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70.32KB ,
资源ID:3797980      下载积分:5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37979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2020年高考真题分类题库-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为本站上传会员【精****】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2020年高考真题分类题库-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1、考点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022课标全国文综卷T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周代的分封制,涉及西周的历史地理学问。解答的关键是推断出“雅言”乃周代的官方语言,应源于周人的统治中心区域。【解析】选C。周代实行的分封制是在王畿以外的宽敞地区封邦建国,受封的诸侯国在政治上听从周王室。由题干可知,诸侯国在文化上,如礼仪和语言方面,也与中心政府保持全都。周王室和中心政府在“王畿”地区,即周人的统治中心区域,西周的统治中心即都城是镐京,今陕西西安,故选

2、C。2.(2022广东文综T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祖先牌位D.皇帝宝座【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宗法制。解答关键是对宗法制的理解。【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信息,宗字是一个会意字,“宗”的本义是指供奉祖先、进行祭祀活动的祠堂、宗庙,是屋宇之形,则表示祭祀之事,可能表示摆在宫室房间内的祖先牌位。A与题干无关;B毁灭于春秋战国时期;“皇帝”名称毁灭于秦朝。故C最符合题意。3.(2022课标全国文综卷T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进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

3、,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答关键:把握中心集权制度的特点。【解析】选B。以“天子”自居的皇帝将治理人民看成是承奉天道,故皇帝经常要进行祭天大典。同时,封建统治者对官员、百姓祭祀祖先的活动,从祭祀的对象、建筑格局到祭器的摆设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从皇帝祭天到官员、百姓祭祖,反映了封建伦理秩序的不行逾越,通过祭天和祭祖,也可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A与材料无关,材料并未涉及宗教问题。C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祖先崇拜是先古时期就有的,不是皇权

4、至上促成的。宗法制体现的贵族世袭,官员、百姓祭拜祖先无法反映贵族世袭制,和题干主旨不符,可推断D不正确。4.(2022海南单科T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半子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抱负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D.大臣拉帮结派【解析】选B。由材料“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可推断是关于东晋时期择婿的标准。具体解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推断理由A错误选项材料主要论及择婿标准,不能说明女子地位低下

5、B正确选项材料中太尉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家,遍观子弟,说明当时婚姻的选择是以门第为标准C干扰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其独特的一面D干扰选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大臣拉帮结派”的信息5.(2022海南单科T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举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用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留意学问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解答关键是结合唐代的时代背景理解科举制度的内容。【解析】选C。科举考试并不是当时唯一的选官途径,官员特权只是受到限制而不是否定,故A错误;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对君主强化集权效果不明

6、显,故B错误;材料中“分科考试、差额录用”说明科举制留意才学,故C正确;重视思想品德是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故D错误。6.(2022北京文综T14)唐末五代,中心集权大为减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实行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解答的关键是对中心集权这一概念的把握。【解析】选A。中心集权主要是指中心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中心集权是指中心加强对地方的把握。具体分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推断理由A正确选项宋初为防止武将夺权,任用文官做知州,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把握B干扰选项宋初设三司使,分割了宰相的财权,这属于加强

7、专制皇权的措施C干扰选项宋初设枢密院,枢密使分割了宰相的军权,这属于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D选项本身错误将兵法是王安石变法时期的强兵措施7.(2022北京文综T15)在历史学科的争辩性学习中经常毁灭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进展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历史学科中的争辩性学习方法。解答的关键是分析

8、所得结论与论据是否对应。【解析】选C。授时历只代表中国古代的历法成就,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之一,而不能由此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属于论据不充分,由此可知A不正确。小说只是明代的一种文学体裁,西游记不能说明明代文学蓬勃进展,论据也不充分,B不正确。唐代的宰相有83%来自北方,说明还有17%来自其他地方,可以说明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所以C正确。不能由扬州一个城市的城市人口的比例来说明整个南宋时期的城市化水平,属于论据单一,D不正确。8.(2022重庆文综T4)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来宾,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

9、娶),至私奔者。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可见,韦宙()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材料分析力气。解答关键是正确、全面把握材料信息。【解析】选B。由材料可以看出,永州俚民婚俗崇尚铺张,韦宙作为刺史予以约束,使其产生变化,可推断B正确。具体解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推断理由A选项本身错误韦宙并不是反对举办婚礼,而是反对大肆操办B正确选项韦宙作为刺史对不良民俗加以引导,改善民风民俗,符合材料内容C干扰选项私奔是无力迎娶者的无奈选择,不行能是刺史提倡的,不符合材料内容D干扰选项韦宙的约束只是使其“略如(汉)礼”

10、,并非完全汉化9.(2022广东文综T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高校士【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明朝内阁制度。解答关键:生疏内阁高校士的地位。【解析】选D。题干中“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说明这类官员不是古代政府法定机构的官员,因此A、B、C说法错误。明朝的内阁高校士多为皇帝亲信,且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与题干中的“皇帝私人顾问”“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相符。故选D。10.(2022课标全国文综卷T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高校士

11、,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涉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解答的关键是理解明朝内阁的毁灭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其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不能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解析】选B。明朝内阁并不是法定的中心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虽然明朝中后期内阁地位提高,权压众臣,六部几乎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但六部是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不行能毁灭内阁取代六部的现象,而题干中也没有相关信息,故C不正确。内阁首辅之所以能操纵朝政,权倾一时,实际

12、上是在行使皇权,由于阁臣的升降,其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即权力来源于皇帝,这正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故A、D不正确。11.(2022四川文综T4)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生疏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中的中心集权这一学问点。解答关键: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一个进展趋势就是中心

13、对地方的把握越来越强,地方的自主性越来越弱。【解析】选C。观看表格,简洁得出A是正确的;州在魏晋南北朝时是高层政区,从隋朝起就变成统县政区了,可得出B是正确的;从中可看出其次级和第三级政区在古代政区层级中最多,所以D正确;而C的表述与中心集权制度下地方的自主性越来越弱不相符,故选C。12.(2022海南单科T8)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缘由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减弱D.新的权力机构毁灭【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中心权力机构演化,“清朝前期以武立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

14、;清朝六部始终在行使行政权,故B错误;清朝贵族特权不是在减弱,而是在加强,故C错误;“内阁宰辅,名存而已”是由于新的权力机构军机处的毁灭架空了内阁,故D正确。13.(2022山东文综T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受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化。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心对地方把握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亲热D.经济进展区域化程度提高【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化。解答关键是依据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化的史实抓住历史特征。【解析】选B。中枢权力体系指的是中心政治机构,本题考查的是地方政治制度,由此推断A不正确;由郡县两级制到州

15、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反映了中心派出机构增多的史实,体现了中心与地方联系的日渐加强,因此B正确;C、D涉及的是经济领域,与题干信息不对应。14.(2022天津文综T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很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气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丢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心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解答的关键是生疏中国古代母后、外戚、宦官、权臣等专权现象背后的实质。【解析】选C。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是通过把握

16、皇帝而行使权力,并没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A不正确。从材料来看,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利用了中心集权体制的弊端,而不是破坏了中心集权体制,B可以排解。在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心集权体制下,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因此,把握了皇帝就能把握国家大权。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均是利用皇帝行使专权,而不是制约、限制君主权力,因此C正确,D说法错误。15.(2022江苏单科T21)(14分)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

17、,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廉价。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汉书严助传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 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 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唐书刘祎之传材料三(明初内阁高校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谈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明史职官一请回答:(1)据材

18、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减弱相权所实行的举措。(3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3分)(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高校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5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3分)【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化。解题的关键是对中国古代君相关系演化的了解。【解析】第(1)题答案主要来自对材料的理解。汉武帝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政。第(2)题主要考查对三省六部制的理解。在隋唐的三省六部下,皇帝诏令须经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方可有效。刘祎之就是据此对武则

19、天的敕书提出质疑。第(3)题第一问答案从材料中概括,其次问主要考查内阁与丞相制度的区分。内阁机构不是一个法定机构,不是六部的上级机构。内阁大臣的权力也只是来自皇帝个人的信任。第(4)题实际上考查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化过程及实质。答案:(1)举措: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2)说明: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3)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争辩历代盛衰缘由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心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4)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

20、衡。原则:皇权至上。16.(2022福建文综T38)(36分)从隋朝开头的科举制在中国连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三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舞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1)据材料一,

21、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6分)(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科举制的乐观影响。(10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信息概括和归纳出科举制的主要特点。第(2)题,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学问,简要指出科举制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和中国古代政治、训练和思想等方面的乐观影响。答案:(1)连续时间长;不断进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正(公正)。(答三点即可)(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养;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可)17.(2022课标全国文综卷T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

22、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毁灭“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头,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愿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材料二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其次次鸦片战

23、斗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麇(群)集,汉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 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解

24、题指南】本题综合考查阅读理解史料、归纳概括、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等力气。解答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时关键是通过认真阅读材料,分清层次,然后再进行概括。解答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时,关键是要在回答第(1)题的基础上,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历史作用。【解析】第(1)题,答案主要来自材料,依据材料逐一归纳概括。第(2)题,属于分析说明类题型。需依据材料中的移民活动及清政府的移民政策,再结合所学学问分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答案:(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舞;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2)缓解关内人口

25、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沟通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抗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18.(2022安徽文综T37)(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心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围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开放。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心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究,日渐趋于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上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心集权的。(12分)(2)结合所学学问,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

26、。(16分)(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心集权构成,从政治、思想、选官和经济四个方面说明。第(1)题着重从郡县制、儒家思想的形成、科举制的乐观作用和官营制度四个方面分别说明对加强中心集权的影响。第(2)题抓住材料中关键主题“制度创新”,列举史实。一是留意范围:中国封建王朝盛衰;二是要留意从盛和衰两个方面作答;三是要留意先亮出观点,然后举例加以说明,确定要论证充分,规律分明。答案:(1)郡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心任免,实现了中心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把握;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心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心,为中心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把握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中心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心集权的经济基础。(2)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等次论述第一等观点明确,有概括性表述;史实正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论证充分,规律严密,表述清楚。其次等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史实基本精确,尚能支持观点;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第三等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史实不精确或未引用史实;表述不清。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