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备课资源历史回眸大家都知道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炎黄子孙,而炎帝就是那位曾尝遍百草的神农氏(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炎帝和神农氏不是一个人),据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由此可见炎帝神农氏对我国农业进展的作用。传奇炎帝神农氏一生有很多创造制造,其中与中国原始农业产生有关系的传奇主要有两项:一是培育粟谷。管子轻重篇里说:“神农氏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淮南子修务训也说,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正是在神农氏人工培植了粟谷之后,才有了原始农业的产生。二是制作耒耜。对原始农业是最
2、具意义的农具耒耜,相传也是炎帝神农氏首先创造制造的,周易系麦里说,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农业生产工具的创造与改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进展。以上虽为传奇,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产生进展历程。实际的状况可能是,随着原始人植物采集业的进展,人们发觉了某些野生植物的特性(如野生稻和野生粟),并对它们赐予重点关注和管理,最终进展成为对稻和粟等作物的栽培,原始农业就产生了。以后随着人们对培植的作物品种的不断改进和增加,才有了“五谷”之说,即稻、黍(今谓黄米)、稷(今谓高粱)、麦、豆。随着农业的进展,家畜饲养业也渐渐进展起来,一开头最主要的家畜就是猪,后来品种不断增加,也便有了“
3、六畜”之说,即猪、牛、羊、马、鸡、狗六种禽畜。随着农业的产生,农业生产工具也被创造出来,古人云:“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这说明最早被创造的农业生产工具应当是耒和耜,所以说神农氏创造耒耜“以教天下”是有依据的。耒和耜都是翻土工具,只不过外形略有差异,耒的下方有一双齿,而耜的下方为一铲状宽头,无论耒和耜,在它们头部的上方都有一横木,翻土时用脚用劲踩踏,使它们扎入土中,然后用人力来翻土,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蹠耒而耕”。由于最初的耒和耜是木制的,即使后来消灭了石制的,农业生产效率也相当低,所以早期农业(如商周时期)多接受“千耦其耘”的大规模集体耕作制,这时的农业生产不是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所能做到的,直
4、到春秋时期,铁农具代替了笨重的木、石农具以后,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才成为可能。人们在农业生产中,一开头完全接受人力,到战国时期开头消灭牛力犁耕,牛耕的消灭促进了犁的创造和改进,战国时的犁没有犁壁,因此只能松土而不能翻土,到西汉时的犁已经有了犁壁,再到唐代时,人们创造了更为先进的可以调整翻耕深度的曲辕犁。耕作技术和新式农具的不断创造改进,使得“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农经济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相对于过去大规模简洁协作的生产方式是一种进步,它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生产乐观性,但落后的经济基础打算了这种生产方式的狭隘性、脆弱性。特殊是到了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
5、生产进展的因素。 与中国农业进展有关的神话人物除了炎帝神农氏外还有一个就是禹,大禹治水的传奇,反映了上古时候人们为战胜自然灾难,进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困难历程。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为进展农业生产、变水害为水利而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有名的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等,还有历代对黄河的整治,新疆人民创造的坎儿井则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水利浇灌工程。这种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不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所能担当的,它只能依靠国家政权来进行,因此中国中心集权的国家政治适应了这种状况,而个体小农则必需为国家负担赋税杂役,这使得本不富有的个体小农经济更加脆弱。水利的进展促进了水利浇灌工具的创造改进。春秋时期,先民们创造了桔槔
6、和辘轳来提水浇灌,三国时马钧创造的翻车,可以把低处的水提到高处,这是我国古代引水机械的重要创造。到唐宋时人们创造的筒车和高转筒车,则以水为动力或以畜力牵引,把人力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浇灌效率。水利的进展也促进了水利建设理论的总结和进展,元代的郭守敬、明代的潘季驯、清代的靳辅和陈潢都在水利方面有系统的论述,明代徐光启写的农政全书还吸取了西方的水利建设理论。到明清时期,中国的封建农耕经济高度进展。都江堰人与自然的完善结合水利是农业经济的命脉,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国家,我们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兴修了水利工程,其中最有名的、直到今日还在发挥作用的就是秦国修建的都江堰。而今,当我们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时,
7、靠的是先进的设备、材料和技术,但当年的古人拥有的只是简洁的木石工具,所以他们修建都江堰靠得是一种先进的思想,一种我们今日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比如说大堤的修建,我们今日用钢筋水泥,而当年人们靠竹笼装鹅卵石堆照样修建了洪水冲不垮的“金刚堤”,而无论是竹子还是鹅卵石都是就地取材,既充分运用了当地自然资源又削减了工程量,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设计者还奇妙地利用了岷江在此处拐弯的地形地势,通过鱼嘴分水堤、宝瓶引水口和泄洪排沙的飞沙堰的有机协作,使得内外江的水量始终按四六分成。枯水时因内江比外江深,江水大都流入内江,内江水占六成,外江水只占四成,从而保证了浇灌用水。洪水时因外江比内江宽,江水大
8、都流入外江,内江水只占四成,外江水占六成,这样就不至于发生水灾。体现了一种因势利导的思想。这种因势利导思想还体现在对泥沙的治理上。泥沙淤积至今使我们的水利专家头痛不已,但位于多卵石与泥沙的岷江之上的都江堰却从无淤塞之虞。当洪水来袭时,因岷江在都江堰上方是一处拐弯,设计者利用岷江河道的弯曲度,奇妙借用流体力学的原理,使85%的泥沙进入外江,而进入内江的泥沙只有15%。而进入内江的泥沙,由于飞沙堰的作用使得泥沙上翻,从而有10%的泥沙又从飞沙堰的上方排泄出去,真正经宝瓶口进入灌渠的泥沙只有5%。当患病特大洪水时,飞沙堰还会自动倒塌泄洪,不让过多的水进入宝瓶口。全球水利工程学界对此无不顶礼膜拜。历史上很多文明古国都曾修筑过水利工程,然而巴比伦王国建于幼发拉底河上的纳尔汉谟拉比渠和古罗马的人工渠道早已荒废,而同样古老的都江堰却独步千古,长盛不衰,直到今日还在发挥着它的作用。由于其构思、设计、选址独具匠心,因时制宜,因势利导,不与水敌,兼有排洪、浇灌、航运、漂木等多种功能,被公认为是自然生态、科学文化、人与自然紧密协和的最佳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