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修4 第1讲 专题2 巩固演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长城修筑状况地段修筑概况东段:辽宁阜新市内蒙古化德县沿用战国燕长城旧迹,部分是新筑的;累石为城,树榆为塞中段:内蒙古兴和县乌兰布和沙漠北缘在战国赵长城基础上加以重新修缮,阴山至贺兰山间的宽敞缺口是新筑的;依托大青山和阴山,主要用石块垒砌西段:内蒙古准格尔旗甘肃岷县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长城随山就势凹凸起伏,城墙系夯土筑造 摘编自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 秦始皇万里长城分几段材料二(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 摘自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1)据材料一,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
2、地制宜的。(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结合相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答案】(1)对旧长城重新修缮;借助地形新建长城;就地取材,建材多样。 (2)背景: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评述:这个观点符合史实。 秦始皇修筑长城,加强了边防,保证了社会清静,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滥用民力修筑长城,引起人民抵制,实行暴政,加速了秦朝灭亡。【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的功过是非。第(1)问,首先要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可以从因旧长城、因地形、因材料等角度体现“因地制宜”。第(2)问,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
3、背景是,秦朝实现了天下的统一。“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前者要突出长城的军事功能,后者要联系修筑长城等繁重的徭役激化了阶级冲突,最终暴政导致秦朝的灭亡。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过秦论材料二贞观十六年,大宗谓侍臣曰:北狄世为寇乱,今薛延陀崛强,须旱为之所。朕熟思之,唯有二策,选徙十万,击而掳之,百年无患,此一策也;若随其来请,结以婚姻,亦足三十年安静,此一策也。 贞观政要材料三毛主席说,康熙皇帝头一个宏大贡献是打下了今日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
4、,我们今日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战胜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成功,为巩固东北边疆作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与老舍谈康熙(1)依据材料,指出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面临的民族问题有何不同。(2)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是怎样处理各自面临的民族问题,效果有何相像之处? 【答案】(1)秦始皇、唐太宗面临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冲突;康熙帝面临汉族与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之间的冲突,也面临中华民族与侵略势力之间的冲突。 (2)秦始皇派人北伐匈奴、南击南越,设郡县加强管理。唐太宗恩威并用,有和亲和军事征发,加强边疆管理。康熙平叛、结盟并用,加强中心与边疆地区的关系。三者都妥当处理了民族关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管理。【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政治人物的评价分析力气。第(1)问,从材料可以看出,秦始皇、唐太宗面临的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冲突,而康熙帝面临的除中华民族内部的冲突之外,还有中华民族同侵略势力之间的冲突。第(2)问,留意三者对于武力制服的不同态度。