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22高考江苏卷)“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实行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宝的责怪,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困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鄙视贫困B认为财宝即道德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解析:材料中“在上帝眼中,贫困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反映出人文主义者并没有鄙视贫困的含义,A项错误;“他们反对对财宝的责怪”和“贫困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说明财宝不等同于道德,但可以作为显示品德的方法,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嘲弄上帝的内容,C项错误;佛罗伦萨地区商品经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进展较快,反映在人们思想中必定要革除阻碍资本主义进展的旧观念,因此他们
2、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D项正确。答案:D2(2022高考广东卷)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平稳地奠基于圣经,由于“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对宗教改革主见的理解。材料本质上体现的是因行称义与因信称义的分歧,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教会是否腐败、信仰是否必要的信息,A、B两项错误;旧教和新教都信仰圣经,不同的是如何解释圣经,D项错误。本题易错选D项,主要缘由是没有精确把握材料的内涵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见。答案:C3(2022高考
3、重庆卷)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假如你把生活中的欢快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依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A抨击愚昧 B提倡公正C讽刺贪淫 D推崇人性解析: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假如你把生活中的欢快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反映了追求现实生活幸福的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D4(2022高考福建卷)15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全部以前原本消逝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A希腊罗马文化开头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宗教改革思想开
4、头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解析:解题关键在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15世纪,地点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推断为文艺复兴。各种科目的复活其实是对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的传承,故选B项。希腊罗马文化在公元前就已经繁盛,排解A项;宗教改革兴起于16世纪的德国,排解C项;启蒙思想兴起于17世纪,排解D项。答案:B5(2022高考安徽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家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明显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打算的。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材料二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宝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
5、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贵重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需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应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材料三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打算精神与制度进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听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1)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
6、么。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学问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解析:本题以西方思想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人文主义精神进展的条件及评价,主要考查同学运用所学学问分析论证、评述历史问题的力气。题目难度适中,开放性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依据材料提取观点,迁移所学学问,分析归纳、概括论证。第(1)题第一问,紧扣“社会历史条件”,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发生的经济、政治条件等方面进行说明;其次问依据“财宝的日益增长”“在现世的勤奋劳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等关键信息,回忆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归纳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第(2)题,解答时首先要精确理解材料三所阐述的
7、观点,即确立论点,然后再运用相关史实对论点进行论证。阐述论点时要能辩证生疏问题,既要看到“物质活动”“打算精神与制度进展”,又要看到精神与制度的进展对物质活动的反作用。论证时运用的史实要精确,并紧扣论点,切忌只有史实没有结论,或只有结论而缺乏史实支撑。表述时要留意规律严密,思路清楚。答案:(1)意大利最早毁灭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把握与经济掠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进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激起了资产阶级的猛烈抵制。鼓舞追求财宝;主见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人文主义。(2)能结合材料和史实,言之成理即可。一、选择题1人文主义是
8、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是()A开头以人作为学术争辩的核心B反对宗教神权对人性的束缚C主见以世俗政权取代神权统治D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解析:依据所学史实,在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时,人开头作为学术争辩的核心,A项不正确;主见世俗权力取代神权统治,是在宗教改革时期,C项不正确;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是启蒙运动时期,D项不正确。故选B项。答案:B2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由于它()A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B讴歌了人性,提倡人类公正C使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D打碎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枷锁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十日谈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
9、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公正的思想,被称为“人曲”,故选B项。“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见,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16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渐渐从质朴走向高雅,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精彩的概括;宗教改革打碎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枷锁。都与题意无关,故排解A、C、D三项。答案:B3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觉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由于这场改革()A创立了很多新的宗教派别B为社会的进展供应了精神动力C提出了很多新的宗教观点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解析:依据题干及所学学问可知,文艺复兴和地
10、理大发觉被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是指两者推动了欧洲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由此可以得出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由于这场改革也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宗教改革运动继承并进展了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故B项正确。A、C两项虽然与宗教改革有关,但不是其主要意义,排解;“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与史实不符,宗教改革并没有否定宗教信仰,D项错误。答案:B4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由于这场运动()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C构建符合
11、人民利益的契约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进展解析:中世纪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受宗教束缚,处于悲观、迷信、冷漠等状态。而文艺复兴提倡的提倡人性,反对神权的人文精神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因此正确的答案为A项。B、C、D三项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及影响。答案:A5马丁路德在一次布道中说:“上帝的天国并不在于可以接触或看得见的外物,乃在于信仰。”他说的“外物”包括()神职人员苦修行善阅读圣经购买“赎罪券”A BC D解析:马丁路德主见“信仰即可得救”,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无需购买赎罪券,也不需要苦修。故“外物”包括,正确答案为C项。答
12、案:C6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罪名杀人罪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伪造文书赦免价8个金币6个金币7个金币A.因行称义B先定论C信仰得救 D教随国定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教皇兜售赎罪券的历史现象,这是天主教的“因行称义”,马丁路德为此提出“信仰得救”的思想,排解A项,C项正确;先定论是加尔文的思想主见,排解B项;宗教改革后新旧教斗争使教随国定原则确立,即诸侯有权打算其臣民的信仰,排解D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人文主义者认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并时时意识
13、到这一点。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快和社会诸关系的和谐。”“我们时常纳闷,西方人何以竟想不到人生的意义在于纯洁平安地享受生活。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乏宗教的缘由,也是它的结果。”1934年林语堂中国人材料二“这解释了文艺复兴时期现世主义和人文主义存在的缘由文艺复兴关怀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气的玩物。人
14、们不需要认真于超自然的力气,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进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缘由。(2)依据材料一、二比较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异同点。谈谈中西方人文主义对中西社会制度的演化产生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异同点。第(1)题,抓住第一段材料中省略号前后的信息,即可概括出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确定的思想是确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因而“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缘由”需结合中国古代君主集权政治、小农经济并联系材料一中“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乏宗教的缘由,也是它的结果”等信息开放分析。第(2
15、)题,在结合第(1)题答案和材料二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即可得出“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异同点”;两者产生的不同影响,应抓住设问“对中西社会制度的演化”去开放,即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在西方社会的转型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国的“人文主义”并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答案:(1)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关注现世生活;追求欢快的家庭生活、和谐的社会关系。缘由:西周宗法制的影响;儒家思想观念深化人心;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后果;长期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神化君主,使中国缺乏宗教。(2)同:都关注今生而非来世(或都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都关注人而非神(或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异:西方人文主义关注个人,强调从神学束缚中解放人性;中国人文主义特殊强调家庭幸福、社会关系和谐。西方人文主义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中国人文主义是为了集体的利益与和谐。影响: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冲击着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加速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中国的“人文主义”强调社会和谐,有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