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反射弧各部分的生理功能和分布。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生理基础,感受器的敏感性取决于神经元本身的生理状态,刺激感受器或相应的传出神经均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脊髓是完成反射的低级中枢,完成条件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2(2011高考海南卷)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
2、触后膜内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C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D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解析:选A。正常状况下,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当细胞受到刺激时,膜上钠离子通道蛋白打开,大量钠离子顺浓度梯度流入膜内,属于被动运输。3下面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解析:选B。图中1为突触小泡,2为突触间隙,3为突触后膜,a为突触小体,b为后一个神经元。在突触小体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3、信息传递需要能量;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的方式为胞吐,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流淌性而不是选择透过性;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能被3特异性识别;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的电位为内正外负。4(2011高考江苏卷)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析:选A。反射弧中神经细胞之间突触的存在打算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A项正确;图中d为传入神经,切断
4、d,刺激b,兴奋可直接经传出神经至效应器,仍能引起效应器收缩,B项错误;结构b为神经纤维,结构c为突触,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在突触上的传导速度要快,C项错误;处为突触后膜,其上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D项错误。5(2022清华附中高二检测)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头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伴侣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解析:选C。A、B、D项所述反射的中枢都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是人类所特有的,而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6图甲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A、B分别表示神经元的结构;图乙是
5、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依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结构中涉及_个神经元,含有_个突触。(2)图乙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填编号),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3)从图甲可知,神经细胞因具有较多的_,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从而使其与信息传导功能相适应。(4)争辩表明,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的厚度大,结构_(填结构名称)的数量将_(填“增加”或“削减”),说明非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明显影响结构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智力开发。(5)“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的细胞体,而及脊髓未受到侵染,所以严峻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_,对刺激_(
6、填“有”或“无”)感觉。(6)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苦痛,这是由于麻醉药阻断了_(填图中的序号)的兴奋传导。解析:由图可知,A表示轴突,B表示树突。、分别表示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突触。观看图甲可以得出共有3个神经元,2个突触。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膜外由静息状态时的正电位转变成负电位。观看图甲可以得出,神经细胞表面积较大的缘由是树突较多。“小儿麻痹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受损,兴奋不能到达效应器,导致下肢运动受阻,但是传入大脑的神经元正常,故仍有感觉。麻醉药作用的部位主要是感受器和传入神经,使兴奋不能传入神经中枢和效应器,故既没有感觉也不会运动。答案:
7、(1)32(2)由正电位负电位(3)树突(4)突触增加(5)运动障碍有(6)(同时或单独填也可以)1轴突是神经细胞的()A一种细胞器B疼惜结构C分泌物 D突起解析:选D。典型的神经细胞,其细胞体连有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短而分支多的树突,不管是轴突还是树突,都是神经细胞的突起。2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 BC D解析:选D。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当神经纤维上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毁灭临时性的电位变化,表现为内正外负。在膜内、外,兴奋部位与接近的未兴奋部位形成了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了局部电流;电流由正电位流
8、向负电位,使未兴奋部位发生电位变化,产生兴奋,从而将兴奋向前传导。3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产生兴奋,膜内外产生局部电流,其流淌方向是()A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B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C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D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解析:选B。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依据电荷移动特点,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为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4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
9、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解析:选C。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电位表现内负外正,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内正外负。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不能逆向传导,故C错误。5(2022青岛二中高二检测)如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量的膜电位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1中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A点B图1中装置B测得的电位是动作电位
10、C图2中由A到C属于兴奋过程D图1中A装置测得的电位是由Na大量内流形成的答案:D6(2010高考上海卷)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B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C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D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解析:选C。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的传递途径是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7.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只能从经传递到B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C为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或细胞体膜D处实现由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解析:选C。图中、分别表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兴奋只能
11、从突触前膜经突触间隙传到突触后膜,故A项正确;突触间隙是两个神经细胞之间的间隙,其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故B项正确;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故C项错误;兴奋在突触后膜处实现由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故D项正确。8神经元细胞膜上有Na、K等离子通道,在神经冲动的传导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离子通道堵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和传递发生障碍而产生麻痹。在神经元之间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蝎毒作用的部位应当在() Aa或b Bb或cCc或d Da或d解析:选D。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离子通道堵塞,说明不能产生局部电流。结合图示分析可知,
12、兴奋在a处和d处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因此其作用部位应在a、d处。9下图为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检测到c、d点有神经冲动,说明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时,需要组织液为传导媒介Cb处检测不到神经冲动,是由于上个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b处于抑制状态 D假如d、e之间的距离等于c、d之间的距离,在刺激d点时,c处先测到电位变化,这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耗时较长有关解析:选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a点,则c、d或e处均可测到电位的变化,但b处测不到电位变化。兴奋在神经纤维
13、上的传导速度较快,而在突触间的传递较慢。10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bd,若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Ab点2次,c点1次 Bb点1次,c点1次Cb点1次,c点2次 Db点2次,c点0次解析:选A。图中b处有突触小泡,推断a、b为前一个神经元,c、d为后一个神经元。刺激b时,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并且abbd,但b和c之间有突触,所以a先兴奋,指针偏转一次,d后兴奋,指针又偏转一次。刺激c点时,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逆向传递,a、b两点均不产生神经冲动,仅d有神经冲动,所以指针偏转一次。11参与“植物人”生命活动调整
14、的神经结构主要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垂体A BC D解析:选C。大脑皮层具有支配躯体运动、调整人类语言活动等功能;小脑与躯体运动的协调有关;下丘脑既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也是一些生理活动的调整中枢所在部位;脑干中含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等;垂体能分泌多种激素用于调整机体的生理活动。“植物人”不能运动,也失去了语言活动,但其他生理功能正常,所以调整“植物人”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中无大脑皮层和小脑。12(2011高考海南卷)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把握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
15、识丢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把握,意识恢复后可把握解析:选D。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低级中枢把握的非条件反射,与高级中枢无关。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形成的长期记忆属于高级中枢把握的条件反射。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是人类特有的高级中枢。排尿反射有两个中枢,低级中枢在脊髓,在婴幼儿时期把握排尿功能,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随着婴幼儿脑的发育,高级排尿中枢形成,脑与脊髓建立联系后,高级中枢可把握低级中枢,从而把握排尿。意识丢失的病人,高级中枢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把握功能,病人不能自主排尿,意识恢复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才能行使对低级中枢的把握功能。13下图中图甲所示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
16、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乙图是甲图中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缘由是_。(3)已知A释放的某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马上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挡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解析:(1)从反射弧的结构看,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乙图是甲图中d(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缘由是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
17、膜。突触前膜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马上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挡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效应是导致B神经元持续兴奋。答案:(1)感受器d树突膜或细胞体膜(2)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B神经元持续兴奋14如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综合国力的根本是人才。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结构F_的数量将_(填“增加”或“削减”)。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能明显影响结构F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智力开发。(2)图中CD过程体现了细胞膜_的结构特点。(3)神经细胞因具较多的_,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并使其与信息传导(传递、
18、交换)功能相适应。(4)结构F中的信号传递方式为_电信号。(5)结构D中的液体为_,C释放出来的物质是_。答案:(1)突触增加(2)具有确定的流淌性(3)突起(树突)(4)电信号化学信号(5)组织液神经递质15下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1)给神经元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由于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_进入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结合,导致神经
19、元产生兴奋。(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缘由是_。(3)若在A处赐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缘由是_。解析:(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神经元产生兴奋。(2)题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故在A处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3)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可以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 因此,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再传到神经元,故在C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答案:(1)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特异性受体(2)不能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3)能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再传到神经元,故在C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