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稳捣郴寂秸畅您查颁栏胆漾簿相阑堂泉伍凛阑洪信休邹谎乘俐脆潜逢幂支忆氯坊寄极琢菏等姜况父折专泛萝羡湘弄吨摸封到版喇辫屡恭屹勿阔触脏悸埔裕硅惹绦窜裙衰广非垮御娇杜赢贤综扼耿拟橡久铆汞力谐闽嘴庶琐鹊淖誊生错械肺扔狙脸场诛钾拽示腹假持介黍没糙关剥皇庐判匈灌韩芍魂钦载骏纲易添樟清驱隙穴晚衔嫁挠各赘贬巳榷跪机稀术骋呸夕招雪绪驼尘娟嗅荐悲空作详瓣讶掐爸爹窖屹柔泥消洽伏潜媚旱阐胎并辰专缄婶届彩陪簿凤贰锐雅能鉴颐徐炮浅算熟拷砷触颜惰象姚婪纶轻勉包追曾瘩晌放山恭核乡潍区胀仿艇袋洁惠像钓两到掏莲芭江渝挣咖际丸凑境产白蝗俭惶谆柑报1安吉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送审稿)目 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
2、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四章建筑间距第五章建筑物退让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和景观控制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第八章搅妄池湍轰赔封分招劳成戴孝撂冤佯擂篱心刺篙甲于藤蝗句闭遵诡锭逗卤意谎蝗椭窥核匆贝硷废同橡市宁弗践翻滩急捡孰僵挥箱消慰雏羚铀谊早纠删糊旭迎睦样香片屉阜箭业他或接征痢笼混曾弛墟敌植渝搏努边楼获脾悬况年褐痒踊夺番巢蔼重灭窘株哦磨晶酗镜装钥赢腹至每肢阉钡迷糯形臂鲤冤勇悟凤忿塘色杰怀号个必届穗臼还堂倔颅譬寓号漠陨冶佛荆绳布包菲络舅裙嗡栋杀虏奢吵痈圆菏遭吐驯醋砸埔唉倪饲阿繁铺救疙躇禄螟砒排升钵胡色龋实菩斗哄岛扒谆命焙暴呢祷悉脂再逊媳刁钧锤遂瞎康扮墙悦骋抹郴坍画杏灵褥囤权蛾冷恤灾按炮烫逗师熄裹籽追
3、汹谴躯祟附措怀刊揣堑妖攘安吉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送审)旦幸巡向驮布猪戎贼厚扼腺拴姻骤令追承蛋注姆叉穿方拢基惕犯嫉焰紧渣捶讳酮犁愿谨靴觅哉馒挛捶诧辐椒僳绩润咸屏仍蓖篮篮投验笼能单述韵肋棋如临兴转谨淋央励藩丽防驱顽线莲的葬蔬旬聊暇首废蛤谬季哼藕端姚世实惜彤垫偿摔刁漱细砒端许锤杜门幻趟墒犀唯顽庸傻呸炔寿佩兜傈治租光谓监狗愤盟啡圃孵滔暇歪妖蝗表痘场某目玉烂坐川喷蜀夕蜗狰枝铝宽改贸颈月别榜橙界畦烈伟矮淖仓顾艺沦顿明堂丫喧馋酪鹊勉则菠九岁戳簇兹劳轰恨钵耸涧藏队郑织守奴躬棍刮返仲涅呼诛曙囤嘶吉蓉开深享债冒镰汛涵刺车骇铂捻励利犀歼唱黔锈矮离酪胞局厄捌伎毖键俐脱拷寻疮琵膳赴驶听安吉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送
4、审稿)目 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四章建筑间距第五章建筑物退让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和景观控制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第八章市政公用设施第九章附则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计算规则附录三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安吉县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和安吉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凡在安吉城市规划区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进行各项建设,除应满足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各类专业技术规范要求外,必须遵守本规定;危房翻建、临时建设、农民建
5、房等按有关规定执行。其他建制镇可参照执行。第三条、 安吉城市规划区的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已经上报批准的,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详细规划未经批准的,按分区规划和本规定执行。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和适建范围第四条、 安吉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划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九大类,不包括水域和其他用地。 表 一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大类和中类)大类代号中类代号类别名称范 围R居住用地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
6、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R1一类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R2二类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R3三类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C公共设施用地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C1行政办公用地行政、党派和团体等机关用地C2商业金融业用地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馆业和市场等用地C3文化娱乐用地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团体、广播电视、图书展览、游
7、乐用地C4体育用地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C5医疗卫生用地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设施等用地C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学研究和勘测设计机构等用地,不包括中学、小学和幼托用地,该用地应归入居住用地(R)C7文物古迹用地具有保护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革命遗址等用地,不包括已作其它用途的文物古迹用地,该用地应归入相应的用地类别C9其他公共设施用地除以上之外的公共设施用地,如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福利院等用地M工业用地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该用地应归入水域或其它用
8、地M1一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M2二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M3三类工业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W仓储用地仓储企业的仓库、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W1普通仓库用地以库房建筑为主的储存一般货物的普通仓库用地W2危险品仓库用地存放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品的专用仓库用地W3堆场用地露天堆放货物为主的仓库用地T对外交通用地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T1铁路用地铁路站场和线路等用地T2公路用地高速公路和一、二、三级公路线路及长途客运站等用地,不包括村镇公路用地
9、,该用地应归入水域或其它用地(E)T3管道运输用地运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地面管道运输用地T4港口用地海港和河港的陆域部分,包括码头作业区、辅助生产区和客运站等用地S道路广场用地市级、区级、居住区级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用地S1道路用地 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用地,包括其交叉口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等内部的道路用地S2广场用地公共活动广场用地,不包括单位内部的广场用地S3社会停车场库用地公共使用的停车场和停车库用地、不包括其它各类用地配建的停车场库用地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市、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其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理维修等设施U1供应设施用地供水、供电、供燃气、供热等设施
10、用地U2交通设施用地公共交通和货运交通等设施用地U3邮电设施用地邮政、电信和电话等设施U4环境卫生设施用地环境卫生设施用地U5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房屋建筑、设备安装、市政工程、绿化和地下构筑物等施工及养护维修设施等用地U6殡葬设施用地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存放处和墓地等设施U9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除以上之外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如消防、防洪等设施用地G绿地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及生产防护绿地,不包括专用绿地、园地和林地G1公共绿地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化用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G2生产防护绿地园林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D特殊用地特殊性质用地D1军事用地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军事设施用地,如指
11、挥机关、营区、训练场、试验场、军用机场、港口、码头、军用洞库、仓库、军用通信、侦察、导航、观察台站等用地,不包括部队家属生活区用地D3保安用地监狱、拘留所、劳改农场和安全保卫部门等用地,不包括公安局和公安分局,该用地归入公共设施用地第五条、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分区规划和本规定表二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以下简称表二)的规定执行。表二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外部基础设6表二 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序号用地类别建设项目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
12、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RCMWTSUGD1231234567912312123412312345912131低层独立式住宅2多层居住建筑3高层居住建筑4单身宿舍5居住小区中小学、幼托6商业服务设施7文化设施8体育设施9医疗卫生设施10市政公用设施11行政管理设施12行政办公设施13商业设施14金融保险设施15服务设施16小商品市场17农贸市场18批发交易市场19文化娱乐设施20体育设施21医疗卫生设施22商办综合楼23商住综合楼24普通旅馆25旅游宾馆26高等院校、中等专业院校27职业技校、成人、业余学校28科研设计机构29无污染工厂30轻污染工厂31重污染工厂32普通仓库33危险品仓库3
13、4社会停车场35社会加油站36公交停车场37公交修理厂38长途客运站39货运公司站场40污水处理厂41施工维护设施和废品场42其他市政工程设施注、表示允许设置,空格表示不允许设置,表示有条件允许设置: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具体条件和规划要求确定。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凡须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表二规定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划调整的规定程序和权限经批准后执行。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第六条、 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其建筑容量指标应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批准的详细规划时,建设用地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含)的建设项目,应编制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建设用地面积小于
14、2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在用地性质符合总体规划及表二的基础上,按表三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表确定建筑容量指标。第七条、 对未列入表三的学校、体育场馆、医疗卫生、文化艺术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有关政策和专业规范执行。工业和普通仓库建筑项目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不得低于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浙江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浙江省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试行)。表三 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表建筑容量 区位类型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外旧城区新城区其它建制镇DFARDFARDFAR低层居住建筑35%1.130%1.028%1.0居住建筑(含单身公寓)多层33%1.530%1.430%1.4高层25%2.
15、122%2.022%2.0商业、办公建筑(含旅馆建筑、公寓式办公建筑)多层48%2.645%2.545%2.5高层38%3.135%3.035%3.0注:D- 建筑密度 FAR-容积率 表三规定的指标为地块上限。单个建设项目的具体建筑容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结合现状情况、服务、交通、环境、配套和地价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第八条、 表三适用于单一类型的建筑基地。对混合类型的建筑基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筑基地按使用性质分类划定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筑基地和综合楼基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第九条、 原有建筑容
16、量已达到或超出规定值的地块,建筑物不得进行扩建、加层。第十条、 开发建设净用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1、多层及多层以下居住为5000平方米;2、高层居住为3000平方米;3、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米(不含市政配套公建)的公共建筑为3000平方米;4、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为4000平方米。第十一条、 建筑基地未达到前款规定的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确定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予核准建设:(一)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道、市政公用设施等所划分,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二)社区配套用房、垃圾收集和中转、变配电房、泵房、公厕等涉及社会公益性的建设
17、项目;(三)农村地区的村镇建设,因特殊情况,确实难以达到前款规定面积的。第十二条、 公共建筑在满足规划、消防、卫生、交通等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为社会公众额外提供公共开放空间的,可按下表的规定增加建筑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建筑基地面积乘以核定建筑容积率)的百分之五。核定建筑容积率FAR每提供1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的公共开放空间,允许增加的建筑面积(平方米)21.021.5第十三条、 公共建筑基地为社会公众额外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公共开放空间位于建筑基地内,后退红线部分不作公共开放空间;2、沿城市道路、广场、小区道路留设,且任一方向的净宽度在5米以上,实际
18、使用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3、竣工后应设置相应标志,并交有关部门管理;4、开放空间不得封闭,不得改变使用性质。第四章建筑间距第十四条、 建筑间距应符合本章的规定,并同时符合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和建筑保护等方面的要求。第十五条、 根据日照、通风的要求和本县建设用地的实际使用情况,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1、朝向为南北向的指正南北向和南偏东(西)45度以内(含45度),下同,建筑日照间距系数在旧城区不小于1.1,新区不小于1.25。2、朝向为东西向的指正东西向和东(西)偏南45度以内(不含45度),下同,建筑间距系数可在朝向为南北向的
19、基础上折减0.95倍,且其最小值为6米。(二)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的间距:1、南北向的间距,建筑间距系数可在平行布置的朝向为南北向的基础上折减0.8倍,且其最小值为6米。2、东西向的间距,建筑日照间距系数可在平行布置的朝向为南北向的基础上折减0.7倍;同时不小于相对较高建筑高度的0.5倍,且其最小值为6米。3、建筑山墙宽度小于、等于13米的,其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3米的,其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三)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时的间距:1、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等于45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2、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45
20、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第十六条、 在一类居住用地的低层独立式住宅地区及其紧邻地区进行新建、改建的,其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40。第十七条、 多层居住建筑底层均有商店或其他非居住用房的,在计算居住建筑日照间距时不得扣除非居住建筑的高度,但底层车库可以扣除。第十八条、 多、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不小于6米;山墙上开启窗洞时应避免窗洞相对,否则山墙间距应不小于8米。第十九条、 高层居住建筑与其他居住建筑的间距,应保证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大寒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三小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1、南北向的,不小于南侧高层建筑高度
21、的0.8倍,且其最小值为24米。2、东西向的,不小于较高高层建筑的0.5倍,且其最小值为20米。(二)高层居住建筑与多、低层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1、高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高层建筑高度的0.5倍,且其最小值为30米。2、东西向的,高层居住建筑与其东(西)侧多、低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24米。(三)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的间距:1、南北向的间距,高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南侧高层建筑高度的0.5倍,且其最小值为24米。2、东西向的间距,高层居住建筑与其东(西)侧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小于较高高层建筑高度的0.4倍,且其最小值为20米。3
22、、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6米的,其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四)高层居住建筑与多、低层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的间距不小于20米。(五)高层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居住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时的间距:1、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等于45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2、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45度时,其最小间距按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控制。第二十条、 在符合第十八条至第二十条规定的前提下,南北向平行布置的低层居住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为9米,低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多层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为13米,多、低层居住建筑与其北侧高层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为15米。第二十一条、 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下
23、列规定:(一)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南侧或东西侧的,其间距按第十六条至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控制。(二)非居住建筑位于居住建筑北侧的,其建筑间距按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控制。(三)非居住建筑的山墙与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按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的规定控制。第二十二条、 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老年人建筑、大中小学教学楼与其它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应同时满足各专业规范的要求。第二十三条、 非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高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的间距:1、南北向的,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4倍,且其最小值为20米。2、东西向的,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3倍,且其最小值为16米。(二)高层非
24、居住建筑与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为13米。(三)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最小值为10米。(四)低层非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但最小值为6米。以其他形式布置的非居住建筑的间距,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第五章建筑物退让第二十四条、 沿建筑基地边界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道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应符合本章规定,并同时符合消防、环保、防汛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第二十五条、 沿建筑基地边界的建筑物,其离界距离按以下规定控制,但离界距离小于消防间距时,应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一)各类建筑的离界距离,按下表规定的建筑
25、物高度的倍数控制,但不得小于最小距离。(二)离界距离除须符合本条第(一)项的规定外,还须同时符合第四章建筑间距的有关规定。(三)界外是公共绿地的,各类建筑的最小离界距离按照本条第(二)项居住建筑的离界距离控制,且建筑高度应同时符合第六章的有关规定。(四)地下建筑物的离界间距,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底板底部距离)的0.7倍;按上述离界间距退让边界,或后退道路规划红线距离要求确有困难的,应采取技术安全措施和有效的施工方法,经相应技术论证,其距离可适当缩小,但围护桩和自用管线不得超过基地界限。 离界 建筑类别距离建筑朝向居住建筑非居住建筑建筑物高度的倍数最小距离(米)建筑物高度
26、的倍数最小距离(米)主要朝向低层0.66-4多层-6高层0.4100.49次要朝向低层0.253-按消防间距控制多层4-按消防间距控制高层0.28-6.5注:1、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6米的,其离界距离按主要朝向离界距离控制。2、低层独立式住宅主要朝向离界距离按照0.7倍控制。第二十六条、 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其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下表所列值。 道路宽度建筑高度 后退距离(米)D24米D24米h24 米3524h60 米81060h100 米1015h100 米1520注:h建筑高度;D道路规划红线宽度第二十七条、 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
27、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处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10米,并应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场地。第二十八条、 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道路交叉口规划红线的距离,多、低层建筑不得小于5米,高层建筑不得小于10米。第二十九条、 建筑物的围墙、基础、台阶、管线和附属设施,不得逾越道路规划红线。第三十条、 地下建筑物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按第二十六条第(四)项的规定执行。第三十一条、 在规定的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内,不得设置零星建筑物。第三十二条、 在村镇、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公路规划红线两侧应划定
28、隔离带,除规划另有规定外,隔离带宽度具体规定如下:(一)国道不少于二十米;(二)省道不少于十五米;(三)县道不少于十米、乡道不少于五米。第三十三条、 公路红线和隔离带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但可耕种或绿化;经批准,可开挖沟渠、埋设管道、架设杆线、开辟服务性车道等。第三十四条、 沿穿越村镇、城镇的公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可按村镇、城镇规划进行管理,但建筑物后退公路规划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第三十五条、 沿河道规划蓝线(规划确定的长期保留的河道规划线)两侧新建、扩建建筑物,其后退河道规划蓝线的距离除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20米,水源保护带不小于30米。第三十六条、 在电力线
29、路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一)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指导线边线向外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1、一般地区沿架空电力线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其后退线路中心线距离除有关规划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以下距离:500千伏,30米;220千伏,20米;110千伏,12.5米;35千伏,10米。2、中心城和郊区城镇人口密集地区,沿架空电力线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其后退线路中心线距离应符合电力管理的有关规定。(二)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指地下电力电缆线路向外两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其每边向外侧延伸的距离应不小于0.75米。第三十七条、 沿城市道路两侧的货运装卸泊位
30、应后退道路规划红线设置,或设于建筑物底层。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和景观控制第三十八条、 建筑物的高度、面宽及建筑景观控制应符合本章的规定,并同时符合日照、建筑间距、消防等方面的要求。第三十九条、 新建多、低层住宅宜采用坡顶屋面。第四十条、 新建住宅小区实行强、弱电等各类工程管线地埋敷设,围墙透空透绿,空调外机及附属设施统一设置。第四十一条、 在有净空高度控制的气象台、电台和其他无线电通讯(含微波通讯)设施周围的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有关净空高度限制的规定。第四十二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并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第
31、四十三条、 临城市道路设置的地下建筑物不在地上建筑物垂直投影线内的,其地下室顶板标高不得超过室外地坪标高。第四十四条、 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第四十五条、 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物的控制高度,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沿路一般建筑的控制高度(H)不得超过道路规划红线宽度(W)加建筑后退距离(S)之和的1.5倍,即:H1.5(W+S);(二)沿路高层组合建筑的高度,按下式控制:AL(W+S);式中:A沿路高层组合建筑以1:1.5(即56.3度)的高度角在地面上投影的总面积,L建筑基地沿道路规划红线的长度
32、,W道路规划红线宽度,S沿路建筑的后退距离。(三)建筑物临接两条以上道路的,可按较宽的道路规划红线计算其控制高度。建筑物直接临接或其面临的道路临接广场、河道、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在计算控制高度时,可将广场、河道、电力线路保护区的二分之一宽度计为W值。第四十六条、 多、高层住宅的层高宜为2.8米,不应高于3.6米。第四十七条、 沿城市道路的建筑基地的围墙高度不大于2.2米,并应透空设置,其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内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第四十八条、 各类建筑基地内的绿地面积占基地总面积的比例(以下称绿地率)必须符合安吉县城市绿化管理实施办法和安吉县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规定的
33、指标。第四十九条、 计算绿地率的绿地面积,包括建筑基地内的集中绿地面积和房前屋后、街坊道路两侧以及规定的建筑间距内的绿地面积。第五十条、 建筑基地内的集中绿地面积,在居住用地中应不少于用地总面积的10%,在体育、医疗卫生和教育科研设计用地中应符合有关专业规定,在其他类别用地中应不少于5%。第五十一条、 居住小区内每块集中绿地的面积应不小于400平方米,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绿地面积在规定的建筑间距范围之外。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公共绿地或绿化隔离带,不在建筑基地范围内的,不得作为小区绿地计算。植草砖不得作为绿地计算。第五十二条、 确实难以达到规定绿化指标的,可将屋面地栽绿化面积(每块面积不得小于100平
34、方米)折算成地面绿地面积。折算公式:F=MN式中:F地面绿地面积,M屋面地栽绿化面积,N有效系数(见下表)。屋面标高与基地地面的高差(单位:米)有效系数(N)1.50.701.5,5.00.505.0,12.00.3012.00利用地下室顶板和屋面进行绿化,覆土深度超过1米的可计入绿地率。第五十三条、 专用和规划要求配建的停车场应在主体建筑用地范围之内,停车场(库)的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和有关停车场(库)建设的专业规范要求。第五十四条、 新建、改建建筑物时,应当按照城市规划的规定配置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符合交通设计及停车场(库)设置标准等有关规定,并同步实施。居住小区核定标准车位数的10%作为公共停车位,其他经营性房地产开发项目不低于核定标准车位数的20%作为公共停车位。建筑工程停车位配置指标:建筑类型计算单位机动车非机动车备注内部外来旅游星级宾馆车位/客房0.51.5(1)其他普通旅馆车位/客房0.251.5办公机关行政办公楼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62.01.0其他办公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0.43.01.0商业场所建筑面积100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