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做真题 备考升华 成功考生必做高考真题 1.(2022·新课标Ⅱ)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试验。 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 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 mL c1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取。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 mL NaOH溶液。 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 ②氯的测定:精确
2、 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消灭淡红色沉淀不再消逝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平安管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________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 (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氨前应当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缘由是________
3、 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 ×10-5 mol·L-1,c(CrO)为________mol·L-1。[已知:Ksp(Ag2CrO4)=1.12×10-12] (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________。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当A中压力过大时,平安管中液面上升,使A瓶中压力稳定 (2)碱 酚酞(或甲基红) (3)×100% (4)偏低 (5)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 2.8×10-3 (6)+3 2
4、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 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 解析:(1)若没有A中的平安管,当A中产生气体时,会因装置压力过大发生危急,反之,有平安管存在,当A中压力过大时,平安管中的液面会上升,使A瓶中压力稳定。 (2)由题意知,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NaOH溶液应放入碱式滴定管中,可使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3)已知盐酸的总的物质的量为c1 mol·L-1×V1 mL×10-3 L·mL-1=c1V1×10-3 mol,NH3反应完后剩余的盐酸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可求出剩
5、余的盐酸为c2×V2×10-3 mol,由NH3+HCl===NH4Cl可求出NH3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出w g X中的含氨量,即: ×100%。 (4)若装置气密性不好,会有NH3外逸,而不被HCl吸取,则剩余的HCl的物质的量会增多,消耗NaOH增多,即c2V2的值增大,由(3)中计算式可知氨的测定结果偏低。 (5)AgNO3是见光易分解的物质,使用棕色滴定管的目的是防止AgNO3分解而影响试验结果;由Ag2CrO4的溶度积常数Ksp=1.12×10-12,c(Ag+)=2.0×10-5 mol·L-1,可求出c(CrO)==mol·L-1=2.8×10-3 mol·L-1。 (6)
6、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可写出化学式为[Co(NH3)6]Cl3,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NH3整体为0价,氯为-1价,故Co为+3价;从而推出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由于温度过高时H2O2易分解,NH3易挥发,故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否则H2O2分解,NH3挥发。 2.(2022·江苏化学,节选)磷酸铁(FePO4·2H2O,难溶于水的米白色固体)可用于生产药物、食品添加剂和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试验室可通过下列试验制备磷酸铁。 (1)称取肯定量已除去油污的废铁屑
7、加入稍过量的稀硫酸,加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反应加热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滤液中加入肯定量H2O2氧化Fe2+。为确定加入H2O2的量,需先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滤液中的Fe2+,离子方程式如下: Cr2O+6Fe2++14H+===2Cr3++6Fe3++7H2O ①在向滴定管中注入K2Cr2O7标准溶液前,滴定管需要检漏、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滴定x mL滤液中的Fe2+,消耗a mol·L-1K2Cr2O7
8、标准溶液b mL,则滤液中c(Fe2+)=________mol·L-1。 ③为使滤液中的Fe2+完全被H2O2氧化,下列试验条件把握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加入适当过量的H2O2溶液 B.缓慢滴加H2O2溶液并搅拌 C.加热,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D.用氨水调整溶液pH=7 (3)将肯定量的Na2HPO4溶液(溶液显碱性)加入含有Fe3+的溶液中,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PO4·2H2O。若反应得到的FePO4·2H2O固体呈棕黄色,则磷酸铁中混有的杂质可能为_____。 答案:(1)加快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 (2)①用蒸馏水洗净 用K2Cr2O7标准
9、溶液润洗2~3次 ② ③AB (3)Fe(OH)3(或氢氧化铁) 解析:(1)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加热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2)①滴定管要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待装液体润洗。②依据题给离子方程式可知,n(Fe2+)=6n(Cr2O),c(Fe2+)=== mol·L-1。③加入过量的H2O2,可以使Fe2+充分被氧化;缓慢滴加H2O2并搅拌,可以使反应更充分;加热会使H2O2发生分解;加入氨水会使Fe2+转化为沉淀。故答案为AB。(3)由于碱性溶液中Fe3+反应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从而使得到的FePO4·2H2O固体呈棕黄色。 3.(2022·天津高考)Na2S2O3是重
10、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Ⅰ.制备Na2S2O3·5H2O 反应原理:Na2SO3(aq)+S(s)Na2S2O3(aq) 试验步骤: ①称取15 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 mL蒸馏水。另取5 g研细的硫粉,用3 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试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分钟。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 (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_。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试验一般把握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其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测定产品纯度 精确 称取W 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I2===S4O+2I- (5)滴
12、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 (6)测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_______mL。产品的纯度为(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Na2S2O3的应用 (7)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2)冷凝管 冷凝回流 (3)Na2SO4 取少量产品溶于过
13、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Na2SO4 (4)S2O+2H+===S↓+SO2↑+H2O (5)由无色变蓝色 (6)18.10 ×100% (7)S2O+4Cl2+5H2O===2SO+8Cl-+10H+ 解析:(1)硫粉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故硫粉用乙醇润湿后易集中到溶液中。(2)装置中仪器a(冷凝管)可以将挥发出的乙醇冷凝回流到烧瓶中。(3)因反应物Na2SO3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Na2SO4,故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Na2SO4;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Na2SO4,即检验SO是否存在,需要防止SO的干扰,故不能用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酸化,而应用
14、盐酸酸化,过滤除去不溶物,再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4)产品发黄,说明产品中含有硫杂质,这是由于在酸性环境中Na2S2O3不稳定,发生反应:2H++S2O===S↓+SO2↑+H2O。(5)滴定终点时,过量的单质碘使无色的淀粉溶液变蓝,可指示滴定终点。(6)起始读数为0.00 mL,终点读数为18.10 mL,所以消耗碘的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8.10 mL-0.00 mL=18.10 mL;依据2Na2S2O3·5H2O~2S2O~I2,得n(Na2S2O3·5H2O)=2n(I2)=2×0.100 0 mol·L-1×18.10×10-3 L=3.620×10-3 mol,则产品的纯度=×1
15、00%=×100%。(7)S2O被Cl2氧化成SO,Cl2被还原为Cl-,首先依据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写出S2O +4Cl2―→2SO+8Cl-,然后依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得:S2O +4Cl2+5H2O===2SO+8Cl-+10H+。 4.(2021·安徽理综)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K2Cr2O7。光照下,草酸(H2C2O4)能将其中的Cr2O转化为Cr3+。某课题组争辩发觉,少量铁明矾[Al2Fe(SO4)4·24H2O]即可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为进一步争辩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在25 ℃下,把握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整不同的初始pH和
16、肯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做对比试验,完成以下试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试验 编号 初始pH 废水样品 体积/mL 草酸溶液 体积/mL 蒸馏水 体积/mL ① 4 60 10 30 ② 5 60 10 30 ③ 5 60 测得试验①和②溶液中的Cr2O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试验①和②的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试验①中0~t1时间段反应速率v(Cr3+)=____________________mol·L-1·min-1(用代数式表示)。
17、 (4)该课题组对铁明矾[Al2Fe(SO4)4·2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Fe2+起催化作用;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 …… (5)请你设计试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除了上述试验供应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K2SO4、FeSO4、K2SO4·Al2(SO4)3·24H2O、Al2(SO4)3等。溶液中Cr2O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 试验方案(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试验结果和结论 答案:(1) 试验 编号 初始pH 废水样品 体积/
18、mL 草酸溶液 体积/mL 蒸馏水 体积/mL ③20 20 (2)CO2 (3)溶液pH对该反应的速率有影响 (4)Al3+起催化作用 SO起催化作用 (5) 试验方案 (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试验结果和结论 用等物质的量K2SO4·Al2(SO4)3·24H2O代替试验①中的铁明矾,把握其他反应条件与试验①相同,进行对比试验 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若溶液中c(Cr2O)大于试验①中的c(Cr2O),则假设一成立;若两溶液中的c(Cr2O)相同,则假设一不成立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1)依据题设要求,①和②数据对比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