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七 第4课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标志着人类快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的是( ) A.改良蒸汽机 B.内燃机 C.远洋轮船 D.汽车、飞机 【答案】 D 【解析】 要看清楚时间及涉及内容,特殊是空中交通工具飞机是20世纪初(1903年)才毁灭的。故选D。 2.如图所示的通信器材,是现代人普遍使用的通信工具。从科技的角度而言,这一通信工具的科学基础主要源于(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其次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D.世界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 【答案】 B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无线通信技术是其次次工业革命的
2、主要成果。 3.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进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 A.信息高速大路方案的实施 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进展 C.报纸、广播传媒的普及 D.电视机的成功制造 【答案】 B 【解析】 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相互联系起来的结果,它指的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统。 4.(2022·天水一中)20世纪初,英美两国实现了跨越大西洋的空中电波传送信息壮举,直接得益于( ) A.莫尔斯的制造 B.马可尼的制造 C.爱迪生的制造 D.贝尔的制造 【答案】 B 【解析】 190
3、2年,马可尼制造的无线电信息成功地穿越大西洋,跨越大西洋发报成功,这为以后无线电报业的进展打下了基础。故应选B。 5.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的毁灭就是一个缩影。像“宠爱”叫做“稀饭”、“哥哥”简称“GG”、“我”叫做“偶”。下面对此有关的评价错误的是( ) A.网络语言在确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变化 B.网络语言别具特色 C.材料体现了对网络持完全否定态度 D.对于网络语言,我们最好坚持“网络语言有风险,使用需谨慎”的原则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的分析理解力气。材料对网络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评价,C项不正确,故符合题意;从“宠
4、爱”叫做“稀饭”、“哥哥”简称“GG”、“我”叫做“偶”等语言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确别具特色,这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变化,A、B两项的评价正确,不符合题意;但这种语言只能在网络中流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难以被接受,所以对此的使用需持谨慎的态度,D项评价正确,也不符合题意。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人类制造了电话、电报、电视、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1960年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快速进展,到1999年底,全球因特网使用者达2.6亿人,计算机网络已经把全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科技对社会和经济进展的巨大贡献日益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技
5、术改善了人类的生活,但是科技进展也带来很多的负面效应。到20世纪,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亡、核武器的威逼……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进展、怎样把握人类文明的进展等诸多问题已成为人类迈向学问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材料二 统计数字表明,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诸要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70年月约占60%,80年月达到80%。 材料三 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总数从5%下降到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业和
6、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科技成就哪些属于其次次工业革命的制造?哪些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材料一中所列举的负面效应,哪些是由于没有处理好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所致? (3)材料二中西方国家工业增长的主要缘由是什么? (4)材料三中统计数字的变化说明白什么? 【答案】 (1)其次次工业革命的制造:电话、电报。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电视、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 (2)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亡。 (3)战后兴起的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展。 (4)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
7、方式的变化。 1.(2022·兰州一中)蒸汽机的使用,开拓了陆路运输的新时代,这主要是指( ) A.火车机车制造意味着铁路运输的开头 B.汽船的制造意味着远洋航运的开头 C.汽车的制造意味着大路运输的开头 D.飞机的制造意味着航空运输的开头 【答案】 A 【解析】 随着蒸汽机的问世,各行各业毁灭了制造和使用机器的热潮。蒸汽轮船和蒸汽机机车相继问世,交通运输彻底发生了转变。陆上的火车机车使陆路交通实现了由传统的骡马交通时代向蒸汽机车的铁路运输时代的开头。故应选A。 2.2022年奥运会将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办,这也是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国家。120年前的首届奥运会在雅典
8、进行,有澳大利亚、美国等14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与,他们参与奥运会最不行能使用的交通工具是( ) A.自行车 B.飞机 C.火车 D.轮船 【答案】 B 【解析】 120年前是1896年,1896年时飞机还没有制造,直到1903年才由莱特兄弟试飞成功。 3.“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今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反映了科技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诗中所赞美的是( ) A.高架铁路 B.化学工业的进步 C.电报电话 D.火车的制造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同学对材料信息的把握力气。解题关键在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鱼雁”、“音书”
9、可以看出是传递信息,而“一时通”则告知我们是电报电话,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收到信息。 4.“科学革命是人生疏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内燃机——汽车、飞机——其次次工业革命 【答案】 C 【解析】 电磁感应理论为电力技术的进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电动机、发电机的问世解决了其次次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 5.20
10、世纪50年月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转变了一切。……今日,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推断。领导人不行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 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训练水平的提升 C.学问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进展 【答案】 A 【解析】 留意题目强调“领导人不能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了”,所以题目应当是强调政治方面的影响,故选A。而题目是强调文化科技对政治文明的影响,排解D项。 6.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瑞典《Post Och Inrikes》报是世界上仍在出版的最古老的报纸。这家报社2006年12月29日在其网站宣布,报纸2007年1月1日起停印,将来只在网络上发行。从明年1月1日开头,这份报纸的信息将公布在瑞典公司注册办公室的网站上。办公室负责人罗兰·霍格隆德说,这一步具有乐观意义。 材料二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是网民。2006年年初接任《时代》周刊执行总编辑的施滕格尔说:“我情愿看到年度人物是一个人,今年的年度人物的确是一个人,不是计算机或者类似的东西。我们只是感到没有哪一个个人可以代表这一现象。” (1)从材料一中可以读出的信息
12、有哪些? (2)结合所学学问,谈谈印刷术的制造在当时具有怎样的意义? (3)“网民”成为美国颇具影响力的《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这说明白什么问题?网络对社会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4)请你就以上材料供应的信息拟定一篇小论文的标题。 【答案】 (1)①网络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②网络传播信息是社会的又一重大进步。 (2)改善了文化传播手段,加快了文化的传播速度,推动了文化的沟通和进展;有利于古代文化典籍的保存,为争辩历史供应了贵重的资料;有利于训练的进展;推动社会毁灭新的行业。(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问题:网络深深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不行或缺的部分。(答出其他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影响:转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网络技术制造了高新技术产业,催生了学问经济;网络技术加快了信息传播,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答出其他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4)言之成理即可。如,网络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