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净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原:原野。(1)此诗其次联写景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_(2)从全诗来看,作者的感情经受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答:_答案:(1)以动衬静。作者以万壑中的秋声来衬托山村的安静,使得山村显得更加安静。拟人,作者用“无语”写远处的山峰在斜阳中静静地矗立,饶有韵味。(2)作者的感情经受了由闲适到惆怅的变化过程。前三联作者骑马走在山路上,看
2、到黄菊、山峰、落叶、荞麦花,听到秋声,观赏到山村的美景,心情闲适得意;当看到原野上酷似家乡的大树时,则勾起了乡愁,再加上仕途受挫,所以心情一下子变得惆怅起来。2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题金城临河驿楼岑参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注】岑参: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唐代边塞诗人。金城,在今甘肃兰州西北。五凉:指晋和南朝宋时北方十六国中的前凉、后凉、西凉、北凉、南凉,其地均在甘肃境内。(1)诗中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重险”的?答:_(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_答案:(1)从城楼高峻、山势险要、河水绕
3、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了“重险”。站在楼上能看到五凉,说明地势之高;山道回旋环绕,说明山势陡峭;水浸城墙,说明有河流作军事屏障。(意思对即可)(2)诗人客居塞外,突然回忆起在家乡捕鱼的闲适情景。运用联想和想象,写出了诗人羁旅漂泊生活中的孤独和孤独,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意思对即可)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鹧鸪天黄庭坚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注】绍圣二年(1905)因被污修神宗实录不实谪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移戎州安置,在贬五年余。此词当是作于
4、戎州。(1)菊花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菊花”的作用。答:_(2)“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传达出了词人什么样的心理?请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1)“黄菊枝头生晓寒”中点明时令,烘托词人内心的抑郁凄凉;比方(象征)词人老而弥坚的人格追求。“黄花白发相牵挽”,白发人牵挽着黄花,表明自己要有御霜之志,决不同流合污,而且要特意表现给世俗之人看的精神追求。(2)传达出词人对世俗的侮慢与挑战。表面上看是说身体要健康,多吃饭,尽情享乐人生。其实含义在反面,世事纷扰,是非颠倒,世风益衰,无法挽回,只愿身体健康,眼前欢快,别无所求。轻松豁达的背后蕴含着无可名状的哀痛与愤懑。(言
5、之成理即可)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菩萨蛮元张翥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何处望归鞍?春云山外山。梨花新月下。独自烧香罢。惟有梦相寻。惊鸟啼夜深。(1)请结合对词的理解,谈谈“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妙在何处。答:_(2)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1)用秋后萧疏的树叶来比方心上人渐淡的情意,用田间飘舞的蝴蝶来比方女子纷乱的思绪。两句构成鲜亮对比,将女子内心的幽怨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哀婉动人。(2)下阕融情于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梨花、新月、惊鸟等意象,营造出凄清惨淡的意境氛围,女半夜晚独拘束花下焚香祈祷,期望远行的情郎归来,相思无果
6、只能在梦中找寻。把女子内心的幽怨和思念之情写得绵绵无尽。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陇头吟王维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注】“太白”指太白星,在古人眼中太白为主征战杀伐之星。“典属国”指掌管归附的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品阶不高。(1)简要概括此诗典型人物的三个典型生活场景,并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答:_(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_答案:(1)长安少年戍楼看星、陇上行人月夜吹笛、关西老将流泪。三个生活场景是边关战士一生历
7、程的缩影:少年渴望建功立业、青年在笛声中吞咽苦痛、老年沉沦边疆掌管少数民族事务。(2)用对比手法(反衬)。开篇长安少年戍楼看星,写出其雄心满怀,渴望效命边关、建功立业之豪情,格调昂扬;陇上行人月夜吹笛、关西老将驻马流泪,写出人物之艰苦哀痛、忧愁满怀,与上文构成转折,形成鲜亮的对比。这样写更鲜亮抒发了对边地生活艰辛而朝廷赏罚不公的慨叹,言近旨远,发人深省。(分析对比,也可以是“麾下偏裨万户侯”与“驻马听之双泪流”的关西老将形成鲜亮对比,副将封侯,身经百战的老将沉沦却照旧沉沦边关,突出了对朝廷赏罚不公的感慨。)用了用典(类比)的手法。尾联用了苏武的典故,苏武出访匈奴被留多年,以致符节上的旄繐都落尽
8、了,如此尽忠报国,也不过做了个典属国那样的小官。尾联看似劝慰关西老将,实际上将苏武与关西老将类比,说明朝廷不公,功臣得不到封赏古来如此。从而深化了诗的主题。6(2022年潍坊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浪淘沙秋江张炎万里一飞蓬,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注】张炎,南宋词人,宋亡后曾北游元都谋官,后失意南归,落魄而终。(1)上阕中的“飞蓬”“鸥”两个意象分别有何作用?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的力气。作者此际登临,首先意识到的是自己有如万里江山中一点微不足道的“飞蓬”,其悲凉
9、心境便不难体会到了。古代文人对拘束闲适的沙鸥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在张炎词作中,写及沙鸥的也相当多。“闲意谁同?”是说沙鸥这种闲情逸致谁能比得上?很明显,对于沙鸥,满腹忧愁的作者是自叹弗如的。这是反衬手法的运用。答案:“飞蓬”运用比方的手法,作者把自己比作漂泊不定的蓬草,体现了孤苦无依、凄凉的心境。“鸥鸟”是反衬,通过写鸥鸟的闲适拘束来反衬作者的悲苦之情。(2)联系全词,谈谈你对最终一句“长笛霜空”的理解。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力气。一般的诗歌多以情结尾,“往往浅露”。本诗末句“长笛霜空”以景作结,写得很富韵味。“长笛霜空”将词人悲凉凄苦的心境融在凄冷的“霜空”笛声之中传
10、达出来,这笛声正撞击着一位有如飞蓬漂萍般游子的心弦,其中的悲苦令人咀嚼不尽。答案:这一句用了以景结情(或情景交融、以声衬静)的手法。在一片寒冷安静的霜空中,传来动听凄苦的长笛之声,营造了凄清的氛围。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欲排遣却无法消退的悲苦心境,令人回味无穷。7(2022年日照质检)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如梦令秦观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注】此词是作者绍圣三年(1096)贬谪郴阳时于途中驿亭所写。“驿亭”是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使者和来往官员憩宿之所。(1)该词精于炼字,请简要赏析“紧”字。答:_答案:“紧”字,这里是“狂”或“大”之意,
11、驿门深闭也隔不断咆哮的风声,该字以动衬静,渲染了一种冷清死寂的氛围,突出了词人贬谪后的落寞哀伤。(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简要赏析“门外马嘶人起”。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力气。此题要结合背景来理解。门外驿马长嘶,人声嘈杂,正是驿站之晨的光景。这不仅是写景,从中可以体会到被失眠折腾的人听到马嘶人声时的困怠心情。同时,“马嘶人起”,又示意出旅途跋涉,长路关山,白昼艰辛的生活又将开头。答案:门外驿马长嘶,人声嘈杂。该句以乐景衬哀情,用门外的吵闹之景反衬门内之凄清孤寂,呈现了词人彻夜难眠后的身心俱疲之状,同时示意了词人孤独凄凉的贬谪生活又将开头,含蓄地透露出词人的无奈与怨愤。8(2022年泰安
12、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力气。诗人奇异地运用联想和比方把筝声与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赶忙将悲怨的乐声,转化为生动鲜亮的形象(化无形为有形)。那柳条摇曳、柳絮纷飞、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猛烈地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答案:主要通过联想、想象,运用比方手法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
13、和思念;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进行简要赏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语言的力气。颈联写人世的悲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像谁家的白发老母枯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悲泣,又好像谁家的红颜少妇伫立楼头,为丈夫远行而望月长叹。“独”“空”两字,使画面显得格外凄清,增加了盼子思夫、离愁别恨的气氛。“愁灯影”“思月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灯前别无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见何等孤独,怎能不“愁”?楼头没有亲人,只见明月高悬,可见何等空荡,怎能不“思”?一“愁”一“思”写尽了无限幽怨。答案:
14、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愁闷和思念。9(2022年临沂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楚汉两城元王冕楚汉英雄今孤独,两城相倚旧封疆。荒台落日酣红叶,古墓秋风老白杨。岂是有为增感慨?便令无事亦凄凉。徘徊望尽东南地,芦苇萧萧野水黄。【注】楚汉两城:是项羽和刘邦历久对峙之地,在今河南荥泽县西南的广武山。东广武城为楚王所筑,西广武城为汉王所筑。王冕:元末诗人、画家,浙江绍兴人,终生未仕。本诗作于诗人北上游历途中。(1)请自选两个角度来赏析这首律诗的颔联。答:_答案:(示例)可从下面角度中任选两个。炼字
15、酣”和“老”。“酣”,有浓、熟之意。秋天,叶子原来就已经红了,而落日的映照使得叶子的红色更浓、更深了。“老”,也是活用为使动,白杨原来是以高大直立著称,可在秋风中却显得无力、苍老了很多。两个形容词的使用极为精妙、生动。修辞:拟人(写对仗工整也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落日”“秋风”“红叶”“白杨”都具有了人的情态、精神,好像在陪着诗人一起难过、哀痛。表达技巧:渲染烘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荒台”“古墓”“落日”“秋风”“红叶”“白杨”共同组成了一幅秋日晚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渲染了一种萧瑟沧桑的氛围,烘托作者抚今追昔、怀古吊今的感慨。(2)诗歌的颈联和尾联抒发了哪些人的哪些情
16、怀?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面对这旧时干戈遍地,今日荒芜萧瑟的古战场,战败的楚王和取胜的汉王都被雨打风吹去,只留下两座空城相倚,不论是志在建功立业的有为者,还是无意功名的无事者都会生出岁月无情、功名成土的感慨和凄凉;作者心潮起伏,升起了对远在东南的家乡的思念,却只看到了萧萧的芦苇和黄浊的河水。10(2022年聊城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梅尧臣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1)本诗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本诗前四句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此处把“欧阳秀才的
17、出游念头”比作“萌芽”,把“游历生活”比作“梦”。(2)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毁灭的亲人或伴侣,而是门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现了哪些思想情感?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力气。结合诗歌的后三联具体分析,围绕“观赏”“嘱托”“期望”三点并结合具体诗句开放论述即可。答案:“我家无梧桐”既是自谦,也是对门人的勉励。下面两句就是对他的谆谆嘱咐。“凤巢”一联是告诫门人要慎于交友,也是说他前程远大。末联“无忘桂枝荣”是要他不要忘了科举,“举酒一相送”是祝愿门人他日科举及第,不负平生所学,一展抱负。表达了作者对欧阳秀才的殷切期盼。11(2022年济宁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18、完成后面的问题。卜算子刘克庄【注】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刘克庄,南宋出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权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1)海棠的“百种千般巧”在上阕中是如何体现的?请进行简要赏析。答:_答案:“巧”在形色:花瓣薄如蝶翅,轻快有致;花朵固小,却猩红如染,明丽娇美;“片片”状花瓣之薄,“点点”言花朵之密。(2)下阕通过“朝”与“暮”,“繁”与“少”的对比,强调了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下阕将“朝”与“暮”和“繁”与“少”对比,强调花事变化之大、受损之重,流露出词人对风雨无情
19、吹打鲜花的惋惜与不满,暗喻词人才不见用,患病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12(2022年莱芜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行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注】沙丘,在山东汶水流域。高卧:这里指闲居。日夕:朝暮,从早到晚。鲁酒两句: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此谓鲁酒之薄,不能醉人;齐歌之艳,听之无绪。皆因无共赏之人。(1)“借景抒情”乃诗歌创作中的主要手法,请分析李白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答:_解析:只要抓住“古树”“日夕”“秋声”“汶水”这几个意象,结合景色的
20、特点分析,就能感受到诗人哀婉凄凉的心情。答案:“古树”“日夕”“秋声”这些特定的景物无疑烘托出一种近乎哀婉凄凉的心情,由此可见,杜甫的离去使诗人此时此刻的心绪极为不佳;再者,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喻为“汶水”,浩浩荡荡随友而去,亦表现出此情的深远。(2)“鲁酒不行醉,齐歌空复情”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诗人对杜甫的深深怀念之情的?答:_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鉴赏力气。在萧瑟的秋风里,凄寂的气氛中,更令诗人思念友人,追忆往事,更叫诗人愁思难解。怎么办呢?“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然而,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非比寻常,酒也不能消愁,歌也无法忘忧。“不行醉”,即没有那个爱好去痛饮酣醉。“空复情”,由于自己无意观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这么翻写一笔,就大大地加重了抒情的重量。答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由于杜甫不在身边,喝酒听歌都不能解愁,由此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