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频考点强化练高频考点强化练(一)(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安徽蚌埠二模)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之进步,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C内阁制度 D军机处制度解析据题干信息,迁移所学可知,魏晋到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渐渐形成,相权能适当节制皇权,皇权又能通过有效的政府机制来把握相权,比较符合“合理”“互为节制”,故选B项。答案B2(2021湖南岳阳二模)“就如中国的农
2、夫,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解析材料中“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说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及社会结构保持稳定,与欧洲差距拉大,表现出停滞性,故选D项。答案D3(2021内蒙古包头一模)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当是统一的。这一主见表明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A竭力救济贫困以安抚宽敞民众
3、B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治”C主见建大一统的中心集权政治D兴办太学通过训练培育出贤士解析解读题干中“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当是统一的”体现出“大一统”的中心集权思想,故选C项。答案C4(2021山西太原一模)明朝思想家李贽认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材料表明李贽()A全面否定程朱理学 B带有唯物主义颜色C主见正确看待孔子 D努力追求共性解放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李贽主见对孔子应当正确的看待,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故选C项。材料与“共性解放”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5(2021山东济南调研)有学者认为:
4、“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头呈现出简单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进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A汉赋和唐诗 B话本和小说C元曲和傩戏 D风俗画和文人画解析该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头呈现出简单的二元性”,宋代以后,伴随商业兴盛、城市进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富强,消灭了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宋代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更留意内心的修养,文人山水画从留意写实变为更加留意意境,故选D项。答案D6(2021四川宜宾二模)下图是19世纪以来中国消灭的几个重要人物及观点,他们()A反映了中国人坚持外交独立的原则B得到了
5、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C呈现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D成为了中国民主思想的理论依据解析观看表中文字可知,从魏源“师夷长技”思想主见到孙中山“三民主义”民主革命思想,体现了先进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故选C项。答案C7(2021河北邯郸一模)对19501956年我国工业全部制结构变化趋势的缘由解读,精确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解析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材料中“工业全部制结构变化趋势”数据正是其反映,1956年公有制的比例已占100%,故选C项。答案C8(2021河南六
6、市一模)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或称作“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一个股份公司。1600年12月31日由英皇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赐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它代表英国把握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在1874年被解散。导致其被解散的主要缘由是()A印度、香港等殖民地人民的抵制B东印度公司与英国政府冲突日趋尖锐C工业革命的影响D东印度公司自身管理不善解析1840年前后,英国领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当时英国的殖民扩张以商品输出为主,资产阶级期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故选C项。答案C9(2021山东济南一模)20世纪60年月开头,法国开放
7、了一系列令美国人不满的活动:命令舰队拒绝参与北约的军事演习;调整与苏联的关系;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等。这说明法国政府()A意图确立法国的领导地位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D脱离了资本主义阵营解析据题干可知,法国政府这些举动“令美国人不满”,说明其试图摆脱美国的把握,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从而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故选B项。答案B10(2021四川德阳二模)读下表,表中的数据变化折射出()1945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与对外流淌负债统计表(单位:亿美元)时间(年)黄金储备对外流淌负债黄金储备/对外流淌负债1945245.679310.8%1960178210.384.6%19681
8、2133136.6%1971102.167815.1%A.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到瓦解的过程B美国由最大债权国变为最大债务国的过程C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进展方向D美元逐步丢失其在国际货币中的领导地位解析观看表格中数据变化:1945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与对外流淌负债的比率由310.8%下降到15.1%,折射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到瓦解的过程,故选A项。答案A11(2021安徽合肥二模)“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差距可以缩小到3倍”。材料表明北欧国家福利政策的推行,其深远影响是()A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B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C保障了家庭最低收入 D供应了良好社
9、会服务解析据材料“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差距可以缩小到3倍”,可知北欧国家福利政策的推行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故选B项。答案B12(2021河北唐山一模)下列图示中,能够精确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月国际政治格局的是()A B C D解析据所学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月世界政治格局消灭多极化的趋势,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外,欧共体、日本、中国和不结盟国家成为世界的重要一极,依据以上推理符合题意,故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13(2021湖南怀化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商周开头,中国的城市就与国家的演进联系在一起。其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
10、理,大城市的规划要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唐宋时期,中国的城市正在吸取新的养分,有了新的内容。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富强,如扬州、益州;宋朝鼓舞贸易的进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进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了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头消散。摘编自全球城市进展史材料二就整个欧洲而言,工业革命之初的1800年,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23个,城市人口总数只有550万,而到1900年,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则达到了135个,城市人口总数达到了4600万。城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15%。假如放宽尺度,把有一万人口以上
11、的城镇,作为真正的城市化的总标志,那么英国和荷兰就是欧洲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946年,欧洲各国居住在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英国和荷兰为70%,意大利为53%,德国为47%,比利时为45%,而法国只占33%。都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社会变迁(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和欧洲近代城市进展的主要缘由。(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中国古代城市进展与近代欧洲城市进展的最终趋势,并分析其缘由。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二信息,从城市规划理念、管理政策等角度归纳中国古代城市进展的缘由;据材料二信息以及工业革命之初与1900年大城市的对比可以看出欧洲近代城市进
12、展受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等因素的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材料二信息可以归纳出中、西方国家城市化的趋势;其次小问,迁移所学学问,联系近代前夜中国和西方近代进展历史,从政治、经济以及外交政策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答案(1)中国古代: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和进展;商品经济的进展;政府放宽对商业的限制;海外贸易的进展。欧洲近代:工业革命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推动。(2)趋势:中国古代城市衰落,西方城市化进程加速。缘由:中国君主专制加强,欧洲民主政治确立;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欧洲资本主义快速进展;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欧洲重视商业和工业的进展;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开拓新航路,对外殖民
13、扩张。14(2021浙江杭州一模)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在西方的冲击下,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又是一次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鸦片战斗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应付近代化的敌人。战斗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学问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化的同时,消灭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著作。地理学中寄予了他们经世匡世的苦心,并标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开端。惋惜的是,在当时,对这两部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留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患病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
14、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四周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上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头。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提倡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察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讲富强、救危亡,惟用西洋之术。今日之要政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实施的事项莫亟于废八股,即汉学、宋学、词章亦皆宜束之高阁。他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依据材料一,概述19世纪中叶中国文化近代化开端的表现。(2)依据材料二,19世纪末中国民族
15、精神发生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背景。(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评价严复在维新理论宣扬上的乐观影响。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促使一批爱国学问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和“并标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开端”等信息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头”说明;其次小问,据材料二信息并联系甲午中日战斗的影响回答。第(3)问,据材料三信息从乐观角度回答。答案(1)表现:部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消灭了一批介绍世界学问的书籍;关注度不高,关注的人少。(2)变化:具有群体意义的民族觉醒。背景:甲午战败,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族工业初步进展,资产阶级力气壮大,登上历史舞台。(3)影响:借用进化论召唤国人的民族意识,成为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增加了救亡图存的士气,具有猛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要求改革封建制度,顺应历史进展潮流,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思想启蒙作用。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