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单顷选择题 1.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震波的学问,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三态物质,而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的物质。 答案:B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C
2、.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球内部的学问,目前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争辩来获得。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说明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是变化的,变化明显的地方形成了不连续界面,不连续界面成为地球内部圈层的界线。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线;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答案:C 3.莫霍界面是( )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解析:此题考查了不连续界面的位置,莫霍界
3、面是地壳和地幔的界线,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答案:A 4.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亲密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岩石圈的学问。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的上部。它和地球的外部圈层关系亲密。 答案:C 5.据有关的证据说明,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 ) A.上地幔 B.下地幔 C.外地核 D.内地核 解析:地震波在到达古登堡
4、界面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逝,所以推断外核物质为液态。 答案:C 6.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洁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章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亲密,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学问,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简单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章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
5、生存的自然环境,但和岩石圈的关系也较亲密。 答案:B 7.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 A.外地核 B.内地核 C.软流层 D.上地幔 解析:此题考查了软流层的位置。软流层是上地幔的一部分,但最精确 的答案是C项。 答案:C 8、地球内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外核 D 提示:对地球内部各层的界线与厚度范围要清楚。 9、地壳和地球其他内部圈层的主要区分是 A.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密度最大 B.地壳物
6、质密度最小,温度最低 C.地壳的底部是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 D.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惟一能够传播横波的圈层 B 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密度最小,温度最低;上地接上部是软流层,地壳、地幔两个圈层都能够传播横波。 10、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假如按AB位置打一口深井, 那么从上至下依次是: A.主要是花岗岩类——硅镁层——莫霍面——地幔 B.硅铝层——主要是花岗岩类——莫霍面——地幔 C.主要是玄武岩——硅镁层——古登堡面——地幔 D. 硅镁层——硅铝层——莫霍面——地幔 A AB的位置由上至下依次是硅铝层(花岗岩类)、硅镁层(玄武岩类)、莫霍面、
7、地幔 二、综合题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1)地震波:E________,F________。 (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B________。 (3)圈层;D________,C________。 (4)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解析:此题考查了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E的传播速度慢,并且不能通过外核,应当是横波;F是纵波。从深度上和内部圈层的划分的图上信息可以看出:A是莫霍界面,B是古登堡界面,C是外核,D是地壳。 答案:(1)
8、横波纵波(2)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3)地壳外核 (4)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逝。 12.读图回答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__,C+D+E是__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________。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 (4)A和B为什么厚度不均? 解析:此题考查了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学问及读图、析图的力量。从图上看:A、B所在的圈层是地壳,由于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地壳的厚度不均,A处是陆地,地壳厚度平均33千
9、米,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壳最厚的地方,有60多千米;B处是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即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C+D+E是地幔的一部分,其中,C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A、B、C共同构成了岩石圈;D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点评:此题考查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部分学问,要求同学把握莫霍界面的深度、地壳厚度不均的特点、软流层的位置、岩石圈的范围等。读图时要留意图上深度数值的变化。 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 (2)莫霍界面 (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B是大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