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们有时或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当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傲慢,他四周的人肯定会当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视他,总不情愿去找他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格外奇怪,它一方面情愿播扬和轰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起哄式的传播,转化为起哄式的贬损,两种起哄都起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
2、文化氛围南辕北辙。那么,批判苏东坡的言论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简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他太精彩、太洪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格外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行避开的。在这场可耻的围攻中,一些品德低劣的文人充当了急先锋。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要单独搞倒苏东坡都是很难的,但是在社会上没有一种强大的反诽谤、反诬陷机制的状况下,一个人探头探脑的冒险会很简洁地招来一堆凑吵闹的人,于是七嘴八舌地组合成一种伪舆论,所谓伪舆论云云会成为一种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的社会灾难。这就像现代的报纸假如缺乏足够的职
3、业道德又没有相应的法规制约,信马由缰,任凭褒贬,受损害者无处可以说话,不知情者却误以为白纸黑字是舆论所在,这将会给人们带来多大的混乱!而信任苏东坡才情的神宗皇帝为了维护自己敬重舆论的形象,当批判苏东坡的言论几乎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时,他也不能为苏东坡讲什么话了。狼狈与委屈中来到黄州的苏东坡是孤独无告的,而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吵闹,他渐渐回归于空灵和纯洁。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会着自然和生命的本真和淳朴。被贬黄州造就了一个属于苏东坡的时代。此时,一道奇特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节选余秋雨苏东坡突围)1关于苏东波被贬黄州的
4、缘由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所形成的世俗社会的机制在利用、榨取、引诱苏东坡的同时,又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糟践、毁坏他。B一部分人酸溜溜地嫉恨苏东坡太精彩、太洪亮,不行避开地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诋毁苏东坡。C一个人要单独搞倒苏东坡都是很难的,但诋毁苏东坡的洪流恰是由某个人探头探脑冒险而招来一堆凑吵闹的人七嘴八舌的诋毁。D明知苏东坡无辜的神宗皇帝为了维护自己敬重舆论的形象,只能放弃对苏东坡的维护,也不能为苏东坡讲什么话了。解析原文是神宗“信任苏东坡才情”,并未说神宗信任苏是无辜的,理解错误。答案D2对文章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就越不能
5、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B苏东坡太过于高调,把四周的笔墨比得格外寒伧,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C伪舆论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又没有相应的法规制约,经常会歪曲事实、颠倒是非。D难言的孤独和艰苦的物质生活使苏东坡回归于空灵和淳朴,体会着本真和纯洁。解析A 项表述确定化,原文中有“往往”的限定;B项理解错误,“太精彩,太洪亮”并不等同于“高调”;D项语序混乱,依据原文是“空灵和纯洁”“本真和淳朴”。答案C3不符合作者在文章中体现的思想的一项是(3分)()A苦难造就诗才。 B舆论贵在监督。C诋毁缘于嫉妒。 D文人自古低劣。解析文中虽有一些文人卑劣,但只是一部分,更何况苏轼也是文
6、人。答案D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答秦太虚书苏轼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吾侪渐衰,不行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常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
7、不治他事。但满此期,根本立矣。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行必。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准时事也。但旋作此书,亦不行废应举。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来宾。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
8、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轼再拜。(选自唐宋八大家文章精华,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 喻:开导B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 度:估量C吾事岂不既济矣乎 济:成功D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 惟:期望解析喻:告知。答案A5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现苏轼达观、开朗的人生态度的一项是(3分)()吾侪渐衰,不行复作少年调度自非废放,安得就此事已则心返,自不能
9、废矣至时别作经画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A BC D解析写苏轼的身体状况;设想太虚修炼后的情景;写的是胡定之,与苏轼无关。答案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苏轼谪居黄州后写给秦太虚的一封回信,信中真实记述了自己这段时期内的生活情形与精神状态,给人以亲切之感。B苏轼向道观借了三间房,预备到那里闭门静修四十九天,用道书方士所说的方法静心养生,并让秦太虚也留意修炼身性,关怀备至。C苏轼格外赏识秦太虚的才华,劝导他努力去写见识超群、有有用价值的文章,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的进展,感情极深厚。D在黄州时,苏轼虽然经济拮据,生活俭朴,但他并不
10、显得消沉,而是随遇而安,他时常寄情山水,交友游乐,布满生活情趣。解析“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的进展”与原文“但旋作此书,亦不行废应举”文意不符。答案C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4分)译文:_(2)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3分)译文:_(3)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3分)译文:_解析(1)评分建议:4分。“一”“为所”、反问语气各1分,句意通顺1分。(2)评分建议:3分。“示”“胜绝”“娓娓焉来逼人”各1分。(3)评分建议:3分。“廪入”“少”“私”各1分。答案(10分)(1)太虚(你)将
11、来一旦受到官务的束缚,想求得四十九天的空闲,又哪里能再次得到呢?(2)(你)寄给我看的诗文,都格外超群,奇特到极点,娓娓道来而有一种逼人的力气。(3)(我)刚到黄州,薪俸已经断绝,(家中)人口却没有削减,我心里对这件事格外担忧。参考译文苏轼启:五月底,我弟弟来到这里,(从他手中)得到你写给我的信,(你)慰问的情意格外深厚。近来天气进入初寒季节,你生活得怎么样?我借居在这里,大体上还过得去。但我弟弟刚到筠州,就失去了一个女儿,而我的一位老奶妈也去世了。悼念他们的心情还末消退,又得到家乡来的消息,说我的堂兄太子中舍(苏不欺)在九月份去世了。我身处他乡,身体衰弱有病,眼见的都是使人感到凄凉的事物,想
12、来我的命就是如此的脆弱。又承蒙你告知我,你中间有段时间得病不轻,暂且使人兴奋的是你又恢复了健康。我们这些人渐渐年轻了,不能够再像年轻时那样对待自己的身子,应当赶快接受道书写方士说的方法,加强养身方面的修炼。我被贬住在这里没有事做,略微了解一点养生术。现已借到本州天庆观三间道堂,冬至后就住到里面去,过四十九天才会出来。假如不是被贬官,遭到放逐,我怎么能有这样的机会养炼呢?太虚(你)将来一旦受到官务的束缚,想求得四十九天的空闲,又哪里能再次得到呢?应当趁现在有空闲去做。做时,只要选择平常所谓简明扼要,简洁做到的方法去做就行,日夜修炼,除吃饭睡觉以外,不做别的事,只要满了这期限,养身的根基就建立了。
13、从今以后,纵然再出来处理人世间的事务,事情办完了,心情又会回到原来的闲静状态,(修炼身性的事)自然不会废止。(你)寄给我看的诗文,都格外超群,奇特到极点,娓娓道来而有一种逼人的力气。太虚你免不了要去求官位俸禄,将要通过参与科举考试去追求,参与科举考试不肯定能实现愿望。我私下替你考虑,应当多写书,像你给我看的论兵和论盗贼等几篇文章就很好,就像这样写它几十篇,那就是见识超群又切于有用的,但不必涉及当今的时政。只是你转过来写这类文章的时候,也不能停止参与科举考试的预备工作。刚到黄州,薪俸已经断绝,人口却没有削减,我心里对这件事格外担忧。只好尽量节俭,每天费用不准超过一百五十钱。每月初一就取出四千五百
14、钱,把它分成三十份,挂在屋梁上,每每天一亮就用画叉挑取一份,然后把叉子藏起来。未用完的钱仍旧用另外的大竹筒装好贮存起来,用来款待客人。估量袋中的钱还可用一年多,到时候再另想方法了。我住处的对岸武昌,山水奇特到了极点。有位老家在蜀地的王生住在城里,我过江后经常由于风涛阻隔,不能马上回家,王生能为我杀鸡煮饭,甚至几天他都不厌烦。又有一位潘生,在樊口开有酒店,可以划船直接到他店旁,虽是乡村酿的酒,自是味醇汁酽。岐亭监酒胡定之,随行带有万卷书,宠爱借给人看。黄州官署的一些官员,家家都会做吃的东西,很宠爱进行宴会。你看这些状况,我的生活莫非不是已经过得去了吗!你打开信纸读到这里,我想象得出你肯定笑得须髯
15、都会抖动起来。年底天气格外寒冷,期望你万万自己多加保重。夜里酒喝得多了点,字写得不像样子,不要怪罪,不要怪罪!不一一说了。苏轼再拜。(二)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西江月注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苏轼的这首词写在他被贬黄州的时候。8“人生几度新凉”中“新凉”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答:_答案“新凉”照应“中秋”,指又一个秋天的来临,突出了秋天乍到的“新”;“新凉”亦指诗人因“乌台诗案”被系入狱,备受凌辱,后侥幸不死被贬黄州的人生际遇;“几度新凉”表达了对年华似
16、水的无限惋惜和悲叹;同时也表达了含冤被贬后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之情。“新凉”亦指诗人再次遭到排挤打击的人生际遇,用一个“凉”字,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凄凉(或答“被贬的落寞悲凉”)之情。9结合具体词句,赏析本词中的主要表现手法。(6分)答:_答案示例一: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表现手法。“夜风鸣廊”,中秋之际,西风飒飒,落叶萧萧。既烘托了悲凉的气氛,又引出了下句词人的迟暮之悲。(或:“月明多被云妨”,借眼前之景,暗寓对小人当道、才高人妒、忠而见谤的愤懑之情)。示例二:主要运用了烘托衬托等表现手法。“夜来风叶”烘托“眉头鬓上”的孤独。“中秋”烘托“把盏”的凄凉(或“中秋是传统意
17、义上团聚的节日,苏轼选取中秋这一宴乐的节日作为背景,以虚笔中的乐景写哀情,使哀情为之更哀”)。示例三:主要运用了象征比方等表现手法。“明月”用以象征(比方)词人奇特的抱负和高洁的人格;“云”则象征(比方)奸佞小人。“明月”多被“云”遮,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含冤被贬的愤懑之情。(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长太息以掩涕兮,_。_,謇朝谇而夕替。(屈原离骚)(2)_,桃李罗堂前。_,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3)寄蜉蝣于天地,_。哀吾生之须臾,_。(苏轼赤壁赋)答案(1)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2)榆柳荫后檐暧暧远人
18、村(3)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飞行的帽子李显星期天早上,天很冷,13岁的安德烈让妈妈带他去教堂,他要去问神父一个问题。劳拉夫人把儿子安德烈抱上轮椅,给他戴上一顶新买的红色保暖帽,推着轮椅,顶着寒风,去了教堂。到了教堂,安德烈一个人滑动轮椅,进了神父的房间。没多久,安德烈出来了,劳拉夫人抓紧迎了上去,关怀地问儿子:“噢,珍宝儿,你问了神父什么问题?”安德烈笑了一下说,问题解决了,他已经得到了答案。见儿子不愿说,劳拉夫人不再追问,推着儿子走出教堂。走出没多远,迎面走
19、上来一个卖报纸的小男孩,小男孩的年龄跟安德烈差不多,这么冷的天,他竟然没戴帽子,耳朵和小脸冻得通红。他礼貌地对劳拉母子说:“您们不需要一份报纸吗?今日早上出版的晨报。”安德烈把目光转向妈妈:“买一份吧?”劳拉夫人从不看报,她明白儿子为什么让她买儿子是出于怜悯。她微笑着点点头,开头掏钱。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时,儿子竟然摘下自己的帽子,要送给卖报纸的小男孩。卖报纸的小男孩直摇头,不好意思地说:“感谢你!我不能要,由于我有帽子,只是早上匆忙出门遗忘戴了。”安德烈笑着对卖报纸的小男孩说:“我能和你交个伴侣吗?”说着,他友好地伸出了手。“当然!”卖报纸的小男孩友好地和安德烈握手。“伴侣,我把帽子作为礼物送
20、给你,期望你能接受。”安德烈真诚地说,“你现在真的很需要它,而我一会儿就到家了,再也不需要它了”听到这句话,劳拉夫人心里酸酸的,她明白儿子说的“再也不需要它了”是什么意思:安德烈得了可怕的癌症,他知道自己剩下的时日不多了卖报纸的小男孩欣然接受安德烈的礼物。看着小男孩戴上红色保暖帽美美地离开,安德烈露出了笑容。卖报纸的小男孩走了之后,安德烈突然想起来什么,叫道:“噢,糟糕,我把一样东西落在帽子里了。”劳拉夫人急迫地问,是什么东西,要不要去追那个小男孩?安德烈摇摇头,说:“不,没什么,把帽子和那样东两都送给他吧。”回到家后,安德烈的病情突然恶化,劳拉夫人抓紧把儿子送进医院。几天后,安德烈去了天堂。
21、让劳拉夫人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儿子临终前,竟然要求把自己的遗体捐给医院,做科研。儿子死后,劳拉夫人更加孤独孤独了。这天早上,风和日丽,她去餐厅做钟点工。下班时,外面已经变天了,狂风怒吼,大雪纷飞,她刚要走出餐厅,餐厅老板突然叫住她,指着门边衣架上的一顶保暖帽说:“外面风很大,你没戴帽子,戴上它吧,不用还回来。记住,当你不用时,把它送给需要的人。”劳拉夫人心里一热,当她看到衣架上那顶帽子时,眼泪差点掉下来,那顶帽子看上去那样亲切,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一样。当劳拉夫人走到家门口时,只见路边有一位清洁工在打扫积雪,那位清洁工竟然没戴帽子,于是,她不由自主地摘下帽子,送给那位清洁工,也认真地说:“不用还
22、。记住,当你不用时,把它送给需要的人。”清洁工感谢得连连道谢。转瞬两个月过去。这天是母亲节,劳拉夫人早上起来很难过。以前,每年的母亲节,儿子都会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为她买一朵康乃馨,儿子没了,她再也收不到康乃馨了就在劳拉夫人对着儿子的照片悄悄流泪时,门外传来敲门声。劳拉夫人擦擦眼泪,开门一看,门口站着一老一小两个生疏人。老的是一位神父,小的是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劳拉夫人看他有点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老神父礼貌地问:“夫人,您是安德烈的母亲,劳拉夫人吗?”劳拉夫人点点头,问有什么事?老神父说:“我是玛丽娅教堂的神父,我身边这个孩子名叫杰克。几个月前,杰克来到教堂,说有一个坐轮椅的男孩送给他一
23、顶帽子。后来,他在帽子的外卷层里发觉一样重要的东西,由于他不知道送他帽子的男孩叫什么,家住哪里,所以无法把那样重要的东西还给男孩,于是他就来找我帮忙。我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但没有找到。后来,我去了警察局,让他们帮忙。起初,警察局并不打算帮忙,他们认为这并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且找一个不知道姓名和住址的孩子很难。可当我把那样重要的东西拿出来给他们看了之后,他们立马答应帮忙感谢上帝,几经周折,最终找到了!”劳拉夫人难过地说:“虽然我不知道你们说的那样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可我的儿子已经去了天堂”老神父幽幽地说:“不,你的儿子安德烈他还活着!”劳拉夫人惊异地愣住了,不知道老神父说的是什么意思。老
24、神父接着说:“当杰克看到帽子里的那样东西后,虽然他格外宠爱那顶帽子,但他没有把那顶帽子留为己有,他说,他要像你儿子那样,也要做一个天使!于是把那顶帽子送给了别人,并且在送出时说:不用还,记住,当你不需要时,把它送给需要的人。让人感动的是,我发觉,这顶保暖帽正以一种微妙的默契,在小镇上传递着!当帽子插上了感恩的翅膀,就会飞行!说完,他把一样东西交到劳拉夫人手上。劳拉夫人接过一看,竟然是儿子写的一封信:今日,我到教堂问神父一个问题:天使在哪里?天使为什么不来帮我?神父对我说:做一个天使去拥抱别人,比被天使拥抱更幸福。我懂了,所以,我打算,死后把身体捐给医院,在死之前,尽一切可能去挂念别人,我也想做
25、一个天使!看完信,劳拉夫人已是泪流满面。这时,杰克突然从背后拿出一朵明丽的康乃馨,送到劳拉夫人面前,深情地说:“妈妈,母亲节欢快!”劳拉夫人愣了一下,然后兴奋地接过康乃馨,把杰克搂进怀里,看着那朵芳香四溢的康乃馨,仿佛看到儿子在笑,她感动地说:“感谢你!孩子,我很幸福!”(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安德烈让妈妈买小男孩的报纸,用意有二:一个是怜悯小男孩,一个是想把帽子送给小男孩,让小男孩充当爱的使者,替他传递爱心。B儿子死后,劳拉夫人更加孤独孤独了,为了打发时间,她选择了做餐厅钟点工,这样可以让她忘却心中的伤痛。C母亲节那天,劳拉夫人很难过,由于那天她没收
26、到别人的祝愿,也没有收到康乃馨。D神父说安德烈还活着,让劳拉夫人很吃惊,感到不知所云。其实神父的意思是安德烈的高尚品质影响了很多人,他的爱心始终传递着。E小说构思精妙,结构严谨,故事感人,时而让人悲戚,时而让人暖和。帽子的“飞行”,其实就是精神的飞行。(2)小说中有多处铺垫和照应,请找出来,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6分)答:_(3)劳拉夫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_(4)劳拉夫人感动地说:“感谢你!孩子,我很幸福!”你是如何理解幸福的?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解析(1)A项,“让小男孩充当爱的使者,替他传递爱心”错误,小男孩是在看到了帽子里的信后才打算做个像安德烈一样的人
27、的,安德烈起初并没想到小男孩会替他传递爱心;B项去餐厅做钟点工与打发时间之间没有必定的因果关系,文中没有这个意思。C项“她没收到别人的祝愿,也没有收到康乃馨”错误,其实是收到了杰克的祝愿和康乃馨。答案(1)D3分,E2分,A1分,选B、C不得分。(2)示例:劳拉夫人问安德烈向神父问了什么问题,安德烈没有回答,“噢,糟糕,我把一样东西落在帽子里了。”这两个情节与下文信件的内容相照应;(1分)“临终前,竟然要求把自己的遗体捐给医院,做科研。”与“死后把身体捐给了医院”相照应(1分)“那顶帽子看上去那样亲切,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一样”为下文安德烈的帽子在小镇上传递做铺垫。(1分)“儿子没了,她再也收
28、不到康乃馨了”为下文杰克的祝愿做铺垫。(1分)这样写,使结构更为严谨,条理更加清楚,还给文章设置了悬念,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2分)(3)爱子心切(1分)。善解人意。(2分)孤独孤独。(1分)坚韧坚韧。(2分)(4)幸福在于精神。劳拉夫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由于她读了信之后知道儿子的精神境界是何其高尚,儿子有着丰富的爱心,甚至不惜捐献自己的遗体;这一切证明一个人当他的精神、道德品质达到了高尚的境界时,幸福感会油然而生,甚至会让自己的亲人都为之傲慢。(3分)幸福在于理解。理解自己,理解别人,当相互理解的时候心与心相通,人与人相融,这是另一种幸福。(2分)幸福在于爱心。奉献自己的爱心,也感受别人的爱
29、心,生活在爱的世界中,人是幸福的。(3分)四、有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王安石逸事林语堂王安石是个怪人,思想人品都异乎寻常。同学时代很勤勉,除去语言学极糟糕之外,还算得上是个好学者,当然是宋朝一个主要的诗人。不幸的是,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灵处人治事之术,除去与他自己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毫无疑问,他又是一个不实际的抱负主义者。如果我们说抱负主义者是指的不留意自已的饮食和仪表的人,王安石正好就是这等人。王安石的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他是以此等恶习为众所周知的。苏洵在辩奸论那篇文章里刻画王安石说:“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又说他“囚首
30、丧面而谈诗书。”王安石是否宠爱以这样特点异乎常人,我们无从知道,但是一个人把精力完全倾注在内在的思想上,自然会忽视了他的外表,这话倒不难信任。有一个故事流传下来,说他从来不换他的长袍。一天,几个伴侣同他到一个寺院里的澡堂会。在他由浴池出来之前,伴侣们特意偷偷的在外头留一件洁净的长袍,用以测验他是否知道衣裳已经被换了。王安石洗完出来,把那件新袍子穿上,伴侣动了手脚,他完全不知道。不管怎么样,他总是身上穿了件衣裳就行了。又有一天,伴侣们告知王安石的胖太太,说她丈夫爱吃鹿肉丝。胖太太大感意外。她说:“我不信任。他始终不留意吃什么。他怎么会突然爱吃鹿肉丝了呢?你们怎么会这样想?”大家说:“在吃饭时他不
31、吃别的盘子里的菜,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光了,所以我们才知道。”太太问:“你们把鹿肉丝摆在了什么地方?”大家说:“摆在他正前面。”太太明白了,向众人说;“我告知你们。明天你们把别的菜摆在他前面,看会怎么样?”伴侣们其次天把菜的位置调换了,把鹿肉丝放得离他最远,大家留意他吃什么。王安石开头吃靠近他的菜,桌子上照常摆了鹿肉,他竟然完全不知道。还有一个故事说王安石在扬州太守幕府时,他彻夜读书。那时的太守是韩琦,他后来做了宰相。王安石总是苦读通宵,天将黎明之时才在椅子中打盹。等睡醒时,已然晚了,来不及洗脸梳头发,便赶忙跑到办公室上班。韩琦一看他那副样子,以为他彻夜尽情声色,就对他劝导几句。韩琦说:“老弟,我
32、劝你趁着年轻,多用功念点儿书吧。”王安石立在那儿未做分辩。在去职之时,他告知伴侣说韩琦不赏识他。后来,王安石的学者名气日大,韩琦对他的看法也有了转变,也愿把他看做自己的属下,王安石却很愤怒,事情赶巧是,王安石在京师接受朝廷一项高位那一年,正好韩琦罢相。王安石记日记甚勤,竟写了七十册,他曾有这样批判韩琦的话;“韩琦别无特长,惟面目姣好耳。”但是王安石这个怪人,除去邋遢的外表之外,尚有不止此者。在他得势之前大约二十年之中,他之所以使人谈论者,是他屡次谢绝朝廷的提升。这倒很难信任他之如此是纯系沽名钓誉之意,由于从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到他四十六岁得势那是他壮年最活跃的时期,共二十五年他始终谢绝任命,宁
33、愿在一个偏远的省份当一小吏。那是仁宗在位之时,国家太平,才俊之士咸荟萃于京都。王安石越谢绝朝廷授予高位之意,他的声誉越高。最终,朝廷上的官员皆急欲一睹此人的真面目。此时由于他除去以文章出名之外,他位居太守,治绩斐然,行政才能之优,堪称能吏。他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创农夫贷款法,把他的新社会思想,实施了数项。政绩的确不错,也深得百姓爱戴。他对入朝为官的引诱始终视若无睹,直到仁宗嘉佑五年(1060),朝廷任命他为三司度支判官,他才来到京师。(选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七章)(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所谓“逸事”,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关于某人的事迹。文中“有一个故事流传下
34、来”、“还有一个故事”等诸如此类的文字,可说是作者的一种笔法,既表明所写有来历有依据,但又能让读者看出其有别于正式的史书记载。B“他又是一个不实际的抱负主义者”,这句话主要是批判王安石虽有政治抱负,但又清高孤傲、不谙世事、自以为是。C文中特殊写到王安石批判韩琦的话:“韩琦别无特长,惟面目姣好而已”,意欲借此来表现王安石尤其看不起留意外表装扮的人。D人物传记都会接受叙议结合的写法,本文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开头一段有相当多的文字就是作者对王安石的谈论,围绕这谈论,作者择事而写,写出了个以往不为人所熟知的“怪人”王安石。E虽然写的是古人古事,但作者却以现代人的口吻叙述,语言显得活泼易懂,读来好玩,这
35、应当也是本文的可取之处,虽然文风有些任凭,但跟“逸事”的题目是全都的。(2)传记一开篇就写到:“王安石是个怪人。”请依据文意,简要概括王安石“怪”的表现。(6分)答:_(3)对王安石屡次拒绝朝廷提升之举,作者说“这倒很难信任他之如此是纯系沽名钓誉之意”。你认为作者是依据什么而得出这个看法的?(6分)答:_(4)苏明允著辩奸论,其言: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以为不近人情者,盖谓是也。苏洵(明允)以“不近人情”言之,你同意这样的评价吗?请结合本文相关内容阐述。(8分)答:_解析(1)A项分析精确;E项“任凭”的说法有些不当,说“轻松”“轻灵”更合情理,这条见仁见智的观点,选此项给
36、2分;D项“人物传记都会接受叙议结合的写法”确定化,虽然下面的分析都对,选此项给1分;B项原句在文中主要是在评价王安石的仪表和饮食等生活细节;C项是要表现王安石“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的共性。(4)此题理解允许有不同看法。但应要求同学留意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结合自己平常阅读而获得的对人物的生平事迹来谈,力求做到有观点,有分析,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答案(1)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得分。(2)有远大的抱负抱负,却“无圆通机灵处人治事之术”;由于他“把精力完全倾注在内在的思想上”,以至于根本不留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衣服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得势前,对入朝为官的引诱始终视若无睹,
37、多次谢绝朝廷的提升。(共6分,每点2分)(3)他壮年最活跃的时期,共二十五年他始终谢绝任命,宁愿在一个偏远的省份当一小吏。他位居太守,治绩斐然,也深得百姓爱戴。他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灵处人治事之术。他更多地把精力倾注在内在的思想上。他在做韩琦幕僚时,敢于批判韩琦等行为,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攀附权势追名逐利虚伪之人。(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何3点即可得满分)(4)略第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随着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金秀贤不仅快速成为韩国最炙手可热的男星,也成为中国众多女性观众心目中的“男神”。B作为一项迟早要推出的公共政策,理性
38、平和的评估与猜测,可能比天花乱坠的想象更务实也更紧迫。C作为基层民警,老李面对辖区内的邻里纠纷,总是不胜其烦地做沟通调解工作,深受群众的爱戴。D公司董事会将经理的职位空缺很久,目的在虚左以待有业务专才的人来担当。解析A炙手可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属贬义词,感情颜色和使用对象均有误。B.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格外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使用对象有误。C.不胜其烦:胜:禁得起;烦:烦琐。烦琐得使人受不了。与语境不符。D.虚:空着;左:古时一般以右为尊,但是在车上例外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等候来宾、贵人。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答案D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39、)A“火星曾有生命说”对当今科学界还应进一步生疏,我们对这种新发觉也应持审慎态度。B很多企业从前几年的“用工荒”中吸取教训,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待遇,并强化校企合作,向学校直接要人。C依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超六成受访民众艳羡公务员,同时,六成受访公务员有过辞职念头。D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打算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解析A项主客颠倒,应为“当今科学界还应对火星曾有生命说进一步生疏”。C项杂糅,可删去“依据”或“显示”。D项宾语中心词残缺,句尾加上“制度”,与“建立”搭配。答案B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
40、一组是(3分)()我们不再一己呢喃,也不满足于窃窃私语。我们要让声音在阳光下汇聚。越来越多的人不惮于我口说我心,这才是期望之民族,这才是强大之国度。如此,_,_,_。如此,_,_,_。令人欣慰的是,思想的光线正在重生,行动的理性正在重生。让实践的理性转变现实百家争鸣齐头并进才能智者蜂起让思想的光线肆意照射才能勇者辈出A BC D解析留意前后照应。答案C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规律严密。(6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国,自古以来人们依土地而生,自然的山山水水哺育了我们,_,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山坚毅不拔,沉静、博大、深厚;水至柔至利,屈曲有致,既可润物无
41、声,又能摧枯拉朽。山的阳刚与水的阴柔相生相合,便是宇宙无限的生气。当春风吹来的时候,_;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人在自然生命的青翠中感到生命的蓬勃;当秋景的安静疏落,让人体会收获过后的安静和天高云淡的旷远;而冬日的萧瑟空寂,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困难和坚韧。人在山川的变化中,找到了自己心情的寄予,获得精神的安排。因此_,望水则情溢于水。答案(6分)所以我们敬重自然、宠爱自然人在自然生命的萌动中感到奇特的期望观山则情满于山17阅读所给的语段内容,仿照横线前边的句子写两句话,保证语意完整。(5分)在心灵的分岔路上,或许我们在不经意间发觉自己走错了路,请马上回头,重新选择一条路走吧。我们要信任:没有原野的芳香
42、,可以选择小草的翠绿;_,_;_,_。答案(5分,写两句话,完善无瑕给满分)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选择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宽广,可以选择小溪的幽雅(没有雄鹰的强健,可以选择小鸟的无忧)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作文。婴儿诞生时候,小手总是攥得紧紧地,好像要抓点什么;老人去世的时候,双手就自然放开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撒手人寰”吧。这一“抓”一“放”之间,值得我们思考这则材料可以引发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留意: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题目;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要抓住关键词“攥得紧紧”、“抓”、“放”、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全面理解材料:追求与放开;舍与得;人生要敢抓敢放等。(2)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理解材料:人生很短暂,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抓紧,努力进取;把握好自己的命运;人生在于进取;该放手就放手,攥得紧紧的,什么也没有得到等。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