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其次课 一、课内双基1关于诗句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括号内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比方)B夏虫也为我缄默,/缄默是今晚的康桥!(拟人、顶真)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由于我对这土地爱得肤浅(设问)D在野草的茫茫中咆哮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在愁闷的森林里有很多掩埋的年月。(排比、拟物)【答案】D(拟物拟人)2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雨巷一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心情和一丝微茫的期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孤独的小巷中踽踽独行。B再别康桥第一节
2、连用三个“轻轻的”,写出诗人只身静静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情感温存细腻,节奏轻缓、徐舒。C再别康桥全诗表达出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D“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虹与梦,奇异的意象,写出了潭水的活泼。【答案】D(活泼静美)3对再别康桥中的意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表达了诗人对拜伦的仰慕与追怀。这里融情入景,营造出难以言传的秀丽意境。B第三节紧承上节诗意,对“梦”加以引申,向诗意的纵深处开掘。这里的“梦”,是对过去留同学活的真实写照,暗含了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C第四节诗,诗人的思路急转,把读者从梦境拉回到现实中,离情缕缕,
3、别绪重重,现在哪有心思唱歌呢?诗情达到高潮。但这个高潮却以心情的低落和基调的抑郁作为标志。惟其如此,才能表达诗人对母校的离情。D从以上几节诗可以看出,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无限的伤感,虽然诗歌谈不上什么现实内容或时代精神,但各个时期的读者对它都有猛烈的共鸣,认为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审美享受。【答案】D(“无限的伤感”一语不对,应为“表达的是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阅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回答46题。4下面对诗句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第三节写康河中的水草招摇,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他的欢迎态度,而“甘心”二字又写出了他对康桥的永久恋情。B第四节中“那榆阴下的一潭”指拜伦潭,那里榆荫蔽日,
4、格外凉快。此时的诗人浮想联翩,想到了过去在此读书时的奇怪情景。C诗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的彩虹,与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杂,沉淀在潭水的深处,幽幽的、醇醇的,如梦一般。D第五节诗人面对美景又勾起了奇怪的回忆:当年自己曾“撑一支长篙”,在河上泛舟;曾“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何等的快活!【答案】D(诗第五节写诗人寻梦,找回当年奇怪生活的印记,回忆当年在康河的无比满足与欢快。)5下面对诗歌写作手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静静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B诗人运用比方、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秀丽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
5、念之情。C诗中掩盖着一种安静、静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逐节换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答案】B(这首诗在修辞上有比方,“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有拟人,“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有顶真,“夏虫也为我缄默,缄默是今晚的康桥”。没有借代。)6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诗的第三节“招摇”二字写出青荇为引人留意而极力向人呈现秀丽的神态,“甘心”两字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B诗的第一节,告辞的是“西天的云彩”,告辞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给人
6、清爽飘逸之感。C诗歌选择了“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富有特点的意象,给人一种清爽感。D再别康桥全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给读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答案】A(“招摇”描绘出水草仿佛向诗人招手示意的情态,写出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布满诗情画意。)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诗歌,回答710题。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7、;/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静静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缄默,/缄默是今晚的康桥!静静的我走了,/正如我静静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7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答案】对自己学习、生活过的地方的一种深深的眷恋。8其次小节的主旨是什么?_【答案】康桥在我的思念中。9诗人为何说“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提示:从意象本身的特点和所营造的意境两个方面分析)_【答案】从意象看,在绚烂的晚霞的映照下,潭水一片金碧辉煌,就像天上的彩虹揉
8、碎在浮藻中间。从意境看,这一潭清泉,与夕照晚霞辉映,就像“彩虹似的梦”,是诗人奇怪愿望和抱负的象征。10“夏虫也我为缄默,/缄默是今晚的康桥”接受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提示:留意从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两个方面去回答)_【答案】顶真、拟人的修辞手法,显得紧凑自然。衬托的写作手法,渲染出安静的氛围,渲染出诗人的离情别绪。三、延长提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寻梦者戴望舒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艳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
9、沉醉。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艳的花来了,在你已年轻了的时候。11诗的开头一节在全篇中作用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洁分析。_【答案】诗的开头一节交代了“梦”的奇异与娇艳,揭示了人们憧憬“梦”的缘由,并总结了“梦”的特点,即“无价”“珍宝”,让读者体会到“梦”的贵重性、重要性,有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以实写虚的手法,将虚幻的“梦”写成了实实在在的“花”,构思新颖惊异
10、。(应抓住“娇艳”“珍宝”等关键词语考虑,由此可见梦的贵重。表现手法回答出虚(“梦”)实(“花”)结合即可。)12作者是怎样来写寻梦的困难的?_【答案】作者把梦比成“金色的贝一枚”,说它在“大海里”,且在“大海的底里”,并加上“深藏”一词,以此来突出它的难寻;又用“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两句,“九”极言寻梦岁月的久长,“冰山”“瀚海”说道路的难行,可见寻梦的困难。(应认真研读二、三两节内容,把握比方的含义,结合主要词语的阐释即可得出答案。)13诗中颜色的描写格外奇异,使诗美不胜收,请谈谈你的看法。_【答案】“青色的大海”使人想起波涛翻滚,波浪声声;“金色的贝”,绚丽夺目,令人珍爱;“鬓
11、发斑斑”使人叹息。而且“金色的贝”从“青色的大海”里涌起,格外富有神话颜色;“桃色的珠”映着“鬓发斑斑”,既有叹惋,又有一种无限的幸福感升起。诗人如此认真地描写颜色,足见其对美的追求是格外刻意的。(诗中的颜色是多样炫目的,每一种颜色代表了一种心情与感想。诗人之所以这样描绘颜色,源于其对美的刻意追求。)14有人说这首诗的内容具有“哀而不伤”的特点,为什么?_【答案】寻梦者的旅途是布满忧愁苦闷的,他有着太多的孤独,也有着太多的伤感;但是寻梦者的追求和憧憬,在“会开出花来的”这种执著中,越来越明晰和有力,并有一种愉悦的享受,因此说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具有“哀而不伤”的特点。(回答本题既要答出“哀”在何处
12、旅途布满忧愁、孤独、伤感,也要回答清楚“不伤”的缘由寻梦者有着追求和憧憬,有一种愉悦的享受。)四、高考热点15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门上桃符碧波竞舟江边柳线青艾驱瘴迎春绿十里欢刺眼红千家乐_【答案】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刺眼红。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渡十里欢。16某中学将举办诗歌朗诵会,请依据下面三首诗词的内容、风格为主持人报幕设计两段串台词。(每段不超过50字)徐志摩再别康桥串台词:(1)_戴望舒雨巷串台词:(2)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答案】(1)让我们挥一挥手,告辞秀丽、静谧的异国康桥
13、,随着诗人戴望舒去感受小巷深深、雨丝霏霏的江南情调吧!(2)“康桥”“雨巷”牵动着诗人的情思,而祖国万里江山的无限风光更是激发着伟人毛泽东矢志主宰沉浮的万丈豪情!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规律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竹书纪年载:“炎帝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史记补三皇本纪亦载:“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我们可以理解为距今约5000年前,_。_?古之姜水,据水经渭水注所载是在姜氏城南,即今岐山县周原一带。不过,据大明一统志:凤翔府宝鸡县南七里有姜氏城,城南也有姜水,此姜氏城今名姜城堡,往南即益门堡,堡西有一水名今仍名清姜河。以上两说孰是孰非,不必过
14、于拘泥。但总是在凤翔府地,即今宝鸡市区之内。可以确定地说,_,湖南、湖北、山西、河南等地的炎帝遗迹和炎帝文化,是炎帝或其后裔迁徙的结果。【答案】炎帝族最早活动的地方在姜水(或:姜水生息了古老的姜炎族)姜水在哪里宝鸡是第一代炎帝的始生地(或:宝鸡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五、写作创新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我”在雨巷静静彳亍,落寞而惆怅。雨巷就像是一条路,悠长而寂寥,有期盼与期望,更有失落与迷茫。在路上,我们会遇见怎样的人?患病怎样的故事?我们又该怎样选择道路?怎样走下去?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话题分析】1运用联想,拓展主题。“人与路”是一个思辨性的话题。可以从路的本意探讨人与路的关
15、系。即路是有形的,大路小路,大路铁路,陆路水路,弯路直路,纵横交叉。但从话题供应的引语看,这里明显是指象征意义的“路”。我们可以运用发散性思维将“路”分解成奋斗路、求学路、成名路、人生路、富民路、强国路、爱心路、失败路、成功路等。2构思新颖,合理选材。可以写人如何开拓路,以及路上的风景、故事、得失;可以谈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路、可以开拓自己的事业路、转变自己的成功路;可以写“退路”和“出路”,提示人在得意时给自己退路,失意时给自己出路;可以依据“人”与“路”惊人的相像点来写,比如路路相通才有活力,人与人沟通才有生气等。3打造亮点,取悦读者。标题,可以拟得有文采一些,如“一路上有你”“平凡
16、的人平凡的路”“走过岁月那条路”等;形式,可以接受童话、寓言、小说、剧本等来彰显共性。【话题素材】1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1957年出版长篇小说在路上,描绘仆人公迪安与同伴漫游美国,在城市山村之间穿梭的故事。为了躲避庸俗困苦的生活,也为了追赶自由,查找抱负,他们始终在路上。迪安问道:“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这无疑是对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提问。如今,“在路上”已经成为追赶精神自由的符号。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白4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5路攀分寸不行上,失
17、势一落千丈强。韩愈【佳作赏读】人与路我带着你的梦,带着你的遗愿回到了你的雨巷,立在你走过的路的一头。这条巷好深,深得令我心中略显凄凉;这条路好长,长得令我看不到另一头。我有些可怕,有些迟疑,更有些徘徊。我不清楚,是否由于你的走过,才有了这巷中的深路,也可能由于我的到来,这条曾经的路又重现。我打算为自己,也为你走下去,踏上这条寻梦路。一切照旧,江南照旧鸟语花香,江南雨巷照样迷人。我竟信了你,撑着把油纸伞,就像陈逸飞的丽人行那样。我走了进去,踏上你来时的路,带着迷惘,四处查找。期望替你寻到那位从雨巷深处走来的丁香一样的女子,告知她你的梦与愿望。尔后,照旧从我身边走过,来不及回来,丁香一样的女子早已
18、消逝在雨巷的终点,可我仍站在你走过的小路上,重温当时你的圆满。我踏着你的路,带着你的梦回来了,一切仍是原样。他们或许看出了我与你的相像,同样青涩的脸庞与深邃的眼神,他们脸上写着惊愕,可他们又摇头了:“你不是他,他不一样。”是啊,我怎么可能会是你呢?你永久是位多情的诗人,为了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而抱憾终生。我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位,由于了解你,深知你,所以情愿替你追寻,走上你的路。即使我有与你一样的性情,一样的性格,或许眉宇间也有你的气息,到底,你是你,我是我。你的路,我有何资格重踏?我的路,仍在等着铺平。我打算离开,离开你的路,离开你的江南雨巷,离开你的故人看我时那种惊愕而又无望的眼神。你和我
19、都要明白:路过的人只是一阵路过的风。该放下的都让我们放下,你我的路不会有交点,我们永久都是两条平行线,两条孤立的路。我将你放下,放在你来时的路上。我和你都只是平凡人,各人有各自的路,我又何必非要踏着你的旧路,那并不是我想要的。只期望,能够在凉快午后,翻开你的书卷,重温你的气息。我离开了你的路,回头望,路好深,那里有你的辛酸,可那是你的历程;向前望,路邈远无终点,可那是我的路,它等着我去制造、铺设。我带着自己的梦,踏上自己的路,转身,浪迹天际【名师点评】此文相当秀丽。戴望舒雨巷中的路和作者自己的“路”,朦朦胧胧地交织在一起,给人以遐想,并由此触发了很多感怀、很多思虑。作者擅长捕获微妙的人性和人情的火花,以清爽流利的文字,使人在默然无语中明白人生之路要自己铺设自己走下去的道理。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