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基限时练(八)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1城市化过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A使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B使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C城市现代文明深受乡村文化的影响D城市居民格外憧憬乡村生活解析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答案B2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消退城市大气酸雨污染B削减城市地区日照时间C调整城市大气碳氧平衡 D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解析绿地通过光合作用,吸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氧气,调整了城市大气的碳氧平衡,从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答案C读图甲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与图乙城市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图,回答34题。3由图
2、可知,城市市区与郊区相比,易消灭的环境问题是()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 D酸雨4为避开该问题给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当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B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C把握城市进展,缩小城市规模D削减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34.解析据图推知,城市市区与郊区相比,易消灭的环境问题是热岛效应。为避开热岛效应给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当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工业区应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答案3.C4.A阅读表格中所供应的数据(北京市),回答56题。降水量(mm)径流总量(mm)地表径流(mm)地下径流(mm)蒸发
3、量(mm)城市中心区675.040533768270郊外平原区644.5267961713775.北京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A地下水位的上升 B径流总量削减C蒸发量削减 D降水量削减6要削减北京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B扩大城市的规模C适当削减绿地面积D推广使用渗水砖56.解析第5题,从表中数据看,北京城市建设导致市中心径流总量增加,蒸发量削减,降水量增加。第6题,要削减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就要增加雨水的下渗量。最合理的方法是削减不透水的硬化地表所占比重,推广使用渗水砖。答案5.C6.D读上海各圈层市内跨区(县)人口迁移分布模式
4、图,回答78题。7据图推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城区边缘迁出人口主要选择圈内迁移和迁向近郊区,以迁向近郊区人口最多B远郊区迁出人口主要选择迁向城区边缘部及近郊区C近郊区和远郊区同圈层内的横向迁移人口比重都很高D都心部迁出人口主要选择迁向城区边缘部和近郊区,以迁向近郊区人口最多8图中人口迁移主要是迁向()A近郊区 B远郊区C都心部 D城区边缘部78.解析第7题,结合图可直接看出近郊区和远郊区同圈内的横向迁移人口比重都很低。第8题,从图中箭头方向和粗细可知人口主要迁向近郊区。答案7.C8.A首届中国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于2010年9月28日在天津滨海国际会议中心进行,其主题为“生态城市与绿色复苏”
5、。生态城市是目前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留意可持续进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据此回答911题。9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缘由是()A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力量C城市所在地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太差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彻底的地方,自净力量最强10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A绿地 B工业区C交通区 D住宅区11将天津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把握城市化进程乐观进展城市轨道交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进展集中布置城市用地分散城市职能A BC D911.解析第9题,目
6、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是由于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工业大量排放废弃物,而这些已超过城市环境的自净力量。第10题,生态城市环境美丽,在城市中心区环境问题通常较严峻,为了转变这种状况,生态城市多在市中心修建大量的绿地来改善环境。第11题,生态城市在进展城市经济的同时格外留意生态环境的建设,可以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乐观进展城市轨道交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进展,分散城市职能等途径来实现。答案9.B10.A11.A下表表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数量及比重,据此完成1213题。城镇人数(万人)城镇人口比重(%)2000年2010年年增长率(%)2000年2010年增长百分点苏南地
7、区1 4672 2884.5459.670.310.7苏中地区6369173.7337.756.018.3苏北地区9831 5334.5431.251.520.312.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D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13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地下径流增大 B生物多样性增加C热岛效应增加 D土壤肥力提高1213.解析第12题,从表中数据可知,苏北、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苏中稍低,所以A项错误;计算两个年份三个地区城市人口数。相
8、减可知,苏中地区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B项错误;2010年,苏南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最高,C项错误。第13题,城市化不利于地表径流的下渗,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增加,所以A、B项错误;城市化会导致热岛效应增加;土壤肥力与城市化没有必定联系。答案12.D13.C2021年我国因大雨而发生内涝的城市将近20座,且城市内涝严峻,这与城市降雨损失量亲密相关。降雨损失是指降水后可以被地表吸取、渗透的水量。读下图,回答1415题。14在相同的降雨量条件下()A草地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呈直线上升趋势B1小时后,草地下渗水量是土地的2倍多C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地表径流量越大D新沥青路面的降雨量转变为地下径流量最多15近年
9、来我国很多城市夏季雨后消灭内涝,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有()兴建污水处理厂疏浚河道进展城市道路完善排水系统扩大城市绿地面积A BC D1415.解析第14题,降雨损失量是指降水后可以被地表吸取、渗透的水量。依据图中信息可知,草地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呈曲线上升趋势;1小时后,草地下渗水量是土地的2倍多;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地表径流量越小;新沥青路面的降雨量转变为地下径流量最少。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增加降雨损失量可以缓解城市内涝,因此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有疏浚河道、完善排水系统、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答案14.B15.D二、综合题16读城市化前、后水循环和城市景观变化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0、(1)城市化后较城市化前,水循环中的蒸发量和地下径流量将有什么变化?其缘由是什么?(2)分析城市化后,对四周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解析(1)水循环中的蒸发量和地下径流量的变化可从图中数字找出,蒸发量变大的缘由应从城市建筑物和道路的增加、城市“热岛效应”两方面来分析,而地下径流量的削减主要从城市地面建筑物和路面硬化方面来分析。(2)分析城市化后对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要看清题干要求,可从耕地、污染等方面分析。答案(1)蒸发量增加,主要是建筑物和道路增加,扩大了不透水面积,同时城市地表温度高于乡村。地下径流量削减,主要是城市地面的建筑物和不透水的道路使大气降水难以下渗。(2)占用大量耕地,加剧对农业的
11、污染,使地下水资源削减。17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是某地不同时间段甲、乙两城市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材料二世界37座城市人均生产总值与人均轿车使用量。材料三漫画不堪重负。(1)据材料一分析,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_。在该地两城市进展的三个阶段中,两城市内部地域功能分区最不明显的是_阶段。(2)该地从阶段I到阶段,城市进展的显著特点有:_;_;_;_。(3)材料三中漫画反映出城市化进展过程中消灭的主要问题是_,该问题在香港不太严峻的主要缘由是_。(4)据材料二分析,洛杉矶比香港较易消灭哪种大气环境问题()A酸雨 B光化学烟雾C温室效应 D臭氧层破坏(5)
12、(多选)城市化是经济进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在城市进展过程中应实行的措施有()A进展大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带,带动区域经济进展B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展C严格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大力进展公共交通D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进展地下、地面、空中立体交通体系E城市空间布局以环状结构为主,以节省土地资源解析(1)两城市都位于河流的交汇处,在城市进展的初期阶段城市内部的功能分区并不明显。(2)主要体现在城市面积的扩大、人口的增多、城市带的消灭等方面。(3)漫画反映的是城市交通问题,香港公共交通发达,因而交通拥挤问题不严峻。(4)大量汽车排放尾气简洁产生光化学烟雾,导致严峻的大气污染。(5)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因而需要乐观地推动城市化的进展,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科学规划,防止城市问题的产生。答案(1)河流交汇处(2)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提高形成了城市带消灭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3)城市交通拥挤公共交通发达(人均轿车使用量少)(4)B(5)ABD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