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组一全国课标卷高考集锦1(2022新课标全国理综)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整,意在考查考生对学问的理解和综合分析力量。人看到酸梅时会分泌大量唾液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本题中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唾液腺。酸梅色泽直接刺激感受器,使其产生兴奋,兴奋沿着反射弧传导,最终引起唾液分泌。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递时,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答案C2(20
2、10新课标全国理综)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赐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消灭一个临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看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上升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解析动作电位形成是Na内流的结果,Na浓度低,动作电位的峰值就低。答案D3(2022新课标全国理综)肺牵张反射是调整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1)图(a)
3、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_,b是_,c是_,d是_。(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需受到图(a)中_的调控。(3)图(a)中神经元和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的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答案(1)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2)大脑皮层(3)轴突细胞体题组二其他各省市高考选萃4(2022江苏)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
4、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解析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若该刺激很弱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则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不会被释放,A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B正确;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到达后膜,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错误;神经元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D错误。答案B5(2022重庆理综)获2021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觉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5、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供应了能量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打算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打算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解析对于一个个体,各种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功能不同主要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错误。答案B6(2021四川理综)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解析在神经肌接头处,存在突触,神经传来的兴奋(电信号)可转化为“释放递质”这种化学信号,进而传递至肌细胞膜上,故A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进行“双向传导”故电刺激处,肌肉会收缩,且兴奋会向右传导,导致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偏转,B选项正确;由于兴奋在“神经肌接头”处传递是单向的,不行逆向传递,故电刺激处,神经纤维上不能产生兴奋,电流计不会计录到电位变化,故C选项不正确;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全都,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故D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