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泉州五中2021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醉不成欢惨将别, 。(白居易琵琶行)(2)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3)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4)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 ,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6)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白云先生传(清)方苞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甲申
2、,流贼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系将肆掠,其党或义而逸之。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独身寄摄僧舍。不入城市,乡人称白云先生。当是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惟吴中徐昭法、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尚有楮墨流传人间。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书,学士词人无所取求。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先君子与余处士公佩,岁时问起居。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著经说及论述史事。请贰之,弗许,曰:“吾以尽吾年耳,已市二瓮,下椁,则并藏焉。”卒年八十有八,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将亟,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弗能易也,
3、吾忍乎?”顾视从孙某,趣易棺,定附身衾衣,乃卒。时先君子适归皖桐,反,则已渴葬矣。或曰:书已入圹。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乾隆三年,诏修三礼,求遗书,其从孙某以书诣郡,太守命学官集诸生缮写,久之未就。先生之书,余心向之,而惧其无传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终不得一寓目焉。故并著于篇,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布之,毋使遂沉没也。【注】楮墨:纸和墨。泛指有文字的东西。亲身之椑(b):贴身之棺。古人的棺椁有的好几层,椑为最里层的棺。渴葬:古礼,葬期因死者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异。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士逾月而葬。未到葬期提前掩埋叫渴葬。圹:墓穴。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4、,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先生则躬樵汲 樵:砍柴B平生亲故,夙市良材 市:购买C顾视从孙某,趣易棺 趣:督促D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 俾:有益3以下句子分别编成为四组,全部表现张怡遁世隐居的一组是( )(3分)久之,始归故里 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学士词人无所取求 请贰之,弗许吾以尽吾年耳 定附身衾衣A B 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怡的父亲在一次兵变中殉难,此事上奏朝廷,张怡于是被授予锦衣卫千户官职。B作者的父亲在世时,曾在过年季节与余佩一道前往山中,探望不务声名的张怡。C张怡临终时拒绝使用亲朋好友为他预备的棺材,是由于他想到了从前战死的将士。
5、D文章结尾写了张怡家人献书的事情,作者期望张怡的同乡晚辈能妥当保存这些书。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械系将肆掠,其党或义而逸之。(3分)译: (2)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3分)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3分)答: (2)诗的后两句表现
6、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孙坚进洛阳城救火时,从皇宫的井里打捞起玉玺大印。袁绍得知后要孙坚将玉玺归还朝廷,孙坚却谎称没有见过玉玺,然后带领人马回江东去了。(三国演义)B.贾宝玉不留神将贾母送的孔雀裘烧了一块,连夜找匠人织补,但无人能揽这个活儿。晴雯正因病卧床,听说此事,就咬着牙用孔雀金线缝补。(红楼梦)C.屠维岳的父亲是吴老太爷的同学,通过这一关系,得到了吴荪甫的赏识和提拔。手握权柄之后,他对工人软硬结合,哄骗分化,为吴荪甫竭尽忠诚。(半夜)D
7、.瑞珏分娩前被送到城外生产,最终因难产而死。临产时,她始终凄惨地叫唤觉新的名字,觉新不顾一切砸开门冲进去,但悲剧却已经没有方法挽回。(家)E.葛朗台从不请客吃饭。索漠城里只有六个人有资格出入葛朗台的家:公证人克罗旭、神甫克罗旭及他们的侄子德蓬丰,银行家台格拉桑一家。 (欧也妮葛朗台)(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8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里仁)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 (孟子离娄上)【注】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处:居住。菑:同“灾”
8、。(1)孔子和孟子各从什么角度谈如何对待他人的问题?(4分)答: (2)对于“不仁”,孔子和孟子共同的态度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香港文汇报社评说,美国财长盖特纳昨日抵京开头为期三天的访华之旅,预期盖特纳此行,将集中表达期望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意愿,以及为今夏进行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探路;中国作为美国的头号债主,应主动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对债务人施加有效约束,要求维护中国在美投资的平安。 社评表示,过去,美国官员在访华期间,习惯于在人民币汇率、贸易赤字以至所谓人权等问题上做文章,接受施压、责难等为手段
9、,逼中方让步。金融危机迫使奥巴马政府与中国打交道的方式转向务实。在盖特纳前,最爱拿所谓人权问题抨击中国的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华,不再祭出人权大旗。早前希拉里访华同样没有埋怨中国,反而一再感谢和期望中国连续购买美债。盖特纳对中国的态度则是前倨后恭,他上任之初曾攻击中国“操纵汇率”,但此次来华其态度已发生大转弯,赞扬中国的汇率政策在过去两年发生显著变化。社评指出,当前,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首先面临美元贬值的风险,美联储“印钞救市”,最直接的后果是美元贬值,令中国所持外汇储备中的美国国债大幅缩水。其次,中国还面临美国国债票面价格下降的风险。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直言对购买美国国债的担忧,要求美国
10、信守承诺,保证中国资产的平安。盖特纳应向中方保证,美国将致力于长期的财政自律,实行行动转变操纵美元贬值减轻债务的做法,并削减赤字,维护中国在美投资的平安。社评认为,美国与华打交道,逐步转向务实合作,值得欢迎。中美合作要做到公正互利,关键在于美国必需根本转变骨子里的遏止和围堵中国的想法和战略。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连续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并推出规模仅次于美国的浩大救市方案,这不仅是对美国投下信任一票,而且是对全球抵抗金融危机尽了最大责任。反观美国,却对中国处处设防,美中贸易逆差的缘由之一,就是美国禁止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中国对美国投下信任一票,美国也应对中国投下信任一票。美国和中国作为世界两大重要经
11、济体,互投信任一票不仅对彼此都有利,也对世界经济复苏至关重要。9依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A社评认为,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面临美元贬值的风险,作为美国的头号债主,中国应对债务人施加有效约束。B访华期间,美国官员总是以人民币汇率、贸易赤字和“人权”为题,责难中国,对中国施压,逼迫中方作出让步。C社评确定美国对中国转向务实合作的外交策略,认为美国彻底消退制约中国的念头是双方合作实现公正互利的关键。 D美国应当像中国一样给对方投下信任一票,不应对中国处处设防,影响彼此的合作,也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10金融危机爆发后,在美国国债的问题上,中美双方在态度和做法上各有什么反应?(3分)答
12、: 11在其次段中,作者提及佩洛西、希拉里和盖特纳的用意是什么?(3分)答: (二)文学类、有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题目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果香溢满夜光杯刘心武“你又把我的夜光杯乱放到哪儿去啦?”这是老伴习惯性的埋怨。我只得乖乖地满屋子去给她找。心里总不怎么服气:怎么夜光杯就成了她的呀?明明是新民晚报副刊部赠订给我,便利约稿才有的啊。赠阅我的报刊每年总有很多种,就报纸副刊而言,老伴对夜光杯的确情有独钟。我每天从楼下取回一大摞报刊,先清理一遍,新民晚报的夜光杯总是要想着抽取出来,不管
13、她那时在什么地方,且把夜光杯去放到她的床头柜上。我很快找到了她要的那夜光杯是她自己搁在阳台窗台花盆边的。递给她,她自己检讨:“老了老了,我这个记性啊!”那天她原来倚在沙发上看,后来猫咪把阳台上花盆推翻在地,她听见出去整理了一番,去往阳台时手里还捏着报纸,整理完又进屋抱起猫咪责怪兼劝慰地唧咕一番,傍晚时又想看夜光杯,就把“乱放”的罪责强安到了我头上。她看夜光杯,有时突然笑出声来。我让她告知我是觉得谁的什么文章那么好玩,她要么不理睬,要么有意说:“反正比你的一句话小说精彩!”“一句话小说”是我十多年前在夜光杯上开的专栏,试验用一句话写出一个有人物有情节有喻意的小小说,那时候手机还很笨重,也没有短信
14、传输功能,我那文本试验却很像现在的“短信小说”,记得当时台湾联合报副刊还转登过一组,并发起过相应的征文。这也算我跟夜光杯的一段特殊缘分了。老伴会把夜光杯上她宠爱的文章剪贴在她的一个本子上,有时则会留下整个版面,以备有兴致时重温。她不宠爱我去翻看她的剪贴本,但我知道,她所剪贴的,一类是情趣盎然的生活随笔,一类是钩沉探佚的历史小品。上个月孩子们开车,送我们到远郊果园里采摘。采摘之意不在果。我们在果林里深呼吸,远望山景,近嗅果香。儿子儿媳妇摘完苹果又去摘大枣,我和老伴迎着阳光,用小马扎坐在果林旁,我带了画具,要水彩写生果林一隅,她呢,掏出老花镜,从布兜里拿出带来的夜光杯阅读。我说:“这报纸字太小。那
15、么多报纸都放大字号了,偏这报字号上守旧。”她却不以为然:“这叫坚持传统风格。”又引我们共同的伴侣苏姨为例:不嫌这报字号小,说是看惯了这样字号,若改大了倒生分了;苏姨每天要猜夜光杯上的谜语,从中获得很多乐趣。老伴说:“人家编辑不简洁啊,每天一个新谜语,多少年啦,几千个谜语了吧?别看每天就占那么一星半点地方,得费多少心思!”我说:“这副刊编得也算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了,有意味深远的大珠,也有轻松浅近的小珠,的确丰富多彩。”老伴说:“你这样说就对啦。人家不是约你写篇庆贺报纸开办60周年的文章嘛,拿夜光杯来说,别弄些个文字玩耍,什么杯杯是精酿美酒呀什么的,依我看,有的文章是酒,有的却是鲜榨汁,像我这样不贪
16、酒,更爱喝鲜榨汁的人,可能更多。”我边开画边说:“我正愁不知从哪儿说起呢,你这话倒启发了我。其实,酒和果汁当然好,新颖果子也很可爱呀!现在什么都讲究原生态嘛!”她就点着报纸说:“现在鲜果种类也真丰富,刚才我采摘了美国布朗,呐,这儿就有旅居美国的作者的美文”阳光下,果香满溢,沁入我们胸臆。12.下面是对文本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小说中的“老伴儿”和善,宠爱读书看报,只是性格急躁得让“我”无法忍受。B.“老伴儿”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夜光杯和小猫的陪伴就已经很知足了。C.新民晚报副刊部赠订给“我”夜光杯是为了便利约稿。D.小说在最终部分交代了夜光杯深受老伴儿宠爱的缘
17、由坚持传统。E.小说中有很多语言细节描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3.认真阅读小说,举例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她对夜光杯的确是情有独钟。(4分) 答: 14.分析小说题目中的“夜光杯”和夜光杯的异同,探究小说的主题带给我们的启发与思考。 (6分) 答: (乙)有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鲁迅的馈赠 孙 郁在现实生活里,鲁迅并不是想象中那样横眉冷对全部的人,而是一个格外真性情的人。记得鲁迅在厦门高校和中山高校教书的时候,很多同学成为他的粉丝,追随他一起到上海。鲁迅经常慷慨地资助困难中的同学,这种关怀与爱,显得格外感人。那时候,有很多年轻人的作品出版不了,鲁迅也经常会
18、拿自己的钱给他补贴出版。他写文章的时候也情愿开玩笑,他自嘲自己说的玩笑是“猫头鹰的声音”。鲁迅的好多伴侣都是有共性的,不那么正襟危坐,比如郁达夫。郁达夫就很好玩,宠爱写一些士大夫的诗画、旧体诗,宠爱写一些旧小说。鲁迅觉得这个人很真,很可爱。萧军也是这样,东北人,有时候格外粗野,但是鲁迅很宠爱他。萧军给鲁迅写信,说“自己的性子是否要改一下”,鲁迅说不要改。生活中鲁迅很率真,完全是那种性情中人,鲁迅早期的伴侣和鲁迅闹翻了,为什么闹翻的?由于鲁迅觉得“这些人有的时候在那里莫名其妙装孙子”。其实,他从来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名人。在我的了解中,鲁迅的爱好很多,他宠爱买画册,看外国电影,他买了大量的汉砖、拓片
19、,各种各样的文物。鲁迅对现代画派也很宠爱。而且鲁迅特殊留意风俗的争辩,对地域文明有特殊的感受。由此而来,他翻译了很多这方面的书。鲁迅穿着很朴实,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以至于这种装扮带来了很多麻烦,经常受到羞辱。有一次鲁迅去银行取工资,但银行里的人不愿把钱给他,由于他们不信任穿着破烂的人有力气取这么多钱。还有一次警察看到鲁迅提着箱子,就要求开箱检查,由于他的样子像是在卖鸦片。而鲁迅在进出大楼时被保安轰出去的事情也时有发生。鲁迅是一个格外有操守的人。当年鲁迅的这种姿势,我觉得是真正学问分子的心态。鲁迅一生更多的时间,是把弊端刺向文人墨客,鲁迅从来没有骂过“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
20、”,他讽刺的都是达官贵人、社会闲人,他觉得那些表面上公允、合理的东西,其实是不合理的,所以他在20世纪早期就强调了人的共性,强调社会变革和人自我价值潜能的释放。专家评介,鲁迅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今日我们读他的作品照旧感觉到河的流淌。为什么鲁迅还在流淌?就是由于他不是什么,没有成为什么。鲁迅永久是一个进程接一个进程。鲁迅思想不断在进展。人要不断选择,不断地和“那些使自己成为非我的东西相抗争”。鲁迅坚守自己的共性,他对自由主义等等都有提防,但最主要的还是提防自己,“提防自己成为社会的废物”。鲁迅晚年每年都要翻译两三本书,假如把鲁迅和同时代的学者胡适作比较就可以发觉,胡适的思想和才智在30岁就已经
21、停止前进了,而鲁迅在50岁的时候照旧在不断进展。从成就上看,我认为鲁迅首先是一个翻译家,其次才是作家。由于鲁迅要翻译、要输血、要新颖的东西,他警惕自己成为过去思想的奴隶。而胡适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很有学问的,但是他到40岁以后就没有什么作品问世了。鲁迅的思想作为一个过程,照旧可以给今日每一个人带来启发。由于我们也在这个过程里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读鲁迅作品的时候,有那么多的享受与趣味,有那么多变与不变的东西。在他的坚守里面我们可以感觉到一个丰富的鲁迅,一个用世俗语言无法描述的鲁迅。12.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鲁迅经常慷慨地资助困难中的同学,也经常会拿自己的钱
22、为无法出版作品的年轻人补贴出版,所以鲁迅是格外真性情的人。B.鲁迅有很多伴侣。他的伴侣有很多都是很有共性的,比如郁达夫和萧军。特殊是萧军,东北人,有时候很粗野,但鲁迅很宠爱他。C.鲁迅从来不把自己当作名人,他不是什么,没有成为什么,他只有一个进程接一个进程,所以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D.鲁迅对一些达官贵人、社会闲人经常讽刺挖苦,甚至“横眉冷对”,但他很有操守,从来没有骂过“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E.作者把胡适与鲁迅作比较,意在突出鲁迅的学问之大。由于胡适是很有学问的,但鲁迅的学问比他更大,鲁迅到晚年每年都还要翻译两三本书。13作者说鲁迅是“性情中人”,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这一点?(4分)
23、答: 14今日我们读鲁迅的作品照旧感觉到河的流淌,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6分)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15改写下面这个长句,使之成为两个或几个短句,以加强表意的明晰性。(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但不得转变原意)(3分)这次血腥大事,使越南战斗变成了美国的一场使数十万美国士兵横渡太平洋前来参战并使其中数万人丢失性命的战斗。 改为: 16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同学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6分) 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巡游!今日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荣幸。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处,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苍松翠柏
24、环围着它,霞光丽日辉映着它,青山绿水依傍着它。去年,连战先生也曾来这里拜谒,表达了他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仰慕之情。今日,我们共同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瞻仰孙中山先生的陵寝,重温先生的训练吧!错误改正第一处: 其次处: 第三处:17依据供应的两个例句,写出新词语“半糖”的意思。(3分)例1:半糖哲学之一:一半成熟一半稚嫩,做人才有意思。 半糖哲学之二:一半聪慧一半愚笨,大智若愚最好。例2:写程序的时候也要留意劳逸结合,入迷了也不好,不入迷也不好,要有所入迷,还能快速退出,尝到甜头就走,所以叫半糖程序。“半糖”的意思是:_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灾难片是以对人类
25、造成巨大灾难的天灾人祸为题材的影片,一般渲染惊心动魄的灾难,以刺激观众的感官,也有的说明摆脱灾难的方法,体现人类战胜或躲避灾难的才智,或宣扬非理性的宗教解救等。影片中的灾难场面引起了争议。出名喜剧演员洪剑涛在博客中直接呼吁“建议停映2022”,他在博客中称:“看完电影真的是很懊悔,尤其是带孩子去看,更是错上加错。” 孩子能不能看灾难片,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五、写作(7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作文。(70分)有个屡遭挫折、穷困潦倒的人预备跳崖自尽。崖边一株低矮的树听到这个人的苦痛经受后,也不觉流下了眼泪。人问其故。树说:“我怕是这世
26、界上最辛苦的树了。你看我,生在岩石缝隙之间,食无土壤;渴无水源,环境恶劣,让我枝干不得伸展,形貌生的丑陋;根基浅薄,又使我风来欲坠,寒来欲僵。看我似坚强无比,其实我是生不如死呀。”人劝树与他一同赴死。树说:“我死倒是极简洁,但这崖边便再也无其他的树了,所以不能死呀。”人不解。树接着说:“你看到我头上的这个鸟巢没有?此巢为两只喜鹊所筑,始终以来,他们在这巢里栖息生活,繁衍后代。我要是不在了,那两只喜鹊可咋办呢?”人听罢,忽有所悟,就从悬崖边退了回去。其实,每个人都不只是为了自己活着。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谈论文或记叙文。要求:(1)必需符合文体要求;(
27、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高三语文模拟试卷答 案 卷班级 姓名 号数 成果 一、(27分)(一)(6分)1.(1) (2) (3) (4) (5) (6) (二)(15分)2.(3分)( ) 3.(3分)( ) 4.(3分)( )5.(6分)(1)(3分) (2)(3分) (三)(6分)6.(6分)(1) (2) 二、(12分)(一)(6分)7.(6分)( )( )(二)(6分)8.(6分)(1)(4分) (2)(2分) 三、(24分)(一)(9分)9.(3分) ( )10.(3分) 11.(3分) (二)(15分)(甲)(15分)12.(5分)( )( )13.(4分) 14.(6分) (乙)(15分)12.(5分)( )( )13.(4分) 14.(6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