,而且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和牧草的光合作用。(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积累养分物质。(3)气温较低,植物生长周期长,农作物有充分的时间积累贮藏养分物质。由于以上缘由,西藏的小麦穗大、粒重、产量高,蔬菜、水果等长得又大又好,牧草的养分成分也很高。4西北地
36、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特征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位置范围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贺兰山、阴山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酷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高山气候,气候寒冷,降水稀有农业有利条件光照充分,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不利条件降水不足;严峻干旱,水源有限热量不足主要农产品畜牧业基地:贺兰山以东的牧区、高山草场浇灌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青稞、小麦、豌豆)工业陇海兰新工业带西段
37、:钢铁、冶金、纺织、航天等工业部门西宁(毛织);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织)环境问题荒漠化、沙尘暴三江源自然疼惜区:不合理伐林、放牧、耕作,造成湿地退化例3(2022四川高考)进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缘由。解析结合图示地形分析可知,甲地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的河谷地带,乙地种植业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四周的山麓地带,结合两地地形差异,从两地制约农业进展的区位因素分别是热量和水分两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答案特点:甲地形区: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地形区: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带。缘由:甲地
38、形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进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进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山麓地带浇灌水源充分,故种植业沿盆周山麓地带分布。例4(2011全国高考)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2 00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00米,地势倾斜平缓,犹如平原。(1)依据材料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2)依据材料说明甲区域历史上始终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思维流程第一步:审设问,明确思考方向第(1)题,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
39、条件应从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分析。第(2)题,应从位置、市场需求及邻近的河西走廊不宜大规模牧马方面去说明。其次步:审材料,猎取关键信息答案(1)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潮湿;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2)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河西走廊历史上始终是农耕民族与北部、西部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的需求量大。河西走廊及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则主要应农耕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1省级区域北京市、台湾省和新疆维吾尔
40、自治区省区特征北京市台湾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置西南面为黄土高原,西北面为内蒙古高原,南面为黄淮海平原,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亚洲中部,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相邻地形以平原为主,西面、北面为山地山地为主,多火山、地震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存潮湿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有,气候干旱农产品小麦、玉米、蔬菜稻米、甘蔗、茶叶、热带及亚热带水果、樟脑小麦、玉米、高粱、棉花、甜菜、葡萄、西红柿、石榴、枸杞等工业电子产业、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为主“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油
41、气开采、畜产品加工人口或城市分布外来人口是人口规模膨胀的主要缘由西部平原及沿海地区塔里木盆地四周及天山山麓地带2我国五大经济圈的进展条件名称有利条件不利条件长三角经济圈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发达,投资环境完善,进出口发达,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雄厚的技术力气,劳动力丰富且素养高,农业基础好,腹地广,靠近市场,浦东开发和世博会拉动能源、矿产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产业同构,缺乏核心技术珠三角经济圈靠近港澳、东南亚,交通便利,多侨乡,利于引进外资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阅历;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充分;开放的市场观念,产业链、制造业和外贸发达;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的建立能源、矿产资源不足,用地紧急
42、,腹地小,环境污染,缺乏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环渤海经济圈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统一的电网,靠近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华北、东北地区,农业基础好,信息发达,高素养人力资源丰富,奥运会拉动水资源紧急,环境污染严峻,市场化程度低西三角经济圈能源(水电)、矿产资源丰富,水运便利,西部大开发优待政策和三峡等工程建设的拉动交通不便,观念落后,外贸环境差东北经济圈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重工业基础好,农业发达,振兴东北政策能源、水资源供应不足,设备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例5(2021福建高考)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材
43、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四周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1)描述 M 城气候特征。(2)分析 N 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缘由。解析第(1)题,M城的气候特征可以结合区域地理位置、气候资料图上的气温存降水特征加以分析。第(2)题,N城设立经济特区的有利社会经济缘由,可以从地理位置、区域经济进展、国家政策及本地区拥有的资源和文化状况等方面加以阐述。答案(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2)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疆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沟通;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进展;国家赐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沟通的重要窗口。(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22金华十校联考)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12题。1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值可能是()A80 mmB190 mmC310 mm D430 mm2甲处四周年等降水量线密集的缘由是(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